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職場中,經常主動向上級請示彙報工作與從不主動請示彙報兩種下屬哪種責任心更強?

收穫人生後半場


衡量一個員工的是否具備責任心,責任心的成熟度達到什麼標準或者境界,考察的維度具有不同的形式。經常性積極主動向上級請示彙報工作是員工責任心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但是並不能作為衡量員工責任心的唯一參照標準。


“職場葩葩說”認為不能將“員工經常向上級請示彙報工作”作為衡量員工責任心的標準。如果將此作為重要的參照系,可能誤判誤殺有能力的員工,作為領導必須深入探究“請示彙報”的成因動機。


積極經常性向領導請示彙報工作,固然是成熟員工的工作方式,通過向領導請示彙報工作,與領導積極溝通工作項目的進程,彙報項目中發現的問題及需要領導幫助協調的各方資源,從而快速有效推動項目進程。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請示彙報工作”卻可能被別有居心的員工用做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作為領導,不可不察也。“職場葩葩說”認為除了正常的“請示彙報工作”,“請示彙報工作”還可能存在其他意圖。

請示彙報工作具有迷惑性,勿將“套近乎”等同於責任心。

將請示彙報工作作為一種“獻媚”的手段,以請示彙報工作為由,行“精神賄賂”之實,獻之者光明正大,受之者食之如飴,雙方一切盡在不言中。即使領導明知下級對其精神賄賂,但是仍然陶醉於其中。

諸如此類的請示彙報工作雖然具備迷惑欺騙性,但是對於工作確實是有益的,使工作更加流暢和諧,符合中國哲學處世之道。雖然下屬將其作為“套近乎”一種賄賂方式,使領導享受了精神愉悅,但是是一種雙贏的效果。

作為領導者而言,必須明辨下屬的“良苦用心”,究竟是工作責任心所驅使,還是僅僅“套近乎”。如果是後者,領導者必須對請示彙報工作的下級多方考察,謹防下屬“嘴皮功夫”。

請示彙報工作缺乏承擔性,勿將“推脫責任”等同於責任心。

將“常請示常彙報”奉為工作的圭臬,請領導閱覽,請領導批示,請領導審批,請領導做主……諸如此類,凡事以領導馬首是瞻,凡事領導說了算,凡事領導說了對,凡事以領導為標準。不承擔是此類員工工作的基本原則。

此類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並不在少數,而且還受到領導的歡迎,因為此類員工表面上給予了領導最大的尊重,特別是對於掌控欲較強的領導更喜歡此類員工,享受高高在上被人崇拜的感覺。但是殊不知,請示彙報工作是推脫責任的一種手段。

一旦此類員工負責的工作或者項目出現問題,以領導批准為理由,以領導指示藉口,講問題的主要責任推卸歸結為領導,領導成了問題的背鍋俠。作為領導也必須嚴加防範識別此類員工,此類員工不可委以重任也,難堪大任。

請示彙報工作個人利益最大化,勿將“爭功竊利”等同於責任心。

俗話說“會叫的孩子有奶吃”,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很多人的思維及行為方式。請示彙報工作表面上是溝通工作問題,實際上是與上級領導邀功,其在項目中承受了多少的困難與委屈,終於不辱使命完成了領導佈置的任務。

此類員工將請示彙報工作,作為其邀功展現自己的機會,請示彙報工作是假,最大化個人的利益才是他們的真正動機,通過請示彙報工作無非是讓領導看到他們所起的核心重要作用,希望得到領導的進一步嘉獎與重用。

作為領導者而言,準確的評估他們在工作項目中的具體作用及業績功績,並且進一步順勢而為,適時的給予激勵性獎勵。但是也必須給予必要的敲擊,使其戒驕戒躁,萬不可使其產生“功高震主”的心理。


反之,不請示不彙報的員工就屬於責任心不強的員工嗎,“職場葩葩說”認為並非如此。可是即使你責任心再強,但是不請示不彙報工作的員工本身是存在問題的。

不請示不彙報,屬於性格缺陷,怯於與領導溝通靠近,羞於與領導溝通。

自卑感在任何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的,這種自卑感來源於地位的不對等,或者弱者對強者的臣服,或者來源於對權力的崇拜,或者對於金錢的屈從。這種自卑感皆來自於人類的基因遺傳,也來自於後天社會環境的影響改造。

