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書法中“紙上調鋒”是怎麼才能達到的?

周恩明油畫


乍一看這個問題,感覺問得好奇怪。細想一下,調鋒確實不只是紙上調鋒,離開紙面的調鋒也有兩種。

索性一塊說一下。寫字之前要蘸墨批筆,批筆其實也是在調整筆鋒,把凌亂或者散開的筆毛調整順序。離開紙面的調鋒還有一種,嚴格講不是調鋒,應該叫順應筆鋒,比如一筆寫完了,毛筆提了起來,此時筆鋒已經散開或者彎曲了,接下來要寫下一筆,總不至於筆筆批筆,因此可以把筆桿轉動一下,把彎曲的筆毛扣過來繼續寫,這個方法寫字的人不經意間會常常用到,雖然它沒有直接對筆毛進行過調整,但是也起到了調整筆鋒的作用。

紙面調鋒是問題的關鍵,也是調鋒的核心,首先做一個聲明,紙面調鋒只是說毛筆不離開紙面去調整筆鋒,並不代表毛筆不做提按動作。只要筆尖不離開紙面,那麼筆毛所有的動作,都可以稱之為紙面調鋒。

紙面調鋒大概有這麼幾種情況:

一。把側鋒調整成中鋒,主要靠轉、頂或者頓。比如寫一個橫,起筆下切,這是側鋒,為了要調整中鋒,可以切下去後,捻管或者用腕力把筆鋒扭轉過來,然後行筆。再比如寫橫折豎,到了要轉折的地方,把筆按下去,頓筆,然後扭轉筆鋒,調整成中鋒,然後下行。

如果是篆書的筆畫,要寫一個圓弧,還要保證中鋒,就不能用頓,只能用轉,靠捻動筆桿或者手腕的旋轉來調整筆鋒不被絞裹在一起。

這個是頓筆或者轉,什麼是頂,比如上面說的橫轉豎,到了要轉折的地方,把筆往上一頂,橫向的筆鋒自然豎過來了。

二。把散開的筆鋒收攏起來,需要用到捻管、轉腕或者傾斜筆桿。比如寫一個長捺,最後下壓鋪毫以後,如果筆毫彈性較弱,彈不起來,筆毫收攏不住,出不來細尖,那麼就可以通過轉動筆桿或者傾斜筆桿把鋪開的筆毛用轉換鋒面或者絞轉的方式聚攏起來。這麼說可能不容易理解,比如一個拖把,一拖地,鋪開了,想要把拖把毛聚到一塊,把拖把頭放地上然後轉動拖把杆,毛就絞到一起了。

三。把聚攏的筆鋒打開,按下去,或者一挫筆即把筆毛揉一下就打開了。寫點畫時會經常用到,要不然只是下筆由輕到重按筆,寫出來的點,形態不飽滿,總有一個尖。

總結一下,調鋒不外乎側鋒轉中鋒,粗筆畫變細筆畫,那麼提按頓挫轉,這些最基本的筆法技巧,就需要大家有一個認識繼而掌握。

其實還有一些小技巧也應該做一個詳細說明,比如,提筆暗轉,方中有圓等等一些調整筆鋒的動作,但是由於篇幅太長,怕大家不願意看,就不細說了。




齊金論書


調鋒可以說是書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筆法。


起筆逆入作點後,是否能及時調鋒,實是用筆之一大關鍵。寫字的人都知道用筆最忌偏鋒,因為偏鋒用筆,其點畫扁平浮薄,墨不入紙,顯得怯弱無骨。

而點法起筆,筆尖在上,筆肚在下(橫畫),或筆尖在左,筆肚在右(豎畫),此時筆鋒呈偏側之狀。若毫無起伏地平拖過去,一偏到底,就會犯用筆之大忌。

故點後要迅速使已偏側的筆鋒由偏轉中,令行筆時筆心在點畫中線上運行。

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要“提得起”,即指將筆心收歸畫中,以恰到 好處為度。由於書寫行書時速度較快,是否能將筆鋒收歸畫中往往是靠手腕中的感覺,在實踐中要做到亦殊非易事。

