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些人老了為什麼會遭子女嫌棄?是子女不孝還是沒有做好的榜樣?

a極速凌雲a


人老了為什麼會遭子女嫌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在兒媳婦需要幫忙帶孩子時沒有伸出援手,年富力強的時候覺得自己能強壯很多年,只顧自己享受生活,不幫扶孩子。你沒有盡幫扶的義務,我也只是履行贍養義務,嫌棄在所難免。

硃紅媽年輕的時候看不上兒媳婦,無奈胳膊拗不過大腿,她早早放出話給兒媳,絕不幫忙給帶孩子。兒媳婦也倔強,自已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還兼職做其它,再累再辛苦都扛著。硃紅媽樂自在,跳舞打麻將旅遊瀟灑快活。中風後住院需要人照顧,兒媳只出錢,堅決不伺候。

二,生活方式不同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生活方式各異。老人多數從艱難處來,節儉程度讓讓沒有經歷過的下一輩無法忍受,完成子輩孫輩的嫌棄。一些生活方式也讓孩子們無法接受。

我家樓上有個富有的老太太,家裡裝修堪稱奢華,但她就喜歡在樓下垃圾堆翻翻找找,把別人家扔掉的東西往回撿!比如好看的鐵盒子,茶葉罐子,覺得可惜怕浪費,兒媳很是無奈!趁著她不知道的時候往外扔,她就悄悄藏,圪旯裡都是!

三,經驗教訓總是來的太遲

有位老人長期不洗澡遭到周圍人嫌棄,原因竟是怕洗澡時滑倒給孩子們造負擔。人老了,各種毛病都出來了,他們的無奈年輕人無法理解和體會,感同身受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人才常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嫌棄父母這樣那樣,等老了以後才發覺自己也變得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可這種感覺只能在自己變成老人以後才能體會。所以我們嫌棄自己的父母,發誓不成為那樣的人,我們又被自己子女嫌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成為一代代的遺憾!

每個人都會老去,換位思考,相互體諒!


河畔一隻鷺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老人,子女對她很孝順可她就是不受子女歡迎。這位老人70多歲,以前在西藏工作,已退休多年,老伴已去世。一句話,她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做好榜樣的人。

①這位老人的女兒家居外地,來看她飛機都要坐幾個小時。來時不能住老人家裡,老人嫌麻煩,女兒只好住離家近的賓館。外孫女小時,老人常卡(qia)她,外孫女背地叫她“狼外婆”。在外人面前她常說女兒不好女婿不好外孫女不好,就她自己好囉。

②這位老人在家裡很霸道,什麼事情不管對與錯都是她說了算。比如拖地板吧,她要兒媳婦跪著擦,還要求三天一次。看電視和三歲的孫女搶搖控板,為了不影響她看電視,媳婦只好帶著孩子出去玩。回來後,孫女想看電視,就望著奶奶卻卻地問:“奶奶,看完了沒有?”聽這稚嫩聲音再看孩子表情,誰的心裡不發酸哪!

③這位老人的兒子在西藏工作,專家,現已退休。寒心的是她將兒子一家趕出去租房住。當時兒媳婦帶著一歲的孫女一同住了3年,嫌棄兒媳婦沒工作,常與孫女較勁,兒媳婦脾氣不錯一笑了之。但她常說,她喜歡清靜,一個人住慣了,大人叫小孩鬧的煩死人了。冬天去海南住三個月,夏天外出避暑兩個月,她原話叫“躲”。去年兒子退休了,一起住了三個月,兒子實在忍不了母親那一口一個“畜生”的罵,罵了兒子罵媳婦罵孫女,兒子三人只好在外面租房住。這下老人住著130多平米的房子倒靜下來了,打牌、聊天、旅遊,可歡了。

④兒女們對母親很是孝順。這位老人退休工資每月近萬元,捨不得花,很是節儉樸素,這本是好事,可她也太那個了。衣服鞋子捨不得買,穿的衣鞋很舊很舊,兒女實在看不慣了,只好來一次買一次:衣服、鞋子、襪子、內衣、包包,還是名牌。甚至米、油都買。即使兒女買了,她還要說,誰稀罕你們買呀!弄得兒女們很不舒服。

⑤這位老人那假話多得背時,張口就來,從沒有一句真話。兒女們說什麼她都不相信,外面的人說什麼她都信。還愛裝病,沒病硬要住醫院,她說是檢驗兒女們的孝心。兒女們就說,成天喊狼來了狼來了,若真的是狼來了誰還會相信呢!兒女們真拿她沒轍。你說,這還是母親應有的榜樣嗎?











