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讀《物演通論》:對事物應更多有系統思維


最近精讀了王東嶽的《物演通論》這本書,感覺其中很多觀點很有借鑑意義,結合當下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推薦大家也讀一下。如果沒有書,也可以在網絡找到相關的視頻觀看。

王東嶽的《物演通論》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提出“遞弱代償法則”和其“系統現象形態”。 遞弱代償法則”是其精華所在。它的意思是在宇宙中,等級越低的看起來越弱,作為代償,它的穩定性越強;而等級越高的動物,看起來很高級,作為代償,其穩定性越弱。

讀《物演通論》:對事物應更多有系統思維


瞭解可能造成的代價,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王東嶽的理論是從《道德經》中的“道者弱之用”這句話得到啟示的。《道德經》中,常有講弱的強大的句子,比如,水柔弱無比,但攻堅無所不能,“以其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堅”。

根據王東嶽的理論,核電是非常先進的,但是核電又非常不穩定也不可控的,我們利用核電,因為其核垃圾難以處理,可能給人為帶來更大的災難;我們的醫療科技是非常先進的,但是病毒也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能夠剋制病毒,但是治療中採用的技術,可能對身體的某些功能有損傷,以至於在新的病毒到來時,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本次舉國動員、全民抗擊肺炎病毒,在眾志成城的意志下,病毒帶來的災難和困難也必將會被戰勝,但是,按王東嶽的理論,作為代償,我們為這場戰役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讀《物演通論》:對事物應更多有系統思維

災難的疊加,更需要有一個系統性思維

事實上,因為這場病毒,短短的幾十天裡,將會造成中國的一次“經濟危機”,但是因為阻止傳播的需要,延長了很多假期,使很多旅遊景點、餐飲業、以及相關的中小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一些餐飲業甚至稱“距離破產只有一個月”。整個政府系統圍繞著這個疫情進行了緊急動員,口罩及相關的醫療、生活必需品在一些城市形成哄搶的局面。

而在國際,中國的這個疫情也被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事件,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暫時禁止最近到中國旅遊的非公民入境。除了對中國公民的求學,旅遊產生影響外,還將影響中國的整個經濟發展。

在國內疫情繼續擴大,各種商貿活動受影響,國際也限制中國的情況下,成都發生了地震,而且湖南邵陽市發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各種災禍的疊加,將進一步加劇中國公共健康資源危機。

曾有網友說“肺炎不讓出門,地震又不準在家,趕盡殺絕的節奏麼?”,就是表達對這種疊加危機的無助和憤怒。

曾有網友說“肺炎不讓出門,地震又不準在家,趕盡殺絕的節奏麼?”,就是表達對這種疊加危機的無助和憤怒。

就有關疫情的應急處理,我更希望在實踐中,能形成更為科學的一套舉措。在我看來,武漢肺炎,成都地震,湖南禽流感都並非孤立事件,可以視為大災前後,必有大疫的一種綜合解讀。在地震前後由地心散發出來的各種有毒氣體必將對抵抗力低的人和動物產生很大的衝擊。如果人和動物的抵抗力低下,那麼中招的機率也更大。而武漢又處於九省通忂,是中國的交通、經濟地理中心,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各地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及相關的信息都在這裡彙集並交流,疫情在這裡發生,傳播也相當便利,這也是武漢疫情影響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原因。


讀《物演通論》:對事物應更多有系統思維


靜思而不恐慌,我們應當學會與這個世界更好相處

在各類災情瀰漫的當下,讀王東嶽的《物演通論》更能增進對事物間相互的聯繫和作用的理解,也有益於當下抗疫工作的開展。當大家忙著戴口罩,買藥品的時候,也很有必要去跑跑步,爬爬山,早睡早起陪家人,反省下是否我們對生態不夠尊重,對健康有所忽視,對親情有所怠慢~~就我認為,增強自身免疫力其實遠大於各種外在輔助,迴歸家庭也更有助於人的自身發展,對生態萬物的敬畏更有利於整個人類的發展。當疫情過後,中國也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而我們在本次的大剎車,大安靜式的“戰疫”中,我們也更能學習到,如何與外物相處,如何與自我對話的合理區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