調鋒之法,可用手腕帶動筆尖,加以提按(上下動作,提時以筆心收歸畫中為度,按時以筆毫平鋪為度,提時由於筆毫自然彈性,可使已偏側筆鋒收歸畫中)、衄挫(即寫橫畫時作前後、寫豎畫時作左右挫動)螺旋形的複合動作,邊走邊調,逐步將偏側筆鋒糅人畫中。



如發筆不慎,已成偏鋒,或書寫行草書時,由於運筆速度較快,偶因發筆時未能及時調整筆鋒而出現起筆浮薄,露尖露怯時,可臨時用補救之法。即迅速將筆鋒回覆至發筆處,不可離紙,使墨由中溢出,待筆形飽滿後再繼續行筆。但這只是一種救急的方法,不得已而為之,這稱為往復。


綜上,提按、衄挫、往復是調整筆鋒的主要手段。但必須說明,這些調鋒動作,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過這些動作,可將已散亂、糾纏、偏側的筆鋒調整過來,糅入畫中,使之達到中鋒的目的。如鋒已中,就不必再多此一舉了。

此外這些調鋒動作在實際書寫時,動作都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肉眼也不易察覺。

初學時,可從慢動作入手,一心一意注意到筆毫在每一點畫的中線上不斷起伏,頓挫著往來行動。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1、要注意筆鋒的不同變化,靈活把握筆鋒的提按使轉;

2、要仔細體會筆鋒在行進中所產生的力量感,以表現線條質量為目的進行筆鋒調整;

3、要表現遲澀、徐疾、燥潤等不同的感覺,就要求對筆鋒的使轉進行不同的把握與調整。

書寫過程中用中鋒、側鋒、露鋒折轉自如,按筆提筆不倒鋒,不散鋒等,都是通過筆鋒才能完成的。

所以,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調鋒,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這樣既影響線條的質量又給運筆帶來很多困難。所以,在行筆的過程中要時刻進行筆鋒的調整,使之達到中鋒用筆。










張世鋒書法課堂


調鋒是件精湛的技藝!


古人最講究書寫的流暢性,一篇書法捷滯,提按,虛實,輕重的把握,唯有技法精熟,用筆靈巧,方能一氣呵成,暢快淋漓。


用筆按需按的多重,方能使鋒豪不敗,不散,提需提的多靈巧方能圓轉自如,飄逸灑脫,其實,不管你怎樣去提,去按,一定不能突破鋒豪破散的極限!否則,鋒豪散破平刷的痕跡凜然不說,連續書寫也是粗糙難堪。


但是,藝術總是需要破的,鋒豪也是如此,破是必須的,只是不能到達完全的破散,最高的境界應該在欲破未破之間,看出破的痕跡,還能保持連續書寫的狀態!

調鋒是最精巧的技藝,其關鍵是在於手指的感覺,把握微妙就像庖丁解牛一般,在盤筋錯骨間遊刃有餘,真的是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妙境,無他!唯刻苦練習,沒有其他的捷徑!


一笑貫長天


我習慣用通俗的比喻來回答專業的問題。書法調峰就像唱歌換氣,你要把握好音律、節奏和斷點,還要根據肺活量和音域去調整呼吸。換言之,書法調峰就是在書寫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筆觸和書寫姿勢,所採取的一種技術性的調整。它是根據筆鋒的出鋒長短、彈性,以及紙墨的枯潤濃淡而做出的一種調整。想要取得調峰的良好效果,除了瞭解上述的基本因素之外,更關鍵的是手腕和肘臂的靈活度(米芾八面出鋒就是靠手的靈活度去調整的),甚至一種意在筆先的修為。只有在掌握了以上的技巧,才能胸有成 竹,而後自信,自信就能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寫字如此,唱歌如此,生活處事亦然,這就是書法教會我們的。



書法知道答案


利用提按使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