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思故我在”哲學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toutiao原住民101


"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它的現實意義在於:

1.西方哲學從本體論進入到了認識論。

2.這種主客體分離的思想,它的一個產物就是現代的心理諮詢。主體需要藉助一個客體來認識自己。

3.與西方的科學思維一脈同源。科學對於世界的研究已經到了極其精微的領域。

4.讓人具備一種反思的能力,從而更理性的看待自己,認知他人。

5.這個哲學思想會促進人的獨立性。一種思想文化最終都會沉澱為人格,西方人追求獨立,自由,更強調個人主義。

6.這種分裂的認知模式導致對事物的認知方式是不斷的分裂、細化,缺少宏觀的視角,是一種片面的思維。而東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恰好是必要的補充。所以傳統文化日漸興盛。





不老姐姐


“我思故我在”是法國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勒奈·笛卡爾的哲學命題。

勒奈·笛卡爾(網絡圖片)

“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命題可直譯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其實不然,這句名言的含義不是由於“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過思考而意識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

對“我思故我在”哲學命題,還有一種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因為我在思考在懷疑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執行“思考”的“思考者”。這個作為主體的“我”是不容懷疑的。這個我並非廣延的肉體的“我”,而是思維者的我。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在”(網絡圖片)

但是,從“我思故我在”這一哲學命題,我們能思辨出它的現實意義:當我使用理性來思考的時候,我才真正獲得了存在的價值。理性可破除習慣、迷信以及種種所謂的“已成觀念”,讓真正的思考滲進自己的人生,那麼,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義。

例如,我有一個理想。這個理想是經過大腦思考形成的,是因為我的存在而形成的理想。這個理想是根據客觀存在事物內在聯繫,經過認真地分析思索其可行性等方方面面,理順了其可操作性,經歷了這麼一個思考過程而形成的理想。這一理想的存在就是因為“我”的存在,因此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結論。

雖然,這一哲學命題其實質還是唯心與唯物的論戰,存在著“思考”與“思考者”之間的矛盾,有唯心論嫌疑,但是,在客觀上還是唯物的哲學思想佔主導,具有了辯證認識論的內容,既不唯物也不唯心。

“我思故我在”(網絡圖片)

總之,“我思故我在”哲學命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懂了它,能使我們認識“思”與“我”並不矛盾,都是客觀存在。“思”是經過“我”(客觀)中的大腦思考而形成的思想(客觀),這是 “我思故我在”的必然。


言者青青


“我思故我在”是勒內·笛卡爾的經典論述,這也可以說是他的標籤之一。

“我思故我在”這5個字的含義非常深邃,既是笛卡認識論的起點,又是他的普遍懷疑思想的終點。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這句話,笛卡爾的所有思想都不成立。所以,“我思故我在”可不是一個頭條問答能夠說清楚的。

但為了回答題主的問題,接下來我想用最簡的邏輯來做一個闡釋。

為了保證邏輯的清晰和閱讀順暢性,我不再進行編號。

開始了……

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須先確定自己是否存在。

如何證明自己存在呢?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實際很難證明。

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難證明?

不能你說自己存在就存在,因為都不確定你是否存在。

那怎麼才能證明自己存在?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說既然我現在正在思考,那我一定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怎麼在思考。

所以“我思故我在”。

是不是很繞?

實際上,“我思故我在”還有其他的含義,比如:我可以懷疑一切,但不能懷疑我在思考這件事。

哈哈,是不是更繞了!

算了,不做延伸了。

反正,這就是哲學帶給我們的價值。

如果我們能通過哲學繞進去,再通過哲學自己繞出來,說明我們昇華了。

所以我們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奮鬥加班掙錢養家,還要實現自身昇華。

想實現這個目的,哲學是最好的工具。

這也就是“我思故我在”哲學思想的現實意義。

以上權當我對題主問題的回答。


知行合一時


一、理論來源

笛卡爾的哲學命題(法: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Cogito ergo sum. 德:Ich denke, also bin ich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 西:Pienso, luego existo.),直譯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二、理論內容

