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怎麼陪孩子讀繪本?

靚龍雪兒


導讀:近年線上線下的書店兒童區都能看到繪本的身影,繪本進入中國10年時間,在中國普及率只有7%,而在歐美日的普及率是90%左右。繪本世界裡,給了寶寶“色彩和夥伴”,也為父母鋪設了陪伴之路,你上道了嗎?

繪本一詞是外來語,來自於日語對圖畫書的叫法,不難想像就是“畫出來的書”。繪本有成人的,也有兒童的。都是以繪畫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兒童繪本不僅是可寶寶們講故事,還能讓寶寶從故事中學知識、明道理,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給孩子很多遐想空間,有益於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上繪本被公認為“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美國心理治療師Jill Ceder表示:可表演、色彩豐富的畫面、重複有節奏的文字、能夠進行有趣的互動等,這些都是學齡前兒童發展所需要的。在美國圖書館的兒童書區,通常都會有根據各個年齡階段推薦的書單,分為baby(從出生到12個月), toddler(從12個月到36個月),preschool(三歲到五歲),kindergarten(五歲到六歲)。下面就來說說不同年齡階段繪本親子共讀的不同方式:

1. 6個月以內小月齡的寶寶,視神經還在發育過程中,對於對比強烈的色彩和線條最感興趣。兒科醫生Jennifer Gregor認為,黑色白色對比強烈的圖案會促進寶寶的視神經發育。繪本《Black and white (黑與白)》是不錯的選擇。用爸爸媽媽溫柔甜蜜的聲音,用相依相偎的身體語言,傳遞出父母對孩子的愛,傳遞出繪本閱讀的幸福感覺,會讓寶寶感覺溫暖和安全。

2.對於6個月至1歲的寶寶,會抓著書啃咬,指著書的內容,咿咿呀呀發聲了。所以建議選擇紙板書(色彩對比強烈、有圖片,不怕寶寶啃咬)或者布書(有各種紋理,撕不爛),讓寶寶去看,多觸摸。美國圖書館書單中推薦的第一本《Things that go》,書中畫面十分精美,父母可以讀出這些交通工具發出的擬聲詞,讓寶寶增加感知,你常常會看到寶寶咿咿呀呀的表達意圖,聽到寶貝咯咯互動的笑聲。



3.對於1-2歲的寶寶,就大聲朗讀給你的孩子聽。小寶寶被你抱在的懷裡,聽著你的聲音、語調韻律和節奏,看著圖片。會對寶寶對外界聲音的辨識、,同時也是你與寶寶感情交流的最好途徑噢。這絕對是考驗家長表演才行的時候,你要模仿繪本中角色的聲音,儘可能的表現出書中情境,例如動物的叫聲、汽車的叫聲、下雨聲等等,也可以利用玩偶來互動,進行表演如握手、問好、敬禮、摔跤等環節。你的聲情並茂的表演,會吸引寶寶更多的關注和興趣。

4. 在與2-3歲的寶寶共讀繪本時,對書中的故事情節、角色向寶寶提問題,鼓勵孩子模仿書中角色的舉止,聲音,猜測角色的想法、故事情節可能的發展等等,這樣既增加了陪伴孩子時光的樂趣,也鼓勵孩子與書互動,打開孩子大腦的想象之門,對培養孩子理解所讀內容的能力,發展想象力也非常有效。有時候孩子會提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大人要認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來的,要跟孩子一起找答案,不要隨便敷衍。

5.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進行引導閱讀。對繪本中的人、事、物,向實際生活中延展,引導孩子將書中內容與身邊事物建立鏈接,讓孩子有更立體、真實的體會。內容可以圍繞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上廁所、睡覺、洗澡、穿衣、問好、交友、色彩、形狀等,也許有一天你會驚奇發現,寶寶喜歡上刷牙、穿衣服,在自然觀察,紅、黃、綠等認知方面更是會有驚喜的表現。

比如Joshua David Stein所著繪本《Can I Eat That?(我可以吃嗎?)》,書中內容完全就是按照孩子的邏輯走的,不著邊際的聯想、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邏輯,充滿了好玩的英文的文字遊戲,比如,假如我吃了jelly果醬,然後再吃fish魚,是不是等於我吃了jellyfish水母?有bac-on(培根)是不是也有bac-off?有ketch-up(番茄醬)是不是也有ketch-down?有rais-in(葡萄乾)是不是也有rais-out?父母在共讀的時候,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回答各種關於食物的問題,介紹給孩子有異國情調的美食,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還可以傳遞給孩子更多關於食物的知識,特別是很多家長頭疼的愛吃糖的問題,共讀時引入膳食金字塔,小朋友會更容易接受自己每天只能吃多少糖的標準。(不過對這本無論大人小孩看都會覺得很好玩的繪本,建議3歲以上有一定常識積累的孩子共讀,不然說不準孩子真會跑去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重點提示:親子共讀從來不是簡單的閱讀過程,而是一個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在共讀的過程中你能瞭解到孩子的想法,也能將你的價值觀輸出給孩子。除了能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寶貝們真正地愛上閱讀。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多大了?你是如何與寶寶進行親子共讀的呢?歡迎分享你的經驗~

願與社會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學習、進步、共勉,還請朋友們多多指教!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健康養生、育兒理念。謝謝閱讀、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