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中國有一套獨特的神話體系,在中國神話宇宙中,觀世音菩薩佔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各種影視作品和小說中,對於觀世音菩薩這個形象的刻畫主要集中於救苦救難。《西遊記》中,孫悟空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潑猴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只有觀世音菩薩願意伸出援手,也只有他有能力幫助孫悟空。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在《新白娘子傳奇》中,觀世音同樣是白素貞的救命稻草,多次幫助白素貞度過難關。

觀世音來自於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經典《正法華經》中,這本梵文經書被竺法護和他的弟子翻譯成中文,在民間廣為流傳,觀世音也逐漸被百姓們知曉。一開始,竺法護將其翻譯為"光世音" ,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 後來經過多次改動,玄奘在翻譯的時候改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所以觀世音菩薩有著多種稱謂。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在任何相關的影視作品中,觀世音菩薩基本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因為他在經書中本身就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流入民間之後,逐漸有百姓開始將其作為一種信仰,觀世音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延續至民間。

電視劇中的觀世音菩薩經常被稱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個前綴不是隨便亂叫的,佛經中的觀世音便是佛教大慈大悲精神的實體化,這種精神是佛教的根本。他是繼承了阿彌陀佛位,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所謂的大慈大悲精神,就是無論眾生遇到了怎樣的苦難和痛苦,只要能以至誠之心感念菩薩尊號,就能得到救贖。而且觀世音菩薩涉獵範圍比較廣,不像民間供奉的財神灶神,只能在某一特定範圍內起作用。面對不同的眾生,觀世音能夠幻化出不同的身相。正因為這樣,觀世音菩薩在民間知名度極高,很多地方的百姓都信仰觀世音,供奉菩薩廟,尤其是我國沿海一帶的城市。

觀世音菩薩這樣一個高潔而不是悲憫的形象,要在熒幕上體現出來是有困難的,除了外在的服化道裝飾外,演員才是最重要的。在多版《西遊記》中,左大玢扮演的觀世音菩薩是公認的好,很多人說,她把“觀音菩薩”演活了,在很多人心中,從此觀世音菩薩有了具體形象。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左大玢老師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也是湖南第一個獲得梅花獎的戲曲表演藝術家,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接到86版《西遊記》邀約的時候她十分高興,當時拍攝電視劇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這部電視劇在劇組內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了經久不衰的經典。

86版《西遊記》中的每個角色都極具特色,讓人難以忘懷。比如說現在一說起觀世音菩薩,我們肯定都會想起左大玢老師的扮相——慈眉善目,眼中充滿了對世間苦難的悲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扮相過於貼切的緣故,在演習期間左大玢這位“菩薩”周圍也發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比如說有時候天氣不好,其他演員只能在陰雨中拍戲,穿著單薄的戲服被凍得瑟瑟發抖。有次在峨眉山拍攝的時候,天空又飄起了小雨,左大玢老師飾演的觀世音菩薩即將出場,這時候奇怪的事情出現了,“觀世音菩薩”一出來,天空居然就放晴了。剛剛肆虐的狂風和大雨都在一瞬間消失,太陽都出來了,劇組其他人將其稱為菩薩顯靈。

因為將菩薩演活了,左大玢老師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因為飾演了觀世音菩薩的緣故,她後來也信佛,遇到寺廟也會進去拜一拜,家裡也擺上了觀音像。有一次她在菩薩生辰那一天去寺廟裡面供奉,給完香火錢之後她準備離開,剛好與另外一位香客打了照面。

她把觀世音菩薩演得太逼真,演戲時經常出異像,讓她從此開始信佛

對方一看她的臉就被驚到了,然後高呼著:“觀音菩薩顯靈了!”他這一嗓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廟裡的其他香客立馬圍上來,要看看菩薩真身。大家都把左大玢老師當成“觀音菩薩”,對著她又跪又拜,一時間把左大玢弄得哭笑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