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人會得糖尿病?

古今騙術


隨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們會發現身邊出現糖尿病問題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我國的糖尿病患者超過1.2億,這個數字是龐大的,造成的社會醫療沉重負擔先不說,對於得了糖尿病的個人來說,造成的心血管以及腎臟、視網膜、周圍神經系統方面的健康危害,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方面的影響,也足以引起我們對於糖尿病問題的足夠重視了。因此,瞭解什麼樣的人會得糖尿病,又如何做好糖尿病的預防,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稍微對糖尿病知識有所瞭解的朋友就會知道,糖尿病是有所分型的,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多數1型糖尿病都發病於兒童或青年時期,以胰島細胞功能的完全喪失為特徵,多數情況下需要終身應用胰島素治療來控制血糖水平,對於這種情況的糖尿病患者,多數是由於自身的免疫系統有缺陷,遺傳問題導致基因缺陷等原因所導致,因此,對於一些因為先天性或遺傳因素導致的胰島細胞功能喪失的朋友,產生糖尿病是必然的。

在糖尿病的發病病人中,1型糖尿病畢竟至少極少數,而大多數的糖尿病人,屬於2型糖尿病的情況,2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慢,血糖的代謝異常也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發病初期都以身體出現胰島素抵抗,血糖逐步升高為特點,關於2型糖尿病,很難說哪種情況下,一定會得糖尿病,但確實有一部分朋友,會成為2型糖尿病發病的高風險人群,我們簡單來談幾種。

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我們在健康科普中,總是要強調控制體重的和重要性,很多代謝性相關慢病都與肥胖問題密切相關,糖尿病與肥胖的關係就更為密切。之所以會發生2型糖尿病的問題,從根本上說,還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能量過剩的問題,能量的過剩導致血糖代謝的壓力增大,在長期的代謝壓力影響下,最終導致產生胰島素抵抗的問題,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代謝不良,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又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胰島素過度分泌又會造成胰島細胞的長期負擔減重,導致胰島細胞功能的逐漸衰竭。因此,對於有肥胖問題的朋友,一定要更要注意血糖的監測,如果發現血糖升高,出現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等糖尿病前期情況時,就要積極予以重視,控制好體重,以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問題。

還有一種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群,就是生活上不注意控制不良生活習慣的朋友,吸菸、大量飲酒,都會對血糖代謝造成不良影響,而長期高脂高糖飲食,暴飲暴食,熬夜,久坐不運動等不健康生活習慣,都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血糖代謝能力,年輕的時候可能不覺得,相關指標也能保持正常,但殊不知,身體的代謝能力在不知不覺中被損耗,隨著年齡的增長,當身體逐漸出現血糖升高,甚至發展為糖尿病時,雖然通過改掉這些壞習慣,能夠加強血糖的控制,但總不如我們從年輕時就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和堅持,儘量減少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有早發性家族糖尿病史的朋友,也要更多的注意自身的糖尿病發病風險。家族遺傳可能會導致1型糖尿病的發生,同樣的,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如果家中上輩直系親屬有2型糖尿病問題的,對於下一代,雖然並不一定會得糖尿病,但是發生血糖代謝異常的可能性則會更大,因此,如果存在這種情況的朋友,一方面應該注意血糖的定期監測,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另一方面,生活上也要更加註意健康生活習慣的保持,儘量減少引發糖尿病的生活因素影響。

有一些朋友去體檢發現血糖正常,但有一定的脂肪肝問題,對於這種問題的朋友,也要注意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肝臟是身體糖代謝的重要器官,肝糖元的輸出和肝臟功能的正常是保證血糖水平正常的重要方面,而當肝臟細胞中的脂質比例升高,影響肝臟功能時,就會導致肝臟代謝功能的下降,而當血糖升高時,又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平衡,而過多的胰島素分泌,又會進一步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脂肪,加重脂肪肝問題,因此,脂肪肝和胰島素抵抗是相互影響的兩個方面,他們相互刺激,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更容易造成血糖代謝異常的發生。

關於什麼人會得糖尿病的問題,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這麼多,關於什麼人會得糖尿病的相關問題,歡迎大家繼續在下方留言探討。


李藥師談健康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和進展性疾病,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性疾病,主要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礙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進而可能引發各種急性或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的,主要有以下這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對於未成年人,出生體重小於2.5kg的兒童容易得糖尿病;對於大於18歲的成年人群,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險因素者都容易得糖尿病,這包括了:

(1)年齡≥40歲;

(2)有糖調節受損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2250px,女性腰圍≥2125px);

(4)靜坐生活方式;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

(7)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或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患者。


在上述各項中,糖調節異常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0%的糖耐量減低患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中國疾控中心


我不是醫生,所以具體原因我也說不上來,我就說說我自己和我身邊的幾個人吧!我本人的血糖偏高了,6.9,醫生說再這樣發展下去就是妥妥的糖尿病😱原因我也知道,我女兒讀了兩個高三,為了加強她的營養,我是變著花樣地給她做好吃的,結果她因為壓力大根本吃不了多少,剩下的則全部進了我的“肚家壩”……我婆婆的糖尿病呢?則是坐出來的,因為公公生前非常勤快,所以我婆婆成天啥也不做,就守著臺電視看,每天一睜開眼就開著電視,一直要看到凌晨的“再見”,因此她的體重嘛!那也是蹭蹭直長,現在已經有1百7、8十斤了,那糖尿病這個惡魔也就找上她囉!而我二叔子呢?貪杯成性,一年四季就是在酒海肉林裡泡著,好不快活,所以糖尿病又豈能饒過他呢?


鳳146983974


家裡有糖尿病的,其實現在已經說不清楚了,以前說是吃出來的,不錯,和吃得有關係,但是關係是現在的飲食習慣以及食物,但是我個人覺得和生活還有環境都有關係,我在糖尿病醫院見過4歲還是3歲的小朋友二型糖尿病,二型不是一型,你說他能吃多少,目前為止已經證明的是高熱量,不是說你不吃高熱量就好了,而是總和,現在的人生活好了,什麼都吃得多,還有精米精面,這些多糖,雖然說現在世界上一概認為人要多吃碳水化合物,但是你要知道以前的人每天能吃到多少東西,現在的人能吃多少東西,中國人為什麼現在各種慢性病比例已經超世界,其實就和我們的飲食習慣很大的關係,好,下面說現在的環境,空氣汙染,汽車尾氣,比以前多多少,我們這裡小城市,現在每天都還會堵車,手機這些電磁波多了,喝的水全部是加了消毒劑的,吃得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不用農藥的食物,而且農藥比以前猛,現在的蟲非常抗藥性,以前的農藥都已經殺不死,所以現在的農藥比以前更加強,雖然說明書一般說殘留三個月,但是誰能保證它在有毒的環境長出來是完全無害的,而且誰能保證這些菜已經沒有噴農藥三個月,誰能保證三個月就完全無害,肉可以說所有的都是添加了飼料的,三個月豬都可以賣了,外食我就不說了,只是在吃農藥和飼料的基礎上加了添加劑,所以說現在的時代大背景下,我們吃得喝的吸的都不會有多健康,我們也改變不了,所以我才覺得現在年輕人的病越來越多,沒有辦法


色蜀叔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並通過各種方法來預防糖尿病這種“富貴病”。

要想預防糖尿病,首先要知道,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這12種人容易得糖尿病。

1.年齡≥40歲。

2.有糖尿病前妻史,哦不對,寫錯了,是有糖尿病前期史。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異常。
空腹血糖受損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7mmol/L,而糖負荷後2 h血糖(就是標準的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的2小時血糖)<7.8mmol/L。
糖耐量異常是指:空腹血糖<7mmol/L,糖負荷後2 h血糖≥7.8mmol/L,<11.1mmol/L。
這裡的血糖值是指:靜脈血漿的葡萄糖數值。

3.超 重(BMI≥24 kg/m2 )或 肥胖(BMI≥28 kg/m 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kg/m 2 )。
腰圍:肋骨下緣與髂嵴連線中點的腹部周徑。

4.靜坐生活方式。

上班辦公坐著,下班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都是坐著,很少抽時間鍛鍊身體。

5.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2型糖尿病,你就容易得2型糖尿病。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但血糖未達到顯性糖尿病的水平。

7.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8.血 脂異 常 : 高 密度 脂 蛋 白 膽 固 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塞、心絞痛、心肌缺血等。

10.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類固醇糖尿病是指:內源性或者外源性糖皮質激素增多引起血糖升高,達到了糖尿病的標準(空腹血糖≥7mmol/L,或者,隨機血糖或糖負荷後2 h血糖≥11.1mmol/L)。
這裡的血糖值同樣是指:靜脈血漿的葡萄糖數值。

11.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徵等)。

多囊卵巢綜合徵(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並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徵,其中持續性無排卵、雄激素過多和胰島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徵,是生育期婦女月經紊亂最常見的原因。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精神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鋰鹽,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例外)有誘發糖尿病的不良後果,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等。
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長期服用有升高血糖的風險。

上述危險因素中,糖尿病前期病史和中心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如果不幸,你成為那個容易得糖尿病的人,該怎麼辦呢?

