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全民投資住房,這樣的狂熱過後,最終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浮雲財經觀


全民投資住房,如果過熱會帶來非常複雜的經濟問題,最終的結果一般都會導致經濟危機的形成,關於這一點,在美歐、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曾多次用事實驗證過。

房地產如果出現狂熱現象,說明市場存在兩個主要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供求關係失衡,一個是過度投機。目前國內房地產總體來說不存在供求嚴重失衡問題,去年存量居住用房還有4億套,足夠16億人口居住,每年增量也基本保持穩定,所以國內房地產價格主要體現在中心大城市的資源稀缺以及投機形成的價格上漲。

現代房地產業具有典型的金融特徵,由於金融槓桿化,使房地產市場的投機度被擴張,所以如果房地產出現狂熱現象會高度拉大市場風險,一旦泡沫破滅就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從地方債、企業與個人債務鏈條上撕裂,從而將銀行拖入呆壞賬的死結,這樣信用體系就會出現嚴重問題,進而形成金融乃至經濟風暴。

首先國內的地方債增長速度非常快,地方債問題一直就是困擾國內經濟發展的大問題,政府因為大規模基建與公益建設等,財政上入不敷出,導致地方債快速擴張,而政府的主要收入除了稅收以外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土地出讓,如果房地產因過熱而泡沫破滅,導致土地價格大跌,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地方債務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而房地產過熱必然帶來四個高熱度,一是房地產開發商的高投入與借貸成本上升,二是以房地產為龍頭的產業鏈的產能高企,三是個人按揭信貸上升,四是銀行信貸風險擴張。

這四點中,前三點比較好理解,我主要談下銀行信貸風險擴張問題。

由於房地產過熱期,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與居民按揭貸款等各項房地產業務貸款比例大增,這會導致銀行流動性下降,同時會提高銀行風險。銀行為了降低自身風險並換取新的流動性,就會把一些房地產信貸丟進資產池打包分級,然後轉化成理財產品,銷售給投資者,這樣就可以通過銀行表外再造貨幣,這不僅弱化了央行功能,還使整個社會的風險不斷抬升,所以一旦房地產泡沫被捅破,理財產品基本都要出大問題,這還不包括企業與個人抵押品的質量問題,由此可見房地產泡沫一旦破裂會對銀行體系造成多麼沉重地打擊。

而銀行體系一出問題,市場的資金鍊將會徹底崩斷,企業難以經營,甚至會破產倒閉,失業率上升,房地產消費乃至社會消費大幅下降,那麼高產能企業又會因產能過剩而遭受重創,從而整體社會進入到債務循環之中,信用崩塌,就容易形成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整體國家經濟將遭受重擊。股市會崩盤、房地產價格大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供銷脫節,企業、銀行、私人大規模破產,而央行為了穩定流動性又會被迫調整貨幣政策,如果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不合理,又會帶來通貨膨脹,這樣經濟就會中長期紊亂,居民財富會大幅縮水,民生質量會明顯下降。

另外,國內房地產的過熱還有利於國際資本套利。2008年以後是國際資本持續進駐國內房地產業的時期,至2015年前,投資額度連續不斷增長,而今當初外資購買的房地產價格都是成倍甚至數倍增長,外資收益豐厚,一旦國內房地產過熱,資產溢價過高,正好給予外資大規模減持的絕佳機會,那麼就會引發國際資本大規模套現與跨境的問題,這會對人民幣匯率均衡與外匯儲備安全帶來嚴重衝擊。如果應對不當,將會導致國家財富被嚴重侵佔,還會給予美國等向中國轉嫁債務危機的歷史性機遇。

國內的房地產過熱現象主要是因為中國大規模城市化進程所推動的,當房地產泡沫破滅,經濟出現嚴重問題時,社會失業率會大幅增長,這不僅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還會阻止城市化進程。

所以房地產投資過熱會給國民經濟帶來嚴重威脅,而且是系統性威脅,因此防止房地產泡沫化不僅是中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世界各重要國家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所以管理層今年明確提出“住房不炒”,就是為了加強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管理,以保障國民經濟平穩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