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十分優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作者曹雪芹先生,以清朝時期四大家族賈,史,王,薛的興衰變化作為小說的主要背景,,

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間的愛情悲劇為故事的主要發展線索,講述了大觀園中一批佳人的人生百態。

從某種意義來說,《紅樓夢》史中國古代一部偉大的當之無愧的優秀女性小說。作者曹雪芹先生運用大量的筆墨對大觀園中的諸多女性進行描寫刻畫,創造出來一批典型生動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曹雪芹先生對處於古代封建壓迫剝削下的女性的人文關懷

在曹雪芹先生筆下的女性,上至貴族家是閨閣小姐,下至府中丫鬟,都有著自己特色鮮明的個性。她們的膽識與學識遠在普通封建女子之上。然而,即使如此,她們最終卻都沒有逃脫悲慘的命運。

造成她們的悲劇命運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處於封建統治下,對女性充滿著壓迫與剝削的古代婚姻觀念。在封建的傳統禮教束縛下,愛情成為了一項奢侈品。生命給予人們相愛的權利的同時,封建禮教卻剝奪了人們因為愛情而走進婚姻的權利。

婚姻在封建時代,被明碼標價,成為了一項可以用來交換利益的工具。情人因此不能踏入婚姻,婚姻中的婦女們卻更是在封建禮教的枷鎖的壓迫剝削下,飽受著折磨。最終,大觀園中如春日鮮花般嬌豔的女子們,最終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悲劇結局。

接下來,我們便從其中的幾個典型代表人物出發,來分析清朝不同階層下的婚姻觀念。透過對封建淑媛,封建貴婦的婚姻,一一瞭解在古代封建時期,處於壓迫剝削下的女子們的婚姻世界。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一.封建淑媛的婚姻

《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封建淑媛們,以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以及“四春”為代表。在中國古代封建等級體系中,她們處於女子中的高階層,自小受到了相對良好的培養與教育。她們擁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才藝豐富,同時通情達理,擁有著女子細膩的內心。這一切,也鑄就了她們在《紅樓夢》中鮮明的個性,為讀者所讚歎。

然而,如此優秀的她們,最終業沒有逃過婚姻的悲劇。首先從四春來說,元春由於宮廷政治鬥爭的失敗,在深宮之中香消隕玉。迎春在賈府敗落之際,為抵債被迫嫁給了被稱為中山狼的孫紹祖,最終被凌虐致死。而曾經主持海棠詩社,在大觀園中頗有一番作為的探春,遠嫁他鄉。而年紀最小的惜春,在目睹三個姐姐的悲慘命運之後,無心於留戀紅塵,最終遁入空門,與青燈古佛為伴。

然而,在所有的悲劇之中,被傳為千古一嘆的,還當屬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三人之間的命運糾葛。在他們三人之中,充分展示了愛愛他人與愛自己的愛情觀念區別,集中刻畫了作者曹雪芹先生所想要表達的,處於古代封建壓迫體制的婚姻觀。

毋庸置疑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關於愛情的存在。當府中紛紛盛傳金玉良緣一說,想要撮合賈寶玉和薛寶釵時,一如《終身誤》中所言,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在賈寶玉的心中,林黛玉和他有著共同的人生情趣與追求。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從某些層面來說,也是對自己的愛。在林黛玉的身上,賈寶玉得以看見自己。也正是因此,林黛玉和賈寶玉在一起的感情,不摻雜任何的利益因素,他們之間的愛情,建立在靈魂共鳴的基礎之上。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但是在愛情悄然醞釀的同時,現實的大門也在這對相愛的年輕人面前緊閉。在賈府的日益落敗之中,賈寶玉縱然是大觀園中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存在,他的婚姻也逐漸成為了賈府可以用來進行利益交換的籌碼。而不管是從當下還是長遠來看,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結合才是符合這一利益最大化的標準的。

薛寶釵本身也是大觀園中一位極其優秀的女子。論才情,她不輸林黛玉,論樣貌,她與林黛玉各有風韻。論性情,她人情練達,持家有度。但也正是由於此,她獨獨輸了林黛玉的那一股仙氣,也不能得到賈寶玉的真心。

