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做好用戶運營?

西二旗生活方式博主


如何做好用戶運營?

用戶,作為產品和運營中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直是互聯網從業人士開口必談的話題,甚至不少人認為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用戶思維。那麼一名運營人員,應該怎麼做好用戶運營呢?下面就我個人的認知給大家分享下,適合-1到3歲的產品和運營人士觀看,也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一、什麼是用戶運營是?

首先,慣例先做概念的分析,什麼是用戶運營呢?運營,就是一切把產品和用戶聯繫並維護聯繫的手段和方法,用戶運營就是在這些手段和方法中把用戶放在最高的位置上,活動運營、內容運營都可以說是服從於用戶運營。那用戶運營包含著什麼呢?可以所有用戶運營都是圍繞著三個核心目標展開的:

1、用戶規模

即實現產品目標用戶的最大化;活躍用戶規模,即讓你的用戶保持合適的活躍頻次(並不是越活躍越好,關鍵是讓用戶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想起你)。

2、用戶商業化

即通過用戶來實現產品的營收,不管是前端收費還是後端收費。

雖然不同的產品在用戶運營的側重點會有不同,但是幾乎都可以分為這3個核心目標,因為任何一個商業互聯網產品要實現盈利要做用戶商業化,商業化就必須保證用戶的活躍規模,沒有活躍度的產品是很難找到收入的來源的,而用戶的活躍規模又是受到你的註冊用戶規模所限制。

3、用戶運營的階段

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一個概念,正如產品有生命週期一樣,用戶運營也是有明顯的階段性的,因為不同產品生命週期對用戶運營的要求肯定是不同的,比如你幾乎不可能去對一個衰退期的產品再去做用戶的大規模增長。產品的生命週期決定了運營的階段,在這個我們根據用戶運營的 3 個核心目標分為3個階段:

(1)用戶從 0-1 階段

這個階段對應的是產品的探索期,在這個時期,產品和運營的首要目標都是確定好我的用戶是誰?我應該怎麼使目標用戶滿意?那對於用戶運營來說,這可以細分為:尋找正確的目標群體——匹配目標用戶的需求——培養目標用戶的忠誠度——捆綁核心用戶。

簡而明要的說,就是要根據產品的定位去找到我們的目標群體,這個過程產品的定位可能還會隨時變化,然後在目標群體中去篩選和匹配我們的用戶,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目標群體用戶都會在這個階段去使用我們的產品(用戶也是有分類的,如創新採用者一早期採用者一早期大眾一晚期大眾一落後的採用者),匹配到目標用戶後,自然就是要去培養用戶的忠誠度了,慢慢形成口碑,這個都是大家比較熟的套路了,很多人倒流這一步也就停止了,但其實後面還有很重要的一步,捆綁核心用戶,什麼算核心用戶呢,就比如微博或知乎裡面的大V,這群人是關係到整個用戶群體能不能大規模增長和留存的關係。完成了這四步,用戶運營的生態就可以進入了一個自我循環的過程,產品探索期也完成了驗證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了。

(2)用戶從1-n階段

這個階段對應的是產品的成長期和成熟期,要解決的是增長模式和用戶活躍度的問題,那用戶運營上的重點就很明瞭:開源、節流、保活躍。開源,即是想辦法去開拓渠道,獲取更多的用戶;節流,就是防止用戶流失,讓用戶留下來;保活躍,讓用戶在產品上活躍起來,而且還是持續性活躍。

這一階段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也是很難的過程,因為不同產品的做法差異性較大,還有面臨著資源、時機和市場環境的一些限制。

(3)用戶商業化階段

用戶商業化通常會在產品的成熟期開展,當然部分消費性產品也會在成長期開始一些基於核心價值的商業化。在商業化上,可以劃分為前端和後端的兩個方向。前端,可以說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收費,一般有增值服務和用戶付費,如QQ的會員;後端,即作為平臺方的收費,如廣告、佣金、服務費之類。關於商業化這點是基於產品的自然延伸,在這裡就不過多解釋,我們的還是在於前面兩點。

二、如何做好用戶運營?

