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戰國初期魏國首霸,為何後期淪為“雞肋”?

尹訪玉


現在說到戰國時期誰的實力最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秦國,因為最後正是在秦國銳士的刀劍之下,中國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但是戰國的跨度畢竟長達二百多年,秦國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強大的。事實上在戰國初期,列國當中實力最強大的恰恰是後面被秦國暴揍的魏國。

廣納人才,成就了魏國的戰國首霸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諸侯國。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魏文侯為侯,魏國正式成為了一個被列國所承認的諸侯國。而魏文侯也開啟了他振興魏國的事業,在魏文侯時期,魏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實力一下超過了周邊的其他諸侯國。

魏文侯取得如此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對人才的選拔與任用。在魏文侯當政的時期,正值新興的地主階級覺醒,社會生產關係急需一場變革。魏文侯深知社會變革的重要性,於是將求賢任能作為國家發展的首要任務。

在翟磺的幫助之下,魏文侯招攬到了法家始祖李悝、軍事家改革家吳起、無神論者西門豹、名將樂羊等四人,又花了重禮從東方迎來儒家大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同時重用狐卷、箕季、任座、師經、公式成父等直言極諫之士。一時間,魏國群英薈萃,形成戰國時期最早的一個人才中心。

為了順應社會變革,魏文侯提拔法家始祖李悝為相國,得到重用的李悝也傾盡全力推行新法。李悝先是廢除了世卿世祿制,實行“食有勞,祿有功,賞有能”,“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在官員選拔上,改成了按能力和功勞選拔的方式,建立起嶄新的官僚體制;社會生產上,作“盡地力”之教,鼓勵耕作,增加生產,實行“平糴法”,穩定米價,安定民心。此外李悝還作《法經》六篇,以此維護社會秩序。

作為軍事家跟改革家的吳起,也在河西進行社會改革。使“四境之內,成訓教,變習俗。使君臣有義,父子有序”。在軍隊中實行“武卒制”,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西門豹在鄴縣廢除為河伯娶婦的陋習。實行藏糧於民、寓兵於農、示民以信的改革措施。“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田,富魏河內”,使鄴縣成為魏文侯改革中的一面光輝旗幟。

經過了李悝、吳起、西門豹等改革派的變革之後,魏國呈現出了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擁有了強大的國力之後,魏國便開始在軍事上尋求對外出擊。公元前409年,吳起率兵攻秦,拔秦五城;前406年,樂羊攻滅中山國,使之併入魏土;兩年之後,魏又聯合韓、趙兩國敗齊於靈丘,攻入齊長城。前400年,三晉聯軍敗楚師於榆關,前391年再敗楚師於榆關、大梁。到了魏武侯初期,魏國已經攻佔黃河以南的大梁、襄陵、魯陽等大片土地,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

輕視人才,霸主易位淪為弱者

不同於魏文侯,繼位的魏武侯並不是一個重視人才的君王。在魏文侯時期受到重用的吳起,到了魏武侯時期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相國之位,還多次受到魏武侯的猜忌。最終在相國公叔痤的陷害之下,吳起逃離了魏國來到了楚國,並且與楚悼王成就了一番變法革新的事業。

比魏武侯更不如的是他的兒子魏惠王,在魏國一百七十九年的歷史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當屬這位魏惠王了。在他長達51年的掌權階段,相繼錯失了變法名臣商鞅、傑出軍事家孫臏、縱橫名士張儀。

特別是商鞅,老相國公叔痤病危之際曾對魏惠王說:“有御庶子公孫鞍,願王以國事聽之也!為不能聽,勿使出境”。結果魏惠王因為商鞅出身沒落貴族、無名師指點而將其棄之不用。對於公叔痤“為不能聽,勿使出境”的建議也不予理會,結果便是秦國在得到商鞅的變革之下,成為了壓垮魏國霸主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縱橫名士張儀本就是魏國人,因出身低微得不到重用,幾經波折之後,來到了秦國,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官拜秦國相國的張儀以一張利嘴戲耍山東六國,為秦國順利地拿到了魏國的河西之地,讓魏惠王顏面盡失,同時也讓魏國徹底失去了外交上的自主權,成為了朝秦暮楚的牆頭草。

