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古代真存在這規定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在古代那個醫療條件還不夠發達的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較現代而言就會低很多。然而,當今卻一直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說古時候有一些朝代,會活埋已經六十歲的老人。為此,甚至還會搬出一些地方戲曲的劇照來“佐證”這個所謂的“朝廷規定”。那麼,歷史上是否有這樣的規定和朝代存在呢?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古代真存在這規定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秦始皇畫像

對於這種說法,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種就是:當年秦始皇登基以後,因為大興土木所以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大量徵集勞動力。然而,那些年過六十的老者,不僅不能為秦朝提供有效的勞動力,還會消耗掉秦朝大量的糧食。於是,秦始皇便下詔: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從者,滅九族!不得不說,秦始皇這個黑鍋背得太瓷實了!雖然,秦始皇的暴政不可否認,但是連活埋老人這樣的黑鍋都懟在秦始皇的身上,實在是有些過於可笑了。

就以秦朝的李斯為例。李斯乃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學生,後因在秦滅六國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而被秦始皇重用。秦統一六國之後,李斯聯合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禮儀制度,被秦始皇拜為丞相。李斯建議拆除郡縣的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古代真存在這規定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李斯畫像

但是,如此一個對秦朝有著重大功勞的人,卻在晚年因為趙高的遊說,並有趙高一起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改立了胡亥為帝。後來李斯在與趙高的爭鬥中失敗被汙衊,然後被腰斬。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死於公元前208年,他的壽命為76歲。如果秦朝真的有活埋六十歲老人的習慣,那麼李斯還能在晚年去興風作浪麼?

而且根據記載,秦朝時期的高壽者壽命甚至達到了上百歲。比如說當年秦始皇的保鏢趙佗,後來雖然自立為王,但是他活的時間比劉邦都還長得多,甚至最後還熬死了呂雉。這些例子都足以證明“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就是有人為了抹黑秦始皇而編造的謊言。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古代真存在這規定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趙佗雕像

同時,關於民間的瓦罐墳風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滿六十歲的父母,安置在村外預先建好的瓦罐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到三百六十天後,磚把墳的窗口堵死了,這樣就算安葬了父母,因此也叫花甲葬,在他們看來,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就要離開人群自願去死),也只是民間的一些傳說罷了,從來都沒得到確切的歷史資料的證實。

再者來說,過六十而活埋的說法,與我國古代遵從的“忠、孝”思想是相悖的。儒家學說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深深地影響著古代的思想文化。到了西漢文帝時期,漢文帝還推出了國家為百姓養老的相關制度:凡是超過一定歲數的人,可以從政府那裡領取額外的補助。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了漢朝的正統教育。也就是說我國兩千多年古代歷史,無論朝代如何地更迭,都始終奉行著“孝治天下”的根本“法理”。在如此學說的影響之下,怎麼會出現活埋老人的現象呢?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古代真存在這規定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漢文帝伺母

由此可見,活埋六十老人純屬是無稽之談,歷史上根本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朝代。雖然不清楚這樣的謠言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自古以來就把“仁、孝”刻在了骨子裡,我們不僅要繼承中華民族孝敬老人、關愛老人的傳統美德,更要把其發揚光大,為子孫後代立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

參考文獻:《史記》《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