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3D球員”,是籃球運動中對一類球員的特殊定位,這類球員在場上以防守和外線投射為主要任務,即俗稱的鋒位搖擺人。這類球員通常是除球隊核心外隊裡第二重要的球員,他們在進攻端有一定的外線投射能力,以此拉開場上的進攻空間,在防守端,他們能憑藉相對高大的身材和靈活的防守腳步限制對方箭頭人物的發揮。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湖人隊的丹尼-格林是聯盟優質“3D”的代表


如今的NBA聯盟中,諸如湖人隊的丹尼-格林,勇士隊的克萊-湯普森,都是聯盟優質“3D球員”的代表。這類球員是每一支志在季後賽或者更高名次的球隊都想追求的球員,但隨著小球時代由防守逐漸偏向進攻的大趨勢,這一類既能防守,又能在外線製造威脅的球員,已經變得愈發不可求。本文就來介紹一位曾經的優質“3D”——韋斯利-馬修斯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克萊湯普森


提起馬修斯,可能更多的人會想起當年波特蘭首發五虎中,那一位穿著2號球衣,有一手精準的外線投射的後衛。但同時,他也是一名十分勵志的球員——選秀大會落選,巔峰時期經歷了足以毀滅職業生涯的傷病,一個賽季更換了三支球隊,但如今,卻成為了一支爭冠球隊雷打不動的首發分衛。

本賽季,馬修斯效力於密爾沃基雄鹿隊,場均能得到7.1分,2.5個籃板和1.4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39.4%,三分命中率為35.3%,效率值(PER)為8.2。從命中率上來看,馬修斯本賽季的進攻效率並不高,而且他原本就平庸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經歷過大傷後下滑得更加明顯,可他憑藉著出色的防守技巧和職業生涯前期積累下來的防守經驗,成為了這支球隊的關鍵人物。在本賽季一些關鍵的場次中,馬修斯也有出色的發揮。在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0日,雄鹿主場迎戰湖人的比賽中,馬修斯首發出場得到13分4籃板和2個助攻,數據上來看這並不是他表現得最好的一場比賽,但在防守端,他的防守給到湖人隊核心詹姆斯極大的壓力,馬修斯對於詹姆斯的限制是雄鹿隊能在這場強強對話中勝出了原因之一。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那麼,馬修斯是如何成長為聯盟出色的“3D”球員之一,而他職業生涯到目前為止表現如何,本文就來詳細分析一下。

球員基本資料

姓名:韋斯利-馬修斯(Wesley Matthews)

身高:1.93米

體重:100公斤

出生地: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

出生日期:1986年10月14日

畢業院校:馬奎特大學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職業生涯經歷

2009年,在馬奎特大學效力了四年的馬修斯決定參加選秀,但最終遺憾落選。

2009年的選秀大會誕生了許多優質球員,如今叱吒聯盟的哈登,庫裡都是這屆選秀出來的球員。雖然馬修斯在高中時曾獲得過威斯康星州的“籃球先生”,並且在大四那年,他場均可以得到18.3分,5.7個籃板和2.5次助攻,並因此入選了NCAA大東區最佳陣容第二隊,但從身體素質和技術特點來看,馬修斯算是選秀中相對平庸的球員。而且在大學效力了四年才參加選秀,意味著他身上所蘊含的潛力已經挖掘殆盡,許多球隊高層並不看好他能在NBA發展,因此馬修斯的落選也合情合理,但馬修斯之後的發展卻狠狠地打了這些球隊高層的臉。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與馬修斯同一屆選秀的庫裡


在遺憾落選後,馬修斯並沒有放棄進入NBA的夢想,他選擇與猶他爵士隊簽訂了一份訓練營合同。憑藉著他在夏季聯賽中的出色表現,爵士隊在新賽季開始前決定將他留在正式的大名單當中,馬修斯的NBA職業生涯正式開始。