魏惠王去世之後,相繼繼位的幾代魏國國君都繼承了他輕視人才的基因,又相繼錯失了範睢、尉繚子等優秀的人才。最終因為輕視人才而錯失人才的魏國只得走向了衰亡。


煮酒君


三家分晉,魏國得到晉國核心地塊河東。戰國初年,魏國向西擊敗秦國,佔據河西;向北滅中山國,向東南佔領楚國大片土地。魏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魏國的領土增加一倍以上,那為何魏國沒有繼續統一中原乃至天下呢?我們三個方向來看:

圖-三家分晉時期

一、秦國方向

魏文侯親自掛帥,統領十餘萬大軍攻入河西,太子魏擊坐鎮安邑。

隨後的三年,河西秦國重鎮紛紛併入魏國版圖。 在魏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前,秦簡公被迫放棄河西,在洛水以西的重泉,修築防禦工事,組織下一條防線。

魏國完成晉國也未能完成的偉業,將黃河天塹變成魏人的內陸河,此後秦人東面無山川之險可守。

魏文侯任命吳起為河西郡太守,吳起上任第一步,是發兵北向,滅掉與晉國保持幾百年友好關係的翟國,將翟國舊地併入魏國版圖,稱為上郡。

上郡人口不多,但是地方卻廣闊,為河西郡增加了無限的戰略空間,大國之間的戰爭,戰略縱深是很重要的。

吳起作為魏武卒的創立者和統帥,不死守河西,而是渡過洛水,深入秦國腹地。

由於魏武卒體能好,幾萬魏武卒採用迅疾突進的方式,遊擊於關中各個城邑,營造的聲勢像是數十萬人參戰,這讓秦人防不勝防。

圖-魏國攻佔河西

二、中山國方向

魏文侯調兵遣將,以樂羊為主將,翟角為副將,太子魏擊為監軍,三軍經趙國邯鄲郡兵發中山。另外吳起統領河西守軍,作為偏師,從太原郡方向牽制中山國兵力。

樂羊是中山人,能力不俗,最主要他熟悉中山地形,瞭解中山軍隊。

三年後,樂羊的大軍與吳起的偏師終於會師中山都城顧城之下,中山城破,樂羊盡收中山府藏寶玉,盡殺抵抗勢力,攻滅中山國。

拿下中山國之後,魏國的疆域大幅擴大,相當於多了一個諸侯國的領土,魏國自然非常重視。

魏文侯派接班人太子魏擊,統領一支精兵,坐鎮中山,樂羊也在中山得到一塊封地,輔佐太子魏擊。

圖-魏國攻佔中山國

三、楚國方向

楚國的國家向心力,並沒有其他諸侯大。楚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重用宗室,屈、景、昭三大家族都是楚國宗室,楚國很少啟用其他姓氏的能臣。

即便如此,春秋時期晉楚爭霸,晉國與楚國還是不相上下,勢均力敵。但是楚國自春秋末期被吳國攻破國都後,失去那種“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

魏武侯即位不久,魏國與楚國的戰爭,在天下諸侯拭目以待中開戰。到底是春秋霸主楚國的車戰出色,還是戰國新銳魏國的步兵強大,雙方在試探中開展攻勢。

兩軍交戰,魏軍意外地取得大勝,佔領楚國黃河以南,大梁、榆關所在的大片區域。

至此,魏國達到極盛時期,領土面積非常廣闊,西有河東、河西,北有中山,東有東郡和大梁。如果魏國能延續這種勢態,三十或五十年之後,大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魏國軍隊,有武卒二十餘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合計七十萬。其中武卒是軍中精銳,奮擊是帶甲步兵,倉頭是沒有裝甲青巾裹頭的預備兵,廝徒則是幹雜役的民兵。

圖-魏國攻佔大梁等地後達到極盛

可是魏國的地緣情況實在太差了,西、北、東三塊地,完全不想連,被韓、趙給分割為三塊,而且每一塊地都是四戰之地,在古往今來的諸侯當中,戰國初期魏國的地緣絕對是最差的。

西邊要防秦國反撲,秦國雖然被壓制,實力卻一直不弱。北邊要防中山復國,中山人逃到太行山上,在趙國的幫助下隨時要復國。東南楚國方向,不但要防楚國,還要放齊國圍魏救趙。最要命的是,三塊地不相連,互相支援還要通過趙韓,此時趙韓又與魏國翻臉。魏國三塊四戰之地,註定是無法完成統一大業的。


地圖帝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魏國統治者自身的格局問題!

