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怎樣預習語文最有效?

牟海峰


不少同學認為預習語文就是讀課文,讀一遍課文就算是預習完課文了。針對學生這種情況,做了以下幾點要求,讓預習更有效。

1.讀準讀順。

每篇新課文,總會遇到一些讀不準或是不認識的字詞。這就需要學生在預習時能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書,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如果要想把課文讀順,光光只讀一兩遍是達不到效果的,這就需要拿到新課文後要反覆讀課文,特別是文中難讀句子,就更需要反覆讀。由此可見,課前能讀準讀順課文,是預習的最基本要求。

2.理清課文思路。

預習時,對所讀的課文內容應該有個大概的瞭解,理清課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而在教學時,卻常常發現很多同學只會照著書上原文照讀,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表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預習時沒有理清課文思路。

3.查閱相關資料。

有時候課文所講述的內容只是侷限在一定的範圍內,僅僅通過讀課文學生了解的內容可能還不夠全面,這就需要學生預先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的瞭解。


道立方


預習就是在老師講課之前用不同的方式學習一遍。

記得我上學時,書和雜誌特別少,不像現在這麼豐富,每學期開學,學生第一天返校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因為老師要發書了。領到各科書後,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心儀的掛曆,包上書皮,然後把每一本書都閱讀一遍。那時候我讀得很認真,連小字部分都逃不過我的眼睛,總之,書上所有的地方我都讀了一遍,每本書大題上什麼內容心裡有數了。現在會想一下,不就是簡單粗略的預習嗎?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沒有時間預習,下面簡單談談語文的預習:

第一,把要學的課文讀一遍。把不認識的字詞標記一下,如果時間充分可以查字典,如果時間不充分,可以等課堂上老師講課時有重點的聽。

第二,可以給文章劃分段落,看看文章分幾部分。

第三,可以細讀、品讀。在讀的時候,如果喜歡哪些詞語或者段落 ,可以背誦下來。也可以把課文的精彩片段抄寫下來,細細感悟。

第四,可以瞭解一下作者。如果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 ,可以瞭解作者的一些作品 有空的時候讀一讀。

語文預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點不同,如果是小學生,側重字詞;如果是中學生,側重段落的分析和寫作的練習。無論是哪個學段,語文的學習必須從閱讀開始。

在預習中,注意要學生的興趣,不要嚴格干預,要引導學生自覺自願的預習,效果最好。千萬不要把預習當成作業,那樣會適得其反。


中考政治劉老師


孩子預習語文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是四動:動眼、動口、動筆、動心。

  1. 所謂動眼,就是在預習時,認真看教材上的相關內容,包括課題、課文、課後題、註釋、生字等等。預習時認真地看一看,讓自己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個初步印象。

  2. 所謂動口,是指在預習的過程中,張口讀出有關內容,比如讀課文,可以讀三遍:第一遍輕聲指讀,爭取讀正確;第二遍大聲朗讀,爭取讀得比較流利;第三遍默讀,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課前多讀幾遍,為課中的聽講和交流打下基礎。
  3. 所謂動筆,就是在預習時,用筆在書中做些標記。可以標明文章的自然段序號,可以為生字標註音序或拼音,可以在文中把生字新詞標記,還可以把自己朗讀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表上小問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哪怕是簡單的標識,也能方便自己的記憶。
  4. 所謂動心,是指預習過程中的思考,例如預習一般的記事文,可以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裡面的人物有哪些特點,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動眼、動口、動筆、動心,這“四動式預習”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預習語文。但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持之以恆,需要落到實處。

🍁我是賞楓亭🍁,一位在小學語文的天地裡耕耘了20多年的園丁。有緣與你相遇,一起分享收穫的快樂。

賞楓亭



教了20多年語文,在上新課之前,我都會要求孩子們自己預習課文。因為近幾年都是教的中高年級。接下來我就談談高年級小學生去個預習語文。

1、讀準字音,弄清詞意,讀通課文。

預習的第一步是要認準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讀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對照生字表把生字表,把生字詞語圈畫出來,標出自然段。

對不理解的詞語要查閱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並做好筆記。

課文要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的效果。

2、整體感知,把握文本主要內容。

預習的第二步是要了解課文主的主要內容。只有瞭解了文本的主要內容,才能去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作者表達的中心思想。

