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假設臺積電的工藝製程達到1納米封頂了?手機性能上不去了嗎?

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來看技術都是向前發展,並不會因為某個侷限而停滯不前。


科技發展如果出現瓶頸,將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突破當前的限制,例如您所說的1納米的問題,向0.5納米或者更高端發展;

一種是突破當前的工藝,一種新的製作模式來替代當前無法突破的瓶頸。

至於選擇哪種發展路線,只需要靜待,時間便會給出我們正確的答案。

假設臺積電的工藝製程達到1納米封頂了?手機性能上不去了嗎?

當前半導體的發展依然符合摩爾定律

在半導體芯片產業一直遵循著一項黃金定律,那就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主要的意思如下。當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集成電路上所容納的半導體芯片每隔18至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句話來說,同樣的價格,每隔18至24個月能夠買到產品的性能會翻一番。這一黃金定律一直支撐著半導體芯片的發展進度,歷史數據證明確實如此。

戈登·摩爾提出這一定律的時間是1965年,應邀《電子學》雜誌書寫觀察評論報告時發現的現象。畢竟時間相隔久遠,半導體晶體管的面積瓶頸開始顯現。例如問題中提到的1納米,甚至是更小的納米問題,摩爾定律面臨失效的問題。

假設臺積電的工藝製程達到1納米封頂了?手機性能上不去了嗎?

當摩爾定律被打破之後,又該何去何從

當人類製造工藝達到極限,晶體管的面積無法持續縮小,摩爾定律勢必會有失效的那一天。

那麼,是否意味著我們的手機性能發展到極限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當單體發展出現瓶頸,可以通過整體資源來帶動單體性能的提升。什麼意思呢?這與未來萬物互聯以及5G網絡有著較大的關係。轉變一下思路,我們的手機不作為計算的主體,依靠背後強大的雲服務器來進行計算,手機僅僅作為個人用戶與雲服務器連接的終端。

當然,這也僅僅是破除手機性能發展局限的一種思路。真正到達手機性能瓶頸期的那天,估計將會有很多備選方案供我們選擇。大家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手機的性能問題,摩爾定律雖然在硬件上失效,但是在其他方面依然會發揮著作用。

假設臺積電的工藝製程達到1納米封頂了?手機性能上不去了嗎?

硬件性能的侷限,能否造成手機發展的制約問題,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