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土木堡之變,明軍二十萬精銳灰飛煙滅,明軍為何不堪一擊?

付化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土木堡之變有很多誤解,聽薩沙來說。

土木堡參戰的兵力,本來說明軍50萬,瓦剌3萬。

其實是胡說八道。

稍微對明史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的明軍早已不可能出動50萬部隊,連25萬也不可能。

甚至京城駐軍根本就不可能超過18萬,不然無法訓練(操場不足),也無法保證軍糧長期供應。

而英宗親征,也不可能將京城的部隊全部帶走,還需要留下相當一部分駐守,以防備蒙古人從其他方向進攻。

明史專家曾經有過複雜的考證,證明當時英宗率領的明軍也就8萬多人。

同《李朝實錄》原文中:” 七月十七日, 皇帝領兵八萬親征”,大體是吻合的。

相反也先的瓦剌部隊卻不止3萬。當時瓦剌是北元滅亡以後的繼承者,雄霸大漠南北,直逼東北和西域。

根據以往蒙古的兵力計算,也先只要聯合其他部落,拿出8到10萬大軍問題不大。

本來蒙古牧民就是全民皆兵。

土木堡也先也沒有孤注一擲,所以使用的總兵力大概五六萬左右。

由於騎兵可以反覆機動,會給人一些誤判,認為兵力較多。

《明實錄》而言,“也先率部九萬乘勝攻京師,不克遠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麼問題來了,誰都知道蒙古騎兵的單兵戰鬥力強,尤其騎兵進可攻退可守,英宗怎麼敢用8萬明軍步兵對抗五六萬騎兵?

一來是軍事情報錯誤,說也先只有一二萬人,那麼8萬明軍對付他們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二來是也先很會用兵,連續示弱偽裝敗退,讓英宗不等後續軍隊甚至輜重趕到,就擅自率兵追擊,結果中了埋伏。

客觀來說,8萬明軍,在土木堡這種相對平坦地帶,戰鬥力根本不如五六萬蒙古騎兵。

不要說進攻,就算在野外自保尚且有一定難度。

事實上,老辣的韃靼騎兵在攻擊木土堡的時候,首先就切斷了明軍的水源,導致明軍大部不戰自潰。

此戰擅自在野外決戰,又讓不懂軍事的英宗和王振干涉指揮,幾乎等於自我毀滅。

不過,土木堡損失也不是致命的。以大明的國力,區區8萬軍隊的損失還是可以彌補的,不足以傷筋動骨。丟人的是英宗這個草包被野蠻人俘虜,這才是奇恥大辱。

然而,明軍調整戰略,避開自己的弱點,隨後就在北京保衛戰中重創瓦剌,損兵折將的也先急忙送回英宗求和。

而也先也是很倒黴的。

傳承蒙古人的特點,沒事就自己內訌。也先沒有囂張多久,就被部下阿剌知院暗殺。

也先死後,瓦剌各部四分五裂,互相攻打,實力急劇減弱。後分為也先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等2部。


薩沙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扣邊,明英宗率領50萬大軍御駕親征,結果兵敗被俘,這次事變堪比靖康之難,對明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按理說皇上親征,又是兵多將廣,不至於快速潰敗,甚至連明英宗都會沒機會逃脫,其實土木堡之變明軍的失利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延續多年的政策失誤

明太祖朱元璋,設立九邊,重兵把守,在長城之北,建立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還有諸多衛所,體系完備,互為依靠,形成了穩固的北方防線。可以說此時的遊牧部落都無機可趁。但是明成祖朱棣對外政策發生了改變,結交蒙古諸部,裁撤邊鎮,比如把朵顏三衛送給兀哈良,棄守大寧衛、東勝衛,這一系列措施,減弱了北方防線,更重要的是讓朱元璋建立起的整體防禦體系,千瘡百孔,不能互為奧援,防線一再南移至宣府大同一線。而後來直至正統年間,對瓦剌以撫為主,說白了就是綏靖政策,聽之任之,坐看瓦剌壯大,消滅兀哈良等統一蒙古各部,實力大漲,一得一失之間,明軍其實已經減少了幾分勝算。

