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珍妮·古道爾(Jane Goodall)被譽為“世界上最瞭解黑猩猩的人”,作為傳奇古人類學家利基的三大女弟子之一,她對野生黑猩猩進行了長達26年的研究,我們對於黑猩猩的許多認識,都來自她的長期觀察,比如黑猩猩製造工具的能力、進食的方式、狩獵行為和社會組織。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古道爾徹底打破了人們對黑猩猩的刻板印象,但其實,她最初前往非洲與古人類學家利基相識時,對靈長類動物沒有任何深入瞭解,有關黑猩猩的研究也改變了她的生命軌跡。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賽車手和作家的“自然系”女兒

珍妮·古道爾出生在英國倫敦,她的父親是一名賽車手,母親是一位作家,從小古道爾就生活在一個富裕之家。她認為自己與黑猩猩的結緣發生在1歲,那時候倫敦動物園第一隻圈養黑猩猩出生,父親買了只毛絨黑猩猩玩具送給她。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古道爾父親的賽車手生涯很順利,父親去哪比賽,他們的家就在哪裡。但是不管住在哪,只要屋裡有花園,花園裡有動物、植物,對年幼的古道爾就足夠了。狗、烏龜、雞、魚都是她的寵物,有一次為了觀察雞下蛋,她在雞舍裡待了很久,以至於家人都以為她失蹤了。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年輕時的珍妮·古道爾

1940年,古道爾16歲,她的父親參軍並被派往了法國,而她和妹妹隨著母親一起搬到了祖母在伯恩茅斯的家,在這裡她擁有了更多的寵物,毛毛蟲、蜥蜴、豚鼠、倉鼠、金絲雀,甚至田螺都有自己的名字,並被她悉心照料。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古道爾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她所向往的是《泰山》裡描述的故事,並渴望有一天能夠前往非洲,與更多的動物交流,這也為她之後的選擇埋下了種子。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走進非洲,與人生導師相遇

大學畢業後的古道爾並沒能立刻夢想成真,而是在幾年後,她突然收到了同學寄來的信,邀請她一起去肯尼亞的農場待幾個月,就這樣,古道爾既節省了路費,又如願以償地前往了非洲,並在肯尼亞內羅畢自然歷史博物館認識了時任館長的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路易斯·利基和瑪麗·利基

那時候的路易斯·利基和妻子瑪麗·利基已經在肯尼亞待了近20年,利基堅信達爾文所說的“人猿同祖論”,但是還沒有相關的證據。利基看中了古道爾對自然的熱情,不僅邀請她做了自己的秘書,還認為她是進行黑猩猩研究的理想人選。雖然古道爾當時對黑猩猩還缺乏瞭解,但這正是利基所希望的,他拒絕了不少接受過系統學術訓練的研究者,而是等待著一位有熱情、有好奇的人,從而發現黑猩猩的行為特徵與人類的異同,這也會對利基所關注的“人類起源”問題有所啟發。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古道爾作為秘書的表現讓利基非常滿意,在前往坦桑尼亞尋找化石前,利基決定讓古道爾成為黑猩猩研究員,1960年的夏天,古道爾在接受了靈長類動物解剖學和行為學的基礎培訓後,進入了坦桑尼亞貢貝溪野生動物保護區,開始對黑猩猩進行觀察。然而,野外、未知、陌生成為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臉盲症成了最瞭解黑猩猩的人

臉盲症(prosopagnosia)是古道爾在自己60歲時才發現並確認的,她的臉盲症為“發展性面孔失認症”,也就是說,她天生在識別和記憶面孔時有障礙,但好在這並沒有影響她對黑猩猩的觀察。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珍妮·古道爾和她的兒子

一開始的觀察非常不順利,黑猩猩看到古道爾就跑了,而黑猩猩對古道爾來說也是一種威脅,要知道,成年黑猩猩的攻擊力不可小覷。只有足夠鎮定,讓黑猩猩認為沒有危險時,古道爾和它們才可能互相接近。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第一隻接受古道爾的黑猩猩是大衛·格雷比德(David Greybeard),這是科學研究中首次為黑猩猩取名而不是編號。然而被大衛接受卻是件喜憂參半的事,因為正是由於大衛與古道爾的接近,讓其他黑猩猩或心生膽怯,或愈發敵對,除了保持鎮定外,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破冰是漫長的,但是收穫也隨之而來。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一天,黑猩猩大衛用一根草,成功地將白蟻蟻穴中的白蟻“釣”了出來食用,另一天,草變成了更好用的樹枝,大衛用樹枝蘸食白蟻,這個行為被描述成“具有開創性的”,因為它是人們首次發現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製造或者使用工具。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利基在得知後表示:“我們必須重新對人、黑猩猩進行定義。”而這僅僅是開始,幾周後的一天,大衛又有了新動作,它一手舉著肉,一手配合雙腿攀爬,最後在樹上大快朵頤,樹下則是它獵獲的獵物。後來古道爾又目睹了一場狩獵的全過程,幾隻黑猩猩合作,捕獲並分食了一隻疣猴。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古道爾的另一個重大發現是黑猩猩的領地意識,雄性黑猩猩不僅會在邊界巡邏,當有外來者時,它們會一邊發出威脅和警告,一邊及時通知群體內的其他成員。有時,還會發生激烈的衝突。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在有了這些第一手資料後,利基鼓勵並推薦了古道爾回英國攻讀博士學位,她在劍橋大學讀博期間,研究的課題正是“人類-動物行為研究”。1965年,31歲的古道爾博士畢業,她得到了更多的資金支持,以便繼續對黑猩猩進行研究。《我在黑猩猩中的生活》《我的朋友們:野生黑猩猩》等文章,以及紀錄片《古道爾小姐與野生黑猩猩》讓她在非洲的工作為人所知,也讓人們對黑猩猩有了全新的認識,如黑猩猩的社交行為、肢體語言、社會組織、生活習性等。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1986年,52歲的古道爾結束了在貢貝溪保護區與黑猩猩的生活,從1960年進入黑猩猩群體開始算,整整26年的時間,她都與黑猩猩相伴,她將所有的研究集結在了《貢貝的黑猩猩:行為模式》一書中。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根據數據統計,1個世紀的時間裡,野生黑猩猩的數量從100萬隻減少到了20萬隻,而且還在進一步減少,黑猩猩已經成為了瀕危動物。所以90年代開始,古道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環境資源和野生動物保護上,她極力為世界各地的圈養黑猩猩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並提倡禁止使用包括黑猩猩在內的靈長類動物進行某些研究,古道爾也多次表示:“我們不是地球上僅有的具有個性、思想和情感的生物”,黑猩猩既是動物,也是瀕臨滅絕的人類遠親。

從外行到靈長類動物學家,她與黑猩猩共處26年,60歲被確認是臉盲

珍妮·古道爾和哈里王子的合影

有趣的是,古道爾雖然一生研究黑猩猩,但是她說自己最愛的動物是狗,或者說她像小時候一樣,喜歡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