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何現在只有美法兩國擁有核航母,技術門檻在哪裡?

街角在-等待


核動力航母的技術門檻非常之高,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技術水平最為複雜的綜合作戰平臺,因此目前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國家雖然不少,但是真正的核動力航母卻只有美法兩國。而且單看法國,它的那一艘戴高樂號航母排水量只有4萬多噸,動力則是直接照搬凱旋級的K15型核反應堆,很多子系統還是從美國進口的,也只能算是減配版的mini核動力航母。那麼核動力航母技術門檻到底在哪裡?為什麼研製核動力航母就那麼困難?


▲美國航母

▲戴高樂號航母

首先我可以很不幸的告訴大家,研製核動力航母首先你得擁有核武器,不然就不要做這個夢了。核動力航母採用核反應堆加蒸汽輪機作為動力,而航母內部由於空間有限,一般都是採用超小型的核反應堆,而這些反應堆都被封閉在航母艙室之內,為了保證足夠的續航能力和更換燃料時間,這些核反應堆裡燒的都是丰度在30%以上的濃縮鈾(民用核電站燃料棒丰度都在5%以下),美國航母和俄羅斯核潛艇甚至直接用過期的核彈頭稍加改造就用來充當燃料了。而根據《核不擴散條約》的規定,一般國家是不能製造丰度在5%以上的濃縮鈾的,這是核武國家的專利,所以普通的國家就別去考慮核動力航母了,因為高丰度的核燃料你都不能造,而且這玩意兒也沒人會賣給你!


▲濃縮鈾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能弄到高丰度的濃縮鈾,那艦用小型核反應堆也不是一般國家能夠開發製造的。全世界只有中美俄法英完全掌握了水下艦艇核反應堆技術,印度算是半個,而擁有成熟水面艦艇核反應堆技術的則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中船雖然也推出了核動力破冰船和海洋平臺,但是目前並沒有實物出現,不過以我們高度成熟的水下核動力技術,航母核動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放眼整個世界來看,除了五常,其他國家壓根不具備研發水面核動力裝置的能力。


除此之外,航母內部結構也是紛繁複雜的,重型航母一共擁有數千個艙室,數百千米的電氣管路,現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連4千噸級的護衛艦都造不出來,你還指望他們上馬航母,甚至是核動力航母,這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事實上就算是造船業穩居世界前三的我們,在製造國產航母之前,也是對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航母和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進行了很多年的研究,這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核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航母而言,由於需要保證核反應堆和鍋爐的絕對安全,其設計更為複雜,這也讓許多國家望而卻步!
▲航母複雜的內部結構

最後一個原因,核動力航母由於能量充沛,艦載機通常會採用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高效率起降作戰模式,而航母彈射器和攔阻裝置這兩樣東西都不是省油的燈!航母彈射器用的最多的就是蒸汽彈射器,目前最為成熟的就是美國的C13彈射器,就連蘇聯都沒有出成品。美國的尼米茲級和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都是採用蒸汽彈射器,但是法國自己研究不出來,也是從美國成套進口,單價4500萬美元!
▲蒸汽彈射器

而攔阻索這玩意兒需要承受數十噸重戰機的高速拉扯,並且還需要反覆使用,技術含量也頗高,雖然不算太過於黑科技,但是目前也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掌握!我國遼寧艦和山東艦是河北巨力集團生產的,印度維特拉馬蒂亞號航母用的是俄羅斯進口產品,法國戴高樂航母則是進口自美國,每一根攔阻索的價格高達百萬美元!英國最新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為了省事,乾脆採用滑越起降,垂直降落的方式,雖然避免了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的難題,但是作戰效率卻大打折扣!縱觀全球,有技術製造核動力航母的只剩下中美俄三國,而有技術又不差錢的恐怕只剩下中美兩國了!


