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楚穆王為什麼會弒父篡位?

洪浩江蘇南通


楚穆王是楚成王的兒子,當初在選太子的時候,楚成王徵求令尹的看法,他認為選太子要選年輕的,而且楚穆王商臣眼睛長的像胡蜂,聲音又像豺狼,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不能立他為太子,楚成王沒同意。

但是公元前626年的時候,楚成王要廢除商臣,重新立太子,雖然楚穆王沒有聽到確卻消息,但當時風聲確是走漏了。他問自己的老師,怎麼樣才能知道準確的消息,老師說,您只要宴請楚成王的妹妹,然後再招待的時候故意對她表示不尊敬,商臣就照做了。

這女孩子家家不被待見,自然就不開心了,也就將重要信息洩漏出來,她說,我知道君王為什麼要殺你,另換太子了,你難道不會尊敬人嗎。這下商臣確定自己太子位置不保了

他問自己的老師該怎麼辦,老師問他你能安心的侍奉和輔佐新任的太子,和他一同治理國家嗎?商臣說不能,老師又問,那你能確保自己的安全,然後逃亡別國繼續生存嗎,商臣說不可能,太子即位必定把我這個競爭對手除掉,老師說,那你會發動政變,推翻先帝的指令嗎,商臣說這個我可以做到,太子之位原本就是我的。

同年十月,商臣帶領宮中的軍隊保衛楚成王,逼自己的父親自殺,楚成王曾經想過拖延時間等待救援,但是殘忍的商臣沒有同意,楚成王上吊自殺後,商臣即位。楚弒父奪政權開周朝歷史先河,即使楚穆王做的功績再大,也難以掩蓋這一醜陋的事實。

楚穆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國之君,楚成王曾經答應立楚穆王為太子,但是後來楚成王中途變卦,熊商臣就帶兵造反,把自己的父親逼死之後自立為王。

楚穆王在位時期,率領楚國軍隊逐鹿中原,楚穆王在秦國和晉國交戰的時候果斷出擊,消滅江國。次年,楚穆王不理會秦國對自己的進攻,毅然決然的放棄都城,遷建新都上郢。對於背叛自己的六國,楚穆王率大軍將其滅亡。

楚穆王指揮軍隊北上,晉國國君剛上任,對於在諸侯中稱霸的想法不是很明顯,楚王抓住這個機會,認為是打下北方的好時機,一路北上,攻打鄭國。鄭國的統治者想要表面求和,私下裡結盟其他國家,抗擊楚國,但是由於大家都專心自身發展無暇顧及周邊,所以導致出兵緩慢,壓根就沒有撞見楚軍。

楚穆王九年的時候,楚國的大夫策劃謀殺楚穆王,僥倖逃過一劫的楚王覺得應該對自己的勢力做一個鞏固,他肅清了一些和自己不和的黨派,加強了自己的權利。楚王派大將攻打麇軍,這一戰也是楚國自從城濮之戰後崛起的表現,證明了楚國在中原強國的地位。

楚穆王在位時期,先後滅了江國,六國;遷都上郢後,展開對鄭國的攻勢,迫使鄭國來求和;他派遣使者前往魯國與其建立外交關係,他平定叛亂把楚國的實力範圍擴展至整個江淮地區,在當時都是少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的。




戰爭史錄


《左傳·文公元年》:
初,楚子將以商臣為大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黜乃亂也。楚國之舉。恆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大子商臣。商臣聞之而未察,告其師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問而勿敬也。」從之。江羋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慾殺女而立職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穆王立,以其為大子之室與潘崇,使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

