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製作動畫意味著創造一個虛幻的世界,一個能撫慰精神的世界,撫慰那些絕望而沮喪的心靈,撫慰那些被現實的鋒利稜角折磨得疲憊不堪的人們。”——宮崎駿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宮崎駿(Miyazaki Hayao)

1979年,作為動畫師的宮崎駿說:“我工作中一個不變的主題是欣賞好的電影,然後去超越它。”

自從那時起,他便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事業,創作了一系列電影史上的動畫傑作。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1979年,宮崎駿入職東京電影新社並創作了自己的首部動畫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40年來,他的動畫長片嫻熟而富有創造力,使觀眾們驚歎不已,成為了動畫行業無可爭議的大師。

只有當一個人的名字與他的作品畫上了等號,他的英名和事業才能說是不朽。那麼,為什麼宮崎駿的作品不僅能夠保持好評,還能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呢?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李安親自為宮崎駿頒發終身成就金獅獎。

不像在日本這樣的特殊國家,在當時很多地方的人們仍然認為動畫片僅僅是為孩子製作的,要刻意避開一些沉重的主題,而這些主題通常是在真人電影中所體現的。

但宮崎駿並不是固守成規的動畫師,他製作動畫電影的手法,專注於角色的複雜情感,而不是創造令人啼笑皆非的卡通形象。他的目標不是以居高臨下的口吻給孩子講道理,而是去製作電影,讓所有人都能夠進一步瞭解人類的境況。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宮崎駿製作了許多的人類角色

動畫電影像《通煙囪工人與牧羊女》、《白蛇傳》* 等等是宮崎駿動畫手法的靈感來源,他一直欽佩迪士尼早期動畫的製作技術,但認為這些作品在情感描繪上都過於簡單了,人們不會苛責早期動畫的略顯膚淺,但是宮崎駿力圖想要去改變這一點。

*《白蛇傳》是日本影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並榮獲1959年每日電影獎特別獎,第13迴文部大臣藝術節團體獎,宮崎駿受該片影響,立志投身動畫事業。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白蛇傳》(1958)正是以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為藍本,製作時間大約花費了兩年之久。

宮崎駿聲稱自己討厭被貼上日本迪士尼的標籤,他認為更恰當的標籤應該是日本的尤里·諾爾施泰因 *,因為自己的動畫不在於表現人物外表的光鮮,而在於他們內在的微妙情感。

他也曾多次表示蘇聯動畫《冰雪女王》讓他看到了動畫的潛能。在描繪人類情感上,這些電影的影響造就了今天的宮崎駿,他結合了西方動畫的技巧和老道,從東方感性的角度切入,使他在同時代的專業人士中脫穎而出。

尤里·諾爾施泰因 *:當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動畫作者之一,曾創作《迷霧中的小刺蝟》、《故事中的故事》,他的作品都以富傳說氣息的童話或者兒歌作為重要元素,經常採用非傳統的敘事方式營造神秘和懷舊的氣氛。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由尤里·諾爾施泰因創作的《迷霧中的小刺蝟》(1975)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冰雪女王》(1957)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后》,整部動畫片瀰漫著溫馨的氣息。

整體上來看,宮崎駿電影的基礎是通過構建共鳴和現實來建立的,觀眾對角色產生自我感情投射,從而達到共鳴,通過對變幻莫測的人生的忠實描寫,從而構建現實。

最重要的是,如果觀眾想要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名副其實的宮崎駿電影,我們只需要看電影中的情感元素,就明白了。

“製片室的一位女士跟我說,孩子們需要看到不能理解的事物,以後他們會理解的,但是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宮崎駿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對於宮崎駿來說,情感共鳴是作品中最重要的。

宮崎駿聲稱他所有故事的核心都必須帶有真實感,在所有那些神魔鬼怪和奇幻元素中,人類元素總是被優先考慮的。他關注的焦點往往在於人性,不同的文化也可以被理解,明確的目標使得角色變得有血有肉,任何角色的出發點是要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明確角色想要實現什麼,否則的話他們就沒有阻礙要去克服,例如在《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中,魯邦的目標就是想要解救少女克拉里斯,而這也是觀眾所需要的,目標使角色們變得更加立體。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魯邦與克拉麗絲

宮崎駿使他的角色人性化,並通過純粹的視覺手段展示角色的行動。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漫畫家,受到了一種叫做劇畫 *的畫風影響,這是近似於一種講述方式更加嚴肅的漫畫形式,具有更加寫實的繪畫風格。

