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反戰運動日益高漲。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曆2月23日至27日),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其結果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遜位,俄羅斯帝國滅亡。二月革命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俄國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和蘇維埃政權。


沙皇俄國參與發動了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期間,俄國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在各交戰國中,俄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5萬平方公里的俄國領土上進行。

到1917年3月30日止,俄國共損失840萬人。

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於瘟疫。

許多士兵的家庭無人撫養,生活非常痛苦。

而整個沙皇俄國的農業生產、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都遭到嚴重破壞。

到1917年底,整個沙皇俄國的糧食收穫量約減少1/4。運輸的困難又使城鄉聯繫實際中斷。在市場上,糧食、肉、糖和其他農產品日見短缺。

導致了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西伯利亞、烏拉爾、裡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大量糧食、肉、魚爛掉。

地主、富農和商人卻掌握著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糧食往往從商店消失,卻又在黑市上以高價出售。

廣大人民處在飢餓線上,怨聲載道。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1917年1月,俄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罷工示威,紀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

首都彼得格勒工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號召,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他們:高呼"打倒戰爭!"、"麵包與和平!"的口號。

這次行動成為二月革命的前奏。

1917年3月8日(2月23日),按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和彼得格勒委員會決定舉行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並進行反對飢餓、反對戰爭、反對沙皇制度的宣傳鼓動。

散會後,女工們紛紛上街示威遊行,男工也跟著走了出來。

這一天參加罷工的達9萬人。

當天晚上,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和彼得格勒委員會討論了一天來鬥爭的形勢,主張繼續開展鬥爭,推進革命。

這場示威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3月9日,彼得格勒罷工的人數增加到20萬。群眾從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集合。

警察企圖把群眾分開,但無濟於事。工人們時而在這裡集合,時而在那裡出現,繼續示威遊行。

在群眾性的罷工、示威遊行發展起來後,布爾什維克把爭取軍隊轉到革命方面作為重大的任務。布爾什維克組織工人深入營房、哨所、巡邏隊,說服士兵不向人民開槍。

1917年3月10日,彼得格勒罷工轉變為總罷工。各種企業、商店、餐廳、咖啡館都停止工作。在市中心擠滿了人群。

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營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哈巴洛夫關於首都局勢的報告後,下令對彼得格勒罷工運動實行恐怖手段。

1917年3月10日晚,他簽署了給哈巴洛夫的電報:"著令於明日京都中的騷亂悉行制止"。

沙皇軍隊連夜逮捕了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委員5人,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和交通要道上佈滿了軍警,在屋頂和角樓裡架起了機關槍。

但是,革命烈火併沒有被撲滅下去。

1917年3月11日是星期天。彼得格勒工人仍湧向街道、廣場。

禁衛軍巴甫洛夫團後備營第四連士兵起義,拒絕向人民開槍。

晚上,布爾什維克維堡委員會開會。會議認為當時的形勢對無產階級十分有利,決定將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並計劃與士兵聯歡,奪取武器庫。

1917年3月12日,成千上萬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進。

工人們攻佔了軍火庫,奪取槍支彈藥,築起街壘,與反動軍警展開戰鬥。

同時工人們還積極開展爭取軍隊的工作,在工人們的宣傳、感召下,有數萬名士兵公開站到革命的一邊。

他們同起義工人一起,佔領了沙皇的巢穴冬宮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將軍。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尼古拉二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立即從前線調軍隊企圖奪回首都,但沙皇軍隊在革命影響下也發生了兵變。

尼古拉二世見大勢已去,被迫於1917年3月15日引退,讓位給其弟米哈依爾。

第二天,米哈依爾也宣佈退位。

這樣,統治俄羅斯長達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二月革命沖垮了。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一個是臨時政府,一個是工農兵代表蘇維埃。

為此,列寧又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和人民,進行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十月革命勝利後,臨時政府被推翻,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蘇俄成立了。

史之今日:1917年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被迫遜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