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食道癌有前兆嗎?有的話,有哪些症狀?

回憶再美終是傷189507419


我是小影大夫。食管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早期食管癌沒什麼症狀。作為影像科醫生,經常遇到一些患者自覺胸悶就診,去看了呼吸科,呼吸科醫生以為是胸部的問題,安排了胸部CT檢查,卻發現是食管癌。胸部CT並不是發現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檢查手段,只有食管癌長大了,做CT才能看得見。

什麼是食管癌?

食管是連接口咽與胃的通道,吃進去的食物要經過食管才能到胃,全長約25cm。


食管癌是起源於食管的癌症,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多發生於大於40歲人群,男性多於女性,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長期嗜酒,飲用烈酒,長期進食過熱過硬的食物等等,所以喜歡喝滾燙熱茶的人也是好發人群。食管長時間受熱湯的刺激,慢慢就開始癌變。

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狀是進行性吞嚥困難

1.食不下咽

早期可以沒有症狀,但是吞嚥硬的食物時會出現摩擦和阻滯感,喝水後緩解。胸骨後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食物通過緩慢,並有停滯感或異物感。還可以出現胸悶不適等症狀。

2.進行性吞嚥困難

隨著腫瘤增大,食管出現了阻塞,吞下去的食物過不去了,吃飯都吞不下去,只能喝流質食物。這就是進行性吞嚥困難。


如何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

剛說了食管癌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如果等到出現了食不下咽的症狀的時候,說明腫瘤已經很大了,才會出現吞不下去東西了。

所以,一方面發現自己有吞東西不舒服的時候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第二就是要堅持體檢,胃鏡是發現食管和胃病變最合適的檢查,可以每兩年做一次。

如果懷疑是食管癌還要做食管吞鋇和CT檢查。食管吞鋇可以很明顯得顯示出癌腫侵犯的範圍。做CT可以瞭解癌腫有沒有向周圍侵犯、有沒有遠處轉移,評估癌症的分期。



這是一位45歲男性,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進食困難,剛開始進食後胸骨不適,後症狀進行性加重,難以下嚥,出現嘔吐。1個月時間,症狀進展很快。CT紅色圈圈看到是癌腫,還有多發淋巴結轉移了。


小影大夫


食管癌是食管最常見的疾病,北方高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50-70歲之間發病佔多數,鱗癌多見。相對於其他腫瘤,食管癌早期常常會有一些症狀,如果引起重視,可顯著改善預後。

食管癌早期常見哪些徵兆?

1.吞嚥異物感,吞嚥不盡感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因為食管癌早期常表現為食管粘膜小範圍充血、糜爛、表淺潰瘍或小隆起病變等,在食物通過時,會感到吞嚥不適或吞嚥不盡
這位66歲的老人,吞嚥異物感兩個半月就診,鋇餐檢查發現食管中段不規則腫物,又做了食管鏡和胸部CT,確診為鱗癌,有手術機會。目前已經術後第4年了,無復發徵象。

2.吞嚥後梗噎感。當腫瘤繼續增大,局部管腔開始狹窄,吞嚥食物時就會產生梗噎感。

3.胸骨後刺痛感、灼熱感、悶脹不適感。

4.中晚期會出現食管癌典型症狀:進行性吞嚥困難。還有消瘦、貧血、聲音嘶啞等。

懷疑早期食管癌應該做哪些檢查排除?

1.首選食管鏡檢查 食管鏡及活檢病理是診斷的金標準。尤其是40歲以上中老年人,抽菸飲酒、喜辛辣食物、存在反流性食管炎者,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高度警惕。

2.食道鋇餐檢查 對於不能耐受食管鏡檢查的患者,可以退一步,選擇鋇餐檢查,但是相對於食管鏡檢,鋇餐檢查有一定的漏診率,如果經過治療,上述吞嚥不適症狀沒有緩解,需要短期複查,或者進一步內鏡檢查。

3.胸部CT 一般來說,胸部CT只用於確診患者的術前檢查,評估分期,為外科手術提供術前資料;也可用於術後複查。有時胸部ct檢查會意外發現一些食管癌患者,往往就不是早期了
這位63歲的老人


