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一線地皮老劉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的是得不償失!

【分享一段故事與幾個老物】老劉是隔壁的一位一線地皮,專門下去農村地區、山區收破舊傢俱、老一輩人的生活用品、還有其他一些老舊物件。這天老劉和往常一樣,只是這次一個人單獨行動,準備出門,開著摩托車剛走出門口,發現自己沒有目標和目的地,“呵!不知道往哪邊走了”,因為來來往往這一片村方圓百里都收貨都收了個遍了,於是心裡冒出個主意!去隔壁縣裡山區收貨好了,就這樣說走就走,也沒約著朋友老趙一塊,就一路狂奔到了隔壁縣。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漆器老盒子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到了隔壁縣城後,已經是中午了,因為南方的縣城都沒有擱多遠,這個縣挨著另一個縣。大概是一百多里地,在小縣城街上吃了個便當便繼續趕路到這個縣的山區裡去,下午開始了老劉往常的撿漏心思,老劉雖然說已經幹了這行有十幾年了,但是對於好多老物件並不是很懂貨,更是因為現在交通發達、製造業、網絡發達的緣故,鄉下新貨也是數不勝數,收貨人稍微有個不小心就上當受騙的。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高仿品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真品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果不其然,這天老劉“中獎”了,事情是這樣的:這下午,老劉剛逛了不到半小時就問到一戶人家,這戶人家說有銀元,還說有大銅錢,以前祖上是做過大官留下來的。老劉聽了故事後興高采烈的跟著這戶人家的老奶奶走了,到了老房子裡,老奶奶讓他先在大廳裡坐會,她給他去正房拿過來,過了一會,老奶奶拿過來了,是放在一個盤子裡,這個盤子是木頭的,一眼老是一個漆器的老物件。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因為看到了盤子,老劉更是深信這位老奶奶,於是著急的打開了盤子,裡面琳琅滿目,一大堆“老物件”,其實這裡面有老有新,於是老奶奶問:這個值多少錢呀!“五十”老劉回答到,這個呢?這個會不會貴點!老奶奶還在詢!這時老奶奶的鄰居鄒大媽過來了,大老遠就在喊著這個老奶奶:“家裡有啥子寶貝呀!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小銅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農村裡就是這樣,很喜歡議論和八卦,萬一這位鄒大媽來了七嘴八舌的一通八卦,今天這生意就準黃了,這時老劉加緊了看貨,也來不及看了,直接問老奶奶,奶奶這一堆賣多少錢吧!先入為主,老奶奶說怎麼的也值個兩千吧,又有銀元、又有大銅錢、還有瑪瑙珠子,這可是我的爺爺那輩的,老早了!這時鄒大媽快到了,老劉來不及思考,需要儘快拿下,老劉是一個忠實的人,看著老奶奶面相挺和藹可親的,餘是合適還了一個價給老奶奶,“一千八”!行嗎?老奶奶也挺和善的說,你們也不容易,加五十吧!“一千八百五”,怎麼樣小夥子!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高仿銀元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真品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劉一口氣回答:行!,因為裡面有兩塊銀元,一個咸豐當百,幾個瑪瑙猴子,還有一堆七七八八的小銅件,還有一張雖然很破舊的綠背一角,還有一個太平天國小銅錢。這時鄒大媽來了,又啥子寶貝嘛,這時東西已經在老劉手裡了,一般買了不能退,除非遇到不講理的農村人會後悔賣掉,但是老劉認為給的錢不低,打開了給了鄒大媽看看,鄒大媽一聽幾個破玩意這麼值錢嗎?這下老劉鬆了口氣,於是老劉就高興的回家了!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綠背一角幣正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反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回到家後,老劉先給了他師傅掌掌眼,師傅一針見血的說出了實情,“老”銀元仿品、當百大錢仿品、太平天國仿品,只有幾個小銅錢和一堆破銅件是老的、瑪瑙猴子是老的,但是瑪瑙猴子是普通貨,雜質多不值個錢,幾個老貨加起來不值兩三百,這一天老劉就損失了一千多塊錢!但這就是地皮行業,有賠有掙,前提是練好基本功!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瑪瑙猴子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反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下農村收貨本想開個張,不料被村民“反咬”一口,真是得不償失

銅銀雜件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溫馨提示:現在農村仿品很常見,多由年輕人帶回家的“雷”一定要謹慎和提高警惕!

這就是老劉的下鄉收貨的故事(一)

原創文章,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喲!謝謝。更多一線地皮故事,歡迎下方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