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一直以来,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对于业务层面更是牢牢掌控,同时也是京东的代言人,由于这种深度捆绑的关系,刘强东之于京东就相当于马云之于阿里,当然马云已在2019年卸任了阿里董事局的主席。不过对于钱不感兴趣的马老板还是在前几天又登顶了中国首富,不得不说,大佬的档次我们常人确实无法企及。


而刘强东自然没有马云这般的惬意,回顾2019年,他的新闻可谓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已经绝迹在了微博热搜。这实在不符合东哥的性格,但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根据监测系统德数据显示,输入刘强东,其中和性侵相关的信息就有71300条。


其中,共监测到正面信息518条(占比0.73%),负面信息32652条(占比45.8%),中性信息38130条(占比53.47%)。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而通过对热词词云的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和网民对于该事件主要关注“刘强东、财务上、桌围、明尼阿波利斯、京东”等信息。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在微博渠道,共监测到微博36854条,其中正面微博196条(占比0.53%),负面微博25351条(占比68.79%),中性微博11307条(占比30.68%),负面微博占比最高。微博传播受众1078355264人。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可以看出,刘强东还是没有摆脱性侵丑闻带来的影响。


最近的一条关于京东信息应该是京东和神州的扯皮大战,神舟控诉京东拖欠3亿元贷款并且炮轰京东五大酷刑,京东对此的回应则是因神舟违反产品购销协议,以致货款被暂缓支付。


然而此事在2月26日出现了大逆转,神舟在其官微发文表示此次事件是普通商业纠纷,双方会合理合法地沟通解决,神舟与京东相关人员的商务沟通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近日网上出现一些针对京东的失实报道,存在通过恶意炒作达到破坏双方关系的目的,并非神舟本意,请各位网友理性对待。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事件最后发生如此反转,双方究竟达成了怎样的协定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但是观察事件发展态势不难看出,京东依然是那个庞然大物,与神舟电脑的扯皮也不过只是京东运营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已,甚至这件事都没有得到刘强东的回复,因为现在这个时间,他和妻子在伦敦共度情人节,享受闲暇时光。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其实,刘强东能够忙里偷闲与他的接连卸任不无关系。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月26日,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刘强东卸任了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而在一周之前,他刚刚卸任了京东云计算的经理一职。


此外,在2019年11月27日,刘强东卸任了京东大药房总经理一职。同年12月5号,京东物流的运营主体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强东卸任总经理。


看到刘强东卸任这诸多的职位,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可能觉得还是受性侵事件的影响,刘强东为了京东的形象提升不得不退居幕后。


其实不尽然,我们从刘强东创建京东物流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2007年,京东刚刚拿到第一笔投资时,刘强东就当即宣布自建仓储,配送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可是当时的公司高层绝大多数却反对这个决定,投资人也是报以质疑,就在这种情况下,刘强东依然推动了京东物流的落地。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可以看出。刘强东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而京东物流的发展也证实了他的前瞻性,根据去年的财务报表显示,二季度开始盈利,三季度的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为京东创造了60亿元的收入,相比二季度暴涨了28.7亿元。


所以,刘强东并不是一个会放权的人,那么他现在为什么要接连卸任,开始放权呢?


这要从2012年说起,2012年到2013年,大批有着外企高管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空降京东担任CXO、VP级别职位,刘强东自己则卸任京东商城CEO,远赴美国读书。他希望打破京东“草台班子”的结构,让有先进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将京东改造为一家真正的现代企业。


但是这样的方式并没有让京东完成超越阿里的目标,反而陷入业绩增速下滑,扩张的多条业务线缺乏亮点的严重危机,而就在此时,原有的竞争对手阿里一骑绝尘领跑电商平台,主打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又异军突起,直逼京东市值,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反超。就在这种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刘强东却爆发了性侵丑闻,可以说这把与刘强东深度捆绑的京东彻底推入了深渊。


但是就在这个时刻,回国的刘强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2019年2月分开始,京东就开始了高管轮岗及辞退计划。目前京东已经有多位副总裁离职,而这中措施激起了大多数高管的危机感,促使他们更加专注的投身于管理和产品。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此后,刘强东又开始接连卸任管理层职位,这其中体现的意图不外乎两点:专注有利于核心业务的突围;授权有利于管理团队的成长。


这一系列的措施终于使京东摆脱了危机,在2月12号,京东股价达到了20个月内的最高点,市值高达608亿美元,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把追赶的拼多多远远抛在了身后。


「即刻剖析」刘强东接连卸任,是胸有成竹还是逃避危机?

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曹保印表示,其实企业遭遇危机,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组织架构,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一个有效率的高管甚至可以比得上3个混日子的庸才,刘强东大规模的裁员看似心狠手辣,其实这对企业的健康经营至关重要,有多少企业都是因为管理层的无能而陷入危机,比如贵人鸟就因为高层的一系列决定而惨遭折翼。


他还认为,企业发展速度太快必然伴随这危机的产生,而防范这种风险的前提就是注重核心业务,多项发展有时会因为规模效应短时间产生大量利益,但是步子太大也容易摔倒,万达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王健林会壮士断腕般谋取求生,其一是因为债务问题,第二就是出核心业务外其他业务利润回报率并不高。


如今,京东终于从危机中走了出来,而刘强东却选择退居幕后,其实也是良苦用心。或许,刘强东实则卸任,但是并未放弃过京东,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为京东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