,因為咳嗽進行胸部CT檢查,發現中段食管癌,食管鏡檢查明確為中分化鱗癌,難以手術切除,後來吞嚥困難了,選擇支架植入
目前已經快兩年了。

某些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期還很不錯!並且這個數據一直在提升,也說明我國腫瘤治療領域一直在進步。

食管缺乏緻密的漿膜層,周圍淋巴引流豐富,如果不能早期發現,常常容易突破肌層,發生淋巴和血行轉移。重視某些早期症狀,可提高早期診斷率,極大地提高患者生存期。

我是影像科豪醫生,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早期食管癌症狀有:

①吞嚥哽噎感

②胸骨後疼痛不適

③食管內異物感

④食物下行緩慢並有停滯感

⑤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

⑥劍突下或上腹部疼痛

⑦胸骨後悶脹不適

⑧飲食習慣改變

⑨少數早期食管癌患者無任何症狀。

中晚期食管癌症狀有:

①吞嚥困難: 進行性吞嚥困難是食管癌的典型和教科書式症狀,也是多數患者就診的主訴。

②吞嚥疼痛: 可有頸部、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的灼痛、鈍痛、刺痛等,疼痛可放射至胸骨上窩、肩胛、頸、背等處。

③吐黏液: 特別是在梗阻嚴重者尤為明顯,這種黏液質黏稠。

④胸背痛及上腹痛: 主要表現為胸骨後、背部持續性隱痛、鈍痛、灼痛、刺痛或沉重感,潰瘍型或髓質型伴有潰瘍的食管癌患者更容易出現。

⑤食物反逆和暖氣: 較低位食管癌梗阻較重者,常伴有食物反逆和暖氣。

⑥胃灼熱感和反酸: 胃灼熱感反酸為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長期的胃食管反流病易併發食管腺癌。

⑦食管出血: 食管出血表現為嘔血或黑糞,有時也是食管癌少見的或首發症狀。

⑧體重減輕:體重減輕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僅次於吞嚥困難的第二大常見症狀。

終末期食管癌症狀:

多為食管癌引起的併發症或出現轉移的臨床表現。

①惡病質、脫水、全身衰竭等

②肝、肺、腦等重要臟器轉移,引起黃疽腹水、肝衰竭、呼吸困難、昏迷等

③縱隔或頸部淋巴結轉移引起疼痛、聲帶麻痺、氣管壓迫以及呼吸道梗阻等

④腫瘤的局部侵蝕以及潰破引起縱隔膿腫、腹膜炎、食管氣管支氣管瘻、肺炎、肺膿腫以及心包炎、大血管出血等。





磨影鬥士


早期的食管癌沒有明顯症狀,早期的癌細胞僅在黏膜或者黏膜下層,沒有形成明顯的突向食管腔內的腫塊,也沒有浸潤食管壁導致食管狹窄,不會形成梗阻的症狀;早期癌變,食物通過順利,一般不會導致腫瘤出血。

伴隨的會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或者說是食管的背景疾病的症狀,比如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潰瘍、barrett食管症狀。常見的就是燒心,胸骨後疼痛,反酸等表現。

如果既往有類似食管良性疾病史,並且反覆出現類似症狀,建議定期複查胃鏡,是發現早期食管癌的唯一途徑。一般的上消化道造影或者胸部CT很難發現早期食管癌。

但是隨著腫瘤的生長,會逐漸產生一些相對明顯或特異的症狀。比如進食哽噎感,尤其是進食饅頭或米飯等,會有明顯的呃逆現象,經常嘔吐粘液(嚥下的唾液和食管分泌物,下行受阻),黑便(少量的出血會導致),嘔血(出血良多是會嘔吐鮮血)。

瞭解一些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對於一般人來說更具有實際價值,對於癌症來說,預防為王。

飲食內容: 長期食用燻烤、醃製食品及各種肉製品,與其含有亞硝酸鹽、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者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飲食中經常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容易導致維生素A、B2、C等缺乏,也是有一定關係。

真菌感染:真菌或細菌感染。在某些食管癌高發地區的糧食中,食管癌患者的上消化道內或標本上能夠分離出多種真菌,其中某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部分真菌可以促使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促進癌腫的形成。

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長期飲烈性酒、嗜好吸菸、食物過硬並且咀嚼不充分、進食過快、經常燙食,容易引起慢性消化道黏膜損傷、炎症、潰瘍,或者空腔衛生狀況差。