意思是:“我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因為當我懷疑其他時,我無法同時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比較權威的一種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因為我在思考在懷疑的時候,肯定有一個執行“思考”的“思考者”,這個作為主體的“我”是不容懷疑的,這個我並非廣延的肉體的“我”,而是思維者的我。所以,否認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三、理論歷史

在篤信經驗主義和唯物主義的人們眼裡,笛卡爾卻有一個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裡,那就是他那句迴盪了幾個世紀的名言:“我思故我在”。這句被笛卡爾當作自己的哲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名言,在東歐和中國學界都被認為是極端主觀唯心主義的總代表,而遭到嚴厲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於意識”、“沒有肉體便不能有思想”等為論據,認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1、懷疑

笛卡爾的哲學歷程是一個異常艱難的歷程。他的哲學追求的起點是對人類認知能力最根本、最徹底的懷疑。笛卡爾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思維歷程的開端:“一切迄今我以為最接近於‘真實’的東西都來自感覺和對感覺的傳達。但是,我發現,這些東西常常欺騙我們。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外部世界對我們的認知的幫助是這樣的不可信賴,那麼,我們的主動感知活動(在辯證唯物主義那裡叫做“實踐”)和思維是怎樣的呢?這些活動也常常出現在夢境之中,使得我們無法確切地區分“夢”與“醒”。因此,我不得不懷疑,整個的世界是否僅僅是一個夢幻(我們記得莊子與蝴蝶的故事)。

從這些簡單、初步的“疑點”出發,笛卡爾把他的懷疑推到極致:“我願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個同樣狡猾、同樣有法力的惡魔,施盡全身的解數,要將我引上歧途。我願假定,天空、空氣、土地、形狀、色彩、聲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過是那欺人的夢境的呈現,而那個惡魔就是要利用這些來換取我的輕信。我要這樣來觀察自己:好像我既沒有雙手,也沒有雙眼,也沒有肉體,也沒有血液,也沒有一切的器官,而僅僅是糊塗地相信這些的存在。”(《Discours de la Methode》)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笛卡爾的懷疑不是對某些具體事物、具體原理的懷疑,而是對人類、對世界、對上帝的絕對的懷疑。從這個絕對的懷疑,笛卡爾要引導出不容置疑的哲學的原則。

理論確定過程

2、描述

Descartes一開始想象自己不存在肉體,只有心靈,他做到了,但之後他假想自己沒有心靈,卻做不到。於是Descartes接著說:“正當我企圖相信這一切都是虛假的同時,我發現:有些東西(對於我的懷疑)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那個正在思維的我’!由於‘我思,故我在’這個事實超越了一切懷疑論者的懷疑,我將把它作為我所追求的哲學第一條原理。” 《Discours de la Methode》

3、確立

通過Descartes對自己哲學歷程的細膩描述,我們可以明白地知道,這句名言的含義不是:由於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而是:通過思考而意識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

“我思,故我在”的中文的表述是很含糊、不確切的,我們的同胞對哲學大師Descartes的誤解基本上是這個中文表述所導致的。不過,在這件事上,我們中國人並不是哲學世界中唯一的迷途羔羊,幾百年來,歐洲哲學界也是這樣看待他的。造成這個誤解的根源是Descartes的法文名著《Discours de la Methode》的拉丁文翻譯。在這本書的拉丁譯文中赫然可見:cogito ergo sum!由於當時的哲學著作絕大部分使用拉丁文,而法文只是一種地方語言,從此,這句拉丁文不脛而走,成了Descartes哲學的代名詞,而那法文的原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反而淹沒不張了。Descartes的初衷是建立一個不容置疑的學術方法體系,而他哲學原則的出發點首先就遭到了廣泛的誤解,歷史就是這樣的不公平。





以色列文化你知多少


“我思故我在”的命題被笛卡兒認為是他的哲學體系的“第一條原理”,因而是他的哲學體系的奠基石。笛卡兒把這一方法論簡明地概括為下列四條規則:

第一條,決不把任何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其為真的東西當作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說,小心避免倉促的判斷和偏見,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現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放進我的判斷之中。(規則1)

第二條,把我所考察的每一個難題,都儘可能地分成細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適於加以圓滿解決的程度為止。(規則2)