▲航母阻攔索


軍武吐槽君


技術難度不是在某一個具體項目上,而是“一條線”:可能,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設計安裝,都有難度。

拿飛機來說,一個剎車片,我們到2003年才完成自主研發。而這個項目從1988年就開始了,2004年,這個項目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主負責人黃伯雲還獲得了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稱號。

飛機剎車片這件事,我再補充一下。當時新聞說,飛機剎車片壽命很短,國外又限制我們的採購數量。而且,每次買新的,外國還要把舊的回收。。。可以說,某國通過控制剎車片採購數量,就控制了我國飛機的起降次數。。。這要是打仗了,真是不敢想象。


再說飛機更核心的部件----發動機。從原材料到設計,我們和美國都有差距。美國可以拿出最先進的發動機展示給我們,讓我們隨便看,而我們甚至還沒有能力逆向研發出來。

我國最先進的渦扇-10B型發動機,推力只有14噸。推比達到8.1以上,全壽命也達4000小時。

而美國F-35所使用的F135發動機,推力超過18噸。推重比達到11.7,壽命據說“數千小時”。按照一貫套路,美國發動機壽命超過中蘇的兩倍不止。

而這些技術差距放到核動力航母上,差距更大。

就拿瓦良格號航母(我國第一艘航母)來說,蘇聯生產這艘航母,需要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配合。

蘇聯解體後,歸屬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也無法獨自完成已建造了67%的"瓦良格"號航母和剛開工兩年的"烏里揚羅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而我國拿到這艘航母以及大部分設計圖紙後,用了七八年,才完成後續33%的建造!!!

核動力航母這種鎮國重器,更是難度超大。現在為止,只有美國一家擁有真正的核動力航母。法國那個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用的是核潛艇上的反應堆(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應堆)。其總輸出僅76200軸馬力,而美國的克萊蒙梭級為126000軸馬力,最新的福特號推進功率更是達到280000馬力。福特號航速可超過30節,而法國航母最高只能達到25節。

而且,法國的維護成本也高,六七年就要更換燃料。而美國的福特號據說50年不用換燃料。

技術門檻在哪裡?從設備製造的原材料,到整體設計,都可以說是有門檻。不過,全世界都知道核裂變、核聚變原理,只要會百度都能查到,設計圖到處都是。尤其是對於我國來說,最大的門檻是“經驗”和“安全”。“核”這種東西危險係數太高,沒有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根本不敢實用。

而且,那玩意貴啊,我們窮啊!一旦失敗,汙染洩露,那損失就太大。我們已經落後怕了,可不敢把步子邁大了。。。對於核動力航母這東西,我們早晚會有的,不用太急。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航母美英法日都搞過,

核動力,美俄牛逼。

核航母只有美國是比較牛的,法國的很勉強,核反應堆設計水平是關鍵,

體積,功率,瞬時功率,美國在這方面領先,

但美國的技術它自己也不太滿意,想淘汰,

為何?因為它是核子堆燒開水,是蒸汽核子堆。

這東西玩不了電磁彈射,不是一個路數。

核子堆發熱→燒水→發電,

這種核子堆蒸汽多,蒸汽管路相關設備也多,

對於電彈全是絆腳石。

法國用的是核潛艇改的核子堆,噪音小,功率也不夠。

所以關鍵就在怎樣設計個功率足夠,體積也適當的堆型。

燒水散熱還可以改嗎?

當前的水是雙層循環水,

可以燒液態合金嗎?可以燒別的高比熱溶高沸點液體嗎?

我們知道乙二醇,等液體沸點高,冰點低。

沸點高,比熱容大,可以更好的導出核子堆的熱量,

找到更好的適用液體,核子堆性能就會提升,

再有就是能量導出機制,

不燒水不燒液體可以導出能量而又不洩露核子汙染嗎?