說到戰國,很多人都只知道秦國很強大,最終一統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但其實,在戰國的前期,秦國是很弱的,而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國,是魏國。作為戰國的首霸,魏國一度稱霸長達近一個世紀之久。鼎盛時期,可以說是雄踞中原。

也許不少網友會覺得,魏國後來的衰落,地理因素很重要。由於魏地乃四戰之地,需要四面禦敵,沒有戰略後方,因此後發不足,要想統一天下很困難。但其實,這並非首要原因。

魏地雖是四戰之地,但卻是人傑地靈,人才濟濟。李悝、翟璜、西門豹、樂羊、吳起、尉繚子,商鞅,張儀,范雎,吳起,龐涓,公孫衍,魏章......可以說戰國時代的頂級人才,十有七八都出自魏國。擁有如此強大的人才儲備優勢,這也使得魏國得以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通過變法,率先崛起,並持續稱霸近一個世紀之久。

魏文侯魏武侯的兩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奠定了魏國的百年霸業。巔峰時期的魏國,還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是後來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當時在魏武卒面前,也只是個渣。陰晉一戰,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硬生生的把五十萬秦軍按在地上摩擦。此外,魏國更是四面出擊,南征北戰,將周邊的諸侯都挨個揍趴下。

按理說,魏國才是最先具備一統天下實力的諸侯國。可惜的是,魏國的國君並沒有能像秦國的國君那樣,形成一統天下的戰略高度,並制定明確的方針和攻略。而是無視自身四戰之地的困境,在強大的時候四處出擊,四面樹敵,反而讓魏國本就不利的一面,變得更加的顯露。

而魏惠王時期,魏國更是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心安理得的過著自己“小霸則安”的生活,憑藉祖父兩代國君數十年的國力積累,到處欺凌周邊諸侯,窮兵黷武。

最終,魏國在接連的對外攻伐中耗盡國力,逐漸淪為和韓燕一樣的弱國。可憐的魏國,因此高開低走,從戰國霸主淪為四處捱打的弱國......


這些歷史要讀


戰國初期,群雄爭霸的格局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局面。諸侯之間的紛爭已經由春秋時期的無數諸侯國逐漸的聚合成以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國家為首的戰國七雄了。

經歷了春秋幾百年的亂局以後,進去戰國後。各國逐漸開始變法強國,首先開始變法先河的是魏文侯,以李悝、樂羊主政變法,吳起修兵強軍。


一時之間,魏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國都安邑更是成為了一個大都市。國政清明有賢才,戰事有悍將不畏死,收秦國河西之地,開土千里。魏國之所以能夠率先開啟變法並取得成功,和魏文侯個人的開明品格分不開,任人唯賢不唯親。敢於和舊勢力鬥爭,一顆強國之心深種心中。

魏文侯去世以後,魏武侯繼位。人才流失很嚴重。不久後李悝也去世了,留下的吳起本來是一個可堪重用的大才。但是卻受到排擠不得重用,無奈之下只有出逃楚國。


就這樣,魏國的國運開始逐漸的下滑了。隨著魏國變法的成功,各國也開始紛紛舉行變法。齊國、楚國、秦國、韓國都在變法強國。但是魏國卻進入了變法強國之後的虛弱期。

魏惠王繼位以後,魏國境況更是一路下滑。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河西之地弄丟了,還不得不被逼遷都大梁。

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正好處於戰國爭霸的中心,國家實力的下降,必然會引來更多的敵視和迫害。就這樣,魏國在慢慢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消亡了,最後留給了秦國統一的機會。一代強國,湮滅在歷史之中。


看點兒歷史


戰國初期,魏國和齊國都很強大,魏文侯在位時努力發展經濟,廣招人才,勵精圖治,很快是魏國獨大,成為戰國七雄的老大,周天子都不算個啥了。


魏國強盛經歷了三代七十年左右,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究其原因,一共有以下幾點:

首先,魏國後來留不住人才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亂世出英雄,魏國人才的大量流失,造成了魏國很快的衰敗。同時,此消彼長,這些流失的人才去了其他國家,使其他國家崛起。

