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醫學小偵探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一年四季氣溫在不斷髮生變化,我們身上的衣物也隨之而增減,甚至會用空調來改變溫度讓自己感覺更舒適,其實人體中的各種代謝也是一樣,會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而不斷做出調整,目的就是讓機體能始終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中。

因此,當血糖升高時,機體除了盡力調節血糖外,還會對逐漸升高的血糖有一定的適應性,也就不會表現出什麼症狀表現,如果不去檢測血糖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經升高了。但是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定的限度,所謂物及必反,當血糖持續升高,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或是對組織器官造成損傷時,身體就會有所表現了。

比如長期高血糖使得血液的滲透壓增大,周圍組織細胞就會發生脫水,給大腦傳遞的信號就是口渴,於是便會大量飲水;血液過高漏出到尿液中時,尿液濃度升高,也會因滲透壓的原因導致血液中更多的水分進入尿液,就出現了尿多的表現。

因此,糖尿病常說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狀,常常是血糖升高並持續一段時間後,超出了身體承受及適應能力之後才會出現,臨床證實這種情況出現時,糖尿病實際已經發生1-3年或更長時間了,所以不能靠症狀來發現糖尿病,更不能用症狀來診斷糖尿病。

綜上所述,沒有症狀不等於血糖不會高,也不能排除是否發生了糖尿病。正因如此,《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求成個的應定期進行血糖檢查,且必須對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兩個時點的血糖進行檢測,只要其中有一個升高即為異常,判斷標準是: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及(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及(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90%以上的糖尿病人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非常隱匿,就是說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往往是在健康體檢或者去醫院治療其它疾病常規查生化檢查,發現血糖高而發現的。

糖尿病典型的三大症狀是“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減輕。這些症狀一般要到血糖很高,一般高於15mmol/L,高很長時間才能表現的出來。而長期高血糖耐受的人,甚至血糖高到20多都沒任何不舒服的表現。

因為不及時發現,很多人診斷時,實際血糖已經高了很多年,有些已經出現一些神經、血管的併發症。比如手腳四肢麻木、疼痛、發涼、皮膚瘙癢。有些人也是因為這些併發症症狀,去醫院就診,才知道原來自己得了糖尿病的。

糖尿病不是病,併發症才算病,而預防併發症最重要的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每年健康體檢,查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動態血糖監測非常重要。建議大家堅持每年健康體檢,注重血糖監測項目。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識及控糖技能,可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微笑面對糖尿病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很多糖尿病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等查出來的時候,其實血糖已經高了很多年了,甚至不相信檢驗結果。小糖認為主要是下面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1.糖尿病早期沒有症狀。當血糖輕度升高時,機體不會有什麼異常,很多人即便血糖異常了好幾年,也不痛不癢的。這就讓人誤以為自己很健康,不會輕易去醫院檢查。等身體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的症狀時,明顯感覺手腳不適、視力下降、皮膚瘙癢時,其實也出現了併發症。

2.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以及體檢的侷限性。能夠做到每年體檢的人其實很少,這樣就不能及時發現血糖異常。再加上體檢的時候通常只測空腹血糖,而很多糖尿病人是餐後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卻是正常的,這就造成了漏診。

3.對糖尿病存在認知誤區。很多人覺得糖尿病是老年人才會得的,是胖人才會得的。老年人確實糖尿病的發生率較高,但是年輕人也會得糖尿病,就是小孩都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糖尿病也不是胖人的專利,瘦子也有可能得糖尿病。因此很多年輕人查出糖尿病都是懵的,內心狀態:我這麼年輕啥毛病沒有,咋個就得了糖尿病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中提出更多見解!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啟發,更多糖尿病百科歡迎關注我們的後期問答~


糖人健康網


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是糖尿病?

那是因為高血糖症狀,人家壓根就不是病,大多數只是在應激狀態下的生理現象、生理需求。

高血糖,你是不知道的,不檢查,你是不知道的,表示什麼?表示身體是允許你高血糖,這你都聽不懂?

如果身體不允許,你一定有反應,你一定有感覺,能聽懂嗎?

你口渴有感覺吧?喝太多有感覺吧?都有的吧!天氣熱有感覺吧?太冷有感覺吧?有的嘛!

