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雲南建水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餘映燈


雲南建水古城您去過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美食?且聽我一一道來。

近20年來,我們多次奔赴雲南這個旅遊大省,起先我們也多是去那些眾所周知的地方旅遊,例如石林、土林、麗江、瀘沽湖、西雙版納等。雲南對外宣傳的旅遊目的地裡很少提到建水古城。直至要去觀看哈尼的元陽梯田前,對其周邊一查方發現距其100多公里的地方,竟然藏著建水古城這個好地方,看來雲南真不愧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呀!

建水古城的歷史

建水古城位於昆明南220公里,最早時為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牆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雄偉壯觀。經過歷史的滄桑,目前只留下東門城樓----朝陽樓。它是滇南重鎮建水歷史悠久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祖國邊陲老重鎮的象徵。

建水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年間又建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行院。境內人才輩出,明代有文進士30人、武進士23人、文舉人288人、武舉人29人;清代有文進士33人、武進士15人、文舉人412人、武舉人355人。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佔了半數左右,堪稱雲南之冠,在全國亦不多見,加上建水文廟規模宏大,建築精緻,故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

建水古城的文物古蹟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建水城內外留下了許多充滿深厚文化意韻的建築物,古代寺廟、祠庵和樓臺亭閣達50餘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有建於元代的文廟,明代號稱“滇南大觀園”的朱家花園等文物古蹟。這些歷盡滄桑,古蹟斑駁的瑰寶,閃爍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燦爛光輝。

建水文廟

建於元代的文廟依照曲阜孔廟的風格規制建造,採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佈置的多個單體建築。原主要建築包括:一池、一罈、一圃、二殿、二廡(一般大成殿兩側建有東西二廡)、三堂、三閣、四門、五亭、六祠、八坊等,現除射圃、尊經閣、魁星閣、敬一亭和齋宿亭被毀外,其餘建築都得到較為完好的保存和恢復。

步入大門為肅穆的“太和元氣”坊,迎面為20餘畝的“學海”(泮池),塘內碧波盪漾,夏季滿池荷花,四周柳絲輕拂,池中建有思樂亭,左、右有“禮門”和“義路”。大成殿建於明弘治年間,28根柱支撐全殿。前簷12根為石柱,每根高5米,重達5000公斤,用整塊大青石雕成。大門左右2根簷柱雕巨龍盤繞,稱為“石龍抱柱”。

廟宇周圍古柏森森,顯得莊嚴肅穆,雄偉壯觀,有“金碧壯麗甲全滇”之美譽,其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

建水文廟的出彩之處還在於有一個叫“孔子弦誦圖”的石雕,因為只有雲南建水文廟才有。“孔子弦誦圖”陳列在杏壇裡,圖中孔子席地而坐,似唱似吟,神態端莊,兩旁弟子拱手侍之。弟子皆寬袍長袖,頭纏葛巾,畢恭畢敬地聆聽著孔子的教誨。孔子濃髯垂胸,顯示出畢其一生誨人不倦的至教精神。

石雕上部鐫刻著宋代高宗皇帝御題的孔子贊:大哉宣聖,斯文在茲,帝王之式,古今之師。整個廟宇一片翠綠,古木蕭森,松柏竹柳,千姿百態。

文廟各殿香火繚繞,不絕於梁。建水古城有“七寺和八廟”之說。最值得一提的可當屬建水文廟了。

朱家花園

朱家花園位於建水縣城內建新街,是一組規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築群,素有“滇南大觀園”的美譽。

朱家花園的歷史要從清光緒年間算起,佔地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縱三橫四”是典型的建水民居建築。花園分為東西兩院,東院有假山稻田,西院有竹林花圃。

整個朱家花園房舍佈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疊進,內含四十多個天井,兩百多個房間。在正門左側沿街的十間吊腳樓承擔著朱家賬房和物資集散的功能,是朱家經濟活動的命脈和窗口;而右側為家族祠堂,家族祠堂規制不同一般。祠堂前的水池清秀考究,在水上戲臺周圍,亭閣間花木相生。