介紹了前面的概念,接下來就是講下具體怎麼做用戶運營,按照0-1和1-1-n 分為兩個階段:

實現0-1的破局

從0-1是一個產品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決定了產品是否有必要繼續存活下去,那這一環節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下面我們分成4個環節來分析:

①尋找正確的目標群體

不管是產品還是運營,在這時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目標用戶,產品要根據找準目標用戶去設計和開發,運營要找到目標用戶在哪裡,讓目標用戶使用自己的產品,然後再反饋用戶的意見,這其中還可能會涉及目標用戶的變動。那麼我們應該尋找什麼樣的目標用戶呢?

這裡首先是我們要選擇好對的市場,wuli 雷布斯有句話說的特別的好——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選好對的市場,可以讓你以後的日子輕鬆好的。那麼好的市場是怎麼樣的呢?具體的我就不談了,我認為好的市場至少有兩個關鍵點,一是這個市場是不大不小的,太大,在初期很難打得過巨頭,或者會面臨一大波競爭對手,太小,可能就養不活你自己了;二是這個市場一定正在處於大變化中,不管是技術變革、政府監管的變化,商業模式的改變,總之如果不是處於大變化中,你是很難去跟在這個市場混看好久的老玩家比的,就比如滴滴看中移動互聯網的變化,短短几年就成為了擁有1千多萬司機的平臺,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滴滴得靠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才能達到現在的規模。

找好市場後,接著就是去定義你的用戶和場景,這個話題算是老生長談了,也是產品主要負責的事了,在這裡就不展開了,說回運營,在產品已經確定好目標用戶的時候,運營要做的就是去尋找正確的用戶群體了,大家都知道用戶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或者說是某種需求的集合體,但迴歸到現實世界,用戶是誰?用戶有多少?用戶在哪裡?這都是我們應該去考慮的。思考好這個問題後,鑑於我們所處的這個階段,另一個關鍵問題出來了:誰會成為我們的第一批用戶?

因為產品處於一個探索期,功能很不完善或者只有一個核心的功能,不是任何用戶都能接受這時候的產品,按照前面的用戶分類,一般都是創新者和早期使用者會在這個時候樂於使用我們產品,其他用戶根據不想用或者用了也因為不適應很快流失。

第一批用戶應該是產品的強需求用戶,會花時間和金錢嘗試去解決需求,比如海淘的第一批用戶可以是母嬰消費者,為了給嬰兒買到高營養價值的奶粉,父母們回花大價錢去擺脫親戚朋友代購國外奶粉,甚至花時間到國外親自買,但如果這時候你能提供為他們找代購或者親自出去買更好的解決方案,用戶會不會願意買賬了?會的,甚至會對產品的容忍度更高,這就是我們尋找第一批用戶的一個思路。

②低成本精準獲取初期用戶

知道了目標用戶,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找第一批用戶呢?畢竟這時候探索期的產品一般都是比較窮的,沒法辦拿出大量經費去獲取用戶,而且現階段對用戶的要求是精準,不是要求數量,所以在獲取初期用戶的時候,追求的是精準和低成本。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逆向思維去推導我們的用戶在哪裡,如應該去怎麼尋找上面所講的母嬰消費者:

我們可以把目標用戶的需求區分為線上和線下場景,然後再根據需求的上下游場景去找到用戶聚集的地方,發現用戶的聚集地後,這就是我們要獲取用戶的渠道了,那要使用哪個渠道就看團隊所擁有的資源和人才配備,如我擁有醫院的合作資源,那自然去選擇在醫院產檢環節去做尋找目標用戶,再比如我團隊擅長製作內容,那就選擇在母嬰社區做轉化,這是也是每個團隊根據自身去選擇、評估和優化渠道的過程。

找到用戶後,又涉及到了一個因素——場景,我們希望用戶在什麼場景完成什麼行為呢?什麼樣的行為是符合我們產品的核心價值的呢?這也是運營需要去思考和引導用戶完成的。

③培養目標用戶的忠誠度

我們通過前面的步驟,慢慢地有用戶來使用我們產品了,此時,作為我們第一批種子用戶,我們要去把這批用戶培養成我們的忠誠用戶,因為這批用戶如果沒辦法成為我們忠誠用戶,或者說我們不是用戶的第一選擇,這時候就說明我們產品存在問題了,需要不停的修改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甚至還可以要推到重來。

