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收來的蜜蜂如果沒有王和子脾該怎麼辦?

用戶5415979314672


蜂群中沒有子脾怎麼養殖?

對於蜂群中沒有子脾的蜂群來說,一般分蜂群都是這樣情況,因為分蜂群是自然分蜂產生的,並不含有蜂脾,所以我們找到的都是隻有蜂王的蜂群,很顯然這樣的蜂群是可以養殖成功的,哪怕我們沒有子脾也沒有關係,我們老一輩的養蜂人收捕的這樣的蜂群並不少,雖然說有失敗,但是整體上來說,還是成功的多。

對於這樣的蜂群,蜂部落認為只要是在外界蜜源不要過少的情況下收捕,一般都是可以養殖成功的,而且蜜蜂分蜂一般發生在流蜜期以後,雖然說外界蜜源減少,但是還是有較多的蜜源,收捕後還是可以維持蜜蜂的日常需求。但是對於這樣的蜂群來說,如果沒有巢脾,蜂部落建議採用傳統的圓桶來進行飼養,這樣蜜蜂存活下來的希望會比較大,比較接近蜜蜂的野生模式,蜜蜂不容易逃走,採用活框的話如果沒有不子脾補充,逃群的概率比圓桶養殖的要大一點。

有子脾沒有蜂王怎麼養殖?

如果我們收捕的蜂群中有子脾,但是沒有蜂王,那麼我們需要看子脾是什麼子脾,如果都是超過3日齡以上的子脾,其實這樣的子脾已經沒有讓蜂群恢復正常的意義,因為蜜蜂發生級型分化的時間是以3日齡的工蜂幼蟲來進行分化的,而蜂群中不滿足這樣的條件,相對於這個蜂群是一個沒有蜂王也沒有幼蟲的蜂群,雖然幼蟲可以孵化,但是並不能讓這個蜂群繁殖,只是延長了蜂群的衰敗時間,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蜂王也沒有子脾怎麼養殖

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唯一產卵蜜蜂,如果沒有蜂王,則蜂群就不能產生後代,如果蜂群中有卵蟲脾還有可能養殖,如果連卵蟲脾都沒有,則這樣的蜂群是無法養殖的,除非我們購買蜂王或者成熟的王臺,不然就只有等待蜂群滅亡。

當然,如果我們家裡養殖有蜜蜂,這樣的蜂群可以用來合併到其它蜂群,增強我們其它蜂群的群勢,如果其它蜂群有卵蟲脾,可以從其它蜂群調入卵蟲脾給這些蜜蜂急造,產生急造王臺,雖然蜂群會經歷一個發展期,但是還是可以挽回的。


蜂部落


喜歡養蜜蜂的業餘養蜂人,特別喜歡野外搜捕野蜂。野外搜捕野蜂,是一件具有挑戰意義的事,也是一件讓人又驚又喜的事。在捕捉野蜂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於一挖開的洞穴,只能放棄蜂脾和蜂蜜,但是可以用煙將蜂群逼出洞穴。其實像這種無法挖開的洞穴,用煙攻也不一定可以完全將蜂群逼出來。有時候洞穴太過複雜,蜜蜂會一直往洞穴深處鑽,結果只能捕捉到一部分蜜蜂。這樣捕捉回來的蜜蜂,要怎樣處理呢?

一、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沒有捕捉到蜂王就選擇合併蜂群,是最簡單直了的方法,也沒有後顧之憂。直接將收回來的蜜蜂,噴上空氣清新劑,然後將蜂群也噴上空氣清新劑,再將收回來的蜜蜂放入蜂群中。注意觀察是否出現打架現象,關於合併蜂群的注意事項,我們在這裡就不多講解。

二、需要後續操作的方法

如果收到的蜜蜂數量比較多,我們可以選擇調入卵蟲脾的方法,讓沒有蜂王的蜂群,自己建造王臺培育新蜂王。這個方法需要養蜂人後續操作。首先要趕蜂上脾,然後連續獎勵餵養蜂群,要少打擾,少查看。這樣的蜂群剛開始容易出現飛逃,但是又逃不掉,因為沒有蜂王。等蜂王出臺時,要及時補入卵蟲脾,防止蜂群飛逃。