二是參戰軍隊戰鬥力不足

《明史》中記錄明英宗率領50萬大軍遠征,但是這個50萬的數字,來自於明朝筆記的記載,窮根溯源來看這個數字很存疑。這個數字來最早來自於編撰《英宗實錄》的副總裁劉定之,他在自己的著作《否泰錄》記載:“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但是我們注意這有個“私屬”二字,說明這50萬人並非全是士兵,而且後來他在自己在《英宗實錄》都沒有采用這個數字。親歷土木堡之變的李賢曾回憶“二十萬人傷居半,死者三之一”,由此來看,正規軍隊只有20萬人左右,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但是無論怎麼看50萬都一個不可能的數字,所以明軍對戰瓦剌並非我們想的數量懸殊,泰山壓頂。從軍隊的戰鬥力來,這些軍隊來自於京畿附近的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等三大營和皇上的親軍,這些人就在京畿附近,未經陣仗,未經考驗,戰鬥力和邊軍相差甚遠。在龍虎臺駐軍時,突然傳來一陣鼓聲,軍隊驚慌失措,混亂一片,由此可見大軍的素養和士氣。面對這種舉國大戰,從戰鬥經驗、作戰素養各方面都經不起考驗,又如何取勝。

三是指揮適當,自陷死地

從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開始,軍隊指揮權集於一個完全不會行軍打仗的大太監王振之手,這簡直是自掘墳墓。根據歷史記載明英宗倉促起兵,準備嚴重不足,李賢在自己的《古穰雜錄》記載出兵“未十日,軍士已乏糧矣”,可見是何等倉促。在進軍時,偵查不細,盲目出擊,結果還沒有找到瓦剌主力決戰,就得知前線慘敗。王振又指揮大軍倉促撤退,整體行軍,隨心所欲,如何能勝。在撤退路線上有沒有選擇安全的東南線,而為了回老家炫耀一番,選擇了東北線。結果慘遭瓦剌大軍的伏擊。大軍軍糧不足,還無水源,幾十萬大軍連堅守都做不到,最後一擊而潰。

四、邊軍的怯戰畏敵。

土木堡之變時,大家都能看出這是一場攸關生死的國運之戰,何況被困的還有當朝皇帝明英宗,但是詭異的是駐有重兵的宣府,既沒有出兵夾擊瓦剌,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軍,坐看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宣府總兵向稱敢戰之將的楊洪竟然“驚惶無措,閉門不出”,讓被圍土木堡的明軍成為一隻無援孤軍。可見平日是何等怯戰畏敵,最可怕的是明英宗本來的想法估計是彙集京畿重兵,再加上邊軍的敢戰之士,摧枯拉朽,掃滅瓦剌,建立不世功勳。最後才發現京畿的兵根本不會打仗,會打仗的邊軍竟然不敢打仗,沒有誰靠得住。

綜上所述,土木堡之變其實是由長期的政策失誤、作戰準備不足,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不足,以及後期的指揮失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長安西北夜讀史


土木堡之變可謂是明朝初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整個明朝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當時有很多說法說明軍佔據絕對優勢,結果被瓦剌的軍隊區區幾萬人給全滅,最後連皇帝也被瓦刺給抓去了。

對於明朝兵力的說法,有各種判斷,最多的一個說法有50萬。這恐怕是以訛詐訛,因為如果真的明軍兵力有50萬之巨,佔於絕對優勢的話,是根本不可能失敗的。即使真的吃了敗仗,明英宗在這麼多軍隊的保護之下也應該能夠逃回北京才對。

所以另外有一說明軍的總兵力是20萬,但是20萬也太多了一點,當時北京附近應該總共也沒有這麼多軍隊,而且明英宗朱祁鎮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軍隊全部帶走,不可能經常不留一點兵力駐守。而且後來的事實表明,瓦剌的軍隊在進攻的北京城的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說明當時防守京城的軍隊還是相當多的。

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明英宗當時帶的總兵力應該是8萬左右,這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數據。瓦剌軍隊有也先統帥入關的據歷史上所說只有三四萬人,總感覺似乎少了一點,就這麼一點人他敢入關來,不怕回不去嗎。在明朝末年,滿清多爾袞看到了佔領中原的絕佳機會的時候,也是將所有的軍隊都帶上,兵力有各種說法,但是最少的一個說法也有12萬人。而當時明初,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還比較強,所以也先率領入關的軍隊,肯定不會是個小數目。