同時,我們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一整套培養忠誠用戶的機制,這是最重要的事,要為以後的大規模拉新做好準備,如果這個時候不把留存給做好,那麼將來我們的拉新越多,流失就越多,豈不是浪費了資源又對產品有害(得罪一個用戶的影響遠比得到一個用戶的口碑更大)。

獲得一個用戶的忠誠,我們需要經歷這個5個階段:無忠誠 - 習慣 - 滿意 - 有感情 - 忠誠。

當一個用戶第一次使用你的產品時,你要使用用戶去習慣使用你的產品,這需要產品上做到易用、可用、好用,還需要運營給用戶建立起:我是你的第一選擇的用戶心智,讓用戶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去想起你的產品,比如之前的海淘產品,就需要在渠道投放、落地頁、啟動頁等相關文案上給用戶傳達:使用我們產品可以購買到安全保證、實惠、方便快捷地購買到進口奶粉。習慣的前提是,給用戶提供匹配的內容和服務。把握住用戶的強需求進行引導,進行差異化營銷,建立起用戶心智,那麼培養習慣這塊一般也不會太難。

滿意,即是讓用戶對你們的服務感到滿意,這是忠誠的基礎,如果用戶感到不滿意,那連使用習慣也無法培養起來。

具體怎麼使用戶滿意,考驗的就是對業務和用戶體驗的掌握程度了,很多體驗都是建立在微小的細節上。你可以將用戶在產品在每一步核心行為都畫出來,然後思考每一環節用戶需要什麼,你提供的能不能滿足用戶,在用戶的預期下該怎

麼滿足用戶才能達成最好的效果?

還是拿海淘的例子,一個母嬰消費者進入網站經歷的環節有:註冊—登錄—查看商品—購買商品—支付訂單—收到商品—確認訂單。

在這個流程上,比如註冊,消費者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註冊上,你是要提供第三方登錄還是用手機號碼免密登錄,再比如查看商品,怎麼樣讓用戶最快找到商品,是推薦呢還是做好商品分類呢?如果商品沒貨了,那到貨了需不需要去短信通知用戶呢?雖然這些流程是產品設計的,但是對細節的把控還是需要運營去做,因為運營是跟用戶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最應該瞭解用戶的人。

有感情,即是讓用戶對你的產品和服務產生情感,也就是你要做到把你的產品人格化,這點是比較難得,也是國內絕大多數人做得不好的。那麼怎麼去做到產品人格化呢?重點在於要和用戶有互動,有交流,讓用戶感知到你不是冷冰冰的機器,你是有情感的,你會對用戶表達出你的情感。那這個要怎麼做的呢?不同產品的側重點不同,社交類產品要將用戶的社交鏈與產品情感結合起來,如陌陌是陌生人社交,那運營就要引導各種小組、附近的人之類的社交行為,給用戶帶來一個你是給他介紹他想要新朋友的感覺,當用戶通過小組等等可以認識到朋友好,對朋友的情感自然也會延伸到產品上。再說回海淘,電商類產品,用戶想要得就是實惠地買到想要的商品,那麼你就要懂用戶想要的是什麼,節省用戶的時間,比如運營可以給母嬰消費者組織主題促銷,讓用戶瞭解應該給嬰兒買什麼,而且還能更優惠地買到,有些情感不僅僅在線上建立,還可以通過線下,如京東快10 萬的快遞員,送貨上門的一刻看到熟悉的紅色工作服,一如既往的速度,給人就是一種方便快捷的體驗。總之,有感情就是你要給用戶一個身份,然後根據自身的定位去跟用戶交流,讓用戶與你產品更多有價值的互動。當然情感也是需要運營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持續經營的,在這點上我也不是很熟悉,有不同想法的歡迎留言交流。

有了感情後,用戶就很容易對產品產生忠誠度了,因為有了情感後,你在用戶的選擇上很可能就是唯一的了,不過,你還需要設計手段去保持用戶的忠誠度,有沒有發現這個套路,就像談戀愛的過程呢。