吳起,是一個軍事家,他的《吳子兵法》和《孫子兵法》齊名,他首先是在魏國做官,推行變法,魏國也因為變法強大了,不過吳起在魏國因為侵犯貴族利益被排擠陷害,不得已逃到楚國,繼續在楚國實施變法,使楚國很快變得強大,成為魏國南面的一個強敵。

商鞅,是諸子百家的法家代表,也是極具才幹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剛開始在魏國求職,不過屢屢得不到重用,商鞅無奈去了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變法,把積貧積弱的秦國變得強大,商鞅變法,為嬴政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孫臏,是孫武后人,也是有名的軍事家,在魏國受到龐涓迫害,逃到齊國,為齊國所用。在齊國做了軍師,著名的“圍魏救趙”就是出自孫臏之手,在此戰中,孫臏殺了龐涓,也使魏國逐漸衰落。

范雎和張儀,這兩位都是極有才幹的思想家政治家,都是因為在魏國不得志,受到迫害逃到秦國,在秦國受到重用,也使秦國一步步的壯大。

這些都是很有名的人,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魏國也同樣沒有留住,魏王剛愎自用,聽信讒言。而且魏武侯時期,魏國經常發動戰爭,內耗極大,而且後期戰敗次數較多。在魏武侯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


後來遷都到大梁,就是魏國衰落的標誌,遷都大梁,對西部的秦國失去了制約,起碼是忽略了秦國發展,而給了秦國發展壯大的機會。

以上原因是魏國衰落的主要因素,不周之處望補充。


懷念我們的青春年華


為什麼本來魏國是首霸,最後變成任秦宰割的羔羊呢?我覺得就是魏國君主把牌打爛了。下面是我的分析:

1。魏國強大原因:☞魏文侯在戰國七雄中首先推動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西取秦西河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魏國急賢親士的聲名遠播,以至秦國想攻伐魏國而被人勸阻。勸諫者的說法是:“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間,任用軍事家吳起進行改革,國力繼續上升,不斷東征西討,奪取楚國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為後來政治中心的東移打下基礎。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


2。☞魏國的下坡路:魏惠王不遵從先輩們的聯合三晉之兵的理念,堅持以一敵多,中原本來就是四戰之地,最後在經過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魏國被齊國擊敗,加之在西線屢敗於秦,河西地區失守,魏徹底淪為二流強國。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各個殲滅韓國、魏國、東周聯軍的作戰。戰爭中,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以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魏軍無備,倉促應戰,迅即慘敗。韓軍震懾,且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揮師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戰後,魏國、韓國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量單獨抵禦秦國。魏國實力又受到嚴重削弱。最後魏國於公元前225年被秦國將軍王賁以水淹之計攻破大梁,魏王假降,魏亡。

如果魏惠王能夠重用商鞅,吳起,張儀等各行各業的人才,謙遜,多聽良言,那麼魏國豈能被自己壓著打了幾十年的秦所滅!!!


小弟木村


魏國初期的強盛始於變法,而後期的沒落,源於魏韓聯盟分裂,自相殘殺,又被齊國漁翁得利,從此沒落。

戰國是以“三家分晉”開始的,魏國地處各強國的中心,乃是四戰之地,迫使魏國君不得不趕快圖強奮起。

魏國的改革,不能不提一個人,魏文侯,也是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的第一個魏國諸侯。魏文侯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進行變法的國君,他啟用李悝進行變法,使魏國的政治、法律、農業、軍事、經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如廢除世襲制,廢除井田制,招募賢才,鼓勵拓荒,還建立了“武卒”制,制定了多部法律,讓魏國很快成為了戰國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李悝,在歷史上的名氣相對來說不是太大,但是這個人的確很厲害,他的改革措施,是以後的秦國商鞅變法和出走楚國的吳起變法的參照樣本。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這也是魏國後期淪為雞肋的一個原因。


魏國到了第二代國君魏武侯時期,又繼續任用了吳起,進行軍制改革,訓練“武卒”,征伐四方,讓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