因此在也先率領軍隊和明軍作戰的土木堡一戰中,明朝的軍隊是8萬人,而且也先的軍隊也不會太少。而且也先設立了蒙古軍隊是以騎兵為主,在冷兵器時代佔據絕對優勢,所以明軍最後被也先打敗,明英宗朱祁鎮被抓去也就不稀奇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俘的事變。

瓦剌即漠西蒙古。為入侵明朝,瓦剌在此戰前,即整軍備戰,戰備物資充足,將士訓練有素,蒙古軍尤以騎兵見長。再加上戰前數年間,宦官王振私受瓦剌賄賂,賣給瓦剌箭矢等武器,瓦剌軍事實力大增。明軍敗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英宗寵幸的宦官王振專權。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王振慫恿英宗親征,本想到自己老家顯擺一番,後聞報前線戰事不利,又恐軍士踩踏自己田地,行軍路線屢變,將士疲憊。

其二,備戰不足。瓦剌分四路大軍來襲,明軍倉促應戰,兩天之內,即集中了二十萬大軍,糧草軍備等接濟不上。

其三,撒退不及時。前線戰事不利,後方糧草短缺,軍隊士氣不振,本應及時撤退,但王振一意孤行,三軍驚慌失措,釀成災難。

其四,指揮失誤。由於組織指揮不當,明軍一敗再敗,於1449年8月13日狼狽退到土木堡,而瓦剌軍窮追不捨。土木堡無水,後明軍移營就水,瓦剌軍伏兵四起,明軍二十萬有三分之一戰死,傷者佔二分之一,明英宗被俘。


皖北隱士


土木堡之戰,並非明軍不堪一擊,而在於整個指揮系統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1449年7月初,瓦剌太師也先,以明廷刁難其貢使和毀其婚約為由,發兵四路攻明,他帶領的一路約3、4萬人直取大同,到了7月15日大同守軍四萬餘人全軍覆沒。

警迅傳到北京,明廷一片混亂,瓦剌的進攻實質上只是報復性的掠奪行為,只要依託京師數十萬的機動部隊,嚴守貶官,堅壁清野,主力伺機而動,戰勝瓦剌完全沒有問題。

然而大權在握的大太監王振為了炫耀其威勢,慫恿23歲的明英宗親征。

這是世上最坑爹的一次親征,皇帝懵懵懂懂,掌權的總指揮大太監是個軍盲。王振出兵的目的,並不是要跟瓦剌主力決戰,而是抱著帶著一大票軍隊到邊關“嚇退”敵人的想法,走一圈就回來,更多的是去耀武揚威的。

7月15日下令集結軍隊,號稱50萬的大軍完全沒有後勤準備,出發前兩天,才給每個官兵發了1兩白銀及衣物、炒麥等物資,而為了攜運物資,。給每三個人配備了1頭毛驢,隊伍中人驢摻雜,混亂不堪,有見過正兵還要兼輜重兵的活計麼?

明軍在風雨交加中就這樣出發了,大軍完全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然後半個月後,也就是8月1日,大軍在飢腸轆轆之中趕到了大同,然而沒有看到一個瓦剌人的影子。

那麼,也先去幹啥了呢?

也先早就探知了明軍主力動向,隱蔽埋伏在了塞外,縱明軍驕兵,以尋找最佳作戰時機。本來王振打算繼續北進炫耀一番,但鎮守大同的他的親信太監郭敬密報了大同之戰的慘烈,加上這時候又風雨不斷,於是王振決定撤軍回京。

主帥沒有戰鬥意志,或者說完全沒有想作戰的心思,而軍隊沒有充足後勤,行軍路上風餐露宿,苦不堪言,這樣的軍隊你告訴我怎麼打勝仗呢。

事實上,這次出征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大致上明軍順利回師,然後等於什麼也沒幹,純粹到大同邊關繞了一圈,問題也不大。