1.改變生活方式。

如管管嘴巴,讓飲食合理起來;不要久坐,讓身體動起來,減掉贅肉和小肚腩;戒菸限酒,等等。

2.定期篩查。

每年進行空腹血糖或任意點血糖篩查,其中空腹血糖篩查是簡單易行的方法,宜作為常規的篩查方法,但有漏診的可能性。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或任意點血糖≥7.8 mmol/L時,建議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負荷後2 h血糖)。

除了查血糖,每年還要查血壓、血脂、尿酸等,如果超標,要及時處置。

3.藥物干預。

對於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使用二甲雙胍、a-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GLP-1受體激動劑以及減肥藥奧利司他等藥物,尤其是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比較常用。

但是,由於目前尚無充分的證據表明藥物干預具有長期療效,所以,只有在強化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效果不佳,且合併有其他危險因素的情況下,方可考慮藥物干預。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我是醫生。歡迎關注“漢中陶大夫”!也歡迎大家點贊、留言!


漢中陶大夫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可能患有糖尿病,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樣的危險因素,雖然說有些因素是不可掌握的,諸如遺傳、年齡、妊娠期糖尿病史等,但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是因為平時的生活習慣造成的。

什麼人容易得糖尿病?

1,經常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

2,經常吃米飯配紅燒肉、滷肉、燉菜汁泡大米飯,喜歡吃油膩快餐食物。

3,不喜歡剩菜,哪怕已經吃飽了,也強忍著將剩餘食物吃光。

4,喜歡吃甜食,飲料、蛋糕、糖類。

5,只要是看電影電視時,就喜歡吃東西,邊看邊吃。

6,生活、工作壓力過大,經常需要加班熬夜,需要通過大量進食和吸菸進行緩解。

7,沒時間、也不喜歡運動,平時活動量就不多,哪怕很近也不願意走路,而是選擇駕車。

8,飯量較大,喜歡吃主食和肉,而不是蔬菜。

9,身體虛弱,經常感冒發燒。

看完了這些,心裡是不是咯噔一下,感覺特別害怕,覺得自己全中,其實現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要知道很多糖尿病患者其實並沒有家族遺傳史,也沒有過於肥胖,我國糖尿病患者約有1.18億,佔全世界27%,居全世界首位,全世界平均患病率8.8%,中國10.4%,全球未診斷糖尿病約為50%,中國63%(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因為每個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很難有固定的藥物和食譜,管住嘴邁開腿才是真理!

再說點沒用的,其實就我個人感覺:人生很多事情都有平衡的,你之前的享受、放縱,總有還回來的時候,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羅民教授


段醫生答疑在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前幾天我母親去診所查了個指尖血糖,發現6.7,雖然還不到糖尿病,但已經不正常了,嚇壞了,回去後多運動,吃蔬菜,1周後去檢查到了5.2。這就說明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甚至避免發生的疾病。

並不是說某些人一定會得糖尿病,而是有些人得糖尿病的概率很高,我們稱這類人群為“糖尿病高危人群”。那麼,我們怎麼識別這類人群呢。



一、哪些人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

①體檢曾發現血糖高於正常範圍(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7.8),但是又達不到糖尿病的標準(空腹血糖<7.0,餐後兩小時血糖<11.1)。

②所有年齡超過40歲的人群。

③超重或肥胖人群,超重指體質指數≧24kg/㎡,(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m÷身高m ),肥胖指體質指數≥28。

④直系親屬中有得糖尿病的。

⑤懷孕期間有糖尿病,或者出生的新生兒為巨大兒(出生體重≧4kg) 的母親。

⑧已經發生過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⑨有其他影響血糖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綜合徵、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的患者。

⑩平時靜坐少運動的人群。



糖尿病高危人群應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甚至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1)篩查血糖:

