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全血檢查都包括什麼?注意什麼?

林中倩影604


血液方面的檢查,在西醫的診療過程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且檢查的種類也很多,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各種指標。一個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抽血化驗的時候。

下面,就來說一說抽血化驗都有哪些項目,從這些項目裡能看出什麼,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很常規,因此血常規這個檢查可以說是抽血檢查裡面最普遍、最常用的檢查了。感冒發燒查一個,咳嗽查一個、肚子痛拉肚子查一個。查的多,也說明了血常規作用強大,能看出很多東西。那麼,從血常規裡面能看到哪些情況?

1.可以看出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感冒發燒了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常規開一個血常規檢查。如下圖所示:患者白細胞數目,中性粒細胞升高,表明存在細菌感染。

如下圖所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淋巴百分比升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

2.可以看出貧血以及貧血的類型

如下圖所示:紅色框所示幾項數值,當血紅蛋白(HGB)下降,表明存在貧血,血紅蛋白數值越低則表明貧血越嚴重。

當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這幾項均下降,表明貧血的類型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也就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是體內鐵元素缺乏導致的,常見於體內緩慢出血、小孩子在生長過程中鐵的需求太大而補充不足,或者有些女性月經量過大也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3.提示一些血液系統的疾病

1)如下圖所示血常規檢查單,患者白細胞數值158,而正常的白細胞範圍是4-10,白細胞異常的升高,應該懷疑到白血病的可能,要進一步檢查。

2)如下圖所示,患者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三種血細胞都減少,提示可能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喪失導致的,不是惡性腫瘤,勝似惡性腫瘤。

3)如下圖,單純的血小板下降,皮膚又有大片的出血點,提示可能存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二、肝功能檢查

如下圖所示是一張肝功能檢查的化驗單。檢查的項目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體內蛋白含量、膽紅素含量等等。肝功能檢查在臨床上用的也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是需要空腹抽血的。



三、腎功能電解質檢查

下圖是一張腎功電解質的化驗單。包括常見的肌酐、尿素氮、以及電解質包括鉀鈉鈣等等。



四、血脂檢查

下圖是血脂的檢查化驗單,血脂檢查在心內科比較多,因為冠心病患者都是要求血脂達標的。

血脂檢查也需要空腹抽血,而且抽血前一天晚上不能劇烈運動,而且抽血前二週飲食習慣上最好不要有改變,抽血前先靜靜的休息5分鐘否則,可能導致結果不準。



五、凝血功能檢查

下圖是凝血功能檢查,臨床上用的也很多,凝血功能不好,可能導致出血。像房顫患者在服用華法林需要定期複查INR,把INR控制在2-3之間。



六、腫瘤標誌物檢查

腫瘤標誌物檢查臨床上也用的很多,雖然腫瘤標誌物升高不能百分百確診某些癌症,但是對診斷和預後具有明顯的提示作用。比如,AFP升高提示肝癌、CA199提示胃腸道腫瘤等等



七、甲狀腺功能檢查

甲狀腺功能檢查當患者出現心率快,吃的多反而消瘦,脾氣暴躁,怕熱這些症狀,往往需要查一下甲狀腺功能,看一下有沒有甲亢。與甲亢對應的就是甲狀腺功能減低,稱做甲減,甲減給人感覺反應遲鈍,心跳減慢,面色蒼白,怕冷等。如圖,遊離T3、T4下降,促甲狀腺激素升高,可以診斷為甲減。


八、查一些傳染病

查一些乙肝兩對半,丙肝、HIV、梅毒這些都是通過抽血檢查的。

九、其他一些檢查

以上七種檢查應該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抽血檢查,當然其他的一些檢查可能不是很常用,比如檢查一下體內維生素是否缺乏、檢查體內某些激素是否異常,有些藥物要測量體內藥物濃度是否超標,也可以抽血測量,還有感染的人出現發燒大於38.5攝氏度,可以抽血進行培養,看一下血裡面是否存在細菌。

總結:上面就是我總結的抽血能夠做的檢查,這些檢查雖然不能確診某些疾病,但可以給診斷、治療帶來提示作用。可能講的不全,歡迎下方補充。


石佛山下小醫生


今天問題:全血檢查都包括什麼?注意什麼?