當然朱家花園也沒有逃出歷史的宿命,十幾代人氣宇軒昂地走過整個大清王朝,終於無法躲避當時風雲變幻的局勢,在清末民國初年走向了輝煌的終點。朱家的精英人物,處決的處決,入獄的入獄,流散的流散,幾多沉浮幾多飄搖,恰似一簾紅樓幽夢,在歷史的煙雲中漸行漸遠。只有將隔世的繁華勝居留給了我們。

實際上雲南建水在整個封建時代是不大入流的,它既沒有輝煌的經濟實力,也沒有引領全國的文化水平,更沒有哪朝哪代的都城與它沾上邊。它只能落寞地接受著邊遠地區的統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蠻夷之地”,建造了僅遜於曲阜孔廟的文廟,產生了一座能和全國知名的私家園林媲美,能像紅樓夢裡的大觀園一樣令人蕩氣迴腸的朱家花園。

儘管建水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完好的古建築,但在旅遊大省的雲南卻少有建水的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大概是建水的文化以中原的儒家文化為核心,這在雲南是出眾的,但在全國來看,卻是不稀缺的,它不像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因此它既不能跟中原儒家文化歷史相提並論,又沒有獨特的民族文化或自然景觀,所以建水始終只是一個雲南省內旅遊目的地的候補選手。

有人說:在這個邊城,在古韻的時光裡,“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笑望天空雲捲雲舒”。

當地美食

建水有十八吃:第一吃汽鍋雞;第二吃過橋米線;第三吃草芽;第四吃酸石榴;第五吃燒豆腐;第六吃糯米揣蓮藕;第七吃曲江烤鴨;第八吃燕窩;第九吃燕窩稀飯;第十吃燕窩酥;第十一吃獅子糕;第十二吃羊奶菜;第十三吃臍橙;第十四吃脆黃瓜;第十五吃紅薯窩窩頭;第十六吃涼勺粉;第十七吃炒米豆腐;第十八吃水泡梨。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在雲南這樣隨處是旅遊勝地的地方,建水其實並不出名。建水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個小縣城,是一個很小眾的地方,我覺得正是因為沒有太多的人知道,所以建水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性格。但在最近的幾年,一些綜藝和紀錄片團隊來到了建水,讓這個低調的小鎮變得熱鬧起來。

建水很小,和其它很多的縣城一樣,這裡的人們淳樸簡單,公交車來來往往,一天的時光就這樣慢慢過去。沒有燈紅酒綠,只有慢火煮新茶。

在建水的中心,有一個算是比較大的古城,從沒什麼特色的古城外圍跨進古城的圍牆,一股濃厚的歷史感撲面而來。這個極富中原色彩的邊陲城鎮建水,算得上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家級的重點風景名勝。在建水的古城裡走一走,煩惱都會消失不少。

建水古城裡有很多的客棧,很多客棧的院子裡擺滿了花草,還未走進去就已經聞到了花香,客棧門口還掛著紅邊白底黑字的三角小旗。這裡的建築也很復古,青瓦飛簷,走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彷彿有了一種“穿越”的錯覺。

假如你到了這裡,清早起來,可以吃上一碗清湯的牛肉米線。然後沿著老街,去文廟逛一逛,建水的文廟是國家級保護單位,建水的門外有一顆很高大的樹,樹幹彎彎折折,清新俊秀。走進文廟,剛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很大的放生湖,湖裡有很多的錦鯉和烏龜,不少人來這裡放生,祈求好運。