坐了久,難受有感覺吧?站了久,腳痠,有感覺吧?只要超過身體不接受的事情,身體一定會以某種方式警告你,可是高血糖不警告,表示身體說,你能高不錯了,從哪弄來的糖?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身體說,如果低血糖,我會立刻警告你。因為只要一低血糖,我們身體很多器官都會停擺,甚至嚴重一點,你會直接昏倒,你會從樓上掉下去,你會開車突然之間停下來了,你會走路,走到一段,摔倒在地上,低血糖,是有生命危險的,是身體絕不允許的狀態。

一個人長期血糖升高,為什麼不去思考那個糖究竟是從哪來的?是食物中攝取了過量的升糖指數的精製米和麵?還是真的胰腺功能退化?還是這個人的身體有著特殊的生理需求,是否長期處在應激反應狀態下?身體長期分泌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與糖皮質激素等?很多醫生查都不去查,就給人家安個終生服藥疾病!

很多所謂的糖尿病病人,其實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不吃早餐或是餓過頭的習慣。

可是一個人的血糖,它是受胰腺調控的。

這個胰腺呢,會分泌一種物質,叫著,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這個詞,普通人應該聽到的不多,聽到的多的叫胰島素,對吧!

這兩個詞,理論上,你應該一起聽到,才是對的,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胰高血糖素,只聽過胰島素呢?

一旦身體有特殊需求或是血糖不夠的時候,這個胰高血糖素,注意,它只要一分泌出來,從字面上,你就知道,它一分泌出來,目的就一個,升高血糖,所以,當血糖升高的時候,醫生說,你得了糖尿病,這實在太扯蛋。

你的身體既然分泌出胰高血糖素,等於發了一個指令,通知說,升高血糖,這是一個指令,而且這個指令有明顯的信使,這個信使就是通訊員,信使就是,拿著那個胰高血糖素,到達肝臟通知肝,嗨!把肝糖釋放出來,前面低血糖了,把血糖升高,那個肝臟聽到指令,立刻釋放,把肝糖釋放出來,血糖就升高了。

好了,這個胰高血糖素,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它的作用就是通知身體,把體內的肌肉蛋白質,黏膜蛋白質,分解,通過一個叫著,脫氨作用,脫掉這個氨,氨基酸的氨,脫氨作用,把它脫掉,然後轉換為血糖,轉換為糖進入血液。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吃早餐或是餓過頭,剛開始餓的時候很難受,可是再餓一會,身體居然不餓了?那就是身體分泌出胰高血糖素,分解肝糖與肌肉釋放出血糖到血液中,及時幫助解決了低血糖!

所以呢,所以,你們所聽過的,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人家都沒病。


主動健康好幫手


糖尿病現狀

我國約有60%的糖尿病病人從未被診斷,而已經接受治療者,糖尿病控制狀況也很不理想。另外,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增加,糖尿病的防治真得從娃娃抓起。2型糖尿病就是“胰島素作用缺陷(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

原因

  1. 疾病本身特性:慢性病。血糖高本身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長期高血糖就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所以,糖尿病患者通常不是死於糖尿病本身,而是死於糖尿病的急慢性併發症。沒啥症狀人就不會當回事但糖尿病就像一隻不起眼的螞蟻,結果一口一口就把你的身體啃的千瘡百孔。

  2. 體檢環節缺陷:在我國定期體檢還沒有形成一種風尚,除非是工作單位提供的最低級別的體檢,很少有人會主動去體檢看看自己身體狀態如何。都是拖到“病入膏肓”才來醫院就醫。

  3. 疾病類型決定:糖尿病的診斷參考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兩個指標。在我國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首先是餐後血糖高,空腹血糖不一定高。所以,很多人測空腹血糖發現正常就覺得自己沒有糖尿病,但你的餐後血糖也許早已超過臨界值。畢竟誰會沒事剛吃完飯就去測血糖呢。

  4. 醫學知識匱乏:醫學科普工作開展的遠遠不夠,大眾對疾病認識不清。並且人們總是關注怎麼變美,忽視瞭如何變健康。因為大家覺得自己小時候健康,現在肯定依然健康。



Dailei


這是糖尿病作為隱匿性疾病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國目前糖尿病的現狀是知曉率低,只有30%左右,也就是還有70%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在已確診的糖尿病人中,控制率和達標率也不到30%。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持續進展,無法逆轉的特性,所以中國的糖尿病控制情況任重而道遠。