但偏偏王振又要開始作妖了。

從大同回北京,有兩條路線,一條經河北易線紫荊關,一條經宣府。紫荊關這一條路途略遠,但比較容易避開瓦剌的追兵,也不會被埋伏,相對比較安全。王振毫無意外地選擇了這一條回京路線。

選這條路線,除了安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打算讓英宗到其家鄉山西蔚州炫耀一下。可當大軍行進40裡的時候,王振一想不對呀,軍隊路過回踩壞家鄉的莊稼,便下令全軍折返北上,改道宣府。

這樣一來,就使得部隊拐了一個大彎,可軍隊行軍是能隨意掛彎掉頭的麼?這就輕易將明軍的側背暴露在了瓦剌軍的攻擊之下,而且道路比較崎嶇,軍隊還帶著輜重,更是容易被攻擊。

也先很快就得知了明軍的動向,8月13日,也先首先攻擊了,明軍後軍吳克忠部,吳克忠匆忙交戰,不久全軍覆沒,英宗得知後,派成國公朱勇率4萬軍隊迎敵,朱勇有勇無謀,行至河北新保安西北40裡的鷂兒嶺時,遭到瓦剌軍埋伏,又是全軍覆沒。

第二日,驚恐萬狀,又飢又渴的明軍退到了終結他們的地方——土木堡。這裡距離懷來城只有20裡,如果明軍進城,至少也不會全軍覆沒,然而在作妖路上一路走到底的王振,因為它的千餘輛輜重車沒跟上進入懷來,於是就造成了幾十萬大軍在曠野就地露營的局面。

土木堡是當時宣府通向居庸關的重要驛站,位於狼山西邊,周圍百麗範圍內,群峰聳立,地勢很高,明軍掘地2丈無水,堡南15裡的一條河是唯一的水源,然而已經被瓦剌軍所控制,數十萬明軍斷水,軍心大亂。

一個人到底能夠堅持多久不喝水,但筆者想來超過2天,對於士兵而言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當明軍斷水2天后的15日,也先遣使前往明營講和,兵使軍隊後撤,實際上是為了麻痺明軍,雙方還擬定了講和的詔書,王振以為議和將成,便匆忙下令拔營,前往堡南的河裡取水,一時間,明軍人人爭先恐後,陣勢大亂,隊伍南移不到三四里,瓦剌騎兵四面圍攻而來,指揮系統完全癱瘓,明軍驚恐,人人爭先逃命,都沒有任何激戰,全軍大潰,最終死傷數十萬,隨軍明廷勳貴大臣死於亂軍之中。

明軍跟瓦剌真的對陣了麼?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沒有。純粹的是瞎指揮之後軍心大亂不說,關鍵時刻還以為瓦剌退軍,放鬆了戒備,直接被切割。


江畔初見月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建立以來的最大危機,二十萬明軍主力部隊被消滅,皇帝朱祁鎮被俘,瓦剌部隊兵臨城下,要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明帝國也就結束了。為何戰鬥力很強的明軍,在土木堡不堪一擊?

(朱祁鎮被俘)

1、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

英宗朱祁鎮作為當時的最高領導者,偏偏寵信宦官王振,這源自英宗年幼的時候,王振被派往東宮侍奉,所以朱祁鎮和王振關係很好。史書記載“王振,蔚州人。少選入內書堂。侍英宗東宮,為局郎。”

(宦官王振)

大多宦官專政都源自於此,而朱祁鎮親政之後,仍寵信王振,並把大權交於王振。這可就是朱祁鎮的問題了,王振作惡的責任,當然朱祁鎮是要背的。

2、王振指揮失誤

王振作為一個宦官,書是讀過一些,但讓他統兵打仗,就成了笑話。瓦剌兵來襲,防禦外敵入侵是必須做的,王振則只會一招,那就是瞎指揮。

大軍班師途中,王振建議走紫荊關,又擔心軍隊踩踏莊稼,又改走宣府,這麼來回折騰,到了土木堡,被瓦剌軍逮個正著。明軍疲於奔命狀態不佳,於是被瓦剌騎兵一舉擊潰。

“振初議道紫荊關,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鄉稼,復改道宣府。軍士紆迴奔走,壬戌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師大潰。”