魏國到了第三代,魏惠王時期,進入了盛極而衰的階段。

因為魏惠王棄侯稱王,雖然讓魏國的地位走上了巔峰,卻導致了韓國(不是棒子國)的不滿,引發了本來是盟友的魏韓大戰。

韓國弱小,就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田嬰和孫臏救援韓國,上演了歷史上有名的大戰,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孫臏設妙計,將龐涓射殺在了馬陵道,十餘萬魏卒被殺,魏國從此走向了衰弱。

魏國從馬陵之戰後開始衰弱,但是其他國家卻開始改革,強盛了起來,比如楚、齊、趙、秦等國都進行了變法改革。

此後,魏國雖然出了類似信陵君等賢能之人,但是由於魏國內部的矛盾重重,再也沒能重現魏國昔日的輝煌,最終被秦國滅亡。


奕天讀歷史


"三家分晉"之後,原來的晉國轟然倒下,取而代之的是韓、趙、魏三國,史稱"三晉"。三晉之一的魏國通過李悝變法、訓練魏武卒,成為了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並且聯合韓、趙進攻其他國家,在前期可謂呼風喚雨,但在後面卻慢慢沒落了,這是為什麼呢?

地理位置

對於魏國的衰落,和自身的地理位置存在十分密切的關係。在魏趙韓三家分晉後,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在戰國時期,魏國東有齊、南有楚、韓、西有秦、北有趙,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當然,這樣的地理位置也幫助魏國吸收了周邊的人才,促進了自己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但是,等到齊國、秦國、趙國、楚國等諸侯國都崛起後,魏國地理位置的缺點被放大。

三晉破裂

從魏文侯開始,便意識到了"三晉同盟"的重要性。因為,以當時的局勢來看,趙、魏、韓三家可以說是剛剛分家,全都處在立足未穩的境地。以至於,"三晉"自誕生之初,列國便已經虎視眈眈,這個時候,"三晉同盟"成為了魏文侯的最佳選擇。魏文侯的存在,完全將"三晉"聚合成為了一股新力量。"三晉"除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外,還使得魏國的地緣政治壓力驟減。並且,以這個同盟為基礎,魏國當時可以依仗趙、韓兩國,脅迫列國,甚至遏制列國的擴張。只不過,後來到了魏惠王時期的時候,"三晉同盟"走向了崩塌,並且魏惠王還派兵攻打趙國、韓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被齊國偷襲,一下就從霸主的地位掉了下來,從此魏國一蹶不振。

人才流失

戰國時期的魏國可謂是各個國家人才的輸出地,被猜忌的吳起、不受重用的商鞅、受羞辱的孫臏,這些人從魏國走出後,都在其他國家一展宏圖,如果當初魏國重視人才的發展,後來也不會落得這樣的後果。


微論歷史


主要是因為人的因素,首先是魏國君主,其次是魏國的人才。



魏國君主的表現

戰國初期魏文侯是第一位霸主,首先他聯合趙、韓形成同盟。對內任用李悝變法 ,對外東擊強齊,南伐荊楚,西掠秦地。使魏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戰國第一強國。

魏武侯可以守住父業,但過於自大,破壞了三晉同盟。武侯同樣對秦用兵,佔領了西河大片土地。但是他以為自己可以獨自稱霸,高估了自身實力,四處樹敵,使三晉同盟瓦解。

魏惠王戰略錯誤使魏國沒落。魏惠王比之於其父更加肆無忌憚的用武,但效果適得其反。首先東敗於齊,使得元氣大傷,隨後與秦對決不但喪失了西河之地,連首都都被迫的遷往與秦距離較遠的大梁。

人才流失嚴重

魏文侯時期,用李悝變法,吳起、樂羊治軍,段幹木為師,田子方為政,西門豹治理地方。一時間人才輩出,這也是魏國強大的原因。

魏武侯聽信讒言,逼走吳起。如果吳起不走魏國還會繼續變法,軍事實力還會繼續增強。

魏惠王最大的錯誤就是放走了商鞅。如果魏惠王聽了公叔痤的話,重要商鞅,那歷史可能會改寫。不只是商鞅,還有戰神孫臏,遠交近攻戰略的策劃者範睢,這樣的王佐之才魏國都沒有用,不衰落是不可能的。

魏國不乏人才,但總與人才失之交臂,不得不說魏國的衰落是多麼的可惜。

謝謝閱讀,我是聽濤軒書法,歡迎留言評論!