3、理清文章脈絡,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預習的第三部是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分出意義段,並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

4、初步品析句子。

結合課後練習,在課文中先出讓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說說為什麼讓你感動,談談自己的體會。對這個問題要求不一定要嚴格,只有孩子能談到自己的感受即可。

5、找到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所以,孩子們在預習課文時,我們要鼓勵孩子發現自己哪些地方沒有讀懂,並提出問題。以便學習新課時,和老師、同學們一起探討。

預習課文非常重要,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 只要早上新課前堅持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課,積極思考;課後認真完成作業,語文成績一定可以提高。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不知道你講的是初中,小學還是高中。因為我是一個高中語文教師,現在就高中語文的複習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高考的語文考題比較靈活,書上的東西直接考察的比較少。在平時的複習中,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總結各類題型的出題規律及答題的規範用語。

無論是現代文閱讀還是古文閱讀,還是文化常識的考查,其基本題型都是相對固定的,每一類題型都有它自己的考察內容。我們在平時複習的時候,不是為了刷題刷題,再做完每一道題目的時候,都要注意去看一看試卷的解釋。去觀察一下參考答案,看人家是如何作答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不能總是低著頭走路,有時還要抬頭看一看方向,這樣能節省更多的時間,提高複習的效率。

二、利好最近幾年的高考真題。

高考真題出題及其規範是我們最好的複習資料。認真的做高考題,然後去比對答案,看自己的得失到底在什麼地方。尤其是要搞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在哪些方面還能有提升的空間。

三、古文,文化常識,名句默寫,病句修改等,非常容易的題目,我們要爭取做到全對,不能夠在這些簡單題目上丟分。

四、書寫一定要規範,我們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字寫得多麼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有些馬虎,兩場在考試時是會吃大虧的。

五、要注意平時的積累,比如說文化常識,成語辨別,名句默寫等都是靠平時積累才能完成的。我們可以被本錯題本,把這些知道,題目中平時考察自己常常犯錯誤的地方整理出來,以便考前集中複習。

六、不能完全放鬆作文的複習。

要爭取把每一次的作文寫好,要養成修改的習慣。

關於具體題型的命題規律,考查要點及答題方式。我在今後的頭條裡會陸續發佈。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以便相互交流學習。


楊老師談教育


現在是寒假期間,關於怎樣預習語文,我結合女兒的學習談談看法。

背誦古詩文和其他需要背誦的篇章

古詩文尤其是文言文,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一直是個難點,尤其是到了初高中,篇幅越來越長,生字詞越來越多,晦澀難懂。但是,好好利用假期,定好計劃。把它們一網打盡,背的爛熟,到開學學習時就會得心應手不少。

熟讀課文標寫生子詞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課文多讀幾遍,拿鉛筆標出生字詞,然後,專門拿出一定的時間寫課後生字詞,這個很重要,家長最好重視起來,要求孩子不但要寫,還要寫好,最好買隨堂字帖臨帖,這樣不但記住了生字詞,還能提高書寫水平。

回顧課文,畫思維導圖。

文章讀過多次以後,可以讓孩子回顧下課文,給家長講講大題內容及中心思想,填寫預習卡片。喜歡畫畫的孩子可以根據人物和事件畫出簡單思維導圖,更加有利於梳理課文內容。

我女兒高一了,每個寒暑假,語文都是以上的方法預習,效果不錯。


先正己後教人


1.首先是讀,讀通、讀順。

先把課文讀幾遍。不認識的字查一查字典。不理解的詞查一查詞典。不管是查讀音還是查詞語的解釋,查過之後可以註釋在課文裡。

把課文讀通順,讀的時候能達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句就可以了。

達到以上要求,至少課文應該讀了三四遍。

2.看一看課後問題,帶著問題再讀書,解答問題。

語文課文後面,都有相應的問題,可以帶著這些問題默讀全文,試著解答一下這些問題,看能不能解答。不理解,不會回答的地方,可以標註上問號,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

3.查一查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

預習課文的時候,可以在網上查一查有關課文的相關背景資料,對於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特別有幫助。查一查文章的作者生平,主要著作和文學經歷。

有條件的還可以找來作者其他的文章,進行拓展閱讀。

4.對於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最好做一個配套的預習練習冊。


禾頁老師


預習是學生在老師還沒有講新課之前,學生首次獨立學習新課文。通過閱讀,自己思考,獨自分析,瞭解課文內容,作者寫作時的時代背景,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通過閱讀更好地加深理解,提高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認知能力,能帶著問題在老師講新課時,與老師互動。更加深刻地熟知課文。

預習,閱讀的過程就是培養,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而自學能力是一筆終身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所以孩子們從小就要養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


語文課文怎樣預習最有效呢?