當初,楚成王打算立商臣為太子,徵求令尹子上的意見。子上說:“君王的年紀還不算大,而且內寵又多,立了商臣再加以廢黜,就會有禍亂。楚國立太子,常常選擇年輕的。而且商臣這個人,眼睛像胡蜂,聲音像豺狼,是一個殘忍的人,不能立為太子。”楚成王沒有聽從。立了商臣以後,又想立王子職而廢掉太子商臣。商臣聽到消息但還沒有弄準確,告訴他老師潘崇說:“怎麼樣能弄準確?”潘崇說:“你設宴招待江羋而故意表示不尊敬。”商臣這樣做了。江羋發怒說:“啊!賤東西!難怪君王要殺掉你而立職做太子。”商臣告訴潘崇說:“事情確實了。”潘崇說:“你能事奉公子職嗎?”商臣說:“不能。”潘崇說:“能逃亡出國嗎?”商臣說:“不能。”潘崇說:“能夠辦大事嗎?”商臣說:“能。”


冬季,十月,商臣率領宮中的警衛軍包圍楚成王,並且逼成王自殺。成王請求吃了熊掌以後去死,商臣不答應。十八日,楚成王上吊而死。給他上諡號稱為“靈”,屍體不閉眼睛;諡為“成”,才閉上眼睛。楚穆王即位,把他做太子時的房屋財物給了潘崇,讓潘崇做太師,而且作為掌管宮中警衛軍的長官。

很明顯,楚成王在立儲問題出爾反爾,卻不能及時決斷,被聽到風聲的兒子先下手為強。


真正鱷魚不哭


導語

楚穆王之父楚成王是楚國的一代明君,楚成王即位之初,實行德政,和百姓關係和睦,又和中原各諸侯頻繁來往,做好外交。重點是老謀深算的楚成王派人去向周天子朝貢,表示己經稱王的楚國臣服於周朝。

周天子為表誠意,說了一句“你看管好南方的蠻夷,不要讓他們進犯中原”就是這一句話,讓楚成王抓住機會在中原各國的眼皮子底下擴土千里。

楚成王執政期間的楚國國力強盛,可以媲美當時的中原強國晉國。就是這麼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楚穆王為什麼要冒著殺父的罪名,也要殺掉楚成王與自己繼位呢?

自古以來都有一句針對王室的話“自古無情帝王家”。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句話,就是因為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這個位置,引得最高統治者的兒子個個垂涎三尺,為了爭奪最高統治者這個位置,歷朝歷代出了多少死於王位爭奪的王子。

楚穆王之所以殺父繼位,是因為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脅,萬般無奈下,只能選擇先下手為強。

楚成王四十六年,正式立商臣(之後的楚穆王)為太子。可是就在當年,楚成王后悔了,認為商臣比不過兒子職,想廢掉商臣立兒子職為太子。一時間楚成王要廢太子的消息不脛而走,飄到商臣的耳裡。商臣利用自己的資源,在宮中搜索消息,可最終什麼也沒搜索到。

但不脛而走的廢太子一事,讓商臣坐立難安,心急如焚。心急如焚的商臣找來自己的老師潘崇,請示自己如何是好?潘崇推薦他找楚成王的寵姬江羋,然後好好招待她,但不要尊敬她。商臣照做,邀請江羋好好招待她,但是卻不尊敬她。心生不滿的江羋,將楚成王廢太子一事說了出來。

得到真實消息的商臣不知所措,找來老師潘崇討論自己到底該怎麼辦!潘崇給商臣指出三條路,第一條給公子職做臣子;第二條離開楚國;第三條殺掉楚成王。

天生虎狼之相的商臣,選擇了最後一條殺掉楚成王。

當年十月的冬天,商臣帶領宮廷侍衛包圍了楚成王,逼迫楚成王自盡,自己繼位。


永樂解史


羋商臣是楚成王羋熊惲的長子,楚成王在位期間立長子商臣為太子,意思是楚成王百年之後由他繼位。

相傳商臣長得有點寒磣,史書記載:【蜂目豺聲】,意思是眼睛像黃蜂的眼睛,聲音像豺狼嚎叫,確實有點嚇人。

當時令尹(相當於丞相)子上急忙向楚王進諫道:“大王,立太子乃國之根本,不要急於一時。

君王年紀還不算大,如果以後有寵幸的妃子生了你喜歡的兒子,到時再廢黜太子就會引起禍亂,我建議大王還是等段時間再立太子吧。”

