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孩子,請你不要一個人”

天灰濛濛的,有些冷,這與我見到過的大多的深秋的清晨差不多了。看不大清人路兩旁的發了黃的樹葉和走在路上的裹得嚴實的老人和孩子,總是一片黃和一陣影兒罷了。遠處的樓房和黯淡的天空,也都模模糊糊。


“孩子,請你不要一個人”


我一手騎著車,一手搭著,慢慢跟在熱鬧又沒有規矩的電動車和自行車車流後面,小心的往前騎著。這樣的早晨是有些冷的,但跟著這浩浩蕩蕩的非機動車隊,似乎有些熱乎的,讓人無暇四顧。


其實,我是想看看這個城市的清晨是如何的?我愛著的地方,她的白天和黑夜是如何的?而我總是無暇四顧,這就是匆匆吧。特別是秋日,很短,短到總是讓人覺得天剛亮沒多久,太陽就要下山了。


既然短暫,那就簡單些吧。我總覺得簡單的幸福是一種最好的珍惜。可能前行的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爭吵的路人,或是偎依相伴的身影,更或是一個人孤獨的走過的腳印……都不足以盪漾心潮。每天走的這條路,也變得是那麼熟悉,那麼陌生。有些人,也是那麼的熟悉,那麼的陌生。


陌生,這是一個煩人而又深沉的詞。


其實,我自以為有很多朋友的,也不陌生的。後來,我這麼安慰自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對你好的義務”,好像每一個人都好陌生。也許就如這白天裡黑夜中,我每天匆匆經過的這一條路,那麼熟悉,也那麼陌生。


“孩子,請你不要一個人”


有意思的是今天早上,我騎車路過的時候,看到一個撐著一個支架的小夥,艱難的移動。他頭髮有些凌亂,穿著厚厚的衣服,中等身材,左腳懸空著,左臂下撐著支架。一個人走在人行道上,可以說整個人是趴在左腋下的支架上了,弓著腰,提起左腳的時候,看得出來那種痛苦。我好想停下車,走過去問問他要去哪裡,可我沒有停下……


走出去很遠,我一直想象著那個小夥。孤獨的身影,卻是堅強,也是無奈的。我視乎能想象他在電話裡跟家裡人的對話,

“喂!”

“喂!爸……”

“這久身體好嗎?”

“好著呢!您呢?身體還好吧?我媽也沒生病吧?”

“沒事,都好著呢……好就好了……”

今天,他一個人,在清冷的早上,慢慢挪動在陌生的街上。就這樣,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


“孩子,請你不要一個人”


我一直不覺得那些身體有些殘疾或者因為病痛而不方便的人有什麼特別,甚至有的時候覺得他們是在故意博取我的同情。那天,我有些作,把手弄傷了,左手不能動彈,多有不便,到夜裡痛得不能安心入眠,朋友這麼安慰我,

“廢了吧?看把你矯情的……”

“就沒人照料你一下?”

“想媽媽了吧?想家了吧?”

“如果有一天你的夢想被風雨淋溼,你是否想回家找媽媽?”

最後這一句,讓人有些哭笑不得。而她說的也不無道理,我確是想家了。我想每一個身在陌生城市的人都會想家的,可能也就因為這些吧。陌生的城市,熟悉的人,走在互不相識的熟悉的路上。


有那麼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大概知道母親一直叮囑我的“你不要一個人”的用意了。而這句話,也是很久以前外婆對母親說的,外祖母對外婆說的了……


我沒有多想,繼續騎著車,往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