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是什麼讓鞏漢林、劉偉給苗阜、王聲如此高的評價?

哀默能住E


客觀說,苗阜和王聲的那場《滿腹經綸》確實不俗、應該是卯足了勁而一鼓作氣的結果,在當時“電視相聲”集體啞炮的形勢下、給了體制內相聲界老一輩演員以及觀眾眼前一亮,也據此奪冠。

曲協主席姜昆都拍手稱快了,作為“老好人”的鞏漢林和劉偉、自然也會隨之附和一番,這是人之常情、亦是順水推舟,何況《滿腹經綸》確實可圈可點。只可惜,雖然苗阜王聲也付出了“改編”的心血、作品終究還是別人的——出自博士學歷的年青相聲演員李寅飛之手。也因為如此,那年的曲協相聲最佳作品獎,是姜昆親手頒給了李寅飛、而不是苗阜。

對於苗阜來說,《滿腹經綸》既是其巔峰之演、也是其從“民間相聲藝人”華麗轉身到“體制內相聲演員”的轉折點,更是其與郭德綱從“師哥”變成水火不容的切割線。

苗阜說:郭德綱德雲社引我入歧途、老藝術家帶我回正路。這種毫不避諱地指名道姓,相聲界無人能及苗阜,只能說他當初走上說相聲這條路、目的就是“仕途”,所謂“中興西北相聲”也無非就是扯大旗罷了。
郭德綱也真是罵人不帶髒字的行家,面對苗班主三番五次的挑釁,直接回復了一副“青蛐食墨圖”,並配文:莫非此物也讀書…?哈哈,高手的境界非常人所能觸及啊。


岑詮


2013年北京喜劇幽默大賽上,苗阜、王聲表演的《滿腹經綸》賽後鞏漢林 、劉偉、張海燕作為評委給予了他們相當高的評價,雖然這次比賽苗阜王聲沒有最終登頂,,屈居第三名,但是苗阜王聲一炮而紅,成為當時相聲界最矚目的黑馬,從此奠定了他們在相聲界的地位。

鞏漢林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的驚喜,他這樣評價他們的。技藝嫻熟,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相聲藝術的魅力,他們這個相聲俗中帶雅,雅俗共賞,難度很大很有學問珠聯璧合,沒有給人喘息的機會,很難得,有青壯年這一代相聲演員的功力,同同時也看到了一些老先生的表演的風範,我們既要繼承也要發展,但是首先要繼承,這個真的很關鍵,什麼叫相聲,什麼帶有傳統色彩的相聲,看這二位老師的表演你就感受到了,真的非常好,向你們致敬。

劉偉對他們的表演也是讚賞有加。我真是覺得把你們兩個人放在最後一場比賽。而且是最後一個節目,這個位置都放對了,無比的精彩,真是太精彩了,這也是我做相聲行當這麼多年了,說句良心話沒聽過那麼精彩的相聲,一個包袱接著一個包袱,難度非常之大,你真是滿腹經綸,張海燕說剛剛笑的差點沒從凳子後邊翻過去,太有意思了沒聽夠。

他們參賽作品打磨的無懈可擊精彩至極,表演的神形兼備自然到位,與觀眾產生了共鳴,讓觀眾眼前一亮原來還有這樣的相聲?不喜歡都不行,鞏漢林和劉偉給他們如此之高的評價,就是要激勵他們繼續創作更好更多的佳品力作, 德雲社一家獨大,壟斷了中國的相聲江山,鞏漢林和劉偉特別希望能湧現一支新興力量,以不一樣的風格讓人耳目一新,讓觀眾聽到不同的聲音。

苗阜王聲的相聲高峰《滿腹經綸》,也是他們藝術生涯最驚豔的時刻。他們後來沒有把注意力放到作品本身上來,後續的作品乏善可陳,反而把他基本功不都顯露出來了,苗阜天賦差,說話的時候口齒有點不清晰,聲音沙啞,缺乏抑揚頓挫,說學逗唱還稍顯不足。要想振興西北相聲還是要關好窗戶,靜心錘鍊自己的作品。


伯德小姐


苗阜、王聲的成名作是在2013年北京喜劇幽默大賽上表演的《滿腹經綸》,當時鞏漢林和劉偉都給了很高的評價,甚至劉偉稱“無比的精彩”。雖然這次比賽苗阜王聲並沒有奪冠,只拿到第三名(第一名是李鳴宇),但是苗阜王聲卻一炮而紅,成為當時相聲界最矚目的黑馬。



為什麼鞏漢林和劉偉給的評價如此之高?原因很簡單,就是作品好,表演好,觀眾喜歡,如此而已。《滿腹經綸》我看過很多次,儘管臺詞幾乎都能背下來了,但還是忍不住哈哈大笑。那種臺詞之精彩,表演之到位,幾乎無可挑剔。怎麼說呢,當時苗阜王聲《滿腹經綸》給我的感覺,就像吳京《戰狼》給我的感覺一樣,眼前一亮,有種前所未有的驚喜。