其實捕捉回來的蜂群沒有蜂王,還是選擇合併蜂群最好,沒有後顧之憂。當然也可以選擇介入開產的蜂王。如果是採用調入子脾讓蜜蜂自己建造王臺,就需要養蜂人後續的管理,還有蜂王能夠交尾成功,才能保住蜂群。


閩南蜂哥


養蜂的朋友,你好!我是蜂語語。關於“收來的蜜蜂如果沒有王和子脾該怎麼辦?”的問題,這樣的蜂群,必須藉助外部力量,靠蜂群自有的條件,蜜蜂是不能養殖成功的。

一個蜂群是由一個蜂王、大量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組成的。自然界或別的蜂場的雄蜂,都可以互相利用,正常情況下,雄蜂是沒有問題的。一個蜂群,蜂王才是關鍵,有蜂王才能帶領蜂群繁衍生息,讓蜂群持續有效地發展。一個沒有蜂王的蜂群,如果有3日內的幼蟲或卵,即使沒有蜂王,工蜂也可以通過急造王臺,來造就一個新蜂王。

一個既沒有蜂王又沒有子脾的蜂群,相當於只有大量工蜂,是個不完整的蜂群,又沒有造王臺的條件。因此,對於沒有蜂王和子脾的殘缺蜂群,只能藉助外部力量,才能讓蜂群順利發展。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工蜂不斷老死,又沒有新生力量補充,蜂群逐漸衰退,最後走向覆滅。

如果你另外還有蜂群,對於既沒有蜂王又沒有子脾的蜂群,也不是個問題。你可以根據蜂群的具體情況來處理。1. 如果收捕的蜂群群勢較弱,可以合併到其它較弱的有王群,讓弱群加快發展速度。2. 介紹蜂王或王臺到新收捕的蜂群中,一個殘缺的蜂群就完整了,同時給蜂群補充蜜粉脾和子脾,讓蜂群迅速穩定情緒並快速投入正常生產。3. 如果沒有現成的蜂王或王臺,可以在新收捕的蜂群中直接加入蜜粉脾和卵蟲脾,工蜂會急造王臺,使蜂群得到延續和發展。如果沒有另外的蜂群,你就只能找附近的養蜂人討要或購買蜂王和王臺了。

朋友,我的回答還令你滿意嗎?如果你願意,不妨關注我。我們一起分享養蜂的樂趣,相互扶持、結伴而行,可好?


蜂語語


現在養蜂的人還是挺多的,有專門養殖的,也有半自給自足的散養,還有一些更是養著供應自家食用,專門養一些土蜂。一些經驗豐富的農民更是直接去野外捕捉蜜蜂回來,認為野性強更強勢,存活率更加高。


收來的蜜蜂如果沒有王和子脾該怎麼辦?

現在不少農民在野外發現野蜂,普通人是直接就是將蜂蜜採走,蜜蜂就讓其自生自滅了。而有一些農民看到野蜂就心疼,同時自己也有點養蜂的技術,所以會將其捕捉回來。

不過野外捕捉回來的蜜蜂一般都是沒有蜂王跟子脾的,中蜂都會將蜂蜜跟子都產在一個脾上面,取蜜的時候都會破壞掉子脾,所以捕捉回來的蜜蜂也就只有蜜蜂而已。蜂王運氣不好是捉不回來的,子脾更是要很小心才有一點點。


要知道蜂群能不能發展,一看蜂王夠不夠強勢,二是看子脾多不多,這些都決定著蜂群的興衰。而這兩者都沒有的話,蜂群短時間沒問題,長時間下去是不行的,時間長了工蜂壽命沒了就會死掉了,必須有蜂王產卵,這樣才可以延續蜂群。

一般來說對於這種收回來的蜜蜂,主要有兩種辦法。

1、合併蜂群。這是比較靠譜的辦法了,如果蜜蜂數量很少的話,直接合併到其它的蜂群就可以了,這樣能夠擴大蜂群,還讓捕捉回來的蜜蜂找到歸宿。當然這也僅限於收回來的蜜蜂數量不多,要是多的話就需要另外想辦法了。


