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楚穆王为什么会弑父篡位?

洪浩江苏南通


楚穆王是楚成王的儿子,当初在选太子的时候,楚成王征求令尹的看法,他认为选太子要选年轻的,而且楚穆王商臣眼睛长的像胡蜂,声音又像豺狼,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楚成王没同意。

但是公元前626年的时候,楚成王要废除商臣,重新立太子,虽然楚穆王没有听到确却消息,但当时风声确是走漏了。他问自己的老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准确的消息,老师说,您只要宴请楚成王的妹妹,然后再招待的时候故意对她表示不尊敬,商臣就照做了。

这女孩子家家不被待见,自然就不开心了,也就将重要信息泄漏出来,她说,我知道君王为什么要杀你,另换太子了,你难道不会尊敬人吗。这下商臣确定自己太子位置不保了

他问自己的老师该怎么办,老师问他你能安心的侍奉和辅佐新任的太子,和他一同治理国家吗?商臣说不能,老师又问,那你能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逃亡别国继续生存吗,商臣说不可能,太子即位必定把我这个竞争对手除掉,老师说,那你会发动政变,推翻先帝的指令吗,商臣说这个我可以做到,太子之位原本就是我的。

同年十月,商臣带领宫中的军队保卫楚成王,逼自己的父亲自杀,楚成王曾经想过拖延时间等待救援,但是残忍的商臣没有同意,楚成王上吊自杀后,商臣即位。楚弑父夺政权开周朝历史先河,即使楚穆王做的功绩再大,也难以掩盖这一丑陋的事实。

楚穆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国之君,楚成王曾经答应立楚穆王为太子,但是后来楚成王中途变卦,熊商臣就带兵造反,把自己的父亲逼死之后自立为王。

楚穆王在位时期,率领楚国军队逐鹿中原,楚穆王在秦国和晋国交战的时候果断出击,消灭江国。次年,楚穆王不理会秦国对自己的进攻,毅然决然的放弃都城,迁建新都上郢。对于背叛自己的六国,楚穆王率大军将其灭亡。

楚穆王指挥军队北上,晋国国君刚上任,对于在诸侯中称霸的想法不是很明显,楚王抓住这个机会,认为是打下北方的好时机,一路北上,攻打郑国。郑国的统治者想要表面求和,私下里结盟其他国家,抗击楚国,但是由于大家都专心自身发展无暇顾及周边,所以导致出兵缓慢,压根就没有撞见楚军。

楚穆王九年的时候,楚国的大夫策划谋杀楚穆王,侥幸逃过一劫的楚王觉得应该对自己的势力做一个巩固,他肃清了一些和自己不和的党派,加强了自己的权利。楚王派大将攻打麇军,这一战也是楚国自从城濮之战后崛起的表现,证明了楚国在中原强国的地位。

楚穆王在位时期,先后灭了江国,六国;迁都上郢后,展开对郑国的攻势,迫使郑国来求和;他派遣使者前往鲁国与其建立外交关系,他平定叛乱把楚国的实力范围扩展至整个江淮地区,在当时都是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的。




战争史录


《左传·文公元年》: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大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问而勿敬也。」从之。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穆王立,以其为大子之室与潘崇,使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

当初,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的年纪还不算大,而且内宠又多,立了商臣再加以废黜,就会有祸乱。楚国立太子,常常选择年轻的。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楚成王没有听从。立了商臣以后,又想立王子职而废掉太子商臣。商臣听到消息但还没有弄准确,告诉他老师潘崇说:“怎么样能弄准确?”潘崇说:“你设宴招待江芈而故意表示不尊敬。”商臣这样做了。江芈发怒说:“啊!贱东西!难怪君王要杀掉你而立职做太子。”商臣告诉潘崇说:“事情确实了。”潘崇说:“你能事奉公子职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逃亡出国吗?”商臣说:“不能。”潘崇说:“能够办大事吗?”商臣说:“能。”


冬季,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成王自杀。成王请求吃了熊掌以后去死,商臣不答应。十八日,楚成王上吊而死。给他上谥号称为“灵”,尸体不闭眼睛;谥为“成”,才闭上眼睛。楚穆王即位,把他做太子时的房屋财物给了潘崇,让潘崇做太师,而且作为掌管宫中警卫军的长官。

很明显,楚成王在立储问题出尔反尔,却不能及时决断,被听到风声的儿子先下手为强。


真正鳄鱼不哭


导语

楚穆王之父楚成王是楚国的一代明君,楚成王即位之初,实行德政,和百姓关系和睦,又和中原各诸侯频繁来往,做好外交。重点是老谋深算的楚成王派人去向周天子朝贡,表示己经称王的楚国臣服于周朝。

周天子为表诚意,说了一句“你看管好南方的蛮夷,不要让他们进犯中原”就是这一句话,让楚成王抓住机会在中原各国的眼皮子底下扩土千里。

楚成王执政期间的楚国国力强盛,可以媲美当时的中原强国晋国。就是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楚穆王为什么要冒着杀父的罪名,也要杀掉楚成王与自己继位呢?