核子堆是中子,電子,質子,之間的事,電荷很活躍,

如用磁場對活躍的電荷加以磁場致偏,電荷就會正負分開,打靶,形成正負極板,組成電源極板,直接輸出電能,

而粒子在內部隔離。

這樣導出的就是電力了,當然散熱製冷降溫又是一套。

電磁彈射器用不著蒸汽,只要電,瞬時大功率放電,還能連續多次(幾十次到一兩百次)

核子動力的輸出功率鍋爐功率是不太容易隨便調節的,啟動之後可調節範圍有限,調節也遲鈍,不太可能像汽車那樣隨便熄火,加油。



星輝650


一方面說,核動力航母對於我國其實沒什麼門檻。

另一方面說,核動力航母對於我國門檻巨大。


有點尷尬吧?


這件事就和當年造手機一樣。在2003年這個階段,製造功能手機對我國其實已經沒有什麼門檻了,但隨後的幾年智能手機開始大範圍流行。以至於現在我們還只有華為有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CPU“麒麟”。


對於航母也是這樣的。我們來看企業級航母:

企業級航母是世界上第一型使用核反應堆為動力系統的航母,在其內部裝有8個Westinghouse的A2W核反應堆。

這種反應堆其實僅僅是能夠勉強上艦的一個堆,由於輸出功率太小,因此企業號也只好裝了8個。

堆有多大,W君這裡有當年運送反應堆的照片:

一列火車僅僅能運送六個堆。因此企業號在使用了A2W後空間浪費太大。並且也沒有獲得想象中那麼大的動力。

而目前福特號就僅僅使用了兩個A1B反應堆就獲得了比企業號大得多的功率。



如果我們自己去研究企業號這個級別的反應堆裝在航母上,以目前我們核工業水平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要按照新的標準對標福特號上面的A1B反應堆,對於我們來說困難還是有的。


但對於航母這種國之重器,其實是寧缺毋濫的。畢竟要持續航行50-80年的時間,所以安下心研究好了反應堆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軍武數據庫


全世界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核航母,實際上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世界上擁有大型航空母艦需求的國家不過6個而已,那就是中美俄英法印,以外的其他國家無力支撐大型航空母艦的開銷。


而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有潛用核反應堆技術,整體來說 研發航母用反應堆沒有任何技術層次的壁壘,需要的只是研發攻關。

只要國家意志願意推行,沒有任何的技術難度。

然後,英國無意於核動力航母,英國海軍連多花一個億就能購買兩條電磁彈射器三條攔阻索從而顯著提高女王級航母戰鬥力的生意都不願意做。甚至於英國覺得,現在的女王就挺好,已經能夠滿足英國的戰略需求的反對英國的戰略需求,也就是作為二線輔助美國航母,畢竟英國海軍只有不和美國打起來,在歐洲的一畝三分地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法國海軍已經退化成了全球性的存在艦隊,在歐洲以外擁有一定數量的海外駐軍,但是也就是輕型護衛艦之流,幾近於無,而且,核動力的高昂造價也讓法國海軍難以承受,因此取消了黎塞留號航母的建造計劃。

俄羅斯海軍目前經濟無力承擔航空母艦(指的是純粹不見回報的支出,實際上俄羅斯在能夠創造效益的領域比如核動力破冰船方面的支出非常慷慨)

而且,俄羅斯造核動力航母不存在任何技術上不可彌補的問題 無論是船塢 鍋爐 反應堆,或者說系統可行的核動力航母計劃,俄羅斯均有,比如說近年來展出的一大串核動力航母模型,但是沒錢,沒錢很重要,沒錢什麼幹不了,所以俄羅斯也很絕望他們也想造核動力航母哎。

至於咱們?有錢,有需求,沒技術,技術正在攻關,等到技術成熟,核動力航母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印度?有想法,砸鍋賣鐵也不是不行,沒技術,沒船塢,沒圖紙,沒攔阻索等等一系列導致,印度依靠外購的話,價格過度高昂,但是自產?嗯,看維克蘭特去