根據我的實際經驗,大概有以下幾點:一閱讀,.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明白中心思想。 二筆畫,標出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對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畫出,比如擬人,比喻,排比等等一些優美句子。.含有深刻意義的句子,能表達課文中心思想的句子要重點畫出。三 查閱,在閱讀時查一些有關資料.,作者,寫作背景,如古詩文,文言文,尤其重要,搞懂含義。對一些不懂的生字,詞語,通過查,可提前掌握,通過查,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四 提問, 經過讀,分析自己不懂的問題,和一些自己想象中的問題,做到有求知慾,有興趣的學習。帶著問題,有的放矢,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創新。在老師講課時,與老師交流。才能更好掌握課夲內容。達到學習目的。

所以預習可以為上課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可以提高學習語文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任何好的習慣的養成,都要從小開始抓起。語文預習是促進孩子們積極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望,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預習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的過程。所以要培養孩子們從小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健康快樂


預習課文對學好語文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讓孩子養成預習課文的好習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1、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閱讀課文是瞭解課文的開端,可以出聲讀,也可以默讀。在讀第一遍的過程中遇到新詞生字要做好標記,然後利用工具書弄清字音詞意,掃清文字障礙。如果還有疑難字詞,一定認真標註好,等上課解決。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遍看課文時,就要邊看邊思考,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並在大腦裡形成初步的認識。

3、對照課後練習題邊看邊思考,弄不懂的標上問號,等上課老師講解時認真聽,還沒弄明白的,要和同學交流解決或請教老師,真正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好習慣。

4、對課文中出現的生詞除了詞意外,還得思考它的反義詞、近義詞是什麼?對優美詞語,精彩片段要用波浪線畫出或摘抄在筆記本上,讀讀記記。

5、用數字表出自然段或用“//”劃分意義段,並試著說說段意。對重點段做出標註,上課時作為重點聽老師講解。

總之,預習課文對孩子學習語文很有必要,因為課堂上很難保證孩子能時刻專心致志。如果孩子在預習階段標註好了重點詞語,重點段落,疑問之處,即使孩子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他標註的地方時留意聽講或做好筆記。


憶夢月華


作為一個過來人,作為一名各科成績中語文成績相對好點的、又得益於此從事過20多年新聞工作的我,想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我是如何提高自己語文成績的。

從幼年開始我就喜歡閱讀。因此,進入小學、中學階段後,這種愛好一成不變。新學期開始時,當散發著墨油清香的新書拿到手之後,我會在還沒得到老師授課之前逐篇課文看一遍,通過閱讀,對每篇課文的大概意思有個瞭解。閱讀過程中,對一些生詞先是細細揣摩,結合全篇課文,揣摩它的意思。(每個詞彙絕不是孤立的,它會隨著課文所表達的內容而出現)實在揣摩不出的,我會查閱新華字典或漢語成語詞典,再次結合課文內容弄懂弄通。由於提前介入,認真預習,幾乎每節課我都能對本節課老師教授的課文有個七、八成的熟悉和了解。學習起來更會遊刃有餘!

記得有篇古文中有句“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老師剛上課就直接提問“大是什麼意思?”因為我提前介入,全班同學只有我一人回答正確。

語文學習中,還要注意不要就學習而學習,不要就課文而課文,要學會借鑑、學會模仿。借鑑文章的寫作手法、模仿課文的結構安排,及時通過寫作實踐把課文的精華融會貫通。

剛學習過“白楊禮讚”一課,謝謝老師,下午安排的是作文課,我立馬將“白楊禮讚”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了作文寫作上,結果,這篇作文被老師放大上牆,為全班同學進行了剖析!

以上是我學習作文的一些經歷,希望能和好友們共同交流,也希望提出寶貴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