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緩解疼痛、僵硬,防止關節變形,是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溼免疫患者們的共同追求。而生物製劑的出現,更好地幫患者們控制了病情,同時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但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患者在抱怨,雖然醫生也在推薦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但生物製劑價格昂貴,且需要長期使用。加上很多人對生物製劑都不瞭解,覺得副作用還挺大的。所以很多患者都很迷茫。

那麼,到底患者是否一定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我們今天以強直性脊柱炎的角度,來談談這個話題!

哪些強直患者適合用生物製劑?

非甾類抗炎藥治療失敗:至少使用兩種不同種類的非甾類抗炎藥治療超過4周無應答,每種為可耐受的最大治療劑量;或者出現異常停藥或減藥,治療時間仍不少於3個月,可考慮生物製劑治療。 外周型脊柱關節炎或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病情較重

:如果其他條件適合,至少有過一次使用傳統慢作用抗風溼藥物治療療效不佳,可考慮生物製劑治療。 髖關節受累明顯:髖關節炎症明顯的患者,為避免致殘,可考慮生物製劑。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可以通過阻止體內TNF-α,從而起到減輕炎症的作用。因此,對早、中期患者來說,生物製劑是一種有效的藥物,可以控制早期炎症,減輕患者的疼痛與僵直。

然而,由於晚期患者已經出現關節融合,背部疼痛逐漸消失,這時候,再使用生物製劑也難以逆轉病情、恢復脊柱功能。

這時使用生物製劑的效果已經不明顯,但是依然可以緩解炎症,緩解疼痛,阻止病情繼續惡化。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的使用療程

嚴格來講,沒有療程的說法,每位患者應根據自己的病情來決定使用時間。臨床醫師會根據經驗制定用藥計劃。

常見的生物製劑有以下幾種:

  • 阿達木單抗
  • 英夫利西單抗
  • 依那西普
  • 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

以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為例,一般足量使用3-6個月,病情臨床緩解後可以減至半量,之後根據病情,1周1次,10天1次,2周1次。

但最終還是要根據遺囑進行用藥。

生物製劑的副作用

生物製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注射點皮膚的局部反應或輸液導致的輸液反應,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可伴瘙癢,一般出現於治療的早期,持續2~3天,可逐漸消退,對療效無影響。

有的生物製劑含有鼠源性蛋白成分,可能導致過敏,需要在使用前預防性的使用一些抗過敏藥物。

最讓擔心的不良反應是會誘發感染,比如潛伏存在的結核和乙肝感染,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做相關檢查,排除可能存在的結核與乙肝潛伏感染。

不能使用生物製劑的情況

由於生物製劑的一些不良反應,有以下症狀的患者,不可使用生物製劑。

● 存在活動性感染

● 有結核或乙肝感染史未經標準治療或出現活動者

● 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史

● 合併充血性心力衰竭

● 惡性腫瘤患者

● 有神經系統的脫髓鞘病變

● 對鼠蛋白成分過敏者不能用鼠源性單抗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除了上面這些情況,某些時期打生物製劑時也要謹慎:

● 懷孕期間:不同類型的生物製劑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不同,具體情況請諮詢醫生

● 打疫苗:使用TNF-α拮抗劑治療過程中應避免接種活疫苗,部分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會引發感染

● 感冒:輕微感冒時無影響,但是重感冒時不可打生物製劑

以上內容僅作為科普,不造成治療方案推薦,具體請諮詢醫生。

看完這些,大家對打生物製劑有一定了解了。正確使用生物製劑,能有效緩解病情,延緩關節變形。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最終都應該找風溼免疫科的醫生給自己做一個合適的治療方案。

1.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J] . 中華風溼病學雜誌,2010,14( 08 ): 557-559. DOI: 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0.08.012

2.臺灣免疫風溼疾病關懷協會網站

· E N D ·

歡迎轉發和分享

給更多需要的人

強直,類風溼病友們,你到底該不該用生物製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