④捆綁核心用戶

這裡說的核心用戶,是指對產品的核心業務會產生極大影響的用戶,如社區產品的 KOL,電商產品的活躍評論買家,遊戲產品的大R。我們進行到前面三步的時候,對目標用戶都具有一定的粘性,但是要保持所有用戶的忠誠度,這個是需要很大的投入的,而對於一個創業公司,各方面資源都有限,能做的只有保持核心用戶的活躍,為後面的1-n做好準備,比如海淘產品,一個喜歡評論的買家和一個只是購物的買家,那個更重要點,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那應該怎麼捆綁住我們的核心用戶?這時候就要談到用戶激勵了。所謂用戶激勵,本質上就是利用人性的慾望,如貪婪、虛榮、懶惰等等,在結合產品的核心業務上,對符合產品價值的用戶行為進行某種獎勵,常用的方式有積分、用戶等級、禮品贈送、獨享功能、名聲打造等等。不同類型的產品用戶對用戶激勵行為也不同,社區產品會激勵用戶去生產內容,電商產品會激勵用戶去購買商品和評論,目的都是激勵用戶做出有益的行為。

用戶激勵的難點在於該讓用戶享受到怎麼的激勵?這個考驗一名運營人員對人性的瞭解,一名目標用戶做出了他以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後,可以得到想要的激勵,這對用戶來說就是驚喜,然後這個驚喜會不停地激勵用戶繼續前面的行為。

關於人性這一點,我覺得很多遊戲就做得很不錯,特別是在利用用戶虛榮心這點,如王者農藥,前十年的遊戲,絕對想不到皮膚也能賺錢,但是王者農藥可以做到用戶得到了一套新皮膚可以無比愉悅,建議大家可以多從遊戲上 發現人性的激勵。

上面的觀點來自本人的學習和工作所得,也參考了不少前輩的經驗,大家有不同看法也歡迎交流。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我看了給你回答的很多答案,很專業,但可能並沒有解決你心中的疑慮。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用戶真正需要什麼,我拿我們公司的用戶來舉例


最近一直在研究,一個付了費參加了培訓的自考生到底需要什麼。


因為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會徹底知道運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而所有運營規則的改變,都是為了更接近這一目標,但是也只能無限接近,並不能真正的可以達到。


規則之下,才有運營,要不然之前所做的都是徒勞的,就算你做的再多,不符合規則的,也不會顯現出來,雖然可能你很努力了。


但是,職場最終還是以結果論,過程只是相對重要,我這麼說,也不是讓你去不擇手段的去做一些事情。如果做的人多了,必然會受到制裁,也就是規則的改變。


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畢竟只有出現了問題,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也許制定規則的人也並不清楚會出現什麼影響用戶體驗的事情。


都是在不斷摸索,或許大部分都是在做無用功,但是也不要氣餒,經歷過的,都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好。如果你還善於思考,能夠及時預測規則的改變,提前做出運營規劃,也是不錯的。


如果思考的在深度一點,那就是創建一個運營系統,適合所有運營規則,不論規則怎麼改變,都能夠行得通,前提是整個公司運營的終極目標一致。這也就回到了開頭所提到的問題:一個付了費參加了培訓的自考生到底需要什麼。


想明白了這個,才是核心,因為規則不管怎麼變,都是圍繞這個核心來的。如果你所做的運營工作也是以此為核心,那麼規則的改變,不但對你無害,還會更有利。


這就是我的一個深度的思考,核心是快速拿證,潛在的內心是快速成長。所以終究還是一個成長問題,途徑就是通過自考。當然還會有其他更深層次的需求,與學歷密不可分的,諸如職稱評定、升職加薪、積分落戶等等。


成長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人際關係的幫助。我們有自考生所沒有的經歷,是可以給她們更多的職場以及人生指導的,至少我是有這個能力的。


