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少年老成的皇帝,14歲借刀殺人掌握政權,使帝國國力達到鼎盛

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年僅十歲的劉肇即皇帝位,是為漢和帝。劉肇是漢章帝劉炟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後來過繼給皇后竇氏為繼子。因此,漢和帝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尊竇氏為皇太后,由於皇帝年幼,竇太后臨朝聽政。

少年老成的皇帝,14歲借刀殺人掌握政權,使帝國國力達到鼎盛

竇太后為了進一步掌控政權,她把自己的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佈誥命;又讓弟弟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領皇帝的侍衛;弟弟竇景、竇環均任中常侍,負責傳達詔令和統理文書。這樣,竇氏兄弟便都在漢和帝周圍的顯要地位,從而掌握了國家政治的中樞。

竇氏一族以竇憲為首,他們把攬朝政,佔據要津。一時間天下刺史、守令等官員多出其門。而朝中的大臣對竇氏稍有不滿,即被誅殺。竇氏一族侵凌平民,強奪財貨,篡取罪人,搶掠婦女。搞得京都商賈閉塞,如避寇仇。而主管官吏,噤若寒蟬,忍氣吞聲,不敢舉奏。

少年老成的皇帝,14歲借刀殺人掌握政權,使帝國國力達到鼎盛

公元91年,竇氏一族當家人竇憲大破北匈奴,挾勝利之餘威,班師回朝。軍功日隆,權傾朝野的竇憲欲謀叛逆,廢漢自立。竇憲的黨羽鄧疊、鄧磊、郭舉、郭璜互相勾結,他們共同策劃準備殺害劉肇。

不過少年老成的漢和帝劉肇耳目眾多,早已暗中瞭解到他們的陰謀。但是漢和帝與內外臣僚無法親身接近,一同相處的只有宦官。漢和帝決定藉助宦官的勢力,誅殺外戚勢力。首先第一步就是尋找朝中的忠臣,漢和帝發現中常侍、鉤盾令鄭眾謹慎機敏而有心計,不諂事竇氏集團,便同他密謀,決定除掉竇憲。

少年老成的皇帝,14歲借刀殺人掌握政權,使帝國國力達到鼎盛

第二步便是蒐集皇帝誅殺舅父的先例。當時清河王劉慶特別受到漢和帝劉肇的恩遇,經常進入宮廷,留下住宿。劉肇即將採取行動,想得《漢書·外戚傳》一閱。但他懼怕左右隨從之人,不敢讓他們去找,便命劉慶私下向千乘王劉伉借閱。

第三步是奪回兵權。公元92年六月二十三日,漢和帝劉肇突然臨幸北宮,一旨皇帝詔書,命令執金吾和北軍五校尉領兵備戰,駐守南宮和北宮,並且關閉城門。而這時候宦官集團得到兵權後,帶兵逮捕了鄧疊、鄧磊、郭舉、郭璜等竇氏一族的黨羽。

竇憲得知自己的黨羽被漢和帝下獄誅死,大為震驚,他想不到平時那個唯唯諾諾的侄子皇帝竟是個狠角色。竇憲失其黨羽,如斷左右臂,正當他躊躇之際,皇帝詔書來了。漢和帝下令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信綬帶,將他改封為冠軍侯,並選派嚴苛幹練的封國宰相監督他。等到竇憲回到封地後,漢和帝又是一旨皇帝詔書,迫令其自殺。至此,漢和帝一舉掃平了外戚竇氏的勢力。

少年老成的皇帝,14歲借刀殺人掌握政權,使帝國國力達到鼎盛

外戚實力瓦解後,漢和帝劉肇終於掌握了國家政權,他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劉肇當政時期,一連多次下詔賑濟災民 、減免賦稅 、安置流民 、勿違農時 ,並多次下詔納賢,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並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 。

漢和帝十分體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詔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到了元興元年(105年),漢朝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劉肇親政期間東漢國力達到鼎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