自古以来都有一句针对王室的话“自古无情帝王家”。之所以会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这个位置,引得最高统治者的儿子个个垂涎三尺,为了争夺最高统治者这个位置,历朝历代出了多少死于王位争夺的王子。

楚穆王之所以杀父继位,是因为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先下手为强。

楚成王四十六年,正式立商臣(之后的楚穆王)为太子。可是就在当年,楚成王后悔了,认为商臣比不过儿子职,想废掉商臣立儿子职为太子。一时间楚成王要废太子的消息不胫而走,飘到商臣的耳里。商臣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宫中搜索消息,可最终什么也没搜索到。

但不胫而走的废太子一事,让商臣坐立难安,心急如焚。心急如焚的商臣找来自己的老师潘崇,请示自己如何是好?潘崇推荐他找楚成王的宠姬江芈,然后好好招待她,但不要尊敬她。商臣照做,邀请江芈好好招待她,但是却不尊敬她。心生不满的江芈,将楚成王废太子一事说了出来。

得到真实消息的商臣不知所措,找来老师潘崇讨论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潘崇给商臣指出三条路,第一条给公子职做臣子;第二条离开楚国;第三条杀掉楚成王。

天生虎狼之相的商臣,选择了最后一条杀掉楚成王。

当年十月的冬天,商臣带领宫廷侍卫包围了楚成王,逼迫楚成王自尽,自己继位。


永乐解史


芈商臣是楚成王芈熊恽的长子,楚成王在位期间立长子商臣为太子,意思是楚成王百年之后由他继位。

相传商臣长得有点寒碜,史书记载:【蜂目豺声】,意思是眼睛像黄蜂的眼睛,声音像豺狼嚎叫,确实有点吓人。

当时令尹(相当于丞相)子上急忙向楚王进谏道:“大王,立太子乃国之根本,不要急于一时。

君王年纪还不算大,如果以后有宠幸的妃子生了你喜欢的儿子,到时再废黜太子就会引起祸乱,我建议大王还是等段时间再立太子吧。”

讲真(丞相)子上说得不无道理,民间这种说法叫做“宁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不立商臣他也没得说,一旦确立再废黜就会惹来麻烦。

但楚成王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丞相的建议,仍立商臣为太子。

时间过得很快,n年后,子上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原来楚成王移情别恋,不再喜欢商臣的母亲,转而迷恋小儿子的母亲,历史上老套的“废长立幼”一幕出现了。

“老爸要废自己的太子位,立弟弟的消息”传到了商臣耳朵里了,商臣急忙求计于老师潘崇。

“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潘崇望着一脸焦急的商臣说:“现在最要紧是求证一下消息的真实性。”

“老师,这事总不能直接问我父亲吧?”

潘崇微微一笑道:“当然不能这么直接了,太子何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呢?”

潘崇附在太子耳边一阵嘀咕……

原来老师为商臣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找到姑姑,然后故意激怒姑姑,姑姑在愤怒之下就会把楚王“废长立幼”之事不由自主说出来,这样就可证实消息的真实性。

潘崇十分了解楚王的性格,每逢大事必先和妹妹商量,“废长立幼”之事姑姑最清楚。

果不其然,姑姑被商臣故作傲慢和不尊重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口无遮掩大怒道:“就凭你这德行,怪不得你老爸要废黜你,早就该废了你!”

商臣默不作声转身而去。

回到家里,老师看到垂头丧气的商臣明白了一切。于是问:“假如废黜你的太子位,你能安心侍奉你弟弟吗?”

商臣答:“不能”。

潘崇问:“你能逃亡其他国家吗?”

商臣答:“不能”。

潘崇问:“你能发动政变吗?”

商臣毫不犹豫答:“能”。

老师大笑道:“那还等什么呢?”

公元前262年,商臣率领宫中禁卫军突然发动政变,楚成王成了儿子的阶下囚。

商臣杀死了弟弟王子职,逼迫老爸自尽。

此时楚成王后悔莫及,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把攥在儿子手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期间。

楚成王提出临死前吃一顿熊掌。此时商臣早己等的不耐烦了,上前一步对老爸说:“上路吧,到阴间吃熊掌去吧”,说着一刀砍死了老爸。

老爸一死,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虽然楚穆王弑父篡位名声不佳,是历史上的首位大逆不道之人,但接下来治理国家还是相当不错的。

楚穆王最大的功绩就是开疆拓土,使楚国的国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商臣去世,其子熊旅即位,是为楚庄王(后来春秋五霸之一)。

 综上所述,楚穆王发动政变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毕竟“废长立幼”是古代之大不幸,商臣除了长得难看点外并没有犯错,楚成王凭个人喜好不顾国家安稳,动摇国之根本,实属自取其祸!