定期篩查空腹血糖和隨機血糖(任意時間的血糖,最好是餐後兩小時血糖這是血糖一般比較高),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如果只篩查空腹血糖,會遺漏病情。

當空腹血糖≥6.1或者隨機血糖≥7.8時,或者最開始就直接檢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能同時檢查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

檢查血糖正常者,至少3年再篩查一次,其實,一年一次血糖檢查最好。

(2)平時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合理均衡飲食、 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並維持、適量的運動、低鹽飲食、戒菸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段醫生特別提醒:

(1)很多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通過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延緩糖尿病的發生時間,甚至能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2)希望大家能通過這篇文章,意識到糖尿病的正確預防,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識。


(3)“上醫治未病之病”,意思就是說好的醫生可以治療還沒有發生但是很可能會發生的疾病,這個觀念在糖尿病預防中能得到極大的體現。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15年發佈的第7版糖尿病地圖數據顯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約4.1億,而中國糖尿病人數位居首位,約有1.1億人。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後期會有許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失明、腳潰爛而截肢等。目前糖尿病不能根治,只能用藥物一直維持,對個人和社會都是非常大的經濟負擔!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呢?

1、胖子

有研究表面,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與肥胖呈正相關,BMI指數超過24 kg/m2(超重),甚至超過28 kg/m2(肥胖)、典型的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肥胖程度越重,時間越長,越容易得糖尿病。同時,肥胖的人也容易高血壓高血脂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控制好自己的體重,保持良好的體型,不止是為了外貌好看,更重要是為了身體的健康。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研究表面,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遠高於正常人,並且糖尿病發生的年齡一般也早於正常人。其中母親患糖尿病的遺傳傾向高於父親。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生活中更應該注重從鍛鍊、飲食各方面預防糖尿病。

3、缺乏體力活動的人

運動可以消耗熱量、脂肪,還能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所以,那些缺乏運動的人是糖尿病“瞄準”的對象。

4、有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人

暴飲暴食或經常攝入高熱量食物,生活作息又不規律的人,易導致肥胖和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增加糖尿病發生的概率。

5、疾病和生活壓力大的人

疾病和生活壓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緊張,身體較差,平時運動量往往又少,熱量消耗少,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身體各種臟器又開始逐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6、煙槍

疾病和生活壓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緊張,身體較差,平時運動量往往又少,熱量消耗少,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身體各種臟器又開始逐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7、某些孕婦

(1)年齡超過30歲的高齡孕婦。

(2)肥胖,妊娠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或者妊娠後盲目增加營養,進食過多,活動過少,體重增加太多的孕婦。

(3)直系親屬中已出現過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婦。

(4)以往妊娠時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孕婦。

(5)生育過巨大胎兒(體重大於8斤)的孕婦。


華絡健康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醫生,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徐醫生來為您解答。

年齡大於等於40歲;

有糖調節受損史;

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2250px,女性腰圍≥2125px),

不願意運動,常常靜坐生活方式的人;

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分娩過巨大胎兒(出生體重≥4kg)的婦女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婦女;

此外, 以下人群也容易患糖尿病,應引起注意。

有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血脂異常[HDL-C≤0.91mmol/l(≤35mg/dl)、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

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

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患者。

以上人群都比較容易患上糖尿病,有這些因素的人要特別注意預防和監測。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做醫生好多年,見過太多人和事。

我曾經有一個老年女性病人,有20年糖尿病史,她有7個子女,有5個子女(4男1女)和她臉型、性格、語調相似,這5個子女都先後檢查出了糖尿病,因此直系親屬中有糖尿病的,得糖尿病的幾率會非常大。

門診見到女性病人,會問一問她的生育史,例如有沒有不育、死胎,或者巨大兒生育史,這樣的女性有血糖異常的會非常多。曾經有1個女病人,幾乎是懷一胎死一胎,3、4個了,才想起來查體,發現血糖很高,控制以後因宮內環境不好,年齡也偏大了,就再也沒有了自己的孩子。

肥胖人群得糖尿病的風險也比較大。現在不光50歲以上的成人,孩子肥胖發現糖尿病的也比較多。最近才診斷3個孩子,1個13歲,2個15歲,都是2型糖尿病。

另外長期喝酒的,服藥的,不愛鍛鍊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的,這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查體,儘快儘早發現糖尿病,儘早干預。就像這石縫中的小草,儘早拔除,才不致影響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