嘯鷹評


重要的事說三遍,錢!經費!MONEY!說白了就是國力!核動力航母相比較常規動力航母的建造和維護保障都更為複雜和昂貴,即便對於當今世界來說,也沒有幾個國家能玩的起。相比較起技術門檻,經濟門檻更高。就拿英國來說,他完全有能力製造核動力航母,但新下水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還是採用了常規動力。對於英國海軍來說,目前擁有一支核潛艇部隊就足夠,高成本的核動力航母根本沒必要,而且在它身上獲得的利益不見得能有太多,完全不適合現在英國國情。也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硬性的真理,核動力航母並不是誰玩都合適,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要。

接著從技術層面來看,對於五常甚至包括日本、印度等國家來說,實際上他們都已具備製造核動力航母的條件和能力,必要的技術不會困擾他們太久,尤其是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因此最頭疼的門檻還是金錢。那麼目前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只有法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同時也只有這兩個國家的航母擁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他們的綜合作戰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美國擁有如此強大的航母作戰群是因為它給了美國一個延伸的遠程存在,他們需要把力量投射到偏遠的地方,以方便在遠方地區的軍事存在,維護在全球各地區的利益。

不少國家都有核動力潛艇,它們需要更遠的航程和自持力。但正如上文所說,這是非常昂貴的。不過對於需要在水下停留數月、空間和食物有限、超遠程航行的潛艇來說,這至關重要,以此來達到必要的核平衡。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美國和蘇聯都曾研發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其設計目的就是用於與核動力航母作戰。它們的一切成本都非常高昂,以至於它們大部分退役,並建造了常規動力的導彈巡洋艦來取代它們。

以美國的弗吉尼亞核動力巡洋艦為例,這些船的一次燃料補給、大修和升級改裝的費用都非常驚人,加起來的費用大約是一艘新船的一半。此外,它們需要相對較多的船員,造成海軍人員的資源緊張和浪費。接下來由各項成本均較為低廉的提康德羅加巡洋艦和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所取代,而且後者擁有能力更為強大的“宙斯盾”系統,所以便很快決定了這些核動力巡洋艦的退役。

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

接下來看看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它更能體現出他們擁有完善先進的國防工業體系,而且航母上的大部分關鍵武器和系統都是由自己研發。在這方面法國做的要比英國強多了,堅持一貫的自主研發,但也是由於成本太大,所以也有諸多問題,法國僅裝備這一艘航母就很好的說明了一切。雖然說每個國家都希望擁有核動力海軍艦艇,包括航母、核潛艇,但很少有人能買得起,研發的起,供應的起。

核動力航母的優點就不必贅言了,除了續航性,有吸引力的另原因之一是大量的多餘能量可以用來為蒸汽彈射器產生蒸汽。而傳統動力航母必須攜帶額外的蒸汽製造系統,與他們的推進和動力系統分開,這顯然不太方便。當然有的輕型航母擁有較好的燃氣輪機也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切。

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最後從實戰方略來看,許多國家擁有建造核動力船的技術和專業知識,然而建造和維護它們的主要限制是成本,而且僅僅擁有一艘核動力航母對一個國家的國防實際上起不了太大作用。一個國家需要經常更換替換戰備船隻以滿足定期維護的要求,所以至少要擁有兩艘核動力航母才可以算的上至少有一艘都在24小時工作,目前能達到這樣程度的僅有美國。

那麼擁有如此多核動力航母的美國面要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必要的定期維護,這就是昂貴的“停機時間”。就在2015年11月,美國11艘核動力航母中只有5艘有可以被部署到“任何地帶”。4艘在“深度維護”,即增加核燃料和現代化升級(需時2年),1艘在進行部署工作和訓練,最新的福特級仍然在最後的海上測試。

也因此來看對於一些國家來說,擁有核武器或者擁有航母都是毫無意義的,他們既沒有技術也沒有經濟支持。美國自冷戰以後成為了世界上僅剩下的唯一超級大國,它要充分穩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局勢,以維持其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和利益。簡而言之美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循環,要是沒有全球軍事存在的利益,恐怕美國也養不起如此之多的核動力航母和其他軍隊。所以說,核動力推進確實相比較常規動力更加便宜,但是高昂的維護費用以及處理舊反應堆的成本仍然讓人望而卻步。

