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中國書法從書寫內容來看,除詩文外,佛教經文、碑誌題記是一大宗。這其中,蔚為大觀的是敦煌寫經、山東刻經和洛陽龍門造像題記。初看書跡,覺得山東石經雍容端和,與佛經“常樂清淨”之旨相符,而龍門的造像題記,刀槍林立,劍戟森嚴,好像與佛法頗矛盾。怎麼會用這種森嚴的筆道,書寫虔誠的祈禱?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從北魏孝文帝開始,龍門石窟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朝持續開鑿,至唐朝又掀起一個造像高峰,此後一直綿延至宋,前後歷時四百多年,終於有了這一人類文化、佛教藝術的奇觀。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

碑刻題記2800餘品。最知名的當然是“龍門二十品”了。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最初注意到龍門造像題記書法的是黃易。黃易習漢碑、工隸書,得漢碑筆法。更喜金石碑版,四處搜訪,並繪有《訪碑圖》,著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羅振玉《石交錄》雲:“黃氏最初只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記》一品,後增《孫秋生》、《楊大眼》、《魏靈藏》為四品。”,後來康有為增至二十品,始有“龍門二十品”之稱。

康有為盛讚北碑,更將碑學的概念、對碑學的讚美,集中至北碑,稱“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又總結北碑十美:“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躍,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與趣酣足,骨法洞,結構天成,血肉豐滿。”,對治南帖當時的糜弱之偏。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這種對治,不僅表現在書法領域,更有人提升到民族之魂的高度。對魏碑研習頗深、並將之融入行草的于右任,在國難之際,心憂如焚,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他覺得雄健的方筆,可以強健民族的體魄,提振民族的信心,他多想將這些筆畫變成真的刀真的劍,揮向敵人的頭顱啊。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書法神遊之龍門金剛 上篇

從書法源流來看,龍門題記直承北魏平城時期的書法,平城時的典型碑刻如隸書《皇帝東巡之碑》、《皇帝南巡之頌》,欹側、方峻,已有森嚴之風,楷書《暉福寺碑》,方稜豐厚,已開龍門造像題記之端。更直接的脈絡是,“二十品”中排名第一的《始平公造像》,即是平城時期所刻。

從歷史的縱深向上溯源,北魏書法主要有兩大世家為主導,一為清河崔氏,二是范陽盧氏,這兩個世家傳承的是東漢末年、曹魏之際的鐘繇、衛瓘書學。(未完待續)

文化傳鮮香,書法看讀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