以此為方向,從運營層面,就是用戶體驗了,用戶真正需要什麼就提供什麼,用戶潛在的需求是什麼,才是我們運營人通過不斷地嘗試所要挖掘出來的,然後在盡一切可能滿足他們。


但是一定不要去打擾你的用戶,這樣是很招人煩的,這裡有個度,需要自己把握,就看你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數據好看,排名壓力等)還是真的為學員好(幫助儘快拿證,幫助成長)了,在你做任何運營活動之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能夠剋制自己的私慾且真正做到對學員好的,在做出決定。


其實,當你真的發自內心的對學員好了,數據和排名也就自然就好了。學員並不傻,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回報你,以你需要的方式,這個方式就是所做的運營工作。


規則的改變,就是在不斷的運營嘗試中,慢慢接近的良好的用戶體驗的一種反饋。作為運營人,也要從這樣的反饋中,找到自己的運營方向,逐步摸索出可以脫離運營規則存在的運營方法論。


最終極的,其實就是運營規則和運營方法論的統一,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如果懂得了這些,你知道了你接下來的運營工作該如何去做了,是嗎?


我的回答完畢,不官方,但都是心裡話,希望對你有幫助!


木馬MuA學長


自從做了姑婆那些事兒就開始跟用戶打交道,算是涉足到了用戶運營這一塊。那麼我們來逐步分析這塊。

一、 什麼是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指的是通過運營手段促進用戶數量的增長以及用戶質量的提升,最後促使企業從用戶身上獲利的過程。

二、 用戶運營涉及的要素

1、 用戶運營人

這裡的人指的是運營者,就是用戶運營的負責人。他對整個用戶運營項目負責,包括用戶新增,用戶留存,活躍和轉化。

2、 用戶

指的是用戶運營人員想要獲取的目標用戶,比如我們小程序的社群,獲取的目標用戶就是對小程序推廣運營感興趣的這部分人。

3、 用戶運營手段

A、 拉新

渠道推廣,包括網站,微信公眾號推廣。

用戶推廣,包括公司內部的小號,合作方,用戶轉發朋友圈等等。

社群推廣,包括很多自己的社群等等。

B、 促活和留存

包括每天的早報,課程,交流經驗,線下活動,考試等等。

C、 轉化

比如服務轉化,我小程序課程的學員可以報名我們精英會會員,可以參加我們的小程序推廣,以此,我們來獲取用戶價值,提升用戶價值。

三、 如何做好用戶運營

1、 對自己清楚。

自己擁有哪些資源,自己能為用戶提供什麼價值。包括自己擁有的知識,自己擁有的人脈,包括自己的時間,包括提供的服務等等。

2、 對市場要清楚

市場上目前在做的有哪些,他們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3、 對套路要清楚

市場上有哪些不錯的運營套路,我們要好好學習。

4、 對用戶需求要了解

只有瞭解用戶需求,我們才能做好事情。

四、 總結

做用戶運營的人一定要熱愛用戶,只有這樣才會對用戶負責,用戶運營才能做好。


姑婆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用戶運營,必須以用戶為中心。

首先要做的事情,肯定是要知道產品或者網站的用戶都長什麼樣(瞭解用戶結構)。一天刷二十次知乎的人跟一天用美圖秀秀P二十張自拍的人肯定不會是同一批人,兩者的用戶畫像肯定是不同的。這個可以通過DM hub瞭解並掌握用戶基本信息:用戶是男性還是女性、來自哪個城市、年齡分佈是怎樣的、比較集中的興趣點有哪些……,當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即用戶信息)並且從多個維度分析後,運營人員就能通過分析結果來採取針對性的運營策略、選取恰當的營銷雲3.0運營工具、以及策劃運營活動等等,來達到之前所說的目的:即拉新、留存、促活、(付費)轉化。瞭解用戶畫像只是最基本的工作。

在此基礎之上,瞭解用戶的增長或者下降的情況、對用戶進行分級也是一名用戶運營需要注意的地方。你還要知道,用戶每天都在做什麼:即瞭解用戶的操作行為,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信息,你能夠知道用戶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可能離開,什麼情況下用戶的活躍度高,以及怎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用戶的黏性。再進一步完善用戶畫像、使用戶分級更加精確化,以及為運營策略和運營動作提供了執行依據。收集到的用戶操作行為數據越多,用戶畫像的「像素」也就越高,你所能做的各種運營策略也會更加精準有效。


