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縱觀史書典籍,在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王朝中,明朝肯定是最特殊的一個。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和大家聊幾句我所認識的明王朝(1368年—1644年):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朝疆域地圖

別具一格的朝政體制結構、黨派之爭、廠衛設置、空空如也的國庫等等各種弊端,雖然由於明史是清朝編制,存在故意抹黑的嫌疑,但是要是再加上一些比較奇葩的皇帝呢?有當木匠勝過當皇帝的皇帝,有一輩子都在吃藥剛剛登基一個月就駕崩的短命皇帝,有歷史上唯一一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也有為了抵禦外族就遷都離你更近的皇帝,更有在位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皇帝。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朝中央部門架構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就覺得明朝不怎麼樣,簡直就像是在開玩笑,但是你錯了,明朝很多舉措都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影子,而內閣制則類似於西方的國會參議院,在其他朝代你能想象得到下屬指著皇帝鼻子罵的場景嗎?而在文化科技上可以用光輝燦爛來形容,四大名著有三本是出自明朝,而《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著作也在這個時段問世,再加上故宮、天壇、明長城、十三陵等,多得數不勝數,就連舉世聞名鄭和下西洋也是發生於這一時段。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朝皇帝簡介列表


可能你就在想,既然如此厲害那怎麼還有皇帝被俘虜過?然而這也是我要說的,在民族氣節上明朝更是不輸哪一個朝代的,持續276年的時間,不和親,更是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當時朱棣即使冒著敵人兵臨城下的危險,也要將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就是為了為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把自己置身於最前沿,皇帝被俘虜又如何,那就再選一個接著打。

那麼回到今天的主題,朱元璋之後所有皇帝中,能力評價可以排進前五的有那幾位: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成祖朱棣

第一位:明成祖朱棣(1360-1424)

明成祖朱棣,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2年,年號永樂。雖然他的帝位是篡位得來的,但是其還是十分敬業勤政的,在位22年,天不亮就上朝,下了朝就和大臣一起邊吃飯邊研究工作,到了晚上都是枕著奏摺睡覺的,俗話說守業更比創業難,就其能力來說是不輸朱元璋的 。而在《明史》中也給了他極高的評價 “遠邁漢唐”由此可見朱棣的能力。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世宗朱厚熜


第二位: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第二長的皇帝,年號嘉靖。由於明武宗朱厚照無嗣,所以就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嘉靖帝在位期間進行了一些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雖然後期不侍朝有二十餘年,但是卻始終牢牢掌控著整個明朝的政治、財經、軍事和民生大權。因為他醉心煉丹,很多人稱他是“修仙皇帝”其實是在貶低他了。史書評價嘉靖帝為“中興之主”,說他“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雖然可能看得不大懂,反正就是評價他很厲害,外號“朱五四”就是出自這裡。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孝宗朱佑樘


第三位: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1505年)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8年,年號弘治。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他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朱祐樘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確實難得),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勵精圖治,驅逐奸佞。任用王恕、劉大夏等大臣,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史稱“弘治中興”,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對其評價為:“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是個好人的同時也是個好皇帝。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明仁宗朱高熾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

明仁宗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其實是個老實人,他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愛好讀書。雖然在位不足一年,但他實際執政時間已有數年之久。因為他老爹很長時間都是在北方打仗了,朝中事務基本都是由朱高熾在打理。有了這種體驗,登基以後肯定會更加得心應手。他一登基。就為冤殺的人們平反,寧願揹著不孝也要為這些人討回公道,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他和他父親兩人前後在位十年,這十年修養生息輕徭薄賦,使得百姓富足。後世稱為“仁宣之治”可以媲美漢代的文景之治。

明朝朱元璋的後輩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進前五?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10年。年號宣德。朱瞻基在幼年時期就表現得比較聰慧,深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北征蒙古。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之變。次年,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議,停止用兵交趾。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繼續實行仁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而朱瞻基本人也比較善於納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明朝16位皇帝中就是朱瞻基和大臣之間的關係是最好的。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餘下的幾位就不一一介紹了,做一下簡單的所有皇帝的排行榜吧:

1、明成祖朱棣、2.明太祖朱元璋、3.明世宗朱厚熜、4.明孝宗朱佑樘、5.明仁宗朱高熾6.明宣宗朱瞻基、7.明穆宗朱載垕、8.明代宗朱祁鈺、9.明思宗朱由檢、10.明武宗朱厚照、11.明惠宗朱允炆、12.明英宗朱祁鎮、13.明憲宗朱見深、14.明神宗朱翊鈞、15.明光宗朱常洛、16.明熹宗朱由校。

其中最可惜的算是崇禎帝朱由檢,並非能力不行,奈何明朝發展到那個時期,弊端實在是太多,無能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