聽濤軒書法


一、富國強兵,稱雄戰國

魏國佔據晉國中部地帶,向來以三晉正統自居。魏國在英明的開國君主魏文侯的帶領下,他任人唯賢,大膽起用平民士子,在其重用的人才當中僅有魏成出身公族。於是,魏文侯用李悝、翟璜為相國,命吳起、樂羊為大將,拜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為師,在他們輔佐下,魏國迅速實現了富國強兵,國家大治,於戰國之初一躍而成為諸侯國之首,雄霸天下。魏國的強大持續了三代,歷經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

二、齊秦悄然崛起

魏國的崛起令鄰國秦國吃盡了苦頭,秦國在魏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毫無還手之力,且秦魏邊界不斷西移。此時的秦國已經到了即將崩潰的邊沿。

常言道:窮途思變。面對魏國的崛起,各國均在反思,尋求富國強兵之道,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徹底的變革當屬秦國商鞅變法。秦國在秦孝公即位之初,針對山河破碎,人民窮困潦倒,向天下發布求賢令。山東諸國,有抱負的青年才俊,紛紛入秦,在眾人中即有後來彪炳史冊的衛鞅。

秦孝公力排眾議,乾綱獨斷,大膽支持衛鞅在秦國主持變法。在衛鞅變法的十年中,秦國彷彿在國際社會消失了一樣,國內卻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再來說說齊國,田氏代齊之後,齊國依託國富民強屢屢現身國際舞臺。至齊威王時,他憑藉個人強力手腕,令齊國國內煥然一新,國力猛增。齊國上下磨刀霍霍密切關注著國際局勢,準備與霸主魏國一試高下。

而此時在魏國尚以霸主自居,並且作為最高統治者的魏惠王對國際局勢的判斷有誤,尤其是對秦國、齊國的認識不足,仍然想當然地認為他們一貧一弱難以翻起大浪,並且他認為,韓、趙才是魏國的大患,魏國必須趁機完成三晉統一。

三、兩戰弱魏

隨後,魏國發起討伐趙國的軍事行動,圍困邯鄲。不料,齊國以“圍魏救趙”在桂陵重挫魏軍。十多年後,魏國又發起討伐韓國的軍事行動,齊國再次以相似的手法不但完成了救韓的承諾,還在“馬陵之戰”中重創魏軍,不但俘虜了太子申,還逼的領軍大將龐涓自殺。經此兩役,魏國元氣大傷。

馬陵之戰剛剛落幕,令魏國沒想到的是這一番廝殺聲卻喚醒了沉寂多年的秦國,秦國上下躍躍欲試,時刻準備著在國際舞臺上一展雄姿。

四、趁火打劫

次年,秦孝公任用衛鞅為領兵主將討伐魏國。秦魏此戰的結果是魏國慘敗,魏國連續經歷了齊、秦兩次重創,無力再戰,不但向秦國以河西之地去和談,還將國都由安邑遷至大梁。此時,魏惠王忽然明白了時局的嚴峻性,但為時已晚。

五、奮力維護霸權

鑑於此時齊國自桂陵之戰之後“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魏惠王立即拉攏齊國,並互相尊稱為王。魏國公開尊稱齊國為王,意味著從此魏國失去了獨霸天下的地位,也是魏國噩夢的開始。

六、日漸淪落

秦國崛起之後,首先要收拾的即是老冤家魏國。在秦國強大的武力攻勢下,魏國疲於應付,接連獻地求和。

秦國的高明之處在於,在武力蠶食魏國的同時,輔以外交斡旋,令魏國毫無招架之力。

最重要的還有三點:

首先,魏國諸侯強國林立,鄰居多了,是非、利益訴求也多,再加上,此地處在當時諸侯列國交戰的中間地帶,屬四戰之地。諸侯列國無不以開疆擴土為畢生願望,競爭激烈。

其次,魏國周圍諸侯列國眾多,與他國之間距離較近,是諸侯列國關注的焦點,稍有風吹草動,即被鄰國探知。

另外,魏國周圍諸侯列國林立,“謀一國而恐他國襲其後”,欲有所作為也難以施展。

魏國有秦國的蠶食,再加上週圍韓、楚、趙、齊的牽制,無力重振往日雄風,逐漸淪落為諸侯列國敲打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