03.07 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学生成长关爱工作

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学生成长关爱工作

◆ ◆ ◆ ◆ ◆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分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基地教育处,局属各学校:

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学生成长关爱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一)开展身心健康专题教育。各中小学要将本次疫情防控作为“一堂大课”“一次大考”,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强化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疫情防护与公共卫生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等,重视作息安排和视力保健指导。通过线上召开主题班(团队)会、强化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体魄和意志,保障身心健康。学校要统一制定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合理确定和编排每周的专题教育主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学科课程教育功能。在开展线上文化知识学习指导过程中,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把生命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做到珍爱生命、珍视健康。

二、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一)严格落实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有关要求。认真研究线上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严格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延迟开学期间普通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意见》,实行底线管理。严禁强行安排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严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嫁给家长或学生,不得强行要求家长或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影像资料等,严禁增加家长和学生负担。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做好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并有效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线上教育取得实效。

(二)合理选用软件资源。各中小学要统一向教师推荐选用合法合规的教育教学软件和课程资源,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备案。软件选用力求简单实用,不得随意更换。教师要筛减学生线上不必要的任务,严禁私自使用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允许的软件和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三、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关爱

(一)全面摸排学习生活现状。各中小学要采取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本校学生特别是对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滞留学生、农村留守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线上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针对目前仍然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和需要提供特殊帮助的学生分类建立档案,实行台账管理。

(二)精心指导学习生活。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实施“一对一”教育关爱。对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保障其基本学习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强制学生购买线上学习设备。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认真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和情绪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心理辅导、思想引导和学业指导。正式开学后,对特殊群体学生逐人诊断评估学习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个别化教学辅导,确保学习效果与质量。

四、促进家校合作育人

(一)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各中小学要帮助每一位学生确定育人导师,育人导师承担自己负责的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联系和指导学生的任务,定期向家长和学生了解相关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孩子居家学习生活。各中小学要积极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引导家长自觉学习疫情防控期间的家庭教育知识,树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主动与学校一起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完成居家学习生活计划,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习管理能力。各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要遴选推荐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家团队,架设家校之间的“心理桥梁”。

五、强化工作落实和责任追究

中小学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线上教育教学行为负主要责任。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决杜绝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成为追求升学率的“助推器”和加重师生家长负担的“名利场”。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检查,严格禁止学校提前开学、教师违规补课、学生提前返校等行为。各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按照规定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对敷衍塞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依照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东营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0年3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