3、戰前準備不利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物資準備對戰爭勝敗有很大影響。很多重大戰事的準備可能數個月、甚至是數年,王振準備時間僅僅幾天,二十萬軍隊就這麼倉促出征,各種物資、人員準備都有問題,這也是造成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

土木之變離朱元璋稱帝不過80年,在成祖、仁宗、宣宗的統治下,大明空前強盛繁榮,其軍隊的戰力也很強悍。土木之變跟士兵的素質無關,而主要原因在於統兵一方。


九魚亭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歷史最為屈辱的一次戰爭,也是明朝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關於土木堡之變眾說紛壇,但並非明軍不堪一擊。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

1.不懂軍事的英宗親征。

2.宦官王振當權。

3.明朝準備不足。

英宗親征

朱祁鎮這個人,實在不怎麼樣,但說到他的父親朱瞻基,那可是明朝少有的英明神武的皇帝。明朝在朱瞻基的帶領下,走向另一個巔峰。因此他的兒子,也著實想擁有父親的豐功偉績。

公元1449年,瓦刺也先由於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率四路兵馬挑釁,其中也先更是直逼大同,威脅北京。

朱祁鎮時正年輕,一心向往成為父親那樣的英雄,於是力排眾議,御駕親征。但帶兵打仗需要軍事才能、戰略眼光、睿智的頭腦和冷靜的分析。

但很顯然,朱祁鎮都沒有。於是他把一切軍政大權全權交由王振處理。自己只想出來帶個兵,耍耍威風。

而且出於對明朝實力的盲目自信,朱祁鎮做夢都沒想過這場仗會敗,連自己也被搭進去。

王振指揮

王振和魏忠賢不一樣,王振多少還是讀過書的。縱觀王振的一生,正應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這位讀聖賢書的文化人,自行閹割做了太監。作為英宗的好夥伴,在英宗做皇帝后自然是權力獨大。

但偏偏這個文化人既想要權利,還想要留名千古,渴望能夠成為楊榮那樣的人。

於是在瓦刺進犯的時候,力勸英宗親征。

但是這個人和英宗一樣,也是軍事白痴,但王振多少是讀過書的。

大軍剛到大同時,由於軍隊準備不充分,隨行官員請求英宗返回,王振為穩住軍心,讓鄺埜和王佐跪地至天黑才起;王振看到也先撤退,不做任何思考深入追擊,遭遇埋伏慌忙撤軍。

撤退的途中,王振想先從家鄉經過,光宗耀祖一番,後又改道,結果被也先追上。

兵敗。

王振被樊忠所殺,英宗被也先擒獲。

明朝準備不足,軍心不穩

也先來襲時,英宗兩天內召集了20萬軍隊,數字很龐大。

但龐大的背後,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軍心不穩。

這些人原本不是同一個部隊,沒有經過統一的訓練,此次出征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隨英宗出征更是憂心重重。

嚴格來講,率軍出征的不是頗具威望的統帥,而是一個皇帝。而這個皇帝除了帶來士氣的同時,還會帶來焦慮。因為士兵並不清楚皇帝的能力如何,前方的戰況如何,面對的敵人實力如何。

更糟糕的是,大軍剛出發時,就遇暴雨,一路行軍至大同,踩死踩傷者無數,軍心更加不穩。

讓一個酒囊飯袋全權指揮,沒有半點信服力,大軍首遭敗績時,軍隊就開始考慮如何逃跑。被圍困在土木堡之時,由於缺水,軍隊更是毫無鬥志,看見水源不等下令便跑去哄搶喝水。

這樣的軍隊,拿什麼去打勝仗。

此外,土木堡之變的原因還和明朝當時得到的信息有誤有關。

明朝上下誤以為也先只有2萬左右人馬,英宗才打算自己親征的。而在打仗的過程中,也正是以為也先人數較少,才敢盲目追擊的。

至於英宗,其實很可憐,剛上位沒多久,還沒來得及大展宏圖,就被王振坑去打仗了。好不容易被送回來了,可家裡也沒人要他了。

夥同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發動奪門之變當了皇帝之後,又氣不過來殺了于謙留下了千古罵名,這一生都是在不幹事和幹壞事中度過了,臨死前廢除了殉葬制,還算為自己找回點顏面。

