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橐皋

在連接合肥與巢湖的合巢蕪高速上,有一個名叫柘皋的道口,由於名字略顯生僻,因此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柘皋古代稱為橐皋,原來就在古巢湖的岸邊,因地形地貌而得名,“橐”的意思是口小肚子大的口袋,“皋”指的是水邊上的高地。南宋時橐皋改成柘皋,從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到唐宋元明清,柘皋都有遺址、傳世的文物和古蹟可考。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大禹開鑿石樑河

在柘皋,就有一個大禹開鑿石樑河的傳說。大禹是黃帝的玄孫,父親叫鯀(gǔn),母親叫女志,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婦孺皆知,由於治水有功,舜將帝位禪讓給了禹,禹因此成為夏朝的開國君主。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有一年夏天,巢湖北邊的浮槎山發了山洪,洪水像猛獸一樣吞沒了良田,柘皋、夏閣、居巢城頓時成了一片汪洋,巢湖附近的百姓們叫苦不迭,面對洪水更是束手無策。

正在百姓們一籌莫展之際,身負治水重任的大禹,通過今天的裕溪河,沿著長江一路趕到了巢湖。百姓們一見到大禹,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水患之害。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大禹在多年的治水過程中,吸取了父親鯀採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在聽了眾人的看法後,大禹站起來說,巢湖的水總體是從西邊向東邊流,現在湖東有座濡須山,擋住了水路,只要把它鑿開,洪水就能分流了,大家一聽大禹,言之有理,便日夜動工,濡須山已被挖走大半,不料一塊巨大的頑石,卻依然擋住水路,怎麼也挖不動,大禹便用隨身攜帶的大斧頭,將頑石劈開。只聽得,轟的一聲濡須山變成了濡須口,洪水經過濡須口,馴服地通過長江流向東海。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大禹開鑿石樑河,千年古鎮老柘皋!

為了考察洪水的流量,大禹隨後又從巢湖到了柘皋浮槎山巡視,沿途,他看見一座名叫石樑的小山,擋住了柘皋一帶的水路。大禹說,“山高水陡要通溝,溝溝水道入河流”,指出一定要挖掉這座山,開拓一條通往巢湖的水路。當地百姓聽著大禹的話,理清了治水的思路。大禹走後,人們搬走了石樑山,挖成一條“石樑河”,也就是今天的“柘皋河”。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遊流去,柘皋河也因此成為巢湖的主要支流之一。


  • 來源:合肥民政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