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纵观史书典籍,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王朝中,明朝肯定是最特殊的一个。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和大家聊几句我所认识的明王朝(1368年—1644年):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朝疆域地图

别具一格的朝政体制结构、党派之争、厂卫设置、空空如也的国库等等各种弊端,虽然由于明史是清朝编制,存在故意抹黑的嫌疑,但是要是再加上一些比较奇葩的皇帝呢?有当木匠胜过当皇帝的皇帝,有一辈子都在吃药刚刚登基一个月就驾崩的短命皇帝,有历史上唯一一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也有为了抵御外族就迁都离你更近的皇帝,更有在位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皇帝。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朝中央部门架构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就觉得明朝不怎么样,简直就像是在开玩笑,但是你错了,明朝很多举措都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子,而内阁制则类似于西方的国会参议院,在其他朝代你能想象得到下属指着皇帝鼻子骂的场景吗?而在文化科技上可以用光辉灿烂来形容,四大名著有三本是出自明朝,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著作也在这个时段问世,再加上故宫、天坛、明长城、十三陵等,多得数不胜数,就连举世闻名郑和下西洋也是发生于这一时段。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朝皇帝简介列表


可能你就在想,既然如此厉害那怎么还有皇帝被俘虏过?然而这也是我要说的,在民族气节上明朝更是不输哪一个朝代的,持续276年的时间,不和亲,更是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当时朱棣即使冒着敌人兵临城下的危险,也要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就是为了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把自己置身于最前沿,皇帝被俘虏又如何,那就再选一个接着打。

那么回到今天的主题,朱元璋之后所有皇帝中,能力评价可以排进前五的有那几位: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成祖朱棣

第一位:明成祖朱棣(1360-1424)

明成祖朱棣,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永乐。虽然他的帝位是篡位得来的,但是其还是十分敬业勤政的,在位22年,天不亮就上朝,下了朝就和大臣一起边吃饭边研究工作,到了晚上都是枕着奏折睡觉的,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就其能力来说是不输朱元璋的 。而在《明史》中也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远迈汉唐”由此可见朱棣的能力。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世宗朱厚熜


第二位: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第二长的皇帝,年号嘉靖。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嗣,所以就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嘉靖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虽然后期不侍朝有二十余年,但是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因为他醉心炼丹,很多人称他是“修仙皇帝”其实是在贬低他了。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虽然可能看得不大懂,反正就是评价他很厉害,外号“朱五四”就是出自这里。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孝宗朱佑樘


第三位: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1505年)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8年,年号弘治。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他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确实难得),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励精图治,驱逐奸佞。任用王恕、刘大夏等大臣,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史称“弘治中兴”,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对其评价为:“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是个好人的同时也是个好皇帝。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明仁宗朱高炽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其实是个老实人,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爱好读书。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他实际执政时间已有数年之久。因为他老爹很长时间都是在北方打仗了,朝中事务基本都是由朱高炽在打理。有了这种体验,登基以后肯定会更加得心应手。他一登基。就为冤杀的人们平反,宁愿背着不孝也要为这些人讨回公道,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他和他父亲两人前后在位十年,这十年修养生息轻徭薄赋,使得百姓富足。后世称为“仁宣之治”可以媲美汉代的文景之治。

明朝朱元璋的后辈皇帝,都不是一般人,有哪些可以排进前五?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10年。年号宣德。朱瞻基在幼年时期就表现得比较聪慧,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北征蒙古。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次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而朱瞻基本人也比较善于纳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明朝16位皇帝中就是朱瞻基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是最好的。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余下的几位就不一一介绍了,做一下简单的所有皇帝的排行榜吧:

1、明成祖朱棣、2.明太祖朱元璋、3.明世宗朱厚熜、4.明孝宗朱佑樘、5.明仁宗朱高炽6.明宣宗朱瞻基、7.明穆宗朱载垕、8.明代宗朱祁钰、9.明思宗朱由检、10.明武宗朱厚照、11.明惠宗朱允炆、12.明英宗朱祁镇、13.明宪宗朱见深、14.明神宗朱翊钧、15.明光宗朱常洛、16.明熹宗朱由校。

其中最可惜的算是崇祯帝朱由检,并非能力不行,奈何明朝发展到那个时期,弊端实在是太多,无能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