在臨床上我們經常會聽到醫生跟我們說,你這個疾病先做個全血檢查吧。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這個全血檢查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項目?下面我就跟大家講一講這個全血檢查。

全血檢查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血常規檢查,而全血的意思就是指靜脈血的血液,這些血液中含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以及血漿。做血常規檢查時就是直接檢查這些東西,不需要經過離心等處理,將抽出來的血液混合均勻就直接上機檢測結果。

而其他的檢查,比如肝功能、生化、血脂、心肌酶等項目是用血清檢測,凝血功能是用血漿檢測,這些都不叫全血檢查,因為它們的檢查只是需要全血中的血漿或者血清。

那麼血常規檢查到底包括哪些項目呢?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

從血常規化驗單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實血常規檢查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的檢查,一是白細胞系,二是紅細胞系,三是血小板系。

一、白細胞系

這主要包括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嗜鹼性粒細胞計數等項目。通過分析它們的計數及比例升高或者降低,從而判斷身體是否出現感染、炎症等,還可以區分這種感染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還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從而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

二、紅細胞系

這主要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壓積、網織紅細胞等項目。通過分析它們的數值高低,從而判斷身體是否存在貧血,還可以瞭解貧血的嚴重程度,指導臨床輸血。另外,還可以初步分析是哪一種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鉅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等都可以從血常規中初步看出。

三、血小板系

這主要包括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分佈寬度等項目。通過分析它們的數值變化,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者止血功能障礙。另外,血小板過低止血功能就會出現障礙,那麼就特別容易引起出血,太低的話還需要輸注血小板;血小板數值過高凝血功能就會出現障礙,血液就會處於高凝狀態,那麼就容易引起血栓。

所以,一個簡簡單單的血常規檢查是可以瞭解很多情況的,當我們去醫院看病時,醫生都會叫我們先做個血常規檢查。特別是感冒發燒時,血常規可以說是必做的項目之一。

全血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全血檢查它不像有些項目的檢查一樣,要講求空腹,影響因素較多。所以,全血檢查可以在一天的各個時間段都可以檢查,不需要空腹。但是在做全血檢查時依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1.全血檢查前一天晚上應該要休息好,避免熬夜、飲酒等,這會造成一些生理性的影響。

2.抽血前避免做劇烈運動,要在平靜的狀態下抽血,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生理性影響。

3.抽血前避免大量飲水和吃東西,因為大量飲水後水分進入血液中,從而影響檢驗結果,造成一些數值生理性降低。

4.抽血時應該穿一些寬鬆的衣服,避免抽血時壓迫手臂,造成結果出現異常,從而影響檢測的實際結果。

5.抽血後用棉籤按壓抽血處最少5分鐘,不要揉搓針眼處,以防造成皮下血腫。



以上就是全血檢查的相關知識以及全血檢查應該需要注意的事情。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碼字不易,覺得內容不錯的,請點贊、關注!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


左撇子說醫


全血檢查就是人們常說的血常規檢查,是一種在臨床醫學中,特別常見的檢查方式,因為血液作為人體的重要液體,往往與人體的健康有著莫大的聯繫,所以在診斷病情的時候,一般都會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那麼,血常規檢查一般都包括哪些項目呢?下面將為大家詳細介紹相關知識!

一、血常規定義

血常規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檢驗的項目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用針刺法採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經稀釋後滴入特製的計算盤上,再置於顯微鏡下計算血細胞數目,通過觀察這些細胞的數量和形態分佈來判斷疾病。這就是血常規的定義。血常規檢查是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輔助手段之一。

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常用符號是:RBC代表紅細胞,WBC代表白細胞,HGB代表血紅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二、血常規檢查什麼?

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主要檢驗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通過觀察這些細胞來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比如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若孕婦患有嚴重的貧血,那麼在孕期很有可能出現鐵供給不足而影響胎兒的發育以及不利於產後的恢復。所以,孕期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很重要,這樣才能做到早期診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三、血常規怎麼檢查

血常規檢查是用針刺法採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經稀釋後滴入特製的計算盤上,再置於顯微鏡下計算血細胞數目,通過觀察這些細胞的數量和形態分佈來判斷疾病。血常規怎麼檢查?血常規檢查比較簡單,一般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出結果。

1、血常規檢查項目

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數量(PLT)、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淋巴細胞百分比(LY)等。

2、血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1)有無空腹要求

孕期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非常重要,應該引起孕媽媽的重視。血常規在孕期的任何時候都能進行檢查,在產檢第一次抽血檢查時建議空腹,因為會伴隨肝功能檢查;其後的血常規檢查無空腹要求,只有檢查血液生化指標如肝功能、血脂等需要空腹;血常規檢查時能喝水。

(2)抽血後注意

抽血完畢後,孕婦應自行用無菌幹棉球(籤)按壓傷口時間約5分鐘左右,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動棉球以免皮下淤血,以傷口不再出血為判斷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