讀走西藏


我身邊的故事:一兒一女,老父親在當地有頭有臉的人,能賺錢,品德也特別好,街坊親戚沒有不喜歡這個老父親的。老太太比較厲害出了名。他們一生的積蓄、房子,都被兒子兒媳婦掏空,女兒出嫁時竟然一分錢陪嫁也沒有,反而是女兒幫老父親還完兒子兒媳婦以父親名譽欠下的債。後來老父親得了癌症,兒子不讓治,也是女兒女婿出頭帶著老人治療,又活了十來年去世。去世前託付女兒,把她媽帶走贍養,落兒子手裡會遭罪。女兒女婿一手操辦後事,兒子沒露面。之前老太太就捱過兒媳婦和兒子的打。女兒帶走老太太,精心伺候了一年半,老太太想兒子(老太太名下還有一套半平房,拆遷範圍裡),跟女兒一家子不一心,串通她的妹妹,把女兒差點兒折騰死,非說女兒是圖財產。又聯合兒子兒媳婦,去女兒孩子的學校毀孩子,並且一紙訴狀把女兒告上法庭,做各種偽證汙衊女兒,帶著兒子妹子外甥去女兒家堵門辱罵,女兒氣的住院、抑鬱症,最後官司還是女兒贏了。。。。。

試問,這樣的老人,哪個孝順孩子承受得起?


無事忙505


我爸媽七十多歲了,但我們的親情好像越來越淡,我媽那時是知青,在我八歲那年帶了我哥去城市上班。我和爸在農村,從那年開始我什麼活都幹,我三嬸把一切家庭主婦乾的活都教給了我。但我爸每次從外面幹活回來,只要心裡不舒服就打我出氣。在我十八九時,村裡就有人說我不像個大姑娘,什麼活都乾象個主婦。我在二十歲那年為自己今後打算,也到了城市裡去打工,後來在外找了對象結婚生子。我哥的兒子和我兒子同年,我爸媽二十多年一直疼愛孫子,從衣著到生活費都管了。這是應該的,我沒意見,我兒子我的爸媽從來沒花過一分錢,我兒子從沒穿過外婆買的衣服和零食。但現在外甥成家,我爸媽且想要我兒子能孝順他們,我兒子工作了三四年每年都給外公婆壓歲錢,但我爸媽出年又說我兒子沒親熱的叫他們。我真的很生氣,今年去拜年我兒子究竟叫不叫我也不留心,但我兒媳婦叫了呀,而且我兒媳婦給他們的紅包,可我們還說我兒子良心壞,我真心氣死了。他們還一直說要到我家多出的房子來養老,你們說可能嗎


謀篡


有些人老了遭子女嫌棄?是子女不孝還是沒做好榜樣?我看兩者都有之。孝敬父母必有福報,福報不是一時的,是能傳承的!

就說說我家吧,我伯父伯母不孝敬我爺爺奶奶,我奶奶生病無人照顧(當時我父母親還未結婚),導致她老人家走上絕路。自從我母親嫁給我父親以後,爺爺就隨我父母親生活。雖然我們孩子多,饑荒年代,我父母親侍候爺爺沒有一絲含糊,好吃的讓給他吃。我伯母50出頭就過世了,我伯父也因子女不孝順活得很艱辛,多由我父母和我接濟。我父母親晚年生活很幸福,我們兄弟姐妹沒有一個吃閒飯的,我和我三弟都是處級領導幹部。我們孩子們也繼承我們的孝道,堂堂正正為人,靠本事吃飯。孝道即天道,天道不可違。


梁山寶樹堂xiety


以我個人的體會,之前也是一直感情上精神上特別依賴女兒,也常常遭到嫌棄,我一直在忍受著,並傷心著,也一直在尋找更好的相處方式方法 。直到現在很心不再粘她了,反而一段時間不給她打電話 她自己都感到不安了,反而主動發信解釋沒來及給我打電話原因,好高興。所以更加體會到無論什麼關係都要有界限感,自律才能得到更好的尊重,兒女大了,我們的感情世界再不能停留在他們是媽媽的寶寶階段了,現在她每對我的好,關心 我都要尊重的表示感謝,希望一直良性循環持續下去…


Ahaks63


有些老人確實做的不好,但不要因為這個就遠離他們。我不是說教,就說說我經歷的事吧。我娘在我家住了十五年,我事事都順著她,雖說日子不富裕,但我兩口子沒偷著吃好的而忘了她。直到六年前拆遷她聽了別人的話,讓我答應一些無理的條件我沒同意,

逼著我老婆喝了農藥,還好救治及時沒出人命,但是傷了我老婆的心,接著我姐帶著外人把我打了,更是直接讓我和娘造成了深深的隔閡。我恨她!六年我沒有見她,養老費我也只是讓孩子送去。她畢竟是我娘啊!回遷後我還是收拾了一套房讓她住,她很高興,也很後悔。但是我們之間的隔閡短時間沒法消除,之後我雖然也去看她送點好吃的等兒子該做的事,我老婆也漸漸的買衣服鞋子讓我送去,我娘也很開心,到處炫耀。我也總以為我娘身體好,再活個十年八年的沒問題,但是,還沒有等到我們的關係恢復如初,就在幾天前她走了!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給我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遺憾!我希望看到這些字的朋友們忘掉父母的錯,多想想他們的好,趕緊盡孝吧!不要像我這樣空流悔恨的淚!