糖尿病比較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但這樣的情況只發生在很少一部分人身上,很多人表現為三多一少中的單個症狀,即只出現口渴、或者只出現多尿,有些人是在檢查消瘦原因是發現的,有些人是因為看東西模糊去眼科檢查發現。大部分人沒有任何症狀,因為近年查體意識的提高,很多人在查體中確診。他不像感冒、支氣管炎等能及時感知。

血糖高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當出現症狀時,胰島功能一般就比較差了。據研究表明,這時的胰島功能只有正常的人的一半了,而發展到如此情況,需要的時間大約為7-8年。也就是說,當你因為感覺到不舒服而查出糖尿病時,你可能已經有8年的糖尿病史了,而且胰島功能也已經下降很明顯了。

所以定期查體非常重要,特別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早發現、早治療、早達標,才是預防糖尿病和併發症的有效手段!


孫醫生講糖


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由於條件和觀念的原因,很多人沒有每年的定期體檢。確實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得病多年以後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因為得病初期,是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的,只是血糖是偏高的,但血糖是通過醫院檢測才能知道的,隨著時間推移,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照樣以前的生活方式,逐漸加重,表現出三多一少,無力,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症狀,到醫院一查,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並且已經很多年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每年一次或兩次的體檢,就可以提前篩查出問題,提前預防解決。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要注意一下,如果突然變胖,就應該到醫院檢查一下,因為突然變胖是各方面不注意導致的肝臟受損,肝臟不好,脂肪代謝就有問題。同時肝臟不好,糖代謝也會出現問題,嘌呤代謝也可能出問題。


霍體清


  • 對於每年都堅持體檢的人來說,糖尿病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因為最基本的體檢項目裡面都必然會有檢測空腹血糖這一項。

  • 但是,那些沒有條件體檢、或沒有這個體檢意識的人,通常同時又是對自己身體不太關注的人群,那麼就可能一直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直到出現明顯的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減少)才去看醫生。

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群體就是兒童和青少年

  • 糖尿病一般都是中年起病,但是由於生活條件富足、生活習慣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兒童和青少年也罹患上了糖尿病

  • 我有一位老師,自己是學醫的,只有一個寶貝女兒。上高二那年的冬天,老師一開始是覺得孩子現在胃口越來越好了,還蠻欣慰的。但是到過春節的時候,她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吃的越來越多,但是人越來越瘦,而且因為放假天天在家待著,她發覺孩子上廁所很頻繁。趕緊帶孩子去內分泌科,一查血糖二十幾,一系列檢查做下來直接診斷為I型糖尿病,胰島功能幾乎喪失,只能用胰島素了。

家族性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早點開始定期體檢

  • 可能還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食譜跟長輩們比有很大差異。我曾遇到好幾個糖尿病家族,長輩都是四十五隨後才得的糖尿病,但是晚輩好幾個三十出頭就檢查出糖尿病了。

  • 糖尿病就是飲食控制+運動鍛鍊+藥物治療,早發現、早控制,疾病就能得到緩解。所以家族裡有多人曾患糖尿病的話,一定要早點開始定期體檢。



子樂健康科普


首先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其次很多小公司沒有安排體檢的福利,而青中年人沒有這個意識,覺得自己身體很好,就不會想著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有出現嚴重的症狀了才會想到去醫院的想法。

而且糖尿病是肝臟胰腺出現問題,而肝臟是沒有痛覺的器官,所以肝臟方面出現問題,是很難被我們知道的,所以每年的健康體檢就非常的重要。


糖尿病養生大講糖


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人被查出糖尿病,但是我們發現很多人糖尿病患者在體檢前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病,不像感冒一樣會咳嗽、頭痛等不舒服,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確實,糖尿病早期的症狀很輕,或者除了血糖高就幾乎沒有其他的症狀,這種疾病早期的症狀不像感冒會咳嗽、發燒一樣明顯。因此,定期的進行體檢確實是預防糖尿病比較關鍵的途徑。隨著糖尿病進程不斷推進,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的話,就會出現糖尿病胃輕癱、傷口難癒合,以及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等心腦血管併發症,足部潰爛、感染等,出現這些症狀或疾病之後,患者的糖尿病就相對比較嚴重了。此時,患者應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米格列醇、格列美脲滴丸以及參芪降糖顆粒等降糖藥物,同時需要嚴格檢測餐前餐後寫血糖,防止血糖水平異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