Barrett食管:內鏡下可見食管鱗狀上皮與胃柱狀上皮的交界線相對於胃食管結合部上移≧1CM,病理證實食管下段正常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腸上皮化生。研究提示Barrett食管的癌變率大概61%。是食管腺癌及食管胃結合部癌重要的癌前疾病。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從醫學上說,部分食管癌是有前兆的,一些慢性食管疾病導致食管內容物滯留慢性刺激時食管壁,大大增加食管癌的發病幾率。



1、胃食管反流,典型表現為反酸,燒心,少部分患者有胸骨後疼痛等症狀;

2、barrentt食管,醫學界公認的食管癌前病變,其症狀跟胃食管反流症相似,一般表現為,反酸、燒心,胸骨後疼痛,吞嚥困難等。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可通過內鏡及組織學活檢確證;

3、賁門失遲緩症,主要症狀為吞嚥困難,胸骨後哽噎、疼痛,嘔吐;

4、食管憩室,症狀為吞嚥咕嚕聲、頸部壓迫感,吞嚥困難,食物殘留髮出惡臭,聲音嘶啞等;

5,慢性食管灼傷,一般為口腔、咽部、胸骨後及上腹部疼痛,嘔吐等。這些疾病能提高食管癌的發病率,發現症狀應該及時治療,扼殺在萌芽狀態。



在外人角度去看,很多病的發病都是有幾率的,但當幾率大到碰上的時候,那就不是幾率問題了,所有幾率都變成了100%。

所以首先應該要積極預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吃發黴及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食物,不挑食、偏食,營養均衡,發現食管病變積極治療。


康駿朋醫生


目前,食道癌被越來越多人熟知並關注,食道癌是指在食管粘膜處的惡性腫瘤,它與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下面這些關於食道癌的知識,希望大家有所瞭解。

哪些因素容易誘發食道癌?

1、家族有病史的要注意

根據調查發現,雖然食道癌不是遺傳性疾病,但如果家族曾經有人得過食道癌的話,那直系親屬要特別留意,因為患病幾率要比正常人高。因為大家長期生活在一起,飲食、生活習慣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大家容易一起患食道癌。

2、食管黏膜傷害會誘發食道癌

食管損傷是誘發食道癌的重要因素,但人體的食管受到損害時,食物就沒有辦法正常運轉,長期如此就會形成腸道潰瘍、慢性炎症,會導致食管上皮增生,誘發食道癌。

3、抽菸喝酒容易導致食道癌

我們都知道抽菸喝酒時不利身體健康的,同時抽菸喝酒對食道也是有影響的,據悉,抽菸喝酒的人患食道癌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4倍。

4、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

身體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某些營養素,也會誘發食道癌。

怎麼在早期發現食道癌?

食道癌會大大傷害人體的身體健康,眾所周知,食道癌與生活飲食密切相關。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怎麼預防食道癌呢?

如果發現早期食道癌的症狀,我們就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早期食道癌的發現有利於病情早日治癒,有哪些體檢可以檢查食道癌?

1、CT檢查

CT掃描是目前來說最常見的檢查食道癌的方法,它可以清晰看到食管與附近器官的聯繫,但CT檢查很難發現早期的食道癌。如果CT掃描與X線聯合檢查,可以提高食道癌的確診正確率,比較容易看出疾病的誘因。

2、X線檢查

X線檢查也是確診食道癌的重要的方法,可以清楚檢查出食道癌病變程度及發展情況。

3、細胞學檢查

這個可以檢查早期食道癌,正確率達到80%以上,它的敏理性達到44%—90%,特異性為94%,這個不適合用在非高發區的普查。

4、食管鏡檢查

食管鏡檢查可以非常直觀地發現腫瘤的大小、形狀、位置,給醫生提供可行性的治療依據。成為了食道癌治療的之後的重要確診根據,這個檢查也可以配合著以上幾個檢查一起做。


39健康網


食道癌是癌症中最痛苦的,也是中後期最難護理之一,很多人都會把口腔潰瘍當成病因或是前期表現,其實也不然,食道癌是沒有前兆的,部分患病的人有食管內異物感,或吃下去食物通過時緩慢或有梗噎感覺,也可表現為吞嚥時胸骨後燒灼、針一樣痛處,只要表現異常記得第一時間看醫生,不要養虎為患!



