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01

一到臘月,我家隔壁吳嬸就忙的手腳不停。吳嬸的重頭戲除了做香腸、醃臘肉、曬鹹魚、打年糕這些,她還指揮著吳叔掃屋頂,刷牆面。

屋裡的音響更是一天到晚循環播放《恭喜發財》、《新年好》、《常回家看看》這些喜慶的曲子。

看著吳嬸一邊忙活著手裡的活,一邊笑得嘴巴都合不攏,我打心眼裡替吳嬸感到高興。

要知道前幾年過年,吳嬸可不是這樣的。那時的吳嬸一到快過年,就顯得特別落寞。人家忙著做臘味鹹貨,她就躲在屋裡看電視聽老戲,就連鄰居們好心跟她打招呼,她也心不在焉的懶得搭理。

原因說來還挺讓人心酸的:吳嬸的兩個女兒都遠嫁了。大女兒吳娟嫁到四川,小女兒吳敏嫁到廣東汕頭,因為打工掙錢不容易,他們要好幾年才回來一趟孃家。

那時的吳嬸經常流眼淚跟我媽說,兩個女兒都不回來過年,家裡年夜飯都不香,幹什麼都提不起勁。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02

吳嬸家兩個女兒都是85後,想當年還是我把他們一起帶到廣東,然後去深圳鞋廠打工的。

吳嬸跟我媽想法一樣,本想著女孩子打幾年工,掙點嫁妝。然後在家門口找個人家,安安心心過日子。

結果,吳嬸家兩個女兒在廠裡做了幾年工,都找了外地人談戀愛。為此,吳嬸好話壞話說了一籮筐,甚至不惜以絕食,斷絕母女關係相威脅,都沒能阻止兩個女兒遠嫁。

都說,兒大不由娘,父母說到底還是犟不過子女。因為他們見不得子女不幸福,不稱心。就這樣,吳嬸家兩個女兒一分錢彩禮沒收,就遠嫁出去了,這也成了吳嬸的心頭之痛。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03

吳嬸的大女兒吳娟遠嫁到四川,先後生了兩個女兒,日子一度過得很艱難。說來別人可能都不信,吳娟結婚十幾年,吳嬸一次也沒去過吳娟婆家。

我也曾經問過吳娟,為什麼好幾年不回一趟孃家,就不想家麼?

吳娟當時給我算了一筆賬,說她在工廠上班,一個月工資才4000多。如果過年回來一趟,請假半個月2000多沒了,車費來回1000多,買禮物1000多,孝敬老爸老媽1000,再加上春節的“紅包習俗”,給長輩買菸買酒,隨便算一算2個多月工資就沒了。

用吳娟的話來說,不是不想家,是實在回不起家啊。她家還算好的,沒有哥嫂,沒有弟媳,不然回來有沒有地方睡,會不會受嫂子,弟媳的白眼,還真不好說。

一句話來說,遠嫁的姑娘回孃家難,沒錢的遠嫁姑娘,回孃家更是難上加難。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04

相比吳娟幾年回來一次的頻率,吳敏算是回來的比較勤了。但她很少在春節那幾天回去,一般都是正月尾或者5、6月份。

為此吳敏也跟我在閒聊時算過賬。吳敏的意思是,她婆家那邊比較講究,一般原則來說,女人結了婚過後,春節都得在婆家過的。

還有吳敏的工作性質是,春節特別忙,請假難,春節加班工資高。再有就是買票難,過年期間物價飛漲,以及老家的“紅包習俗”讓人不堪重負。

比如過年回家,必須給長輩買菸買酒,給小孩包紅包,而平時只要買點水果、糖果就可以了。

因為知道兩個女兒回來一趟不容易,吳嬸簡直把兩個女兒當貴賓一樣伺候著。兩個女兒回家,她不但不讓她們幹家務,還會提前幫她們準備很多自己手勾的毛線鞋子,以及各種造型好看,保暖實用的手工鞋墊。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05

聽吳嬸說,她的兩個遠嫁女兒,這幾年都特別爭氣。不但本職工作做的好,升了職加了薪,連副業也搞的風生水起。

吳娟前兩年升了主管,業餘還開了淘寶店,一年的收入有小二十萬。而吳敏雖然工資沒什麼變化,但學著別人做微商賣貨,一年也能掙10幾萬。

女人有了錢,春節回孃家自由也就不遠了。現在的吳娟和吳敏,幾乎每年過年都回來玩幾天,吳叔和吳嬸也彷彿一下子年輕了10 歲。他們忙歸忙,累歸累,但在鄰居們面前腰桿子也越來越挺直了,畢竟兒女在家,這個年才算的上團圓了,實在了。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在此,我也想提點實際的建議:

(1)儘量別遠嫁,回孃家真難啊。

雖然說遠嫁“十嫁九悔”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女人遠嫁很容易陷入無依無靠,聚少離多,有孃家不能回的尷尬境地。如果婆家再勢利排外,把媳婦當外人,那遠嫁的姑娘真的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2)錢是女人的膽,一定要經濟獨立。

都說男人要有錢,和誰都有緣;女人要有錢,尊嚴在眼前。女人只有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才能不因為區區一點車費,而阻擋了回孃家的路,也能在想孝敬長輩時,不再摳摳索索。

回一趟孃家,送出2個月的工資,這個家還怎麼回?

(3)孃家最大的善意,就是敞開大門歡迎遠嫁的女兒。

現實中,很多遠嫁女被視為潑出去的水,面臨著婆家融不進,孃家回不了的困境。

他們不是不想回孃家,只是害怕自己兩手空空被孃家笑話,也害怕嫂子或者弟媳的冷嘲熱諷,從而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每一個遠嫁的女兒,既是孃家遠道而來的尊貴客人,也是這個家永遠不變的主人。她們值得被愛,被期待,被善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