Convertlab


常見的用戶激勵體系的表現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用戶成長路徑。常見的表現形態是用戶等級或者是一套用戶要完成的任務體系。比如QQ的等級體系。

2.虛擬物品或虛擬貨幣體系。如社區的道具、q幣,關於虛擬物品和貨幣體系的設計,大原則是用戶級別越高,完成的你希望他們完成的行為越多,則他們獲得的虛擬貨幣和虛擬物品也應該越多、越稀有和越酷越炫。

3.用戶pk競爭氛圍的營造。如:榮譽展示區。比如饅頭商學院給上過多少節課可以給個學霸的稱號或勳章,或是通過排行榜來營造一種競爭的氛圍。

因此,為了更好的做好用戶運營,提高用戶活躍,建議可以在合適的階段,建立切實可行的用戶激勵政策或機制。


大雄說



所謂用戶運營這樣一個分支,其實核心要解決的問題,是圍繞著用戶的新增-留存-活躍-傳播以及用戶之間的價值供給關係建立起來一個良性的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用戶有關的數據,如: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精英用戶數、用戶停留時間……等。

所以,用戶運營要關注的問題可能包括了以下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 我們的用戶該從哪裡來?(微博?豆瓣?廣告?BD合作?線下地推?人肉?現有用戶傳播?)如何落實?(BD?付費?渠道建設?產品機制設定?)

  • 用戶來了之後,我們如何建立和維護我們跟用戶間的關係?(多互動?多要反饋?多送禮品?多幫用戶解決實際問題?)

  • 如何讓願意留在這裡玩的用戶更多?(分析數據?關注留存?提升留存?關注活躍?拉昇活躍?用戶積分體系設計?用戶激勵體系設計?)

  • 當用戶量慢慢多起來比如達到幾百萬的時候,如何增強我對整個用戶生態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如何對用戶進行分類?針對每類用戶我們應該如何服務和管理?怎樣讓不同類型的用戶之間產生價值關係?如何構建起一個良性可掌控的站內用戶模型?)

  • 用戶如果出現流失怎麼辦?(分析流失原因?建立流失預警機制?召回?放棄?)該如何召回?(召回策略?EDM?短信?Push?)


本回答作者:黃有璨,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三節課社區


“運營”這樣的一個詞,在今天的市場地位越來越重,因為在今天的市場上,產品的差異化是越來越小,很多的產品供用戶選擇,實現他們同樣的需求。這就意味著,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他們隨時都可能去選擇一個同質化的品牌來代替他當下在使用的產品品牌。而運營呢,則是一個精工細作的過程,在市場如此細分的今天,運營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智雲通作為一家資深的CRM服務提供商,智雲通指出:在運營顯得愈加重要的今天,如何才能做好企業的用戶運營一直是各個企業頭號難題。其實放眼過去,我們來看用戶運營這樣一個工作,其實就跟客戶關係管理沒什麼區別。不管是客戶關係管理,還是用戶運營,我們都是圍繞著用戶在轉,為的就是傳播,從而提高企業收益。而用戶運營就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客戶關係管理演化的一個新物種而已。客戶關係管理在進步,客戶關係管理的軟件系統同樣也在進步,CRM系統就是幫助企業做精細化運營的利器。

智雲通CRM是如何幫助企業做用戶運營的呢,在這裡我們按照用戶運營的流程來看智雲通CRM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幫助企業找到新用戶——拉新

拉新對於企業來說是企業一直都需要做的事,企業不斷地需要新鮮的血液加入。而拉新也是在用戶運營過程中非常困難的一步。我們需要了解在哪裡拉新;用什麼樣的方式拉新?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在智雲通CRM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容易,智雲通CRM可以幫助企業收集市場的大量數據,已經目標市場的動向,提前對市場進行預測,實現拉新的資源最合理化應用。