小瘋愛電影


建水古稱步頭,後因是大理巴甸候封地又稱巴甸,當時大理馬的產地,後又稱惠歷,惠歷是彝語大海之意,後意譯為建水。

明朝取代通海成滇東南的中心,有“金臨安,銀大理“之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眾多國家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四大城門按東南西北,分別是朝陽樓(俗稱小天安門)、阜安門、清遠門、永貞門,古城內有七寺八廟,其中指林寺據說是建水最早的建築,文廟是全國第二大文廟。同時沿街有學政考棚(當時面向滇南的考棚)、臨安府衙等建築,也有當時雲南富豪所建的滇南大觀園--朱家花園。

城郊有古村落--團山民居,自然景觀--燕子洞,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門--納樓土司衙門。

有名的小吃是建水燒豆腐,五毛1塊。

建水紫陶是中國四大名陶,由於喜歡的人越來越多,建水紫陶街夜市非常熱鬧。

建水有名的特產有獅子糕、燕窩酥、酸甜石榴等,當然,建水人被稱為憨沙攸,所以建水灰薯也是一大美味。






萊國索


我是一個建水人,其實我眼中的建水沒什麼不同。一個古樓古井眾多,青石板鋪路,青磚紅瓦的地方。她和其他城市不一樣在於,她的旅遊淡旺季分明,沒有商業化,還停留在一個慢慢悠悠的生活氛圍中。或許對於大城市的人來說,這個地方足夠獨特,她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又融合了少數名族的氣息,她不同於燈紅酒綠,而且思情畫意。但如果你來到這想看風景美如畫,那可能就會失望了。她有著全國第三大孔廟,古代考場的遺址,滇南大觀園,小天安門,雕樑畫棟的團山民居…她有著當地獨特的美食,草芽,汽鍋雞,羊乃菜,臭豆腐,糯米揣藕,勺粉,木瓜水,獅子糕,酸甜石榴等等,她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卻也在進步。

一個人的麗江,兩個人的大理,一家人的建水。


蹦擦擦啦啦啦


去過雲南數次及大部分景區景點,建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地方(已經去過二次了),而且一般都住二三天,細細的品味古城的小景和美食。


用戶61562580443


10月1去了趟建水 感覺回民太多 感覺到了中東


貓詩體


有正宗過橋米線的地方。


李蘇安


建水,是全國30個自治州之首——紅河州的下轄縣。古稱步頭,建有臨安府,是以前滇南的中心。

在建水縣城內,有全國特色小鎮臨安鎮,滇南大觀園:朱家花園,全國第二大的孔廟,學政考棚,以及比天安門城樓更早修建的朝陽樓等等保存完好,翻修的古建築。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現在縣城內分為了古城和新城兩個區,古城內,幾乎是古建築風格的建築,與大理,麗江等古鎮無異,但商業氣息更少。在新城中,有四大名陶之一的紫陶生產基地,碗窯村和紫陶街。 縣城周圍有團山村,燕子洞,曲江溫泉,苟街花海等自然人文景觀。《爸爸去哪兒》、《十二道鋒味》等劇組先後來上述幾處景點拍攝節目。

在飲食方面,建水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草牙米線,紫陶汽鍋雞,還有獨特吃法的燒豆腐。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和《味道》欄目組也來建水拍攝過節目。 總的來說,建水是近幾年雲南興起的熱門旅遊城市之一。吃喝玩樂很多。1.5號昆明開往建水的城際動車組也已經開通。交通更方便了,在2018年國慶黃金週期間,建水古城旅遊人數,收入均創新高位居紅河州首位,而紅河旅遊總體排名也上升到雲南第二。

朝陽樓下,小桂湖畔,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乘米軌火車,感受滇越鐵路文化,遊文廟、考棚傳承儒家經典。雲上紅河,大美建水歡迎你


謠唱小事


非常不錯的地方,老建築保護很好,古街石板路清澈乾淨,大坂井的烤豆腐………


風吹花落醉


歷史上是滇東南地區的中心,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尚有保留完好的古建築、古文物、古遺風,四處飄逸著古意,遍地散發著古韻,有看不盡的美景,說不完的故事和寫不了華章!建水小吃堪稱一絕,猶以燒豆腐最為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