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他本是韓復榘手下,抗戰中拒不撤退死守聊城,兒子犧牲後他也殉國

韓復榘不戰而逃,把山東拱手送給日本人的行為引發了全國人的憤概。同時山東人更不甘心自己淪落到東北民眾一樣的境地,於是很多山東人都奮起反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就是抗日英雄範築先。


他本是韓復榘手下,抗戰中拒不撤退死守聊城,兒子犧牲後他也殉國


範築先早年曾在清朝的北洋軍服役,他對清政府的無能感受的最為真切,於是就接受了民主思想,參加了辛亥革命。


1937年11月,日軍對魯西北發起了進攻,而且攻勢非常猛烈,韓復榘被日本人給嚇住了,於是就下令撤退。當時範築先正在駐守此地,自然接到了韓復榘的南撤電令,但是範築先兩次接到撤退的電令,兩次直接把電話給扔了,直接通電全國,表明自己要誓死抗日的決心。


很快範築先就親自帶著警衛隊和政訓隊在聊城以北構築狙擊陣地,打響了西北抗日的第一槍。在激烈的戰鬥中,範築先的次子範樹民壯烈犧牲,範築先顧不上悲痛,直接讓自己的次女範樹琨接替範樹民青年挺進大隊隊長的職務,繼續和日軍戰鬥。


他本是韓復榘手下,抗戰中拒不撤退死守聊城,兒子犧牲後他也殉國


八路軍無法讓這樣的抗日英雄孤軍奮戰,於是就聯繫上了範築先,雙方一起建立了魯西北抗日根據地,在八路軍的幫助下,魯西北有30多個縣都加入了對日本人的反擊,建立起了6萬多人的抗日武裝。


毛主席和朱老總一直在寫信勉勵範築先,還讓徐向前送給了範築先一本《論持久戰》。深受鼓舞的範築先非常感激,他曾公開說,如果要救中國,讓中國人不當亡國奴,唯一的途徑就是聽共產黨的話。


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讓日本人寢食難安,於是就在1938年11月14日集結了飛機坦克和大炮,對聊城發起了總攻擊。範築先沒有退縮,親自率部和日軍展開作戰,並且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他本是韓復榘手下,抗戰中拒不撤退死守聊城,兒子犧牲後他也殉國


但是範築先和日軍之間終究是有硬實力的差距,在11月15日聊城最終還是淪陷了,而且範築先和共產黨員張鬱光、姚第鴻等700多人全部壯烈殉國。


範築先犧牲之後,國共雙方都召開了盛大的追悼會,媒體評價說範築先的犧牲是山東同胞一個極大的損失,也是全國抗戰一個極大的損失。並盛讚範築先為忠勇衛國、仁義至盡、堪稱“民之父母”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