劇畫(Gekiga):日語中的意思為誇張圖像,由更加嚴肅謹慎的畫師所創造,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理解為漫畫。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劇畫風格

正是這種風格的影響,宮崎駿對動漫行業有著很大的意見,他對那些為博觀眾一笑而常用的廉價手段,如對角色的過分誇張表現,曾公開表示過厭惡。

所以在他的動畫中不會注重過於花哨的大動作,而是刻畫更加剋制細微的動作,他呈現給我們的人物帶有熟悉的令人鎮靜的氣質。

無論是避免踩到地毯而用膝蓋走路的角色,還是為了確保鞋子穿好輕敲腳尖的小女孩兒,這些類似的動作豐富了宮崎駿的角色。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龍貓》(1988)中的小月怕弄髒地板,趴著進房間。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千與千尋》(2001)中千尋穿鞋子會踢一下確定是不是穿好。

有時正是這些微小之事,如一個動作的小細節就可以很好地強調人物的性格,角色同時也極具表現力。

當然,這些生機勃勃的畫面能幫助我們理解角色,但是從那些含義模糊的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角色下意識去做某件事,所以觀眾得以窺見角色最原始的本質。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紅豬》 (1992)中羅森慵懶的只想用腳拉桌子

研究角色隨意的動作,它向我們展示角色是如何思考、如何處理事情的,他們是精細且嚴謹的,還是笨拙固執的。

達到如此精細程度的小細節,使得宮崎駿的角色如此真實,因為觀眾知道角色要做的日常小任務,而其他的動畫電影人甚至不屑描寫。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中提鞋的蘇菲

觀眾能夠了解角色的情感,因為他們是如此的容易辨識,但是宮崎駿之所以能夠如此完美地捕捉人性,除了上文所說的那些,還因為他了解人。

“她是一個小懶蟲,我理想中的十歲女孩兒恰好就是這樣的,我想對他們說你這個小懶蟲,但他們都有著和千尋一樣寶貴的性格。”——(《千與千尋》幕後製作特輯,宮崎駿)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千與千尋》幕後製作特輯

宮崎駿研究人性,他對於人類舉止的理解,通過角色的小動作傳達給觀眾,他從來不會使用相同的表達方式,即便是像跑步這樣基本的動作也有許多變化,因為人的行為是受彼時所思所感影響的。

是恐懼,還是悲傷,或是滿懷欣喜,任何情緒都可以表達,並非通過角色在做什麼,而是他們是如何去做,

運用這一理念,角色永遠都是充滿生機的。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千與千尋》中的奔跑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懸崖上的金魚姬》中的跑

觀眾可以從自己的人生視角來觀看宮崎駿的動畫,因為這些影片的宗旨都是更好的認識你自己。通過各個故事中的人們,角色的真實性在於他們實現了這一點,比如《龍貓》中小梅是率真的、《魔女宅急便》 裡琪琪有些粗魯,但是角色的小缺點對於真實感來說是必要的。

觀眾們無法認同一個設定完美的角色,我們需要共性,沒有人是完美的,角色們的缺點必不可少,宮崎駿製作任何角色時都秉持著這一要則,就算是主角也不代表他們永遠正確。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龍貓》(1988)中率真且機智的小梅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魔女宅急便》 (1989)中的琪琪雖然很善良,但有些粗魯

除此之外,另一個重點在於宮崎駿是如何使觀眾在角色上找到共同感的。

在緊張時握不緊東西,或是因為吃醋的小口角而悶悶不樂,懷舊之情在宮崎駿的動畫之中經常出現。

我們在成長中所丟失的東西,總能在劇中的人身上有。例如年少時我們都渴望快快長大,然而在宮崎駿的電影中,劇中人物彷彿成為了觀眾,觀眾也彷彿身處其中,用獨有的經驗來感受電影中的世界。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魔女宅急便》 (1989)中吵嘴的琪琪和科利普

宮崎駿將觀眾的切身之感在角色身上放大,並以一種如此真實的姿態呈現給我們,角色們也變得更加鮮活了。

將角色變得人性化,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使得宮崎駿在觀眾和電影之間建立起同情共感的紐帶,他對於人性微妙之處的關注,使得電影呈現的複雜之態,這一點貫穿了他整個動畫世界。

宮崎駿:用人類的情感去塑造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