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不見新郎官的婚禮:阿魯特氏的婚禮是否受到載淳重視?

文|劉瀛璐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五日,天剛矇矇亮,京城崇綺家三女兒、19歲阿魯特氏的喜轎已經來到了夫家門前,不同於尋常人家女兒出閣,浩浩蕩蕩看起來格外盛況空前。迎親隊伍中不見新郎官的身影,阿魯特氏並沒有因此懊惱,她知道,轎裡那柄龍形如意便是丈夫迎娶她的信物,意在“如朕親臨”。沒錯,這場婚禮的男主角便是大清國的皇帝,同治帝載淳。

有清一代,只有皇帝婚禮才可稱大婚,是國之盛典。滿清入關後的皇帝中,5位在即位前已經成婚,只行冊封之禮,在紫禁城中舉行過大婚的皇帝只有幼年即位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宣統帝溥儀雖也在紫禁城內成婚,但當時已經遜位,不可同日而語。同治帝大婚,距離上一次康熙四年(1665)的大婚已經時隔兩百多年,再加上歷經兩次鴉片戰爭風雨帶來的神傷,一場熱熱鬧鬧的皇家婚禮可以說是喜聞樂見,萬眾矚目。

不見新郎官的婚禮:阿魯特氏的婚禮是否受到載淳重視?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坤寧宮

礙於已經是名義上的皇后之身,即便與父母親人也要依禮制相待,阿魯特氏早早收起了女兒姿態,九月十四日夜裡便出發,乘坐十六人抬鳳輿踏上了大婚之路。待到第二天凌晨,鳳輿穿過大清門,朝陽漸起,輝灑紫禁,奉迎隊伍簇擁鳳駕依禮通過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最終抵達婚房所在地坤寧宮。鳳輿之中,蓋著紅蓋頭的阿魯特氏手捧蘋果、雙喜如意,討的是一個“平安如意”的彩頭,她知道每跨過一道宮門,便是與過去的一次告別,向權力中心的一次靠近。從此要與大清皇帝比肩而立,母儀天下,任人評說。為了迎接她的到來,紫禁城一片喜氣洋洋,前殿後宮彩架連接,大清門至坤寧宮一路紅氈鋪地,御道兩旁安放四百對戳燈,無限風光。蓋頭之下,阿魯特氏緊張又興奮地期待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也不禁回想起,就在大概7個月以前,她還是從神武門進宮等待遴選的秀女之一,一個決定,便扭轉了她所有的命運。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紫禁城神武門外井然有序地排列著許多騾車,車上坐的都是來自八旗各家等待參加選秀的秀女,未來的大清皇后就將在她們之間產生。但也早有傳言,皇后早就“內定”好了,是翰林院侍講崇綺之女阿魯特氏。這並不意外,“潛規則”早在順治年間確定八旗選秀制度時就心照不宣,包含著門當戶對、民族聯姻、穩定國運的複雜因素在裡面,選秀從剛一開始就跟選美無關。

在明代后妃制度基礎上建立的清王朝後宮選秀制度更加複雜,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自順治朝始,形成規制:凡八旗官員家中年滿14—16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三年一次的選秀,17歲以上不再參加。乾隆五年(1740)進一步規定,旗人之女在規定年限內如果沒有參加選秀,即使到了20歲也不能私自嫁娶。從順治到光緒年間,選秀成為清代女性入宮的主要渠道,共舉行選秀80多次,秀女最小11歲,最大20歲,記錄在冊入宮成為后妃20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