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新時代的美麗大荔,聚焦歷史人文薈萃,挖掘傳統文化底蘊,生動傳神地展現鄉土風情,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愁記憶,激發“六鄉”活力,揚起鄉村全面振興的風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羌白鎮焦家村的故事。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鐵人”王進喜祖籍——焦家村

焦家村地處大荔縣羌白鎮駐地西北4.5公里處,轄5個村民小組,445戶1776人。據考證,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祖籍就在該村。

焦家王姓。歷史上的同州府大縣,轄區內村莊名稱為“焦家”的僅一處,即現羌白鎮焦家村。該村因明洪武年間刁姓人在此居住而得名刁家,後諧音雅化為焦家,亦稱焦家莊。村民90%以上為王姓,且絕大多數為世居老戶。二組89歲的王智民老人,清晰地憶起孩童時多次與父親、伯父往來甘肅走親戚的舊事,並因與甘肅眾多親人年久失去聯繫而感傷不已。

小名之緣。王進喜乳名“十斤娃”,相信這可能是受祖輩傳統習慣的影響,又可能是父輩思念家鄉的一種寄託和表示吧。一直以來,關中都有給孩子取俗名(小名、乳名)的傳統習慣,大荔縣小孩名為“八斤”、“五斤”、“人娃”、“狗娃”的大有人在,保不準王進喜的乳名就是因其出生時的體重而得的吧。

傳統愛好。王進喜特別愛聽秦腔戲,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狀態,這和大荔人乃至關中人都愛秦腔,愛聽愛唱,個個都能哼上幾句的傳統歷史相符。

文化背景。“鐵人”王進喜的父親王金堂少年時代就受到了良好的私塾教育,擅長詩、書、樂和珠算;母親何佔信熟讀《百家姓》、《三字經》、《增廣賢言》和秦腔唱本,受家庭影響的王進喜也是詩人氣質比較重,常在戰天鬥地之時有豪放詩情抒發。由此可見王家祖上是有一定的文化根基的而且這和秦東之地的儒家習俗淵源同宗。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性格特點。王進喜“鐵人”精神是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幹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經得起子孫萬代檢驗的認真負責精神;不計名利,埋頭苦幹的無私奉獻精神。千百年來這些優秀品質在同州大地頻放光芒,古今賢才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特別是在工業強縣過程中大荔人所迸發出的勇於創新、積極創優、拼搏創業精神,是和“鐵人”精神既一脈相承、又繼承發展的。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王氏先祖西遷

大荔縣在西魏元欽三年(554年)始稱同州(縣郡),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同州為府,附設大荔縣,直至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衙為縣署,置名大荔縣。“同州”稱謂歷時1300多年。在“同州”的歷史上,清朝同治年間最為悽苦。短短的十三年間災荒不斷,僅大的自然災害就達11次之多,總體呈現糧食十年九不收、災民流離失所的狀態。更不消說此間發生了中國民族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陝甘回民起義”。王進喜的上五代先祖正是在清同治年間離開陝西大荔西遷甘肅玉門的。

至於王氏先祖西遷的緣由,一直以來都是猜測不斷,富有傳奇。

一說是隨陝西回民起義軍遷徙。《大荔縣誌》記載,“大荔縣西南濱沙一帶,昔年漢回雜處。同治元年,回民起義,多隆阿追趕出境,左文襄悉安撫於甘肅平涼金積堡各處。”歷史事實是:清同治元年(1862年)5月,陝西渭河兩岸爆發了以回族人民為主的各族人民武裝起義,起義起於華州(今華縣),回民很快響應,以現羌白鎮為據點展開與清軍的對抗,互有勝負。1863年1月,欽差大臣多隆阿集中優勢兵力進攻回民起義軍的重要據點羌白鎮,義軍寡不敵眾向西而去。後雖互有攻守,但終以義軍節節敗退為果,從陝西到甘肅東部(平涼)、從甘肅東部(平涼)到甘肅西部(玉門)、從甘肅到新疆直至逃到今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等)。史料證明回民起義的非宗教性,起義自始至終都有漢民參加(回民起義領袖白彥虎的高級參謀李科庫就是漢民,現居中亞的陝甘回族移民中有不少漢民後裔)。由此猜想以王進喜剛毅不屈、堅強執著的個性其祖上義憤填膺,然有可能追隨義軍西去。