第三條,按照次序引導我的思想,以便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到對複雜的對象的認識,即便是那些彼此之間並沒有自然的先後次序的對象,我也給它們設定一個次序。(規則3)

最後一條,把一切情形儘量完全地列舉出來,儘量普遍地加以審視,使我確信毫無遺漏。(規則4)

上述規則的第一條說明分析的必要性,指出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無可懷疑的、確定的‘阿基米德點’。

第二條說明分析是由複雜到簡單的過程,分析的結果要儘可能的細緻,細緻到可以滿意地解決的程度為止。

第三條指綜合的過程,從分析的結果出發,由簡單的、確定的真理一步一步推導到複雜的道理。

第四條指分析和綜合的過程不能半途而廢,分析要徹底,綜合也要全面,才能達到完全的真理。

這四條規則都沒有經驗感覺的地位,分析和綜合都是理性的方法。

“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就在於,它是一種方法論,提出了正確運用理性的方法。


牛克思



梅里一了


我思故我在,更多的解釋是,我思考了思索了我用心感受了,所以發現了自我,瞭解了自我。

我認為上述的通行解釋值得商榷,我理解的意思應為:因為我自己認為有我這麼一個人,所以我能感受到自己存在。通俗的解釋:我,是我想出來的。

為什麼這麼解釋?這是想要探討這句話的現實意義之前要首先搞懂的問題。

我思故我在,是法國學者笛卡爾提出的,他既是數學家,也是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他提出了動量守恆定律,對後世關於能量和宇宙奧秘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現代物理學,量子力學,天文學,都在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世界任何能量都是守恆的,一種能量的消失,將轉化為另一種能量的存在。而現代科學、數學、天文學,似乎最終的研究結果都越來越像唯心論。

那麼從笛卡爾提出能量守恆定律來看,我們可以推斷,笛卡爾思想裡是認同人消失和死亡後,或許也以一種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在於宇宙中,即使肉體不在了,能量還在。反過來講,我們認為我們的肉體存在,也當然是一種能量形式的存在而已,只不過是自己認為自己是實在存在的。事實上,我們本身就是一種虛無,只能一種飄蕩在宇宙中的一種能量而已。我認為我存在,我就是存在的;我認為我是不存在和虛幻的,我就是虛幻的。

我思故我在,和佛家的“諸法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謀而合,我,只是我認為的而已,真相則是,一切皆空。

道家也講無為而治,要想修得大道,就要將一切看淡,一切歸無,所謂“後其身而身先”也。

那麼解釋完我思故我在的真實含義後,它的現實意義也就不言自明瞭,凡是我們看到的,篤信的,都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所以我們覺得它是存在的。就像積極樂觀派,看待一切事物,美好居多;消極悲觀派,看待事物,不公醜惡多。

我思故我在,一切從心,你的心如何認為,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



奔跑的老範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並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並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並不是從這一命題,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我思故我在”可精煉地理解為:當我使用理性來思考的時候,我才真正獲得了存在的價值。理性可破除習慣、迷信以及種種所謂的“已成觀念”,讓真正的思考滲透進自己的人生,那麼,我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義。


ontheway1796


一個人有思想,思考自己的現實,我思故我在成立,一個人有精神,開啟自己的智慧,我思故我在已經出現,一個人有情感的靈魂世界,創造自己的生活人生,我思故我在是常態。

一個人的我思故我在存在了境界,是與現實標明瞭掌握方向,意義即刻形成內容。一個人的我思故我在成長了時光歲月,是與生命青春抵達了實踐認知。一個人有了值得付出的信心十足,一個人的我思故我在形成了改變的階梯。

我思故我在是與別人相處時的思維方式,我思故我在屬於我獨處時的觀察行為,我思故我在是我在向我思想傳達我的頻率世界,我思故我在是靜觀我內心的變化,我思故我在是結論呈現的現象天地。

一個人有話說,即是我思我在的角度,我思故我在定位了現實意義。一個人有心理反應,即是我思我的內心細節,我思故我在定義了現實世界。一個人有實現的理想路,即是我思完成了我想,我思故我在存在了現實世界。一個人有精神力量,即是我思習慣了我思維,我思故我在達成了現實意義所在所有。