細分不同的客戶階層——精細化運營

對於企業客戶,我們需要將客戶分成不同的等級,階層。就拿一個內容社區來說,在這樣一個社區裡面,有內容的生產者,有內容的消費者,也有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的用戶,內容的生產者由分為名人,大V,意見領袖等等。對於這些不同的人群,我們需要用CRM建立起良好的客戶模型,對於不同階層的客戶,進行科學化的資源分配,做精細化的運營。

防止客戶流失,提升復購——提高客戶忠誠

企業都知道客戶的生命週期是有限的,我們的客戶肯定會離開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辨別清楚,哪些客戶是還有價值的,哪些客戶是沒有價值的。然後進行相應的決斷,是做拓展化營銷還是對客戶放棄。這些都可以通過智雲通CRM積累的客戶數據,與多個用戶模型對比,然後就可以區分開用戶的生命階段,採取相應的策略,提高忠誠度。

智雲通指出:今天的企業往往面對的用戶都是百萬,千萬級別,對這樣的一個群體進行精細化運營,需要企業有龐大數據的處理能力,而這一點,集成了大數據技術的智雲通CRM可以幫助企業。


企業紐帶線


1、開源 節流1.1開源開源就是拉取用戶

①留存用戶=渠道1(用戶數*留存率)+渠道2(用戶數*留存率)+渠道3(用戶數*留存率)

②提升渠道轉化以小米應用商店舉例,影響因素:首發、精品推薦、專題活動、廣告位等等

1.2節流節流就是降低流失

①及時傳達產品信息,如優惠活動

②快速處理用戶建議、反饋、問題等,建立客服團隊

③提供必要的使用幫助,如新功能使用引導

④核心用戶貼心服務,核心用戶的關懷,如活動提前告知、新功能優先體驗、線下聚餐等


2、提升用戶活躍提升活躍就是不斷提醒用戶,提醒用戶的一般流程:

①建設渠道:一是軟件內PUSH以及短信提醒,要保持渠道的暢通,避免用時出錯;


二是建立用戶成長體系,最常見的用戶會員制。

②找尋用戶打開理由: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個性話定製推送內容,避免對用戶的騷擾。③讓用戶打開:把握好時機,在關鍵場景進行推送,多通道推送,保障到達率。以外賣舉例,中午12點吃飯,10點半至11點推送新品推薦等,避免打擾用戶。

④活動:做些有趣的H5活動,加上相關優惠信息,以利益引誘用戶。


3、增強營收手段:

①差異化體驗,增值服務(各種會員);

②付費渠道,多手段、多層級體驗,如週會員、月會員、季度會員、年會員、終身會員等;

③維護價值,挖掘用戶更深入的需求,儘量做到細緻入微;

④做免費試用,讓用戶體驗增值服務的好處,當用戶習慣了,並享受增值服務,就會提升用戶的消費;遊戲常見的是送日VIP可以踢人或者送幾日內可以使用的流弊的裝備或者一些加速升級的必須品等等,讓用戶覺得省時省力還可以裝X。


四、用戶維護接近用戶、滿足用戶、關愛用戶,用心做,就是楊坤常說的走心。

1、要隨時隨地的進行用戶調研。通過用戶調研,要理解尊重用戶的建議,瞭解和提煉用戶的需求,讓用戶參與到產品和運營的設計中,把提煉出的用戶需求在產品中體現出來。

2、每天堅持關注用戶反饋的問題和建議,從微信公共平臺、微博、論壇、貼吧、QQ群、微信群、APP內的意見反饋等等蒐集到的問題,要及時處理並提供幫助,培養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情感。最好第一時間能予以解答,這是一個很簡單又不簡單的工作,要有自己專業的客服團隊,服務好願意和你溝通的用戶,只有這樣的用戶才有可能成為你的核心用戶。

3、和用戶打成一片,要從願意反饋的活躍用戶中挖掘編外人員,願意為產品做宣傳,做什麼活動都願意第一時間響應。藉助這批用戶的力量,把APP內容建設好;新版上線前,讓這批用戶優先測試,蒐集意見反饋,並及時進行改進,助力產品發展。關懷用戶、與用戶打成一片,做內容、做任何事情都走心,注重每個細節,產品會和用戶一起成長,為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易賺SCRM


運營的終極目標就一句話——把用戶“搞”進來,把用戶“留”下來。前者就是拉新,後者就是留存。運營任何工作,都必須圍繞這一點展開,是否有助於拉新,或者是否有助於留存。

如果有直接關係,那就堅定不移地給錢給人去做;如果不是直接關係,那就要反思一下。
如何把用戶“搞”進來?