對於我們來講,這是遲早的,麵包會有的,啤酒會有的,我們期待著。


戰武奇兵


1.全球核航母只有美國和法國。但是法國那個只能算半個,因為戴高樂航母用的是核潛艇的發動機,功率輸出,航程都比常規還差。如果隨便裝個核潛艇發動機上去就是核航母,那我國也擁有了。可事實牽扯到一項關鍵技術

2.這技術就是“核反應堆小型化”。而掌握這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家,而且還不是完全掌握,美國最新的福特級核航母不停出問題就是技術還不成熟。

3.核反應堆小型化是核發動機小型化,能裝航母上,不佔用空間,功率和航程無限的發動機。而不是法國的小牛拉大車。這裡區分核武的小型化,核能小型化發動機是可控的,核武是戰爭武器,一次性。不一樣,這裡要區分。所以很多國家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還是造不出發動機的原因。

4.美國航母技術發展了近百年,核武器美國先發明並唯一實戰過,所以美國單獨有小型化技術不是很驚奇的事,而我們中國需要趕超的地方很多,未來的核航母還需要幾代人去研發並壯大!大家怎麼看?










LY傳媒or大雜燴



鄭宇宇和你一起去創業


首先需要了結核動力航母在技術難度上一定是要高於常規動力航母的。這也可以間接體現在二者間的差距上。

核動力航母最大優點是擁有無限航程,而且是無限高速航程。這導致了很多優勢:

核動力航母無需攜帶自用燃油,可以攜帶更多的航空燃油。(尼米茲級航母攜帶350萬加侖航空燃油,而肯尼迪號攜帶的是180萬加侖航空燃油和240萬加侖船用燃油。

核動力航母可以部署在更安全的後方,無需靠前部署。

同樣航程則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快到達戰區。

(注:此優勢非常微弱,因為常規動力航母一樣可以飈高速,只不過要多花-點點時間補給燃油,後勤依賴較高而已。

到達時間的對比如下圖,跑12000海里,也就差了幾小時而已

核動力航母單獨行動的時候不需要燃油補給艦,而航空燃油和彈藥補給艦可以稍後出發,更加安全。

降低了全球海軍基地的燃油預置數量,以及日常或戰爭中保護這些燃油儲藏點的難度。即使燃油儲藏點被攻擊毀壞,核動力航母的行動依然不受任何限制。

最重要的應該是更大的電力供應能力。(尤其是未來服役的電磁彈射,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超大面積相控陣雷達等等耗電大戶。

核動力航母艦隊減少了1/3的行進中燃油補給,降低了補給時候被攻擊的風險。

核動力航母的加速性能強得多,能輕鬆應對突

的風力變化,或者:飛機故障需要迫降。

不過報告也指出,常規動力航母從來沒有因為加速能力不足,而導致飛機墜毀。

另外

航空母艦採用核動力推進以後,具有很多明顯的優點:首先,沒有煙囪帶來了許多好處。常規航母_上的進氣道、排氣道和大型煙囪不僅佔去大量空間,而且降低了艦體強度。它們排放的高溫廢氣一方面嚴重腐蝕艦上設備,一方面也會產生湍流而影響飛機的著艦。而核動力航母一勞永逸地消除了這些問題。

其次,大量空間被節省下來,可大大提高艦艇的有效荷載,可以裝載更多的航空燃油、武器 給品,增加航母的自持力,更適合航母這一戰略性兵力的作戰特點。

第三,常規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一般在1 .5萬一2.7萬公里,而核動力航母可50倍於此。且更換一次燃料就可連續航行數十萬海里,核動力使航母具有了近乎無限的機動能力。核燃料更換一-次即可連續航行數十萬海里,這在常規航母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核動力航母的工作、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它沒有煙囪排出的有毒氣體的影響,沒有惱人的噪聲。進氣道和煙囪所節省下的空間使居住艙室更加寬敞,巨大的動力資源可以大量淡化海水,也可以使艙室的空調效果更好。不要小看生活條件的改善,在長期枯燥乏味的海上生活中,良好的生活條件可以大大激發艦員的工作熱情。一-節選自《百年航母》張召忠著。