一個人有生活人生,我思故我在從來都在現實意義中展開翱翔。

就像一個人沒有特別強調我思我在,但無時無刻都在處於潛意識中的我思故我在形成的現實路。猶如一個人不用格外露出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但我的時間世界已經成就了我思我在的生活人生。我思故我在就是我的內容物有我的發生我的經歷。

我思故我在是一個人的即興發揮。

比如一個人動了心思,最近要在領域世界展開現實作為,那麼我思即刻處於活躍狀態,隨時隨地與我成就目標的成功,我在思我在我位置衡量眼下的現實,我思故我在本就在我的現實有意義。比如一個人有了事業有成的願望成真,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現實方向,無時無刻不在費思費盡心思,我去思我在我世界動意義形成,我思故我在成了在我現實的意義所向。

有我思有我在立了我思故我在,那麼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就是我給予的我在行動我的思想方向,沒有不思考的思維也沒有時刻提醒自己存在的我思我在,只有思考時呈現的狀態留下我思故我在的存在意義。我在思我在我思權衡出我思故我在的重點,那麼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就是我要完成我思我在後的經營,不能時刻主動表現我思故我在的哲學中心但能時刻陪伴我思我時的言行舉止。

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除了重要的穿梭我的精神狀態,還有助我一臂之力。

比如一個人習慣的現實路,思已經隱在了意識裡,只要我思會有我在的意義,那麼解決問題也會輕而易舉,這是擅長了思的思維從而有了一前一後的我思故我在的現象存在。比如一個人熟悉了生活人生,意識已經熟練運用了思想世界,只要我在思我就有我的現實意義,那麼我思故我在即是默認的平常,這是認知了思的吸引力從而有了領會出的我的獨到見解。

一個人在與別人溝通交流,互相傳達彼此的思維頻率,我思故我在同時發生在彼此的立場,堅定了我思故我在也是共識的意義。一群人正在發生辯論,相互遞出自己的觀點邏輯,並且達成一致的結論,我思故我在就做出了最好的見證,解讀了我思故我在即是以我思有我在從而傳遞眾我皆有我思故我在揮就的無我非我及我的立場。

我思故我在與我在故我思是一樣的認知存在,只不過一個方向帶來了我的定位是我思的定位,另一個方向攜帶了我的位置是因我思的存在,但又都是以我為中心,這反而證實了思與我的前因後果,並且證明了我與思即是我與思想的精神存在,我思故我在就有各種各樣的現實意義。

有了寶藏,我思故我在的下落。有了攀登的不平凡,我思故我在的燃燒。有了精神高度的靈魂,我思故我在的價值連城。有了生活人生的現實世界,我思故我在的時間路上。有了掌握的成長階梯,我思故我在的魅力無窮。有了經營的方向發現改變,我思故我在的衣食住行。

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是我給予思的現實世界,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是我成就我思的生活人生,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是我實踐思的認知與意識抵達我在的意義。

哲學思想的我思故我在本就是從現實意義收穫出的精神實踐的成果,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是引領我的思想熟練掌握我的靈魂天地。

我思故我在的現實意義是我創造了思與我的生活人生。



時間的文藝客


有現實意義,而且很大。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對人的第六意識的來源有了初步的認識。通俗地說,嬰兒會說話前是有個“我”的,但嬰兒這時沒有意識的,不會分別,不會分別就沒有善惡之分。嬰兒會說話以後,受到外界影響就用意識分別了,那個“我”就隱藏了,所以我們都以意識來認知事物。笛卡爾發現了這個“我”,但只是剛體悟到這一層,他說“我思”,還是在意識的層面,他若再進一層次,就不會說“我思”二字了。比如,電視上看到的菩薩,不會說出什麼事兒“我思考一下”的話,那智慧是不勉而得的。學佛就是找到這個“我”,把它空掉。

但笛卡爾這個體悟,對第六意識的能動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所以學術界定性為認識論的進步。對於我們認識事物和指導行為有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