根據老媽之前的表現看,只要患有這類疾病前兆只有一個就是發睏!比以前能睡了,動不動就想睡覺,老媽在我印象中,很少晚上十點以前睡覺的,發病前就感覺她特別容易困了,少了一種精氣神的樣子,只要發現家人有類似異常,建議趕快醫院檢查抓住先機,可以多一些辦法處理。


大然小愛666


食道癌的發生也一樣,也會給我們身體一些信號和提醒,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食道是我們吃食物的必經之路,在吃食物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症狀,我們一定要小心。

1、當食道癌早期有食物經過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輕微的或有下嚥的時候有哽咽感,總覺得有東西在裡面不能順利通過,這是早期癌症的一個表現,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最好去醫院檢查,做胃鏡一般就能夠知道是否出現了癌症和異常。

2、有的時候,進食後我們發感覺胸骨後有針刺感,灼燒感灼痛感,由於早期食道癌引起的,並且由於癌症生長使局部的肌肉萎縮,導致喉部乾燥,頸部緊縮感。

如果我們忽略了這種情況,往往有可能錯過了身體給我們提醒的信號,所以我們一定注意身體,給我們發出的異常信號這時候。


健康舒適圈


從世界上看,我國是食管癌發病率較高的國家,同時也是該病死亡率高的國家。在我國,食管癌年均死亡人數15萬人,約佔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率22%。關於食管癌,我們對它的認識有限,尤其是早期症狀,難以分辨。

食道癌有前兆嗎?其實就是詢問食道癌的早期症狀。早期該病的症狀十分隱匿,不明顯,多為時隱時現,反覆發作,持續時間久,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要注意以下情況的發生。1.梗噎感。當情緒不佳或食物不當時可能會出現進食梗噎。2.胸骨後痛。食物下嚥時有疼痛,可以明確指出疼痛的位置,會有燒灼感,呈針刺樣、牽拉樣或摩擦樣疼痛。3.長時間的異物感。彷彿有東西黏附在食道,吞不下去,咳不出來。4.咽食時食物進入食道有滯留的感覺,並且通過的速度緩慢。5.咽部不適感。咽部乾燥、緊縮感,常使患者感到脖子發緊。6.劍突下端或者上腹部的不適感,或為疼痛,或為憋脹,想嘆氣。

上述症狀的反覆出現都有可能是食道癌的前兆,需要我們重視。可以通過胃鏡檢查、食管鋇劑造影、胸部CT(早期難發現)、超聲內鏡檢查術等進行對疾病的診斷和觀察。早期診斷對該病的治療及其重要,早期的食管癌若得到及時的根治,五年內生存率超過90%,預後較好。所以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預防疾病。


生命召集令


食道癌與胃癌都是人體消化食物的器官癌症,死亡率很高,對於患者的生命形成了極大的威脅。但食道癌與其他癌症一樣,存在的一些前兆,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治療,患者的5年存活率也就越高,所以發現的及時關係著治療的效果。那麼,食道癌的前兆有哪些症狀呢?

在食道癌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病變表現為食管粘膜部分充血、腫脹和糜爛。當進食時,食物通過消化道時,會出現患者吞嚥不適、吞嚥不順暢的感覺。如果病情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感到梗噎感,特別是吃不易碎的食物時尤為明顯。

在最早期的食道癌患者中,也會出現胸骨後疼痛的症狀,表現為吞嚥食物時,胸骨後帶有微微的疼痛感,能感覺到疼痛的位置。疼痛的程度跟所進食的食物性質關聯。像吃粗糙、刺激性的食物時,疼痛比較嚴重。而流質、溫和的食物時則疼痛輕。雖然可以通過藥物緩解,但很容易復發。

進食時有吞嚥困難,食物通過食管時緩慢且有停留感,在吞嚥食物時才會感覺到,在食物下嚥後就會消失,這與食物的性質沒有關係,甚至是在喝水的時候也會有一樣的感覺。

食道癌只要發現的早,及早的進行治療,治癒的幾率也就越大,所以平時吃飯時吞嚥如果有異常應該及時進行一個體檢,確保身體的健康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