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春節,有點特殊。雖然假期有所延長,但並未因此增加多少過年的感覺。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只能宅在家中安安靜靜地過年了,只要我們不出門、不添亂,就算是對社會最好的奉獻了。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話叫“七不出,八不歸”。很多人把這句話誤解為:正月初七不能出門,初八不能回家。甚至有人把每個月的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也都算上了。那你要問他為什麼不能出、不能歸?往往就答不上來了。古人告訴我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道這麼樣,還要知道為什麼這麼樣,這才是做學問的態度。

我們知道,民間流傳的俗語,往往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有著深刻的含義。這句俗語也不例外,也是老祖宗留下來教育人的一句話,但並不是讓我們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一、七不出。

意思是如果這七件事沒有做好,就不要出門。哪七件呢?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七樣東西,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誰家也離不開。在古代農耕社會,女子很少出門,出門的一般是男人,是當家做主的人。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是主心骨,一家老小都靠他呢,所以他要想出門,一定先要把家裡的生活安排好。

尤其現在非常時期,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地體會。過年回來後,從未讓老婆孩子出過門,一切生活用品,都是自己出去買,吃的喝的準備的足足的,起碼一兩個月不買東西,也不至於餓死,否則萬一我有事外出,真的不放心呀!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

二、八不歸。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這八件事沒做好,就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這就是古人講的“八德”,是古代做人的八個基本道德標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裡講“德者,本也。”古人做人,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這“八德”,只要違反了其中任何一條,就不夠資格做人了,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子孫後代,沒臉面見家人,沒臉面對家鄉父老,所以還是不要回來了。

所以說“七不出,八不歸”這句俗話,跟初七、初八並沒有什麼關係,它裡面是有深刻含義的,不能盲目地認為它是封建迷信,那就愧對我們老祖宗的教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