當時的爵士隊處在德隆-布澤爾的“黑白雙煞2.0”時期,隊中除了這兩人,也不乏基裡連科等實力出眾的球員,因此對於馬修斯這樣一位新加入聯盟的“菜鳥”,尤其是一名落選秀來說,球隊自然不會給予他太多的關注。但馬修斯卻利用有限的比賽時間,打出了高效的數據表現。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在自己的首個NBA賽季,馬修斯大多數時間是作為球隊的替補上場,在場均僅得到不到25分鐘的時間裡,他場均能得到9.4分,2.3個籃板和1.5次助攻,場均出手不到七次,整體投籃命中率高達48.3%。馬修斯的出色表現,讓爵士隊為之驚喜。在半個賽季過後,爵士隊將與馬修斯相同位置的羅尼-布魯爾交易走,馬修斯成為了球隊輪換陣容中的固定球員,並一度成為球隊的首發。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與隊友布澤爾


馬修斯的出色表現,也吸引了其他球隊的關注。在該賽季結束後,馬修斯成為受限制的自由球員,爵士的同區對手開拓者為馬修斯開出了5年3253萬的報價。要知道,馬修斯第一個賽季的年薪僅為46萬美元。爵士隊在權衡之下,決定不匹配開拓者的報價,於是,馬修斯來到職業生涯的第二站。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的開拓者時期


當時開拓者的二號位上,原本有一位名叫布蘭登-羅伊的球員,因為與科比極為相似的球風,他有了“黃曼巴”的美譽,他也一度是開拓者復興的希望,但正處職業生涯上升期的他卻飽受傷病的影響,在10年夏天摘除雙腿的半月板後,羅伊整個賽季僅出戰47場比賽。不僅羅伊,開拓者其他的主力球員也在那個賽季受到不同程度的傷病困擾,球隊面臨著短兵少將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新籤來的二年級生馬修斯被推上了球隊的首發二號位。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黃曼巴”布蘭登-羅伊


相比於貴為六號秀的羅伊,馬修斯在進攻天賦上和進攻手段的豐富性上自然不及羅伊,於是球隊給了他最簡單的任務——在外線接球投籃,以及防守。

這也是馬修斯被定位為"3D“球員的開始。在第二個賽季,他有了更多的出場時間和出手權,數據也還是大幅上漲。這個賽季,他的場均出場時間已經升到了33.6分鐘,可以得到15.9分,3.1個籃板和2次助攻,並且投出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他和阿爾德里奇共同撐起了球隊的內外線進攻。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在開拓者最後一個賽季,與隊友阿弗拉羅(左)以及阿爾德里奇(右)


2011年12月11日,飽受傷病困擾的羅伊宣佈退役,球隊使用特赦條款特赦了羅伊。在羅伊離隊後,馬修斯正式坐穩了球隊首發二號位的位置。


雖然球隊迎來了巴圖姆,費爾南德斯等傷員的迴歸,但馬修斯憑藉著上一賽季出色穩定的發揮已經成為了球隊雷打不動的首發二號位。此後的四個賽季,雖然球隊經歷了更新換代的動盪,但馬修斯一直是球隊最重要的球員之一。在進攻上,他的場均得分一直穩定在15分左右,三分命中率接近四成;在防守端,他逐漸通過比賽積累了大量的防守經驗和防守技巧,靠著出色的下盤力量和靈活的防守腳步,成為球隊外線防守的大閘。2014年的季後賽首輪,馬修斯對對方核心哈登的限制,是開拓者最終能晉級的原因之一。就在職業生涯進入上升期的時候,馬修斯卻遭遇了傷病。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2015年馬修斯參加全明星三分大賽


2015年3月6日,馬修斯在比賽中左跟腱撕裂,賽季報銷。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遭遇跟腱撕裂