講真(丞相)子上說得不無道理,民間這種說法叫做“寧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不立商臣他也沒得說,一旦確立再廢黜就會惹來麻煩。

但楚成王一意孤行,沒有采納丞相的建議,仍立商臣為太子。

時間過得很快,n年後,子上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原來楚成王移情別戀,不再喜歡商臣的母親,轉而迷戀小兒子的母親,歷史上老套的“廢長立幼”一幕出現了。

“老爸要廢自己的太子位,立弟弟的消息”傳到了商臣耳朵裡了,商臣急忙求計於老師潘崇。

“老師,我該怎麼辦呢?”

潘崇望著一臉焦急的商臣說:“現在最要緊是求證一下消息的真實性。”

“老師,這事總不能直接問我父親吧?”

潘崇微微一笑道:“當然不能這麼直接了,太子何不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呢?”

潘崇附在太子耳邊一陣嘀咕……

原來老師為商臣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找到姑姑,然後故意激怒姑姑,姑姑在憤怒之下就會把楚王“廢長立幼”之事不由自主說出來,這樣就可證實消息的真實性。

潘崇十分了解楚王的性格,每逢大事必先和妹妹商量,“廢長立幼”之事姑姑最清楚。

果不其然,姑姑被商臣故作傲慢和不尊重的態度徹底激怒了,口無遮掩大怒道:“就憑你這德行,怪不得你老爸要廢黜你,早就該廢了你!”

商臣默不作聲轉身而去。

回到家裡,老師看到垂頭喪氣的商臣明白了一切。於是問:“假如廢黜你的太子位,你能安心侍奉你弟弟嗎?”

商臣答:“不能”。

潘崇問:“你能逃亡其他國家嗎?”

商臣答:“不能”。

潘崇問:“你能發動政變嗎?”

商臣毫不猶豫答:“能”。

老師大笑道:“那還等什麼呢?”

公元前262年,商臣率領宮中禁衛軍突然發動政變,楚成王成了兒子的階下囚。

商臣殺死了弟弟王子職,逼迫老爸自盡。

此時楚成王后悔莫及,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刀把攥在兒子手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期間。

楚成王提出臨死前吃一頓熊掌。此時商臣早己等的不耐煩了,上前一步對老爸說:“上路吧,到陰間吃熊掌去吧”,說著一刀砍死了老爸。

老爸一死,商臣即位,是為楚穆王。

雖然楚穆王弒父篡位名聲不佳,是歷史上的首位大逆不道之人,但接下來治理國家還是相當不錯的。

楚穆王最大的功績就是開疆拓土,使楚國的國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為楚國成為“春秋五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商臣去世,其子熊旅即位,是為楚莊王(後來春秋五霸之一)。

 綜上所述,楚穆王發動政變有迫不得已的原因,畢竟“廢長立幼”是古代之大不幸,商臣除了長得難看點外並沒有犯錯,楚成王憑個人喜好不顧國家安穩,動搖國之根本,實屬自取其禍!

楚穆王於人倫有愧,但於國有功,這也是後人沒有討伐他的原因之一。


野史共享


楚成王年輕的時候立穆王為太子,穆王呢到成王46年時候,叛亂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我們合理的推斷原因:穆王是長子,古人結婚比較早。我們合理的推斷這個穆王可能至少當了三十年太子,這時候成王老了,當權日久,人老了就固執多疑,肯定是父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有一天矛盾爆發了,成王要廢太子,改立他人,新太子登記肯定不會放過穆王,畢竟做了幾十年太子啊,威脅太大了,穆王提前知道了成王要改立太子的意圖(從這裡就可以看到穆王太子勢力有多大)然後隨即發動政變囚禁國王楚成王,直接攻入王宮。然後弒父篡位。