第一步:去哪搞?首先你需要了解你的產品,比如說目標用戶是誰?他們有哪些特徵?他們喜歡用什麼東西?這時候可能會有夥伴提問,我覺得我們家產品好像所有人都可以用,比如說閱讀軟件。那麥姐告訴你,那說明你搞得還不夠深入。任何產品都有自己的引爆用戶、高頻用戶、低頻用戶。引爆用戶跟高頻用戶就是你應該用力搞的對象。

接下來你需要知道目標用戶會在哪裡玩耍,還是拿閱讀軟件為例,如果主打無節操的概念,那目標用戶可能活躍在各大二次元、A站B站、貼吧論壇裡面。


第二步:怎麼搞?

知道用戶在哪裡,接下來怎麼搞呢?市場投放、活動策劃、換量互推、話題營造、PR宣傳等等,總之要用你的目標喜歡的語言,喜歡的姿(fang)勢(shi)來搞。這一部分展開講,可以分成二十八式,日後細細分章節說哈。在這裡麥姐強調兩點:不建議任何形式的外包,有精力去實踐一定要親力親為,無論公司還是你才會有積累與成長;

注意成本核算,每一次推廣一定要設定目標數據,多少的投入有多少的產出!


如何把用戶“留”下來?


第一步:怎麼留?

用功能留住用戶,用情感鎖住用戶。功能——工具類APP要好用,跟競品比起來“敵有我有,敵無我有”。電商類APP要好買,價格優、商品真、客服棒。

情感——用戶運營的高階版。社區化運營,讓用戶在這款產品裡面有沉澱(頭銜、發帖、代金券、餘額等)、有維繫(好友、粉絲等)。


第二步:留不住怎麼辦?

用戶流失是每個產品無可避免的,有些用戶的流失可能是之前版本不夠優秀導致的。流失用戶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機會了。前任還是有機會再變成現任的,只要你記住這幾點:短信或者郵箱召回。需要注意文案與時機,五一來了,送用戶一些代金券,順便說說最新上線的超值產品,讓用戶覺得送的代金券是馬上可用的。就有機會成功喚醒找回了~頻繁地出現在用戶面前。通過微博微信運營,市場投放、PR宣傳,不停地傳達給用戶,我們最新的功能亮點,吸引用戶重新回來關注。相關產品商務合作。比如閱讀軟件可以跟FM類或者音樂播放類的換量,用戶群體比較接近。

如果你已經開始接手第一步、第二步中的某一項工作了,恭喜你,你已經是合格的初級運營了。如果你已經在做上面這些工作的絕大部分,恭喜你已經是中級運營了。如果上面的工作你全部都有涉獵,且參與決策中,恭喜你已經是高級運營了~

把用戶“搞”進來,把用戶“留”下來,說起來很容易,就一句話。實際做起來很難,很多人可能在前者深耕,專心於拉新;很多人可能在後者深耕,專注於留存。在任何一個方面做得越久,越不容易跳出來。所以做好運營真的不容易。最後麥姐還是那句話,麥姐從來不是一個崇尚方法論的人,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別人的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你,運營人需要有勇氣去嘗試,需要有動力去學習,需要有內心去承受。但是,做成一個鮮活的有溫度的產品,這樣的成就感是非運營人所不能感知的,運營人的專屬驕傲~

奔跑吧運營!


行走的集裝箱


遠近不說,客戶距離是你自己的內心感受,任何方式,出發點要是正確的,一切都好說!

數據管理是工具,相信二次消費的,帶單的,都是一份信任,但你要計算清楚你的產品為客戶帶去了哪些好處,重複的,不停的,對老客戶和新客戶認真的做下去,服務也好,產品也罷,關鍵在感受。然後就好好做新流量吧。

最後,一定要給自己每天設定溝通數量和納新數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