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讀過最悲涼的一句古詩是什麼?

古今譚


1、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2、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蔣捷

3、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辛棄疾

4、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

5、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王勃

6、 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杜甫

7、 平生最愛秋搖落,惆悵今年怯倚欄。——陸游

8、 平生怕道蕭蕭句。——劉克莊

9、 三春穠豔,一夜繁霜。——晁端禮

10、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趙鼎

11、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李商隱

12、 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杜甫

13、 個是一場春夢,長江不住東流。——朱敦儒

14、 也不須驚怪,沈郎易瘦,也不須驚怪,潘鬢先愁。——蘇東坡

15、 天涯落日孤鴻沒,鏡裡流年兩鬢秋。——陸游

16、 斷鴻聲裡,立盡斜陽。——柳永

17、 未信天教長作客,會須有日放還鄉。——吳芾

18、 邊月空悲新雪鬢,京塵猶染舊朝衣。——陸游

19、 已驚蝴蝶過東牆。更被風吹鴻雁、不成行。——向子諲

20、 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蘇東坡

21、 一雙白鳥,蒼煙影裡,揹人飛去。——張野

22、 暮雲吟斷,青鬢成霜。——晁補之

23、 秋霜似鬢年空長,春草如袍位尚卑。——白居易

24、 三楚上游常定伯,六朝陳跡渺愁人。——陳造

25、 天涯悵望,樓臺清曉,簾幕黃昏。——賀鑄

26、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李清照

27、 雲雨陽臺夢,河漢鵲橋秋。——張元幹

28、 而今獨自睚昏黃,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辛棄疾

29、 今日未彈心已亂,此心元自不由人。——李氏女


亦有所思


你好,我是山今,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古詩多,悲涼的古詩也多。

我分享一首最近讀過的最悲涼的詩歌《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三》。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三》

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

白話文:八月的霜就開始飄飛,柳樹已經黃了一半了,蓬的根都讓(我)吹斷了,大雁已經開始往南飛。(我)看著隴頭流動的水和關山上的月亮,留著淚登上龍堆遙望家鄉。(可是哪裡看得見!)

這首詩歌寫得是秋天的邊塞生活。

邊塞的八月已經有飛霜,柳樹都黃了,柳在古代文學中也是表示思念的意象,而半黃的柳,給人一種更悲的深入的思念之感,比新柳、綠柳枯柳給人感覺更悲。“蓬根吹斷”,說明(我)吹的時間長,這吹斷的豈是蓬根,而是思鄉愁腸。大雁已經南飛了,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呢?

這首詩歌中的這位將士可能從傍晚一直呆到了夜晚,看著隴頭流水,感慨時光流逝,他是否是已經從青壯之年到垂垂老矣?他抬頭看著關山上的月,思鄉之情似乎溢滿了夜空。他一個人站在月光下,登上龍堆想要試試看能不能望見家鄉,但是哪裡能夠看見!只能自己獨自哭泣。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評價這首詩歌:“落句爽朗,直而多情。”“爽朗”我沒有讀出來,但對家鄉的思念的表達確是“直而多情”,正如蔣一悔評價“讀之可涕”

每當反覆吟詠這首詩歌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幾欲“斷腸”的感覺,戍邊的將士太難了!思鄉真的是一種最悲涼的情緒。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是一組邊塞詩,寫了春夏秋冬四季邊塞戍邊將士的生活,表達了將士的艱苦以及濃烈的思鄉之情。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賞析這組詩歌——《盧汝弼:帶你體驗邊塞四季生活》。

以上是我的回答。

我是山今,歡迎關注@山今書院,瞭解更多。讀書使人明智,山今與您一起讀中外好書,比較中外文化,領略文學之美。


山今書院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7天前,當我昏迷3天在重症監護室的病床上醒過來,看到窗戶外夕陽慢慢下去,天空一點一點暗下來,心頭突然湧上了這句詞,無比符合當時自己的心境,第一次和詩詞共情了,這是我覺得最悲涼的一句詞


第一次當粉絲xz


毛澤東於1975年所寫的《訴衷情》,應該就是最淒涼的詩詞了了。全詞如下:

當年忠貞為國籌,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寫這首《訴衷情》時,毛澤東已經是82歲高齡了,大限將至。關於創作背景,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給他的戰友周總理的,真相如何,無從得知。

可以確定的是這首詞的基調是非常淒涼的,和毛澤東一貫的豪氣沖天的創作風格是有所不同的,特別是和《沁園春·雪》這樣的豪邁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首《訴衷情》充滿了憂慮和惆悵、擔憂。當年共產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真擔心江山失守。他對中國的未來是非常擔憂的,他老了,當年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戰友也基本都老了,誰來扛起新中國的大旗呢?

他的這種惆悵,和壯志難酬的南宋詞人陸游所寫的“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頗有相似之處。而且明顯有借鑑陸游的詞作,可以看出,儘管隔著幾百年的時空,兩個人卻仍然有著心靈相通的地方。

這種憂慮伴隨著年歲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毛澤東晚年非常喜歡讀南北朝文學家庾信的《枯樹賦》,他對《枯樹賦》的最後幾句,特別有感觸: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時光是最殘忍的東西,不管願不願意,情不情願,所有人都會老去,都會離世。1976年,他帶著滿腔的憂慮和憂愁,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離開了這個世界。


好在,以鄧小平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扛起了共產黨的大旗繼續前行,不僅守住了江山,還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幸福和諧的康莊大道。