榆木疙瘩814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我認為是因人而異。我的公公就沒有做好榜樣,分不清好壞,還總認為他的子女不孝順,在村子裡到處宣揚,某一個孩子對他怎樣怎樣的。

公公在我家裡住,我都是端吃端喝,還經常給他買魚啊雞啊牛肉這些。而他大兒媳婦從來都沒有給他端過一回碗的。我給他洗衣服洗頭,讓他乾乾淨淨的。

愛人常給他洗澡剪指甲,即便是這樣,公公都沒有表現出來滿意或知足。

有一次愛人問公公:您覺得您這三個兒媳婦,哪個對您最好?稍微聰明一些的人,肯定都會說是我。畢竟,我正伺候著他啊。

沒想到,他說的是:都一樣的,都差不多。

這是在我家裡,又沒有外人聽見,實在不知道公公是咋想的。

夏天的時候,公公在老家住,每次我們回去,都會買好多東西,我常帶上燉好的一鍋排骨給他。

他的床單被罩潮溼的很,我給他全都洗了一遍,但他從來不說別的話,他認為我做的是應該的。

可他的大兒媳婦,卻從來都沒有給他洗過一件衣服啊。

但他照樣會說,大兒子家裡人,偷拿他的錢啊啥的,他也會給別人說,我們這不對那不對的。

其實,有很多的家庭,有很多的矛盾,是跟老人有直接關係的,倘若老人不立勢,不懂得知足,是會讓孩子寒心的。



li冰兒


每個人都在向老年隊伍緩緩的前行著,我們也都會有老了的那一天。對於我們六零後,七零後,家裡姊妹還算多,還能一起照顧父母。等我們老了,我們的獨生子女兩個人要照顧四個老人還有孩子。

每個人愛自己的孩子都會超於愛自己的父母,小時候父母總說,你生的總是超於生你的。父母和我們是兩代人,我們和子女又是兩代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各種生活習慣,接受事物的觀點,思想都會不同。

我的父母是那種重男輕女的人,或許在那個年代,那時又在農村。我們姊妹四個,我兩個姐姐一個弟弟,我和弟弟屬於超生。父母生下我因為我又是一個女孩想扔了,想弄死,想送人。因為窮養不起。我小時候可能知道自己的命運多舛,很乖不哭。姥爺去了說,這樣的孩子多留就留一個吧!這樣我才活了下來。三年之後,有了弟弟,父母終於滿足了願望。

從小在母親不喜歡我的嚴聲嚇歷中長大,父母眼裡只有兒子。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不捨得吃穿,讚的錢,工資,存款房子都給了弟弟。百善孝為先,即使是這樣,我們作為女兒的都還是特別孝順。明明知道父母許多事情做的不對,爭辯沒有用,也改變不了。只能默認,只能由他而去。畢竟他們給了我生命,依然感謝他們的生育,養育之恩。

近幾年,母親患了老年痴呆症,父親也離不了人照顧,我們一週每人兩個晚上夜班伺候父親,晚上要接尿,他還要吼叫,第二天我們還要上班。後來父親摔了腿,手術後基本上癱在床上,只能請護工,再輪流每天搭我們一個人。八十多的父親越來越糊塗,拉尿不說。年前疫情護工回家過年,這近兩個月的時間一直是我大姐在照顧。因為小區管理嚴,我只能兩三天去一次。這樣我們已經照顧了父親三年多了。

有時我們也抱怨,半夜他不睡覺大鬧吼叫,抱怨他不懂得心疼我們第二天還要上班。有時也會說他怎麼想拉也不說,弄得一床都是。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每一個有良心的人都很孝順。不是嫌棄父母老了,不利索了,糊塗了。是因為有時候很多的無奈,我們也要工作,要養家,要生活。我們也年近五十,身體在熬夜後也越來越差。就在去年的十一月份,我也剛剛做了乳腺手術,萬幸是良性。當各種壓力都壓在我們身上的時候,那種喘不上氣的感覺真的會讓人窒息。

我們這代人總怕做的不好,讓別人說我們不孝順。所以我們努力去做。從照顧父母身上,我看到了我們以後的老年生活。也理解有一天我們去了敬老院,不會埋怨子女,我們要努力愛惜身體,儘量不給兒女去添麻煩,我們適從他們的生活,不讓他們覺得我們有代溝,不讓他們有一天會對我們有嫌棄的眼神。



一帆隨筆517


人老了不受待見遭子女嫌棄,是子女不孝?還是做老不尊?

此問題我有很深的體會,高齡老母近九十,身體還算健康,就是整天訴說這兒疼那兒痛,帶去醫院就診查不到器質性病變,老年退行性亞健康症狀還是存在的,不舒服是肯定的。

她現在生活基本能自理,食慾不錯但較過去食量要小點,就是夜眠差睡著時間短,導致白天頭昏耳鳴。

最主要是心境特別鬱悶,整天自找氣生,不滿意同住的兒子和兒媳看不入眼,回應的當然也是各種嫌棄,隔三差五有磨擦。

怎麼辦呢?分不清誰對誰錯,只有順之放任,慢慢把日子熬著過唄。

各人都有老的一天,等待我們自已老的哪天,不知是什麼境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