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怎么陪孩子读绘本?

靓龙雪儿


导读:近年线上线下的书店儿童区都能看到绘本的身影,绘本进入中国10年时间,在中国普及率只有7%,而在欧美日的普及率是90%左右。绘本世界里,给了宝宝“色彩和伙伴”,也为父母铺设了陪伴之路,你上道了吗?

绘本一词是外来语,来自于日语对图画书的叫法,不难想像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有成人的,也有儿童的。都是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儿童绘本不仅是可宝宝们讲故事,还能让宝宝从故事中学知识、明道理,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给孩子很多遐想空间,有益于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上绘本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美国心理治疗师Jill Ceder表示:可表演、色彩丰富的画面、重复有节奏的文字、能够进行有趣的互动等,这些都是学龄前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在美国图书馆的儿童书区,通常都会有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推荐的书单,分为baby(从出生到12个月), toddler(从12个月到36个月),preschool(三岁到五岁),kindergarten(五岁到六岁)。下面就来说说不同年龄阶段绘本亲子共读的不同方式:

1. 6个月以内小月龄的宝宝,视神经还在发育过程中,对于对比强烈的色彩和线条最感兴趣。儿科医生Jennifer Gregor认为,黑色白色对比强烈的图案会促进宝宝的视神经发育。绘本《Black and white (黑与白)》是不错的选择。用爸爸妈妈温柔甜蜜的声音,用相依相偎的身体语言,传递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传递出绘本阅读的幸福感觉,会让宝宝感觉温暖和安全。

2.对于6个月至1岁的宝宝,会抓着书啃咬,指着书的内容,咿咿呀呀发声了。所以建议选择纸板书(色彩对比强烈、有图片,不怕宝宝啃咬)或者布书(有各种纹理,撕不烂),让宝宝去看,多触摸。美国图书馆书单中推荐的第一本《Things that go》,书中画面十分精美,父母可以读出这些交通工具发出的拟声词,让宝宝增加感知,你常常会看到宝宝咿咿呀呀的表达意图,听到宝贝咯咯互动的笑声。



3.对于1-2岁的宝宝,就大声朗读给你的孩子听。小宝宝被你抱在的怀里,听着你的声音、语调韵律和节奏,看着图片。会对宝宝对外界声音的辨识、,同时也是你与宝宝感情交流的最好途径噢。这绝对是考验家长表演才行的时候,你要模仿绘本中角色的声音,尽可能的表现出书中情境,例如动物的叫声、汽车的叫声、下雨声等等,也可以利用玩偶来互动,进行表演如握手、问好、敬礼、摔跤等环节。你的声情并茂的表演,会吸引宝宝更多的关注和兴趣。

4. 在与2-3岁的宝宝共读绘本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向宝宝提问题,鼓励孩子模仿书中角色的举止,声音,猜测角色的想法、故事情节可能的发展等等,这样既增加了陪伴孩子时光的乐趣,也鼓励孩子与书互动,打开孩子大脑的想象之门,对培养孩子理解所读内容的能力,发展想象力也非常有效。有时候孩子会提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大人要认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要跟孩子一起找答案,不要随便敷衍。

5.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进行引导阅读。对绘本中的人、事、物,向实际生活中延展,引导孩子将书中内容与身边事物建立链接,让孩子有更立体、真实的体会。内容可以围绕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上厕所、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色彩、形状等,也许有一天你会惊奇发现,宝宝喜欢上刷牙、穿衣服,在自然观察,红、黄、绿等认知方面更是会有惊喜的表现。

比如Joshua David Stein所著绘本《Can I Eat That?(我可以吃吗?)》,书中内容完全就是按照孩子的逻辑走的,不着边际的联想、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逻辑,充满了好玩的英文的文字游戏,比如,假如我吃了jelly果酱,然后再吃fish鱼,是不是等于我吃了jellyfish水母?有bac-on(培根)是不是也有bac-off?有ketch-up(番茄酱)是不是也有ketch-down?有rais-in(葡萄干)是不是也有rais-out?父母在共读的时候,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回答各种关于食物的问题,介绍给孩子有异国情调的美食,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还可以传递给孩子更多关于食物的知识,特别是很多家长头疼的爱吃糖的问题,共读时引入膳食金字塔,小朋友会更容易接受自己每天只能吃多少糖的标准。(不过对这本无论大人小孩看都会觉得很好玩的绘本,建议3岁以上有一定常识积累的孩子共读,不然说不准孩子真会跑去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重点提示:亲子共读从来不是简单的阅读过程,而是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在共读的过程中你能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也能将你的价值观输出给孩子。除了能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宝贝们真正地爱上阅读。

今日话题:你家宝宝多大了?你是如何与宝宝进行亲子共读的呢?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愿与社会各界人士多多交流、学习、进步、共勉,还请朋友们多多指教!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分享、转发!意在传播健康养生、育儿理念。谢谢阅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