毛澤東所憂慮江山失守的問題,並沒有發生。江山,還是中國人的江山;江山,還是中華民族的江山。在共產黨幾代人的堅強領導下,江山比以前更鞏固,更美好。


袁衛宇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此究其原來四句,是被題在唐代銅官窯瓷器上,但是實在可惜,作者其名不詳,只能推測或許是陶工自己創作,亦或許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歌謠吧。

關於詩意

詩的大意也可理解成 你在談請說愛的時候,我還不知情為何物,當我知道情為何物的時候,你卻離開了我 ;真恨不能與你同時懂得愛情,天天相隨,日日相守……詩中的無奈包括時間的差異和年齡的距離。

由於該作品被詩人程東武接得極為優美,已被中國廣大文學愛好者追捧之為中國十大最美古詩之一。所以,當二十多年前該詩問世的時候,在短短几天內便席捲整個中國文壇!可以想象,這在當時網絡通訊落後的年代,這是怎樣的一種強大的洪荒之力!此詩一直到現在都被人們若熟知、傳唱,影響很深遠。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真心愛過,便已足夠。把錯過的愛情化為美麗的詩句傳唱,讓人感慨,喚起共鳴,愛情也就不朽了吧。

畢竟,誰沒年輕過,誰沒錯失過,而誰又會永遠不老呢?




宇宙圓盤


宋朝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出自《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詞人辛棄疾出生於金國,後來抗金歸宋。他曾經帶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就像《天龍八部》裡的蕭峰那麼英勇。

到了南宋後,他還一心收復失地,向朝廷上了《美芹十論》《九議》等戰守之策,無奈與當時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排擠去職,歸隱山林。當他老年時,朝廷準備北伐,再一次起用他,但他已經年老多病,再也不能上戰場了。不久,辛棄疾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這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寫自己已到了垂垂老矣的年紀,夜裡又一次喝醉了,忍不住就著燈光看寶劍,心思一下子又回到了軍營。當年詞人沙場點兵,金戈鐵馬,多麼英姿勃發。現在壯志未酬,但已滿頭白髮,好不悲涼!

生死病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宿命,無論是多麼英勇的英雄,多麼美貌的佳人,終究是難逃一死。歷來最令人傷懷的就是英雄氣短、美人遲暮。孔子也曾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蘇軾也說過: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空山說歷史


岳飛的《滿江紅·寫懷》: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2020.03.03


劉海波


首先要了解下何為悲涼?悲涼和悲傷的區別在哪裡?

悲涼顧名思義悲哀悽涼,在古今很多古詩詞裡都有出現這個詞,如清代納蘭性德的詞曰:"落魄江湖還載酒,一種悲涼滋味”。聽完筆者彷彿悲上心頭。

而悲傷側重於心情不好,難過極了。如古詩“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描繪的極為貼切。

所以,我們現在來為大家來講我讀過最悲涼的四大古詩,歡迎大家斧正:

1、唐代 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兒時讀《涼州詞》讀的是玩笑,少年讀《涼州詞》讀的是勇敢,中年讀《涼州詞》讀的是大氣,老年讀這首《涼州詞》讀的是悲涼……我們慶幸沒有生活在馬革裹屍的那個年代,那個戰爭年代視死如歸都要成為家常便飯。

有人讀出了大國的豪情,有人讀出了戰爭的殘酷,有人讀出了王翰的不捨,我卻讀出了涼州為什麼叫涼州……

2、宋代 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當國破家亡即將來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漢奸,唯一可以祭祀先祖的是,我們多了一個文天祥的民族英雄。宋朝最後的三傑,多麼諷刺的封號。

我倒覺得這是宋朝最後的一根風骨,就算身邊的狐朋狗友都已經投降了,他必然從容就義。我沒見過最悲涼的風,卻有幸讀到了文天祥這首最悲涼的詩。

3、清代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作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我最喜歡的一個不怕死的英雄,本來可以自行逃走,卻勇敢留下,用自己的死,為天下留下一首悲涼的詩。人生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呢?在死亡面前,唯有用33歲的落幕頭顱,去換一個朝代提前終結的葬鍾。

4、毛澤東《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
你我之輩,忍將夙願,付與東流?

還記得智利一位詩人叫聶魯達的說過“當華美的落葉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清晰可見。”這首作為毛主席最後的一首詩詞,據說是寫在他逝世前一年,給我們周總理的一首詩歌。每每讀起這首詩詞,彷彿身臨其境。

大江東去的時候,我們的終會老去,只是剩下的事業和靈魂,該誰為我們去堅守。最悲涼的時候,不是頭可斷,血可流,而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頭髮白了,身體倦了,無人與我陪伴到最後……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評論和點贊哈。


上官朝夕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蝶戀花,花辭樹,紅顏老去,摯愛難留...

這首王國維的《蝶戀花》,是他漂泊多年,回到家中看到已然衰老的妻子,痛心時光的逝去所做的詩。嚐盡了離別的苦楚,沒想到相逢時的人物皆非更加悲不自勝。

人的長大成熟似乎都是在一生中的幾個瞬間。

在某個瞬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無心的一句話,可能會給聽的人帶去傷害,於是開始謹言慎行;在某個剎那,我們意識到自己有那麼多的臭毛病,但有人肯無條件包容了那麼久,於是懂得了珍惜,也懂得去體諒他人;在某個時刻,我們意識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衰老一天天在逼近,於是懂得了及時盡孝,和時間賽跑。


人世間,最無奈的莫過於追不上時間,留不住容顏。時光,賦予了我們日益豐盈的靈魂,卻也帶走了我們青春年少的熱誠。

願你快一點長大,這留不住的時間,和愛的人們一起,相擁相守吧!


夕嶼Nicole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壠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