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未曾中斷過的。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著世人,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許多名家都想要找到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根源,在探索的過程中,有人發現祖先崇拜為中華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動力。而承載著祖先崇拜的祠堂,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對象。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提起祠堂,一定繞不開廣州。這座被稱為羊城、花城的國際化大都市一直繁榮了上千年,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兩千多年來一直長盛不衰的大港。這樣的文化積澱為廣州留下了眾多的祠堂,可以說這些祠堂遍佈了廣州的大街小巷,就連最繁華的天河CBD都有祠堂存在,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陳家祠。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陳家祠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歷時6年才最終建成。這座經歷了125年風霜的祠堂至今仍然熠熠生輝,而且還成為了廣州旅遊界的一張名片,可以與廣州塔相提並論。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陳家祠對廣州有多重要?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中廣州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城市建設更是如火如荼,許多老建築都沒有逃過被拆除的命運。但是處在鬧市之中的陳家祠卻被完好無損地保護起來了,就連地鐵1號線都直接為它設站——陳家祠站。由此可見,陳家祠在廣州人心中的地位。因此,有人感嘆陳家祠是一個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的景點。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來廣州旅遊,不去廣州塔就無法體會到廣州的現代化氣息。但是,如果不去陳家祠那你錯過的就是廣州的百年曆史。所以,它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遊客必打卡的旅遊勝地。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來到陳家祠,高大的牌坊立刻映入眼簾,“古祠流芳”四個大字散發著人們對祖先的深深敬意。祠堂前的廣場原本是一個池塘,方便取水。現在成了當地人帶孩子游玩的好地方,外地遊客摻雜其中,一個個都扛著長槍短炮瘋狂地拍照,一片熱鬧非凡的場景。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陳家祠的建築極具嶺南特色,屋頂上是精美的彩色雕刻,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就連牆壁上也是精美的磚雕,各個人物的面部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這裡的建築堪稱雄偉,即使與現代化的建築相比也絲毫不遜色。看到高高的房樑上盡是充滿嶺南特色的精細雕刻,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雕刻技藝。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如今的陳家祠,成為了傳播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展覽著許多精緻的工藝品。在陳家祠的眾多展覽品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個石雕。這座石雕是由一整塊石頭雕刻成的,各種細膩的鏤空工藝令人敬佩。要知道,這種石雕只要有一處出問題,整個工藝就全部前功盡棄了。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用工匠精神打造的陳家祠還被評為了“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又被讚譽為“廣州文化名片”。

廣州“遍地都是”的景點,與廣州塔齊名,城市拆遷都要繞開它




廣州的祠堂不僅在質量上一騎絕塵,在數量上遙遙領先。因為,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中幾乎都藏著一座祠堂。更為神奇的是,在廣州附近的某些農村都會有一座佔地面積巨大,造型精美的祠堂。這一現象令身為北方人的我忍不住地想問一句:北方的祠堂去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