無論這種自卑感來源於先天還是後天,但是下級與上級存在著位階的差異,上級對下級可以行使公司制度給予的權力,足以使員工產生屈從心理,併產生自卑心理,對上級誠惶誠恐,甚至心生畏懼,進一步使員工怯於向上級領導請示彙報工作。

另一種是來源於外界的“聲討”壓力,經常請示彙報工作可能會被其他同事貼上“馬屁精”的標籤,儘管員工的真實意圖僅僅是為了工作。但是人言可畏,眾口鑠金。如果此外員工自命清高孤芳自賞,那麼它們會逐漸羞於彙報請示工作。

無論是怯於彙報工作,還是羞於彙報工作,本質上都屬於性格缺陷,即所謂的“職場玻璃心”。此類員工往往自尊心很強,做事追求盡善盡美,可謂是工作責任心極強。但是由於玻璃心的性格缺陷,在外人看來,他們是職場中不懂事的員工。作為領導者,如何挖掘此類員工的潛力,打碎他們的玻璃心,幫他們塑造信心,是值得每位管理者深思的。

不請示不彙報,屬於職場“貴族”,只願仰望星空,做不到腳踏實地。

貴族化,在職場中,某些員工有這種群體特性,他們的思維特徵具有夢幻性,對職場之道的理解宥於某個“貴族”群體,他們的職場哲學不具有普世性,他們夢想中的職場概念與現實中的職場概念存在著較大的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屬於世界觀的認知差異,這種世界觀的認知差異導致了他們對於“請示彙報工作”的理解不同於其他人。在他們的眼裡“請示彙報工作”壓根是不存在的,為什麼要向上級領導請示彙報工作,只需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完就好了。

他們的想法是如此的單純,如此的具有貴族氣息,他們的想法多麼的雍容華貴高高在上,又是多麼的樸實無暇。但是殊不知,職場中那能將事情簡單的劃分為“是與否,黑與白”。“不請示不彙報”的根源在於與其說他們是職場中的“貴族”,不如說他們是職場中的小白,缺乏對職場的深入認知與瞭解。

作為上級領導者,也不能簡單的將此類員工歸類為責任心不強的員工,他們只是缺乏職場中的磨練與磨難,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摔跟頭。領導者只需要輕敲細打,讓他們明白不請示不彙報工作可能對項目造成嚴重後果後,他們既可以做到仰望星空,也可以腳踏實地。

不請示不彙報,屬於職場“油條”,不願小題大做,不屑於小題大做。

“請示彙報工作,簡直是小題大做”,長期混跡於職場之中的“老油條”有時候如此教育新人,因為當初他們就是如此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但是這些人長期處於職場中的基層。他們明白自己所在職場中的尷尬地位,但是卻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長期淪落處於如此的尷尬境地。

“職場葩葩說”認為可能就是“不請示不彙報”的工作思想造成了如今的窘況。“職場葩葩說”遇到很多人都是因為“不請示不彙報”的認知缺陷,導致了他們長期處於職場的邊緣。儘管他們本身的工作做的還不錯,但是他們認為彙報工作多此一舉小題大做。

此類員工比較難斷定他們是否具有工作責任心,交給他們的工作基本可以完成。但是他們對請示彙報工作具有鄙視性,從本質上來說是以自我為中心,藐視一切權力與權威,鄙視領導,不喜歡仰人鼻息,他們自認為看透看透職場真諦,孰不知“老油條”的思想逐步的在侵蝕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作為“老油條”的領導者,如何量才而用他們,如何馴服駕馭他們的“野性”具有非常高的挑戰性。他們是某個領域頗具經驗的員工,但是他們又與上面提到的職場“貴族”有些相似,後者完全不懂事,前者則是懂事的過度。但是凡事過則不及,懂事的過度最後淪落為寧願不懂事。


綜上所述,根據我們上述的分析,不能以員工是否“經常性請示彙報工作”,作為判斷員工是否具有責任心的依據。

經常性請示彙報工作的員工未必責任心較強,請示彙報工作只是他們獲取升遷資本的手段而已。不經常性請示彙報工作的員工工作責任心未必不強,他們只是職場成熟度差一些而已。如果合理培養,未必不是不可造就之才。

以上是“職場葩葩說”粗淺的認識及淺顯的分析,分享給悟空的客官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END: 職場風雲亂,迷局真相顯,關注“職場葩葩說”。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的觀點,保證答題皆為原創,如果喜歡,"關注","點贊","轉發"一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