王振就不一樣了,當年明月給他的評價是:一個人想做壞事簡單,但一輩子只做壞事難。


陌上說歷史


土木堡之變,明軍之所以全軍覆沒,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個人認為以下幾點是最主要的:

1、皇帝昏庸,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將幾十萬軍隊指揮權都交給了他,王振作為實際統帥,為人虛榮傲慢又不懂軍事,一路各種騷操作送人頭,不輸才怪;

2、戰前準備不充分,必要的敵情偵查幾乎沒有(攤上兩個活寶,有也沒用);戰爭物資準備不充分,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幾十萬人的戰爭;全面的戰爭規劃幾乎沒有,幾十萬大軍中途集體改道自駕遊(王振帶著大軍回山西老家裝逼);

3、官僚集團和宦官集團相互傾軋,一把手(明英宗)和二把手(王振)一路花式作死,文武百官不作為,放任情況惡化;

4、由於皇帝胡搞,全軍上下缺乏警惕,都以為是陪皇帝出來遛彎的,臨戰意識單薄,明軍相當於兩頭豬帶著一群狼狗;也先本人是一代梟雄,率領的瓦剌騎兵機動性強,戰鬥力更強,完全是獅子帶領著狼群;兩者相遇,結果一目瞭然。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Duke1804


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

雙方兵力懸殊,明朝精銳二十萬(也有說25萬)由皇帝率領御駕親征卻被瓦剌幾萬兵馬打得大敗,死傷過半,明英宗被俘,至今想來仍然憤慨不已,朱祁鎮被俘是活該,幾十萬將士死得才叫冤。究其原因,無外乎宦官專權,外行指揮內行。

1、指揮不當。由於朱祁鎮的無腦寵信,出征時一切軍政事務皆由宦官王振專斷,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行軍路線隨意變更,先是在大同聞前方慘敗,未交鋒就驚慌撤退,撤退時本欲使英宗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後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再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最終在宣府被瓦剌大隊追兵追上,明軍3萬騎兵損失殆盡。剩餘軍隊倉皇逃到土木堡。

2、防守位置選擇錯誤。到土木堡是明軍還有二十餘萬士兵,如果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修整一番,其實還有可戰之力。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以居庸關為憑,但王振不準,堅持選擇了土木堡。土木堡缺水,挖井兩丈深都不見水,根本不是能守住的地方。土木堡往南十五里處有河,掌握在瓦剌軍手中,瓦剌軍隊先是包圍了土木堡,然後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王振下令移營就水,明軍移營過程中,瓦剌軍伏兵四起,倉促應戰的明軍大敗,死傷過半。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大軍出征,皇帝派個太監監軍,最後慘敗的案例,那麼多的教訓朱祁鎮沒有吸取,反而更離譜的直接讓宦官王振掌軍,堂而皇之將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交到一個不學無術的太監手上,導致十幾萬兒郎戰死,真正是罪大惡極。





讀古今社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土木堡之變是怎麼回事。土木堡之變也叫土木之變、土木之禍,是發生在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瓦剌時在土木堡兵敗被俘的事變。

在土木堡之變中,瓦剌太師也先率領的瓦剌軍隊只有5萬人,只有明軍的四分之一,但結果卻是明朝大軍大敗虧輸,土崩瓦解,文臣武將死者無數,自明成祖朱棣遺留下來的明軍精銳也損失殆盡。明朝幾十萬精銳,為什麼就打不過區區幾萬蒙古騎兵呢?試總結幾點原因如下:

一、土木堡之變失敗的最大主因就是明英宗御駕親征的無腦之舉

關於明朝與瓦剌為什麼會發生土木堡之戰咱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書籍和網絡。就說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時年也就二十來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加上對他管束甚嚴的祖母和一干老臣相繼離世,正憋著一股勁要大展拳腳。正好北方韃子鬧事,因為對明朝的賞賜不滿,瓦剌實權派人物也先興兵四路騷擾明朝北方邊境,朱祁鎮一看,這還了得,韃子如此放肆,必須嚴懲,而且還要親自去懲罰。

其實,朱祁鎮之所以決定御駕親征,一是為了效仿自己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曾在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二則也是為了炫耀大明國力,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弱於乃父甚至明初幾位帝王。當時明英宗寵信的宦官王振摸透了明英宗的心意,為了討好自己的主子,就力勸明英宗御駕親征,