2、讓工蜂急造王臺。如果收集回來的蜜蜂數量很多,可以選擇介王,這樣新蜂王一旦被蜜蜂接受了,也可以讓蜂群正式工作。但是如果自己沒有養蜂,去購買蜂王又沒有可靠的渠道,那就可以讓蜜蜂自己造王臺。

一般將蜜蜂收回來蜂箱裡面,蜂群也不會再飛逃,再加上食物也給的很充足,還喂花粉以及蜂王漿,條件合適了工蜂是會自己去造王臺的。通過急造王臺的辦法,就可以為蜂群培育多個蜂王。而蜂王出現了就可以交配產卵,這樣蜂群就可以生存下來了。

總之,收回來的蜜蜂有蜂王沒子脾問題還不大,要是兩者都沒有的話,就需要趕緊想辦法創造一個蜂王了,合併蜂群或者急造王臺都是一個辦法。


深山老農民


收來的蜜蜂如果沒有王和子脾該怎麼辦?

收回來的蜜蜂沒有王是很常見的,當我們在野外樹上或建築物上看到一個蜂群,我們從這個蜂群結團的外型上和安置進蜂箱後蜜蜂在箱內的狀況就能大概判斷出這個蜂群有沒有蜂王:1、圓球型――有蜂王。2、長型――無蜂王。3、將收回來的蜂群傍晚抖於放有大概與蜂量相等的空巢脾的蜂箱內,巢門裝蜂王防逃片,先用溼毛巾將巢門堵住,蓋上副蓋和復布及主蓋,半小時後觀察,如果箱內蜂群比較安靜――有蜂王。如果箱內一片嘈雜的嗡嗡聲,打開巢門後蜜蜂往外到處亂趴――無蜂王。

對於收回來的無王又無子脾的蜂群我們可以做如下安置處理:

一、從別的蜂群抽調一框有蟲卵的子脾和蜜脾加入到該無王群內。

二、介入一隻蜂王,將蜂王籠調至2毫米間隙介入,以防工蜂圍王,兩天後觀察,無工蜂圍王現象,只有少量幾隻工蜂在吐王漿喂蜂王時就可以放王,傍晚時分放王,先給蜂群噴比例為20%的蜜糖水,用棉籤給蜂王身上塗一些稀蜂蜜後從框樑上放王。

三、如果我們沒有備用蜂王,那就過兩天後觀察該蜂群有沒有在卵蟲脾上急造王臺?如果三天後還沒有急造王臺的話,那我們就將該蜂群與一個有蜂王的弱群合併。

四、收回來的蜂群無王,而且群勢較小,那我們就直接將其合併於中小群勢的有王群。

五、蜂群的合併方法:將有王群的巢脾向蜂箱一側移動,中間加隔板,先給兩個蜂群噴比例為20%的蜜水,然後將無王群的蜂脾提起後放入有王群的隔板另一側,再噴入少量艾葉煙霧以干擾蜜蜂的嗅覺,24小時後取掉隔板。



太極峽蜂情


收回來的蜂群沒王沒子脾,最實用的方法有二:

1、給剛收回來的蜂群介王,調子脾,當然這個過程得噴適量蜜水,保證蜂王與蜂群氣味相投。

2、直接把蜂群介入弱群,增加弱群群勢,同樣的要噴蜜水!


養蜂人趙雲


感謝悟空推薦問題!

新收蜂群無王無仔,任其自然狀態不出一月就玩完,作為養蜂人還是可以拯救的。

1、合併 家中已有蜂群,收的蜂群也不是很強,可以選擇弱群合併進去,蜂多發展快,為下一次大蜜源準備勞力



2、介王 已確定無王,若有儲備蜂王或者即將汰換的老王,可以介入無王群,有王有蜂,也能發展成正常的蜂群



3、介脾 蜂群旺盛不適合合併,也無備用蜂王,可以介入帶有卵蟲的仔脾,工蜂會改造小幼蟲房為急造王臺,介入的巢脾空房要少,也不用補充糧食,以免引起工蜂產卵。


農藝猿雷大楊


和其它蜂群合併,或給他一蟲脾,急造王臺 有雄蜂的話可以成一小群呦,晚上合併在有王群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