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只有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自己

未曾想過,上大學時我們交大藝術系的那些帥哥靚女,在七年後的同學聚會上都已物是人非,慘目忍睹,反倒是系裡那位最胖的女孩姍姍瘦身成功,看上去獨領風騷,嬌豔可人。

我想想,姍姍上大學時得有一百八十斤吧!

對,就是那麼誇張。

你只有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自己


記得一次學校組織體檢,每當一個個女孩輕盈地跳上體重秤,體育老師都會愉快地報個數字,基本沒有超過一百斤的!

輪到姍姍時,我們全部屏住了呼吸,因為她的體重向來是個秘密,我們都很想知道她到底有多重。

姍姍緩慢而笨拙地走上了體重秤,自卑地閉上了眼睛,體育老師哭笑不得地感慨:“九、九十,九十,哎呦我的媽呀,我們的姍姍九十!公斤!”

所有的學生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一旁的姍姍跑了出去,一直往操場外面跑去。我們這才意識到自己錯了,也趕緊去追她。沒承想,姍姍一下子摔倒在了操場的門口,我們又忍不住大笑起來。

年輕的我們,那時太自以為是,哪裡會顧及一個女孩的自尊心。

畢業後,大家都順利地簽到了工作,唯獨姍姍一直沒有勇氣去面試,她好像一直在逃避去工作這件事。她站在一家服裝店,試穿了所有最大碼的衣服,直到那家服裝店關門,她才嘆了口氣,在導購不耐煩的眼神中悻悻地離開了。

後來,她只好打著繼續深造的旗號,默默地加入了考研大軍。那時,她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北京的一所名校,但她的成績並不好,所以,班導師開玩笑地說:“這不是去做炮灰的節奏嘛!”

我們鬨然大笑,姍姍卻認真地搖搖頭:“做炮灰也得需要勇氣啊!”

果不其然,姍姍第一年並沒有考上,但我們隱約覺得她好像瘦了一些。那時,同學們已工作一年之久,女生們都開始忙著打扮自己,男生們開始相親聚會陪客戶,唯獨姍姍在那一年全力以赴地考研。所以,那次大學同學聚會時,姍姍只和大家打了一個照面就回去學習了。那時,我們最喜歡玩的遊戲是“真心話大冒險”,最關心哪裡可以淘到有特色的服飾,哪裡的水果更為物美價廉,哪裡的風景最動人,而繼續學習、努力看書,真的距離大家很遙遠了,遠到一群不自知的傢伙根本不願去觸及。

姍姍考研之路太霸氣了,她這一考就是三年,慶幸的是,她最終還是考上了北京的那所名校。待她去讀研究生時,我們驚奇地發現,她瘦了許多,最重要的是,姍姍變得自信了。當我們紛紛問到她的體重時,她自黑道:“現在已經不足一百四十斤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我們都笑了,笑得很開心,猛然之間,突然覺得當一個女孩開始自黑,也需要強大的底氣。對,女孩身上的那種樂觀最迷人。

你只有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自己


再見姍姍時,已是我們畢業七年,她整整瘦掉了一個女孩的體重,變成了另一個不足百斤的美女,脫胎換骨這個詞都不足以來形容她的鉅變。系裡那群“花草們”圍著姍姍,看她畫著精緻的妝容、穿著得體的洋裝、踩著十釐米高的高跟鞋,怎麼也無法把她和體育場上那個笨拙到跌倒在地的胖女孩聯繫在一起。

於是,大家立刻八卦地圍坐成團,想聽聽這個美麗“姍姍來遲”的故事。

姍姍說,在她很胖的時候,內心深處的感覺就是害怕,莫名恐懼,她不敢出門買衣服,不敢出門相親,不敢吃高熱量食物,不敢出去旅行……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太肥胖。她只好把自己關在屋裡看書,背英文單詞,複習考研,最初準備時,她多半是有些逃避的意味,並沒有想過真的要考上。後來,她逐漸進入了努力學習的狀態,如果一天不看書,不學英語,她就會害怕,覺得自己快沒救了,快要被淘汰了。

為了順利地瘦下來,她試過很多極端的減肥方式,比如針灸、節食、瑜伽,等等。無奈,姍姍的肥胖基因太強大了,她的家人幾乎都是胖子,所以每當看到她在那裡自我折磨還依然沒有起色時,她那同樣肥胖至極的媽媽就會跑過來安慰:“姍姍,在媽媽心中,你瘦得像一根蘆葦一樣。別減了,我心疼。”

“您老人家見過這麼肥胖的蘆葦嗎?我必須得減下來,這不是減肥,這是挑戰自我。”

“咱家人都是胖達人,我沒覺得胖有什麼不好。”

“我不想當死胖子。”

“瞎說,胖子又不會死!”