理由有四:一是時間吻合,都事發於清朝同治年間;二是路線吻合,都走的是陝西大荔——甘肅平涼——甘肅玉門線;三是地點吻合,大荔羌白鎮(王氏祖籍地)、平涼金積堡(王氏先祖遷徙中轉地)、玉門赤金堡(王進喜出生地)都是陝甘回民起義重大戰役(鬥)的發生地;四是環境背景吻合,起點大荔縣羌白鎮(焦家村距其僅6.6公里)是起義的熱點地區,又是回漢雜居的地方,難免受到影響;落點玉門市赤金鎮四周戈壁包圍,層巒疊嶂,漢回等多民族雜居,不是一般人能到的。回民義軍與清廷官兵經“羌白攻防戰”“金積堡之戰”、“赤金堡大戰”元氣大傷,或絕望、或無奈或受自然條件吸引,就地定居者自當有之。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二說是逃避災荒遷徙。現可稽考的《大荔縣誌》、《朝邑縣誌》、《沙苑志》等志書記載,清同治年間同州因災移(流)民規模巨大,方向多為西或西北,亦多為拖家帶口。西和西北方向,對“關中道”人來講有一定偏好,陝西、山西人背井離鄉,“走西口”的歷史事實正是如此。不排除王氏先祖為躲避災荒,在此期間舉家“走西口”的可能。甘肅玉門赤金地區素有戈壁中的“綠洲”美譽,此地南望祁連山,北臨河西走廊平原,左肩紅山白塔,右連絲綢之路,是遠避於塵世的水足草豐之地——“世外桃源”。加之赤金鎮歷史上就盛產金、銅、銀、鉛等,商品經濟繁榮,秦人慕名萬里而來完全有可能。

三說是“引民”政策遷徙。甘肅《玉門市志》記載,清自入關以來,為了尋求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統一而採取了一系列邊疆政策,其中就包括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和鼓勵內地居民向邊疆遷移(甘肅省古屬邊疆地區)。赤金堡優越的生產生活環境,足以吸引衣食無著的秦地災(難)民棄故土而去,王氏先祖可能就融入在其中。就目前玉門地區多民族和諧共存的現實而言,清代“引民”政策確實很好地増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過程,清同治年間正是邊疆政策的“蜜月期”,受寬泛政策感召的人絕不在少數。

四說是邊疆“屯田”或經商落戶。清朝統治西北邊疆地區最直接的措施是實行各種屯田,既能夠發展農業生產,同時鞏固邊防。清朝後期的著名人物——林則徐、左宗棠,都有率領三秦兵戍邊的經歷,且都是先在陝駐防(或履職)後開赴西北邊疆。軍民合一,能戰且耕,長此以往形成了如同今天“農墾人”就地落戶成家的狀況。再者,王氏先祖因往來於陝甘貿易,久而久之在甘定居也可以理解。

【講好鄉村故事】:羌白鎮——焦家村

並非只是巧合的史實,還有親人、戰友的回憶。原國家石油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焦力人是我市韓城人,是“鐵人”王進喜的領導、同事加朋友(從玉門到大慶,從參加工作到去世),兩人關係至深。作為莫逆之交,焦老親耳聽“鐵人”說出祖籍是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並彼此以“鄉黨”稱呼多年。焦力人是新中國石油事業蓬勃發展的親歷者,是久經考驗、受人尊敬的老革命,以焦老的資歷、人品,自然不會憑空捏造。

孫寶範是聞名遐邇的《鐵人傳》作者,作為與“鐵人”並肩戰鬥過的小弟弟,一生都在學鐵人、寫鐵人、宣傳鐵人。在創作長篇傳記文學《鐵人傳》期間,為了確保客觀真實性,下玉門、到油田,訪焦老問親屬,經多方考察論證才負責的得出王進喜祖籍大荔的事實,並在書中做了忠實地記錄。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鄉村文化是鄉村古老的獨特記憶,鄉村故事是鄉村的特色名片,將眾多歷史傳承和美麗風貌編織起來,古而不衰,精彩紛呈。在加快“美麗大荔,追趕超越”進程中,大荔縣將堅持“5+”戰略,實施“六鄉”工程,著力繪就家富生產美、景秀生態美、風淳生活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讓鄉村滿載鄉愁,讓村民富裕幸福!(來源:鄉村振興看大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