薛寶釵是沾在世俗裡的女子,她的背後代表著薛家龐大的家族利益。同時,她深受古代封建禮教的影響,可以說,是封建禮教下一位合格的貴族淑媛。有一身才華,卻深知女子無才便是德,從而收斂鋒芒。同時,她也督促賈寶玉用功讀書,考取功名,以加官進爵。

但是這種世俗氣與賈寶玉卻並不相配,或者說,不是賈寶玉所想要的。在愛情選擇之上,當林黛玉和薛寶釵進行對比時,賈寶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林黛玉。而也正是在這種理想與現實,愛情與婚姻的衝突之下,三人最終都走向了屬於自己的悲劇結局

薛寶釵在明知賈寶玉和林黛玉真心相愛的同時,還是選擇了李代桃僵進行替嫁。最終,薛寶釵收穫了婚姻,卻永遠得不到賈寶玉的真心,而林黛玉,更是在賈寶玉和薛寶釵婚禮的當天,淚盡而死。

從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悲劇之中,我們看見了個人命運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下的渺小,愛情在固化的社會體制面前,最終成為了曇花一現的美好。在家族利益的現實之下,任何人都可能成為被操縱的布偶。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二.封建貴婦的婚姻

王熙鳳是大觀園之中封建貴婦的代表人物。她出生於顯赫的金陵王家,自小被當作男子教養,嫁進賈府之後,她是賈母的孫媳婦,賈赦和刑夫人的兒媳婦,王夫人的內侄女,更是巧姐兒的母親。在全文人物關係網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由裡及外的作用。

在大觀園中,王熙鳳當屬一位實權人物,她總攬著賈府的家務,性格潑辣,八面玲瓏,在賈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就是這麼一位人物,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也仍然飽受封建時期,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等等一系列封建禮教的壓迫。

首先從夫妻關係來看,王熙鳳作為古代婦女存在著一點最大的不當,便是她沒有為賈府生下一個兒子。在中國古代的七出中,第一條便是無子。而關於孝道的論述,更是有著不孝有三,無子為大的說法。

在這種情況下,王熙鳳不得以也必須,容忍丈夫的公然納妾。而

她的丈夫賈璉本身,又是一位好色之徒,他和多姑娘通姦,納平兒作為通婚丫頭,更是和鮑二家的存在醜事,在王熙鳳生日的當天,這樁醜事被撞破。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但即使這樣,婚姻中的過錯方全在於賈璉時,當自己的醜事被撞破之際,賈璉仍然憤怒地提著劍要追殺王熙鳳。王熙鳳不得以跑到賈母那進行求救,而在這場求助之中,我們又得以看見中國古代封建貴婦的另一層悲哀。

賈母在知道事情的緣由之後,出乎情理,先是訓斥了賈璉。但是隨後,更是對賈璉做出了袒護,“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而賈母的這一袒護,既是出於一位祖母對待孫兒的偏心,更是出於賈母深受古代封建禮教影響的內心觀念,畢竟在中國古代,一位貴族的公子哥進行下尋歡作樂,又能是什麼了不起,違法的大事呢?

而在這些種種背景的鋪墊之下,賈璉與王熙鳳的婚姻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場悲劇所在,最後在王熙鳳病重時,賈璉更是無情地將王熙鳳休棄,而一如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中所言。

而王熙鳳的悲劇,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代表了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家族婦女的命運。當女子嫁作人婦之後,她們的首要任務便是侍奉丈夫與公婆。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她們需要早日生下兒子,否則便是一種不可解釋的莫大的過錯。同時,她們還需要忍受丈夫在婚姻中的花心,因為一夫多妻制自古便成定製。而在這一切背後,她們最終所收穫的,也不過是不知何時就會拋棄的飄浮命運。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小結

大觀園中的女子,恰如春日嬌豔的百花,然而這份嬌豔的背後,卻是美好必然逝去的悲傷。作者曹雪芹以大量的筆墨刻畫出了大觀園中關於封建婚姻的百態,並且深刻認識到封建禮教對於古代婦女的壓迫與剝削。

清朝的淑媛、貴族的婚姻就會甜美嗎?從《紅樓夢》的兩段愛情來看

在這種不平等的壓迫與剝削之下,中國古代婦女們擁有著不可掙脫的枷鎖。也正是由於封建制度的束縛,古代人們追求愛情的理想往往在最終成為悲劇一場,而婚姻也不過只是一場利益的互相交換,仍舊是一場必將走向滅亡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