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不辱使命,讓患者得到精準治療

1月29日晚,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裡,一名心臟支架植入術後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口鼻腔出血,凝血功能出現異常,生命危急!緊要關頭,一位目光堅毅的軍醫拍板決斷:停用抗凝藥物,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維生素K。幾個小時後,病人化險為夷。

這位軍醫,就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他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是國內知名的重症醫學專家。常年搶救患者生命,張西京從不輕言放棄,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努力。

循著張華的足跡,成為一名人民軍醫

“我出生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家就住在大學對面,父母就給起了‘西京’這個名字。”張西京笑著說,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是西京醫院的“常客”,那時,覺得當個軍醫很神氣。

1982年,正在上初中的張西京,第一次走進了原第四軍醫大學,來到英雄張華所在的學員隊參觀。“兒時就醫的經歷、時代英雄的感召,更加堅定了我從軍從醫的志向。”高中畢業,循著張華的足跡,張西京考入了原第四軍醫大學,成了一名人民軍醫。

穿上軍裝,擔負保家衛國的使命;身著白衣,肩扛救死扶傷的職責。從擔任陝西省甲流救治專家到陝西省突發事件專家組組長……張西京一次次衝在急難險重任務第一線。

得知醫院將抽組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張西京第一時間報了名。“我從事重症醫學24年,黨齡28年,入伍32年,我不上誰上,組織選擇了我,我定不辱使命。”醫療隊出征誓師大會上,張西京作為醫護人員代表堅定地說。

萬家團聚的除夕,張西京與戰友毅然踏上支援武漢戰“疫”的征程。在對口支援的武昌醫院,張西京帶領19名黨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與地方醫務人員密切協作,精準制定每名患者的個體化救治方案。2月2日,醫療隊轉戰火神山醫院,張西京再次臨危受命,擔任重症醫學一科主任。

基於專業判斷,果斷施救危重患者

接手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後,張西京對14名重症患者根據病情輕重程度,分別調整了氧流量和呼吸模式。同時,對他們加強營養支持。1周時間,有5名重症患者達到出院標準,走出了病房。

有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吸入氧濃度調到100%仍沒有明顯改善。張西京決定對病人實施俯臥位通氣。但採用這種方法,氣管插管容易脫落,有可能造成患者窒息死亡。但張西京沒有絲毫遲疑,他在為病人實施深度鎮靜後,果斷進行俯臥位通氣。3個小時後,患者的氧飽和度達到90%,缺氧狀態得到緩解。

65歲的陳大爺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病情加重,轉入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3床血氧飽和度突然不到85%了。”接到電話,張西京連忙趕往病房。“做好準備,氣管插管,上有創呼吸機治療。”3天時間,通過有創呼吸機,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加強營養支持,患者給氧濃度從100%下降到80%、60%、40%,最後成功“脫機拔管”,轉到普通病房,這是張西京和戰友通過有創呼吸機成功救治的首個危重症患者,為後續救治提供了參考依據。

做好每一個細節,把好每一道關口

“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的,只有做好每一個細節、把好每一道關口,才能不辜負病人的期望。”張西京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收治病人前,張西京拿著圖紙跑工地、調方案、走流程。奮戰48小時後,重症醫學科的設施條件達到了感控要求,保證了火神山醫院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那段時間,張西京來回奔波於病區、工地、駐地,每天走路都在3萬步以上。

“5床還需多加強營養治療,今天最新的診療指南增加了藥物新方法的臨床應用。”在張西京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錄著每名患者的個體差異以及診療心得。針對患者個體差異,張西京與戰友運用營養治療、心理疏導和康復訓練三位一體模式,讓患者得到精準有效的治療。

作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參加全院所有危重患者會診,指導診療方案、制定措施舉措,同時,他還要擠出時間圍繞危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進行課題研究。“從來到武漢後,我就一直緊繃著股勁兒,睡覺都不敢放鬆。等到疫情結束,一定要好好睡上幾天。”張西京說。

(本報記者 劉小兵 本報通訊員 王煜 任偉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