楚穆王于人伦有愧,但于国有功,这也是后人没有讨伐他的原因之一。


野史共享


楚成王年轻的时候立穆王为太子,穆王呢到成王46年时候,叛乱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我们合理的推断原因:穆王是长子,古人结婚比较早。我们合理的推断这个穆王可能至少当了三十年太子,这时候成王老了,当权日久,人老了就固执多疑,肯定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有一天矛盾爆发了,成王要废太子,改立他人,新太子登记肯定不会放过穆王,毕竟做了几十年太子啊,威胁太大了,穆王提前知道了成王要改立太子的意图(从这里就可以看到穆王太子势力有多大)然后随即发动政变囚禁国王楚成王,直接攻入王宫。然后弑父篡位。


余一人鉴


成王年轻的时候立穆王为太子,穆王呢到成王46年时候,叛乱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穆王是长子,古人结婚比较早。推断这个穆王可能至少当了三十年太子,这时候成王老了,当权日久,人老了就固执多疑,肯定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有一天矛盾爆发了,成王要废太子,改立他人,新太子登记肯定不会放过穆王,毕竟做了几十年太子啊,威胁太大了,穆王提前知道了成王要改立太子的意图(从这里就可以看到穆王太子势力有多大)然后随即发动政变囚禁国王楚成王,直接攻入王宫。然后弑父篡位。



御前带刀侍卫


商臣弑父,在楚国王位继承史上,应该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纵观春秋各国国君继位,合法指认平稳过渡的,实在是寥寥可数。楚国被誉为荆蛮,更是罔顾礼法,权力交接时,每每都捎带上腥风血雨。成王被弑,说穿了,和后面的赵武灵王原因差不多,都是因为变心惹的祸。这个变心问题,在春秋时那是层出不穷,像晋献公之于世子申生,结果引发了晋国三世之乱。世子申生爱清誉,做不到弑君弑父,那是因为他老师没教他为权势要不顾道义罔顾人伦。商臣不同,他有一个会把他引上夺权道路的好老师潘崇。楚国后来的历史证明潘崇是正确的。那个被楚平王和费无极害死的太子建的老师伍尚就给他们做了反面教材典型。

权力斗争里,亲情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亲情的唯一用处,就是给你一张门票,至于你想当主角配角龙套还是炮灰,就看你自己腾挪了。商臣拿到了门票,也被确定为主演,结果新的流量明星出现了,导演要临场换将。商臣不干了,抢了剧本,辞了导演,自己编导演全披挂华丽登场,楚成王就去阴间领入场券了。如果说商臣有四分错,楚成王就领了剩下的六分。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也孝的,是大舜。很明显,商臣没有大舜的觉悟。后世的赵惠文王饿死亲爹武灵王,就没有被绑在十字架上批判。同样是死,刀斧加身和冻饿而死的区别有多大?所以说,历史也不一定就完全公正。


人生不过一轮明月


楚穆王商臣弑父楚成王登上王位。据《史记·楚世家》载,楚成王原立商臣为太子时,曾征求过令尹子上意见。子上说:“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楚成王不听,仍立为太子。商臣对子上怀恨在心,泜水退军,乘机谮子上,以致楚成王错杀子上。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四十六年),楚成王又想废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与其师潘崇谋,以太子甲兵围攻楚成王,楚成王要求食熊蹯(熊掌)而死,企图拖延时间,等待外援。商臣不允,楚成王被迫自缢死。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前625--前614年)。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楚国立国以后,权力的更替一直难以正常交接。弑君篡权的事缕缕发生。以至于一直以来都被中原国家耻笑。前有楚武王为例,楚成王本身也是弑兄夺位的。楚成王在位时间比较长,为楚国开疆扩土,争霸中原做了许多事。但接班人的事没有处理好。在自己身强力壮时立自己的儿子商臣为储。使得商臣在储君位子上一呆就是几十年。成王老了后,又要改立另一个儿子子聪为太子。这时的商臣正年富力强,羽翼饱满。在对形势作出判断后,先下手为强,逼迫成王交权自杀。连成王最后想吃熊掌的要求都不给满足。


九日共由


楚成王有了换掉继承人的想法,楚穆王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商臣于是发动兵变杀了自己的父亲继承了王位是为楚穆王,这种情况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很常见的,楚穆王在位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也没有什么能力,平庸之主,但是他选对了继承人他的儿子楚庄王,终于成就了楚国霸业,是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