這次傷病對於馬修斯來說是致命的打擊。雖然在休賽期時接到了小牛隊(現獨行俠隊)4年7006萬的合同,但在復出之後,他原本就不出色的運動能力呈現出肉眼可見的下降,這也直接影響了他的投籃穩定性。在達拉斯的三個半賽季,他單賽季整體投籃命中率為41.4%,低於職業生涯平均水平的42.4%,單賽季最高場均得分13.5分,遠低於在開拓者的任何一個賽季,看得出跟腱傷勢對他的影響。2018年3月,馬修斯遭遇到了右腿應力性骨折的傷病,賽季報銷。接連的傷病,加上東契奇等年輕人加入球隊後,他逐漸失去了在球隊的位置。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獨行俠時期的馬修斯


2019年,馬修斯在關於波爾津吉斯的交易中被換到了紐約尼克斯,在紐約打了兩場比賽後被買斷,隨後與步行者簽約。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步行者時期的馬修斯


一年更換三支球隊,這在平常人看來,這樣的球員已經難堪大用。但本賽季來到雄鹿後,馬修斯不僅打上了球隊首發,而且還成為了球隊防守體系中重要的一員,他所擁有的防守經驗,是雄鹿隊防守端的重要球員之一。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雄鹿時期的馬修斯


馬修斯職業生涯數據分析

這個賽季是馬修斯的第十個賽季。經歷過兩次重大傷病卻依然能成為一支強隊的主力,馬修斯必然有他的獨到之處,下面就通過數據來分析馬修斯的職業生涯。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基本身體數據


從身體的數據來看,馬修斯的身體素質並不出色,1.93米的身高在二號位上屬於偏矮的類型。另外,他的彈跳也並不出色,並不是一名靠爆發力打球的球員。但就是這樣一種“地板流”的打法,讓馬修斯即使是在大傷後,依然能成為一支球隊的主力球員。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職業生涯得分趨勢圖


得分後衛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球隊取分。從上面馬修斯的職業生涯得分趨勢圖可以看出,馬修斯的得分相對穩定,尤其是在跟腱受傷之前,在開拓者的五個賽季,基本能穩定在14~16分的範圍之內,即使在受傷之後的六個賽季,得分有所下降,但依然能在十分以上。這也有賴於馬修斯不依靠身體的打法。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職業生涯投籃區域佔比


再看看馬修斯的各投籃區域的佔比。作為聯盟優質“3D”球員的代表之一,馬修斯職業生涯投籃區域佔比最高的無疑是三分(即23英尺以外的區域),佔比超過了五成。除此之外,佔比最高的區域屬於籃下(0~3英尺的區域)。在馬修斯尚未被定位為球隊外線投手的首個賽季,這一區域的比重甚至高達42%。這是因為在職業生涯的前期,馬修斯尚未屬於球隊穩定的輪換,球隊沒有給他制定過多的戰術。馬修斯更多地是依靠體重和下盤力量上的優勢進行低位單打。即使是來到開拓者後,低位單打也依然是馬修斯常規武器之一。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馬修斯職業生涯基礎防守數據


“3D”中的D(即防守),也是馬修斯的武藝之一。受制於身高和彈跳,從馬修斯的職業生涯防守的基礎數據來看,馬修斯的數據表現並不出色,但這些數據不能體現他在防守端的作用。本賽季,他的防守效率為106,當他在場時,雄鹿隊每百回合少丟兩分

,這樣的表現在眾多防守悍將的雄鹿隊裡也是名列前茅。馬修斯在比賽中經常被指派區防守對方的核心,而他也能有效地降低對方的命中率。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總而言之,馬修斯是一名優質的“3D球員”,即使在遭遇大傷,狀態有所下滑後,他依然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總結語

當年達拉斯給馬修斯4年7006萬的合同,是NBA歷史上落選秀獲得的最大的合同。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份溢價合同。從馬修斯在達拉斯的表現來看,確實低於人們對他的期望值。從落選秀成長為聯盟的優質“3D”,在經歷足以毀滅職業生涯的傷病後,依然能在聯盟立足。馬修斯的這一段逆襲之路,也是一段勵志的故事。

如今,他的雄鹿隊正高歌猛進,高居聯盟第一。馬修斯也有望追逐自己職業生涯第一座總冠軍獎盃。


韋斯利-馬修斯:從落選秀到聯盟優質“3D”的逆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