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本文由 原創首發,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全文一共1359字,閱讀大約需4分鐘。

作者 | 學習方法君

在中國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

在前些年,有媒體曾對自2007年-2016年間,全國30多個省市的高考狀元家庭背景,進行了一次統計調查,結果發現出高考狀元佔比最多的家庭,並不是什麼富豪家庭,而是以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家庭居多。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而在這之中,教師家庭子女可謂是佔據了其中的一部分大頭。

而根據澎湃新聞2015-2016年對浙江省各市縣的幾十名高考狀元的調查,他們同樣發現了這一結果。在我們的生活印象裡,的確教師子女往往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偏多,其中原因是什麼?

有網友說,因為老師往往可以親自在家輔導孩子學習,這使得教師子女在學習上有這天然的優勢。這個想法固然沒錯,但是真相併不是如此。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01 教師工作繁忙,其實多數並沒有空輔導孩子

很多時候,老師白天除了要忙上課、準備教案之外,下了班還有批改作業、試卷等工作。像高中的班主任,往往需要和學生一起下晚自習。回到家,就已經9-10點了。

這樣的情況,許多老師其實是沒有太多功夫輔導孩子寫作業的。

但是,從每天安排學生學習的經驗中,老師也常常更懂得怎麼幫助孩子規劃學習、培養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提前預習、定時複習、課後總結等等這樣的學習習慣,常常是我們許多的家長不夠重視的,甚至認為這是老師“過多”地要求。

其實不然,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幫其定好規矩,打下良好習慣的基石;這些習慣,對孩子學習的幫助,前期看似小,堅持下來其實收穫是巨大的。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02 教師的工作性質,往往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

經過調查發現,能培養出高考狀元之類的教師家庭,往往家長身上會有一種濃厚的書香氣質。

教師作為一個教書育人的群體,首先自己要多讀書,保證走在相關知識的前沿,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而正是這一點,要求了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知識,不斷地看書,利用工作後有限的閒暇時間為自己充電。

這就給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自然就懂得如何學習,愛上學習。每年我們都能看到許多高考狀元的採訪,很多人都會談到自己小時候就有愛看書的習慣,這一定要家中有書,是家長帶頭作用引起的。

如果家長下了班,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那麼孩子寫完作業,自然也會想要玩手機、看電視,而不是看書。父母,要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03 教師父母往往更懂得,教會孩子如何學習而不是知識

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很多人覺得,教師家庭容易出學霸的原因,是因為當老師的孩子有什麼學習上的問題時,很容易就通過他們的父母解決——相當於一直“補課”、“開小灶”。

這僅僅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更關鍵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學霸們往往瞭解許多學習的技巧,這是教師家長常常在教育的不知不覺中,就可以傳授孩子的。比如不粗心的技巧:題目讀兩遍、條件問題圈出來,做完題後及時檢查驗算而不是等全部做完之後再來檢查。

這樣的學習技巧,的確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上少走彎路,從而在學習上興趣和樂趣也更高。

為什麼教師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調查真相,3點值得借鑑

不管是作為父母,還是作為老師,能夠教會孩子的知識都是有限的;但是教會孩子正確學習知識的態度、方法、習慣,培養孩子不斷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一個優秀的學霸孩子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這才是教師家庭,學霸狀元孩子真正“高產”的原因!


如果你是家長,我建議你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