可見核動力航母的實力和戰鬥力是要遠高於常規動力航母的。這也是目前中國還在積極發展自己的核動力航母的原因。

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與建造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相比最核心的區別就是艦用核反應堆。船用動力堆小型化是科研難題,其要求是核物理上動力充沛、中子毒物效應小、輻射防護設計容易,製造上體積小巧、高度集中、堆與水力迴路一體化。換言之,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增加核燃料丰度是最直接的辦法,後果需要重新設計核物理模型。但核燃料丰度增加成功,則帶來熱力學密度上升,又需要重新設計熱工水力模型。以上又帶來材料學、機械設計、電氣部儀表控制等上難度的增加。

這種設計是個綜合性難題。對於除美國外的全世界有核國家,大功率船用反應堆都是工程學難題。前蘇聯也曾經掌握,但不及充分實踐(水下艦艇成熟,水面艦艇僅實踐於破冰船,航母未實際完成建造安裝)蘇聯就解體了。

兩個典型的不成功案例。一個是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由於無法完成高濃度燃料堆的設計(原因.非常多) ,導致需要多個低濃度堆工作,佔據了寶貴的船體空間,也使得蒸汽系統變得複雜。另一個是日本陸奧號核動力科考船,同樣因為堆體積問題導致輻射屏蔽空間不足,船體內許多空間不適宜工作和居留,既不宜靠港,也達不成功能需求,最終拆除反應堆恢復為傳統動力。





劍指蓬萊


核動力航母是海軍裝備中技術難度最高的一種艦艇,從美國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下水至今,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成功服役了核動力航母,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成功研製出了專用於核動力航母的動力系統。世界上製造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比較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核動力航母的研製週期長,技術門檻比較高。另一方面是核動力航母的研製成本過高,維護成本過高。


海軍是陸海空三軍中最容易拉開差距的一個兵種,海軍艦艇裝備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新換代,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拿美國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來說,美國在研製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時候,已經成功研製了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然而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和尼米茲級航母的服役時間仍然相差了整整42年。這42年時間裡面,僅用於福特級航母的研製時間便長達38年。

在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之後,只有法國採用核潛艇的發動機濫竽充數製造出了一艘袖珍版的核動力航母,其餘的國家仍然在使用常規動力航母。實際上即使是戴高樂航母使用的核反應堆技術門檻也非常高,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使用的是凱旋級核潛艇上的核反應堆,凱旋級核潛艇是一艘噸位超過1.4萬噸的大型核潛艇。世界上能夠製造核潛艇的國家只有6個國家,擁有噸位超過1.4萬噸核潛艇的國家只有4個國家。



在使用了核潛艇的發動機之後,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的航速還不如普通的常規動力航母,只是空有一個核動力航母的牌子。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也給其他國家一個教訓,只有研製出專門的航母發動機才能夠真正擁有核動力航母,否則研製出來的航母航速根本達不到作戰的需求。除了技術難度高之外,航母的高昂造價和保養費用,也讓很多國家望而卻步。

美國雖然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但是美國的大部分航母都在船塢裡面進行保養,非戰爭時期保持戰鬥狀態的只有3艘左右。核動力航母要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加的金貴,需要經常的返廠維修,維修費用遠不是中小國家所能承受的。而且核動力航母的造價非常高,美國的福特級航母的造價高達128億美元,再加上航母上使用的戰機所花費的費用,一艘福特級航母的造價能夠超過200億美元。而根據一些媒體的報道,福特級航母一直使用到報廢,需要花費的費用大約在2000億美元左右,如此高的花費足夠讓大部分國家都望而卻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