餘一人鑑


成王年輕的時候立穆王為太子,穆王呢到成王46年時候,叛亂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穆王是長子,古人結婚比較早。推斷這個穆王可能至少當了三十年太子,這時候成王老了,當權日久,人老了就固執多疑,肯定是父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有一天矛盾爆發了,成王要廢太子,改立他人,新太子登記肯定不會放過穆王,畢竟做了幾十年太子啊,威脅太大了,穆王提前知道了成王要改立太子的意圖(從這裡就可以看到穆王太子勢力有多大)然後隨即發動政變囚禁國王楚成王,直接攻入王宮。然後弒父篡位。



御前帶刀侍衛


商臣弒父,在楚國王位繼承史上,應該算不上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縱觀春秋各國國君繼位,合法指認平穩過渡的,實在是寥寥可數。楚國被譽為荊蠻,更是罔顧禮法,權力交接時,每每都捎帶上腥風血雨。成王被弒,說穿了,和後面的趙武靈王原因差不多,都是因為變心惹的禍。這個變心問題,在春秋時那是層出不窮,像晉獻公之於世子申生,結果引發了晉國三世之亂。世子申生愛清譽,做不到弒君弒父,那是因為他老師沒教他為權勢要不顧道義罔顧人倫。商臣不同,他有一個會把他引上奪權道路的好老師潘崇。楚國後來的歷史證明潘崇是正確的。那個被楚平王和費無極害死的太子建的老師伍尚就給他們做了反面教材典型。

權力鬥爭裡,親情是最沒有存在感的。親情的唯一用處,就是給你一張門票,至於你想當主角配角龍套還是炮灰,就看你自己騰挪了。商臣拿到了門票,也被確定為主演,結果新的流量明星出現了,導演要臨場換將。商臣不幹了,搶了劇本,辭了導演,自己編導演全披掛華麗登場,楚成王就去陰間領入場券了。如果說商臣有四分錯,楚成王就領了剩下的六分。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也孝的,是大舜。很明顯,商臣沒有大舜的覺悟。後世的趙惠文王餓死親爹武靈王,就沒有被綁在十字架上批判。同樣是死,刀斧加身和凍餓而死的區別有多大?所以說,歷史也不一定就完全公正。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楚穆王商臣弒父楚成王登上王位。據《史記·楚世家》載,楚成王原立商臣為太子時,曾徵求過令尹子上意見。子上說:“楚國之舉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楚成王不聽,仍立為太子。商臣對子上懷恨在心,泜水退軍,乘機譖子上,以致楚成王錯殺子上。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四十六年),楚成王又想廢商臣,改立王子職為太子,商臣與其師潘崇謀,以太子甲兵圍攻楚成王,楚成王要求食熊蹯(熊掌)而死,企圖拖延時間,等待外援。商臣不允,楚成王被迫自縊死。商臣即位,是為楚穆王(前625--前614年)。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楚國立國以後,權力的更替一直難以正常交接。弒君篡權的事縷縷發生。以至於一直以來都被中原國家恥笑。前有楚武王為例,楚成王本身也是弒兄奪位的。楚成王在位時間比較長,為楚國開疆擴土,爭霸中原做了許多事。但接班人的事沒有處理好。在自己身強力壯時立自己的兒子商臣為儲。使得商臣在儲君位子上一呆就是幾十年。成王老了後,又要改立另一個兒子子聰為太子。這時的商臣正年富力強,羽翼飽滿。在對形勢作出判斷後,先下手為強,逼迫成王交權自殺。連成王最後想吃熊掌的要求都不給滿足。


九日共由


楚成王有了換掉繼承人的想法,楚穆王也就是當時的太子商臣於是發動兵變殺了自己的父親繼承了王位是為楚穆王,這種情況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很常見的,楚穆王在位雖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也沒有什麼能力,平庸之主,但是他選對了繼承人他的兒子楚莊王,終於成就了楚國霸業,是為春秋五霸之一,問鼎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