儘管後來我覺得苗阜王聲的相聲再也沒有超越《滿腹經綸》的,如果說有的話,春晚上那個《這不是我的》勉強可以持平。甚至後來苗阜成名後惹來了諸多的是非,他自己本人也並沒有讓人覺得能夠不忘初心,堅持自己振興西北相聲的理想。但是也不可否認他確實有過驚豔的時刻。



現在相聲界是非不斷,主流和非主流之爭甚囂塵上,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可謂一騎紅塵,很少能有望其項背的。但是也不代表郭德綱于謙的相聲都是好的,都是經典。也不意味這反對於謙的主流相聲演員都是在體制內混吃等死。

相聲的發展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代表人物,我印象中的牛群馮鞏、奇志大兵,後來的賈玲白凱南、郭德綱于謙、盧鑫玉浩等等,都曾經一時無兩,留下了諸多經典之作。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觀眾,我們還是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冷眼旁觀相聲界的是是非非,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把注意力放到作品本身上來,享受自己所愛就足夠了。


武威王


鞏漢林和劉偉一向都是喜歡讚揚人的,他們都是體制內的,在郭德綱和德雲社已經把相聲壟斷的情況下出了苗阜、王聲這兩個人物,給他們激勵,希望他們將來能超過郭德綱。


鞏漢林和劉偉對苗圃的成名之作《滿腹經綸》曾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滿腹經綸》段子第剛開始聽的時候還有一點意思,但是聽多了就沒啥意思了,後面的套路都一樣,沒有內涵,沒有中國古典文化的韻味,就是姜昆所說的新相聲派的相聲。

苗阜說話的時候口齒有點不清晰,聲音沙啞,聽起來不愜意,沒有抑揚頓挫的感覺。雖然滿腹經綸的段子有的還可以,但是從苗阜嘴裡面說出來以後感覺有一點點降低了原來的笑點,所以說相聲的基本功一定要到位的,說學逗唱樣樣精通,口齒必須清晰。

而且苗阜地包天,牙齒有點不整齊,這種長相讓人看著很不舒服,總之看他的相聲看一會兒可以,長時間看下去就沒興趣了。




苗阜憑藉《滿腹經綸》成名以後,後面的作品就再也沒有超越過《滿腹經綸》,當時鞏漢林和劉偉給他很高的評價,主要是鼓勵他。因為那時候德雲社和郭德綱已經把中國的相聲全部壟斷了,能出來一個苗阜這樣的新人,讓人耳目一新,也是想激勵他,以後爭取能超過郭德綱。

可惜苗阜天賦還差很多,他的相聲不吸引人,聽一會兒就不想聽了,還是郭德綱抑揚頓挫、娓娓道來的相聲讓人有欣賞的興趣。


R娛記


實話實說,首先我喜歡德雲社的相聲,經常被罵為水軍的一員,我也不知道哪個沙雕給扣的帽子!作為一個觀眾,我只聽我喜歡的相聲!當時苗阜王聲這個相聲確實很精彩,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俺們就圖一個樂!後來我也一直追他們的作品,再後來乏味了,因為他們的相聲始終就滿腹經綸一個套路,聽久了就膩歪了!慢慢的加上他們,好好的不去給大眾創造好的作品,而天天在網絡上掐,越來越讓我個人厭惡!有能耐就好好的創造自己的新作品,人家德雲社說它你說你的,天天打嘴仗累不累,煩不煩?


山賊33


王聲的水平很高,知識面廣,跟閻鶴祥類似。苗阜的頭幾個作品還不錯,裝文盲,比較可樂,後期的作品基本上走的都是這個路子,把中國的古代文學典籍糟蹋個遍,沒什麼新意了。感覺王聲給苗阜捧哏有些浪費了。至於鞏漢林和劉偉給了比較高的評價,主要是這些年體制內沒出過好的演員和作品。


小智若愚


這群人就是老郭說的,一進山門,爬山太累,都在山腳下苟活著,互相還要吹捧~我稱呼你是藝術家,你稱呼我也是藝術家,能力都那樣,一瓶子不滿的三腳貓的功夫,又沒有老郭那深厚的傳統功底,再不相互捧場,都沒辦法混下去了!




小園160357992


說點什麼呢?社會在進步。人類更進化。但社會風氣,輿論娛樂等導向不太好。有些名人更喜歡漢奸了。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真的很難嗎?


用戶5516780058


第一苗阜、王聲相聲說的還不錯,第二是體制內演員……


趙建峰8731


個人感覺,他兩說的是相聲!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