明英宗的想法是好的:總想著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還不是反手可滅,卻忽視了當時當時朝政及軍隊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弊端。

最主要一點是你放著堅城不守,非要勞師遠征去跟蒙古騎兵拼野戰,放棄地利,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派一大將即可解決的事情非要搞到御駕親征這麼隆重,可以說明英宗朱祁鎮不搞什麼御駕親征也就沒有土木之變這檔子事了。關於這一點明朝的有識之士不是看不出來,事實上,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都曾“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也率群臣上疏勸諫皇帝不可輕出京城,但是當時的明英宗已經是頭腦發熱,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讓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監國,然後和王振率20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徵。

二、在軍事指揮上失誤連連

再來看一下土木事變中明軍的戰術指揮,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大軍已經做好了準備,且大雨連綿,後方糧草供應也出了問題,於是明英宗就有心撤軍,而王振為了照顧無功而返的皇帝的面子,就建議繞道自己的老家蔚州,讓皇帝跟著自己一起回鄉,豈不是比衣錦還鄉更加光宗耀祖?而明英宗為了體恤王振給他個露臉的機會就同意了,結果王振又心血來潮,擔心大軍踩壞莊稼又建議原路返回,這一來一去就耽誤了最佳的撤退時間。

等明軍撤到懷來附近,因為後方輜重沒有趕上,王振就命令軍隊就地等候,結果被瓦剌的大軍追上,並將皇帝等人圍困在長城之外的土木堡。


兵部尚書鄺埜是懂軍事的,曾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策萬全,但對軍事一竅不通的王振就是不準。土木堡雖然可以據陷而守,但是因為地勢太高,挖井二丈都見不到水,明軍將士飢渴難耐。土木堡以南十五里處倒是有河,卻被瓦剌軍佔據。

也先了解了明軍的缺水狀況之後就設計先遣使詐和,然後主動撤離,麻痺明軍。明軍不疑有詐,王振下令移營就水,而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將士紛紛奔向河邊,亂成一團。正當此時,瓦剌伏兵四起,嚮明軍發起突襲,結果倉促應戰的明軍被打得大敗,二十餘萬大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可以說明軍在行軍路線、臨敵指揮上的失誤是明軍戰敗的直接原因。

三、兵備廢弛、缺額嚴重的明軍戰鬥力不敵蒙古騎兵,在野戰中更是處於劣勢

明英宗時,明朝軍隊的兵員缺額就很嚴重了。據五軍都督府所報,當時京師的77個衛所,理應駐軍253800人,但除了屯田和守城的軍隊外,竟然有116400人被工部當成勞動力使喚。僅有56000人還作為常備軍在大營裡訓練;原本應該有18萬人編制的京營,缺額達到三分之二。

明英宗御駕親征時帶領的明軍主力就是京營軍的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這三大營。其中五軍營應該有10萬人,神機營應有7萬5千人,加上人數不多的三千營,實際兵力應達到18萬人,然而因為兵員缺額嚴重,實際出征時京營只有13萬人左右。


再說明軍的戰鬥力。在明軍撤退的過程中,明英宗曾命令三路大軍分別迎擊也先的追兵,結果就是也先以三萬騎兵先敗同是蒙古人、久經戰陣的老將恭順侯吳克忠,再敗成國公朱勇和永順伯薛綬率領的5萬明軍精銳。話說朱勇是京營中最受倚重的將領,還參與過明成祖的北伐,結果在鷂兒嶺“中伏死,所帥五萬騎皆沒”。(《明史》)

至此,也先僅憑自己的3萬騎兵,就消滅了明朝的幾支大規模的精銳部隊。可以說步騎結合的明軍在野戰中戰鬥力是遠遠不如弓馬嫻熟的蒙古騎兵的。

綜上所言,土木堡明軍戰敗可以說在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時就已經註定了,放棄堅城不守,天子輕出國門,勝則是應該,敗則是喪失大國尊嚴,後果嚴重。而明軍在行軍撤退時的無腦之舉,加上臨敵指揮上的缺乏判斷是明軍失敗的直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