“老媽呀!”

為了更好地瘦下來,她開始把學習和運動結合在一起,她一邊跑步一邊聽英文,這一個堅持,就是好幾年。

幾年下來,公園的路需要跑多少步、跑多久,她都瞭如指掌。她跑在路上,從氣喘吁吁到健步如飛,從像個大浣熊般笨拙到如猴子般矯健,這其中的衡量,怎可以簡單地用辛苦兩個字來概括。公園看大門的那位大叔每次看見她,都會鼓掌,以表敬佩。她也會莞爾一笑,以示感謝。

研究生畢業後,姍姍不僅成功瘦身,英語也說得特別好。之後,她居然成功地應聘上了國際記者,這匹黑馬跑得如此迅速,不由得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這段姍姍來遲的故事太逆襲了,大家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將軍肚,掐了掐大腿處的肥肉,立刻發誓要加入她跑步的行列,爭取成功瘦身。

姍姍當場把服務員叫來,讓他拿走了我們所有的飲料:“從此以後,你們就不能再喝任何含糖的飲料,和我一樣只喝白開水吧!”

剛剛還信誓旦旦的傢伙們頓時沒了底氣。還沒有開始跑步,只是簡單地沒收了咖啡與果汁,就已讓大家驚慌失措。於是,大家紛紛退步,表示胖下去也沒什麼,還有一個違心的傢伙顫抖著雙下巴,說自己根本就不胖,無需減肥,她挺享受現在的狀態。

姍姍瀟灑地站了起來,把白開水一飲而盡:“你們幾個繼續侃,我得去約會!”

看著一個挺拔的女孩離開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剛剛大學畢業時,她是那麼害羞,那麼沉默,不敢站在公眾場合,不敢高聲說話,不敢談戀愛,更不敢表達自己。現在的她卻截然不同,那種自信淡定,氣定神閒,讓人著迷。你不得不承認,儘管一些人的美麗雖然姍姍來遲,其實他們努力蛻變的過程早已是最動人的階段。

也許一個人的美麗是有階段性的,前提是你勇於改變,願意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只是,這個過程你也不知道有多久,就像走在茫茫黑暗中,就像跑在晨霧中,你也不知道前方何時會亮起一盞燈,但你必須跑下去。只因喜歡並堅持去做好一件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真誠。

盲目的我們,只願意躺在“心理舒適區”打滾的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也試著離開那片只會讓自己墮落的安全地帶吧!

聽過一位著名的心理催眠師的課程,他說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一定認為岸邊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忠誠的“心理舒適區”,一個人從未感受過在水中快遊的暢快淋漓,他自然不會明白自己最精彩的人生究竟在何處招手。更糟糕的是,當他試著往海里走去,每走一步,不安與恐慌都會增加一分,掙扎之間,他最愛問的問題莫過於什麼是活著,以及活著的意義。

真實的生活卻要求我們必須要一步步走進那片海,那片深海之中。別回頭,別糾結,別不決,最精彩的人生永遠是打破心理舒適區,雖然很長一段時間你覺得自己不過是海中浮萍。可即使是浮萍,也終屬於大海,那根系蔓延,終會連到海洋深處。

努力和堅持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但所有人都明白,唯有潛入深海,才可得見滿眼星光。就像姍姍那姍姍來遲的美麗,若畢業後她一直催眠自我,不去正視所需的改變,或許此時她不過是辦公室那枚不起眼的胖子,又怎會得到更好的際遇,又怎會贏得更多的認可。

我們慢慢成為格子間的老員工,熟悉的環境早已讓我們放鬆警惕,日益麻木。可舒適的岸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海水漲潮,舒適區就會被淹沒。隨著時光的流逝,不提升自我,舒適區也終將縮小,最終消失,只留下不安的人,在岸邊恐慌、困惑。

或許你會說,我並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我要的不過是自由自在。可真正的自由太奢侈,它只屬強者。自由並非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凝神聚氣地思考。

有人說,新陳代謝七年後,我們就會變成另外一個自己。你是迎接更精彩的人生,還是接受慢慢被海水淹沒的悲痛?

但願七年後,與你相遇的自己,是被你真心喜歡並欣賞的,是你一直想成為的模樣。

摘自韋娜著《世界不曾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